杨睿 葛慧敏 胡丰朝 郑晓晖(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 河南安阳 455000)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杨睿葛慧敏胡丰朝郑晓晖
(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因心衰住院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32例和对照组(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浓度,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结果①治疗前两组LVI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LVID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两组治疗前MM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MMP-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明显降低血清MMP-2水平,提高LVEF,降低LVIDd。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重组人脑利钠肽;基质金属蛋白酶-2
心力衰竭是心肌细胞受损后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进一步导致心室进行性扩大、变形、功能下降的过程,称之为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的进展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左室重构密切相关。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从而影响血清MMPs水平,逆转心肌重构。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因心衰住院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46~78岁。其中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指南诊断标准,NYHA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2例)和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 例),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MMP-2轻中度升高的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纠正心衰的基本药物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能耐受者改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同时给予吸氧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33),剂型0. 5 mg/支。注射冲击量1. 5 μg/kg匀速静脉注射约60 s,之后0. 007 5 μg/(kg·min)速度维持静脉注射72 h。对照组给予硝普钠及多巴胺治疗。硝普钠治疗用量起始10 μg/min,每次增加5 μg/min;多巴胺先以1~3 μg/(kg·min)滴注,然后以0. 5~2 μg/(kg·min)递增至20 μg/(kg·min),以达到满意临床效应,维持静脉注射72 h。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抽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加入抗凝管中,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待测。
1.3观察指标应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MMP-2的浓度(试剂盒由上海富众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8. 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LVIDd、LVEF水平两组治疗前LVI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LVEF高于治疗前,LVIDd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LVID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IDd、LVEF比较(±s)
组别LVIDd/mm治疗前 治疗后LVEF/%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8.67±6.45 61.46±6.51 30.85±1.42 40.22±5.10对照组 69.94±7.22 64.27±3.61 32.24±1.61 37.18±3.85
2.2 MMP-2水平两组治疗前MM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MMP-2均明显减低,治疗组MMP-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
表2 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比较(±s,μg/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284.30±7.15 167.27±8.14对照组295.99±4.33 199.48±8.19
指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包括心肌弥漫性纤维化、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心室腔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在心力衰竭的进展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左室重构关系密切。MMPs是细胞外基质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物质,其中MMP-2是MMPs的一个亚型,它是血管壁表达的最主要的MMP,可以高效率地降解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1]。研究发现,心肌中的MMP-2能够特异性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影响心室重塑的过程[2];同时心功能改善后MMP-2分泌水平将降低[3]。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人工合成的BNP,通过与脑利钠肽受体(BNPR)结合,产生扩张动静脉及冠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效应;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促进排钠、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心肌毒性,防止心肌细胞纤维化等[4-6]。李永才等[7]报道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身症状和血液动力学状况,起到治疗作用。
本研究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LVEF明显提高,LVIDd显著减小;并使MMP-2水平下降明显。我们认为其原因可能是:①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除心脏负荷增加外,心肌缺血进一步减低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除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外,还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重构。②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拮抗RAAS,逆转心肌重构的过程。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明显地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水平,提高LVEF,降低LVIDd,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许静莉,张继军.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BNP、MMP-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4,(12): 1652-1653.
[2]张俣,王忠.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22): 3387-3390.
[3]王肇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血清标志物TNF-α和MMP-9的检测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8): 696-698.
[4]吴秀绍,邢钰,闫西艴,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 31-33.
[5]Voors A A,van Veldhuisen D J.Cardiorenal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natriuretic peptides[J].J Am Coll Cardiol,2010,55(17): 1852-1853.
[6]周欣荣,孙惠萍,王坤,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8): 763-768.
[7]李永才.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2): 1512-1513.
(收稿日期:2015-01-1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6.058
【中图分类号】R 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