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林纾莎剧翻译

2015-03-22 07:43王治江
关键词:萧乾林纾尼奥

何 冀,王治江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一、林纾与莎剧翻译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林纾的翻译生涯始于1898年,经朋友介绍与精通法语的王寿昌合作,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获得成功,从此与文学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王克非(1997:76)统计,林纾自《巴黎茶花女遗事》起共用古文翻译西洋小说156种,而据《中国翻译近代文学概论》(郭延礼,2005)统计,林译作品达180余种,其中小说163种。

1904年林纾和魏易以文言文译《莎士比亚故事集》,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成为我国翻译史上译者署名的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流传甚广,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林纾本人虽擅长古文写作,但对外语一点不懂。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和翻译其它小说一样,都是与他人合作,合作者口述原著内容,林纾据此以古文记录改写成流利译文。关于林纾这样特殊的翻译经历,他在《吟边燕语》序中有所描述,“夜中余閑,巍君偶舉莎士比筆記一二則,余就燈起草,積二十日書成。”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懂外语的翻译家,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80余种,其中多经典之作,称林纾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翻译奇才实在是当之无愧。林纾把莎剧归类为“神怪小说”,将每篇故事题目翻译成带有浓厚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字,如《鬼诏》(《哈姆雷特》)、《肉券》(《威尼斯商人》)、《仙狯》(《仲夏夜之梦》)、《铸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女变》(《李尔王》)、《蛊征》(《麦克白》)、《黑瞀》(《奥赛罗》)、《情惑》(《维洛那二绅士》)、《飓引》(《暴风雨》)等等。民国初年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在上海繁荣发展,文明戏演出了莎士比亚作品二十个之多。大多数莎士比亚作品文明戏都是根据林纾翻译的《吟边燕语》故事改编成戏剧的。

1916至1925年间林纾和陈家麟合作,用文言文翻译出版了五部莎剧,《雷差德纪》(Richard II)、《亨利四纪》(Henry IV)、《凯彻遗事》(Julius Caesar)、《亨利第六遗事》(Henry VI)和《亨利第五纪》(Henry V)。由于处在特殊时代,正当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清政府昏庸腐败,国运日衰,中华民族面临着灭种亡国的危险,林纾和严复等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选择了以翻译为武器,欲唤起国人之觉醒,以求富国强兵,自强保种。林纾翻译的显著特点是目的性明确,而且其翻译目的紧紧的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二、“目的论”的基本思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德国著名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 Hans J.Vermeer和Katharina Reiss在他们合著 的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1984)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林纾的翻译实践。

“目的论”提出了六条翻译原则,即:1)译文取决于目的;2)翻译是将源语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目标语移译到目标语文化中的信息传播活动;3)由译语文本所产生的信息传播活动非清晰可逆;4)译语文本内部必须一致;5)译语文本必须与源语文本一致;6)上述五条原则按照主次排列,以目的原则为主导。

根据"目的论",译者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他有权决定译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否与源语文本在源语文化中的功能和作用相一致。“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使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发挥译者所预期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可能与源语文本在源语文化中的功能不同。因此,了解某一特定文本之所以被翻译的原因和译者希望它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此外,“一致原则”指出“译文必须与译文接受者保持一致”(Reiss and Vermeer 1984:113),换言之,译文必须考虑读者的情形和知识背景,对读者来说应该是可读、可接受的。

三、林译莎剧的特点

具体到翻译《吟边燕语》及莎翁几部历史剧的原因,除了林纾的爱国思想之外,也有他对莎翁语言艺术的崇拜,正如他自己在序言中所说“莎氏之诗,直抗吾国之杜甫”,且莎剧虽为旧作,但仍不悖于求新的时代精神,“西人而果文明,则宜焚弃禁绝,不令淆世知识。然证以吾之所闻,彼中名辈,耽莎氏之诗者,家弦户诵,而又不已;则付之梨园,用为院本;士女联襼而听,欷歔感涕,竟无一斥为思想之旧。"”“故西人惟政教是务,赡国利兵,外侮不乘;始以余闲用文章家娱悦其心目。虽哈氏、莎氏,思想之旧,神怪之托,而文明之士,坦然不以为病也。”“英人固以新为政者也,而不废莎氏之詩。余今译《莎诗纪事》,或不为吾国新学家之所屏乎?”可以看出,林纾首先判断出莎士比亚戏剧与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冲突,而作品中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则一并删除或者淡化,在翻译中他完全按照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对原文进行了改写。

一方面,林纾将原文题目皆改译为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小说式题目,如《肉券》、《鬼诏》、《铸情》等等,而没有按照原文题目直译。其次林纾的翻译中存在大量删减增补技巧的运用,比如删除了大量关于基督教的内容,因为林纾翻译《吟边燕语》是在1904年,此时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反对西方宗教运动仅隔四年之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林纾删除原文中的宗教内容便不足为怪。即便是故事情节,原文比较繁琐处林纾也皆简化处理。我们且看《威尼斯商人》故事结尾一段林纾译文和萧乾译文的对比。

林纾译文:

鲍梯霞曰:“彼新婚乃反目,是果何事?”格来替曰:“为戋戋一戒指耳。”聂里莎曰:“主妇,彼受吾戒指时,坚誓勿更他赠,今云乃付律师一书记,婢子意必不然,乃用吾物赠荡妇耳。”格来替曰:“安有是者!吾出此时,书记态度乃与尔同,吾主人亦见之,奈何诬我!”鲍梯霞曰:“格来替误也。夫妇定情之物,乃复授人。余前此亦授主翁以戒指,主翁文明,誓不他赠,安如汝蠢蠢者。”格来替大震,即曰:“吾主人戒指亦赠律师矣。”意攀主人,欲以逃责于其妻。鲍梯霞亦佯怒作色,咎巴散奴,以为是主仆者,均有外妇。巴散奴力辩。安东尼叹曰:“吾为朋友故,几杀其身,彼亦为我亡其戒指,以天理言之,皆义也。吾决巴散奴信人,必不遽背夫人,夫人请勿怒巴散奴。”鲍梯霞曰:“君能保巴散奴勿负我,我犹有一戒指奉饷。”巴散奴见故戒指大骇,鲍梯霞始一一语巴散奴以状。安东尼、巴散奴大喜欲踣,乃觉性命呼吸中均恃此一美人之力,同谢鲍梯霞不已。俄传安东尼之海舶搁礁耳,今乘潮复归,于是安氏仍享其素封。

萧乾译文:

“已经伴起嘴来啦?”鲍细娅说,“为了什么呀?”

葛莱西安诺回答说:“夫人,都是为了尼莉莎给过我的一只不值几个大钱的镀金戒指。上面刻着诗句,就跟刀匠刻在刀子上的一样:爱我,不要离开我。”

“你管它什么诗句,什么值钱不值钱?”尼莉莎说,“我给你的时候,你对我起誓说,你要戴在手上,一直到死的那天。如今,你说你送给律师的秘书了。我知道你准是把它给了旁的一个女人。”

“我举手向你起誓,”葛莱西安诺回答说,“我给了一个年轻人,一个男孩子,一个矮矮的小男孩子,个子不比你高。他是那位年轻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奥的命就是靠那位律师的聪明的辩护救出来的。那个啰里啰嗦的孩子向我讨它作为酬劳,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不给呀。”

鲍西娅说:“葛莱西安诺,这件事是你做错了,你不应该把你妻子送你的第一件礼物给了别人。我也给过我丈夫巴萨尼奥一只戒指,我敢说,不管怎样他也不会跟它分手的。”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葛莱西安诺这时候说:“我的主人巴萨尼奥把他的戒指给了那位律师啦,然后那个费了些力气抄写的孩子(律师的秘书)才把我的戒指也要了去。”鲍西娅听见这话,假装很生气,责备巴萨尼奥不该把她的戒指送给旁人。她说,她相信尼莉莎的话,戒指一定是给了什么女人。

巴萨尼奥为了这样惹恼他亲爱的夫人,心里很难过。他十分恳切地说:“我用我的人格向你担保,戒指并不是给了什么女人的,而是给了一位法学博士。他不肯接受我送的三千块金币,一定要那只戒指。我不答应,他就气鼓鼓地走了。可爱的鲍西娅,你说我怎么办好呢?看起来我好像对他忘恩负义,我惭愧得只好叫人追上去,把戒指给了他。饶恕我吧,好夫人。要是你在场的话,我想你也会央求我把戒指送给那位可敬的博士的。”

“啊,”安东尼奥说,“你们两队夫妻拌嘴,都是为了我一个人。”

鲍西娅请安东尼奥不要为那一层难过。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受欢迎的。然后,安东尼奥说:“我曾经为了巴萨尼奥的缘故,拿自己的身体向人抵押。要不是亏了那位接受您丈夫的戒指的先生,如今我已经送命了。现在我敢再立一张字据,用我的灵魂担保,您的丈夫再也不会做出对您背信的事了。”

“那么您就是他的保人了,”鲍西娅说,“请您把这只戒指给他,叫他保存得比那一只当心些。”

巴萨尼奥一看,发觉这只戒指跟他送掉的那只一模一样,他很奇怪。随后,鲍西娅告诉他说,她就是那个年轻的律师,尼莉莎是她的秘书。巴萨尼奥知道原来救安东尼奥的命的,正是他妻子的卓越的胆略和智慧,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又惊又喜。

鲍西娅重新对安东尼奥表示了欢迎。她把那封刚巧落到她手里的信念给他听,信里说起安东尼奥原来以为全部损失了的船只,已经顺顺当当开到港口了。于是,这个富商的故事的悲惨开端,就在后来出乎意料的好运气中间被遗忘了。他们有的是悠闲去笑那两只戒指可笑的经历,和两个认不出自己妻子的丈夫。葛莱西安诺快快活活地用一种押韵的话来起誓说:

他活着一天,不怕别的事,顶怕丢了尼莉莎的戒指。

对比可以看出,林纾这段译文仅仅417个字,而萧乾译文则用字1187,繁简一目了然。其原因不仅是林纾使用了有别于严复古典文言的新文言文,半文半白,但是与萧乾的译文比较起来语言简练得多。另一显著的原因是林纾的译文中删除了大量繁琐的细节描述,如仅以“巴散奴力辩”五个字就代替了萧乾译文中的这么一大段描述:巴萨尼奥为了这样惹恼他亲爱的夫人,心里很难过。他十分恳切地说:“我用我的人格向你担保,戒指并不是给了什么女人的,而是给了一位法学博士。他不肯接受我送的三千块金币,一定要那只戒指。我不答应,他就气鼓鼓地走了。可爱的鲍西娅,你说我怎么办好呢?看起来我好像对他忘恩负义,我惭愧得只好叫人追上去,把戒指给了他。饶恕我吧,好夫人。要是你在场的话,我想你也会央求我把戒指送给那位可敬的博士的”;前面葛莱西安诺的辩解也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译为“安有是者!吾出此时,书记态度乃与尔同,吾主人亦见之,奈何诬我!”而萧乾译文中则详细描述了葛莱西安诺的辩解:“我举手向你起誓,”葛莱西安诺回答说,“我给了一个年轻人,一个男孩子,一个矮矮的小男孩子,个子不比你高。他是那位年轻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奥的命就是靠那位律师的聪明的辩护救出来的。那个啰里啰嗦的孩子向我讨它作为酬劳,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不给呀。”可见林纾译文中不仅省略了辩解者的姿态,索要戒指人的相貌描写,而且也省略了赠送戒指的细节。

林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儒家的“仁”、“义”、“礼”、“孝”思想体现在他的译文中比比皆是,如在《驯悍》中的“素秉礼法”,《鬼诏》中的“孝行”、“越礼”等。在《肉券》中,安东尼为巴萨尼奥辩解的那段话中,林纾便增加了原文中本来所没有的“以天理言之,皆义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林纾自己的个人观点,难怪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他在翻译时,碰见他心目中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去写。”

涉及到文化信息的内容,林纾采用替换手法和省略法简约化处理,如《肉券》中鲍西娅奉劝夏洛克应“仁慈”对待他人的一大段描述中多次提及“上帝”“仁慈”“祷告”等,林纾仅以简单的一句话“顾为人须尚慈爱”概括,把“上帝”译为“天帝”。公堂之上,公爵对夏洛克的审判词中涉及“基督教徒精神”,林纾译文则采取了简约处理的方法,译为“公爵曰:‘尔命可恕。然尔产半归安东尼,半入大藏,狱即是决。’”

林纾的注释形式也比较特殊,不同于萧乾的尾注形式,采取了文内注释的方法,如“阿伯拉罕乎(此犹太始祖,犹太人动辄呼之者)”,对鲍西娅的描述中萧乾译文有“巴萨尼奥想娶的那位小姐将要继承很大一笔遗产,他住在离威尼斯不远的一个叫贝尔蒙脱的地方,她的名字叫鲍西娅。她在品貌和聪明上,都比得上我们在书上读过的那个鲍西娅,——就是凯图的女儿,勃鲁托斯的妻子。”并且采取了尾注的形式对“凯图”和“勃鲁托斯”两个古罗马历史人物进行了解释说明,而林纾则仅译为“巴散奴所图聘妻曰鲍梯霞,贝而孟德人也,举国艳其色,顾莫能聘。”将这两个名字完全化解为乌有,这样就消解了原文中的冗余的文化信息给读者所带开的阅读负担。通读林纾译的《肉券》仅见一处注释,而萧乾则在文末共用了六个注解。文中地名皆西化译法,如微臬司、贝尔孟德,而人名翻译则多少呈现些本土化倾向,如鲍梯霞、安东尼、夏洛克、聂里莎、孟太格、罗密欧、周立叶、霍雷旭、罗雪倭 、马伯司,等等。

再以“目的论”的第3)、4)、5)条原则来检验林纾的翻译,可以得出,林纾的译语文本所产生的信息传播活动不可逆,因之改写成份甚高;林译文本叙事清晰流畅,文体一致;叙事模式也基本按照传统的章回小说的形式,使用了浅易的文言文,古文中夹杂当时已传入的一些新词的文言文(王伟,2011),因此其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保证;林译文内容基本忠实于原文,即便是很多地方只概括了故事的梗概。

关于林纾翻译中使用文言文的问题,有必要作个简要的讨论。林纾生活在清朝末年,正是桐城古文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候,而桐城派追求文章“简明达意,条理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词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此时西学东渐已多年,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对西方文学和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些西方文化的词汇也已经在翻译中被引入汉语,汉语正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逐渐转化的时期。因此,林纾的译文采用的是文白夹杂的浅易文言文。

四、结语

译文一经问世便脱离了原文而独立存在于目的语文化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忠实”的标准来粗暴地评判林译作品为不忠实,一味地指责其“讹”和“误”,而应认识到林译莎剧作品独立的艺术价值。林纾不懂西文,这正是他翻译的一个独特的优势,即不像常人那样处处拘泥于原文的“字比句次”,顾其形貌而忽略了“神韵”的很好传达。只有将原文融会于心,然后抛开原文,以艺术家的修养和独立作者的身份进行创造,才能翻译出经典译作,正如严复所说:“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译者既受制于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林纾的翻译主要受操控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而其对原文文本的操控则更是在他的从心所欲的改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创造性叛逆”吧。

[1]Reiss K.& Hans J.Vermeer.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Tubingen:Niemeyer,1984.

[2]郭延礼.中国翻译近代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纾、魏易(译).吟边燕语(1904)[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载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 (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王伟.改写理论下林纾的翻译:以《吟边燕语》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4):112-116.

[7]萧乾(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猜你喜欢
萧乾林纾尼奥
自知
自知
幸福的天使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
萧乾和林徽因 65年的文字之缘
雅克德罗邀请嘉娜·维什尼奥娃成为品牌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