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及对策

2015-12-03 08:58:24王冲史宝娟
关键词:标准煤增长速度排放量

王冲,史宝娟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煤炭等化石能源过多使用,引起CO2排放量增加,对大气层的臭氧层造成破坏,给生态文明造成了负面影响,引起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因此,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河北省形成了以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资源消耗型重污染行业为主体的多元支柱产业格局。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引发了河北省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严重地危害了全社会的利益。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扮演着“服务”与“崛起”两个角色,在为京津发展服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经济模式,主动搞好功能、产业、城镇、要素、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对接,努力争取新的更大作为。作为典型的资源大省,河北省节能减排的研究对其它资源型地区发展将具有很大价值。

基于上述背景,为不影响经济增长且进一步促进河北省更好地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碳排放现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碳排放总量和主要碳来源的生活消费、交通和工业三方面的碳排放分析,可以更加了解河北省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有助于发现目前河北省碳排放现状问题、薄弱环节和着力点,提出有方向的建议。

一、碳排放模型

二氧化碳主要是由于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的,本文选择将各种能源消耗所排放的CO2量之和作为估算模型进行研究。从能源平衡表中可知,在能源消费中包括交通、建筑、生产及生活等。根据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CO2排放总量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并非所有能源的消耗数据都可以搜集,所以,大多数学者都选择总体计算法来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其转化后的模型为:

公式2中,E和K 分表示各种化石能源消耗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和碳排放系数,其中K 为2.4567吨CO2,即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2.4567。

公式2中,E和K 分表示各种化石能源消耗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和碳排放系数,其中K 为2.4567吨CO2,即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2.4567。

二、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分析

(一)碳排放量现状分析

1 CO2排放总量分析

收集2005-2013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并加以整理。河北省2005年至2013年的CO2排放总量见表1。

表1 2005-2013年河北省CO2 排放量

2005年至2013年,河北省的CO2排放总量为逐年上升,2005年和2013年的河北省的CO2排放量分别为48731.08 万吨和76576.22 万吨,增长了57.14%;在此期间,全国平均碳排放量增长了58.90%,河北省略低于全国水平,并未远远低于全国年增长率。这一点说明河北省的碳排放并没有为降低全国CO2排放量做较大贡献,河北省仍面对了一定的节能减排压力。

图1 2005-2013年河北CO2 排放量变化趋势

从增长速度来看,图1中CO2排放量曲线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并不稳定。观察河北省CO2排放量增速曲线,可以看出2005年之后,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河北省CO2排放量增速为14.34%,2013年相较2001年下降了11.30%,增长速度为3.04%,9年时间河北省的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6.79%,总体来看,河北省CO2排放量呈中低度增长,减排取得一定成绩。而在此期间,河北省CO2排放量增长速率先剧减、再骤增、后骤减。2005年河北省CO2排放量增长速度是14.34%,至2008年期间,CO2排放量增长速度直线下降到3.12%;从2008年后开始增长速度又增加,从3.12%到2010年的最高值8.21%,但是并没有超过2005年的增速;此后2010年为转折点,增速开始下降,2012年降到最低,达到2.55%,但是2013年的速度并没有继续下降,与2012年相比较却有小幅上升。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2008年后,国家大规模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消耗能源剧增。总体来看,9年间河北省减排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现增长速度最高的2010年,其CO2排放量增速低于2006年,从2011年开始,减排小有成就,增速持续走低,但是2013年却有上涨势头。

2 高排放原因分析

河北省为能源消耗大省,减排任务任重而道远,究其直接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能源消费量高且能源消费结构呈高碳特征

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的持续增加,尤其是煤炭能源的消费。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从2005年的19835.9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31170.36 万吨标准煤,2013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比2005年增加了57.14%。2005-2013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构成显示,河北省原煤消费几乎占能源总消费的90%以上,天然气和一次电力等较为清洁的能源占有的比例较小。与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河北省煤炭消费比例偏高。

(2)能源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利用率仍旧较低

将2005年~2013年河北省与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值进行比较,河北省的单位GDP能耗由1.9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1.0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较少了0.86吨标准煤/万元,而全国降了0.67吨标准煤/万元,降幅较大,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节能降耗成果显著。总体来看,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河北省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值的1.64倍,说明河北省的能源利用率总体偏低,节能降耗潜力大,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碳排放源现状分析

1 生活消费碳排放

除工业以外,河北省生活消费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最高,因此,生活消费碳排放也随之较高。从2005年至2013年河北省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在2013年有小幅度下降,但仍比2011年之前比例高。2005 至2013年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增长了1.38倍,且同期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增长了1.57倍。从2005年至2013年,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增长率为3.21%,而同期河北省总人口的年均增长为0.78%,河北省的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

2 交通碳排放

在不同的地区,由交通能源消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不同。从综合能源平衡表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的交通业的能源消费量相对其它产业来说并不算高,但是2005~2013年交通CO2排放年增长趋势不断增大。形成这种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河北省的机动车数量连年来持续增加。2005年至2013年,河北省机动车总量持续增加,在2005年和2013年分别达到了301.74万辆和1035.62万辆,2013年河北省机动车总量相比2005年增加了2.43倍。其中私家车数量所占比也呈增加趋势,2013年比2005年增加了2.53倍。在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统计中,2013年个人拥有量占合计的75.5%,其中,载客汽车、轿车、摩托车个人占有量都在90%以上,而载货汽车的比例也在80%左右。2013年的民用车辆拥有量中,个人拥有所占比例为70.79%,从统计指标来看,载客汽车和轿车占绝对比例,在载客汽车中,小型载客汽车拥有量大于大型汽车拥有量,从2011年到2013年,除大型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和摩托车有所减少外,其它车辆并未减少,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车辆是轿车。造成河北省私人机动车数量增加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于公共交通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轨道交通,其发展速度完全滞后于公路用地的扩张速度。

3 工业碳排放

在河北省的能源平衡表中,可以看出工业能耗在整体碳能耗中所占比是最高的。工业能耗与企业管理方式、技术水平及工艺处理条件有关,工业碳排放量采用河北省统计年鉴中工业能耗作为基本参数,由此来说明河北省2005-2013年的工业碳排放量及未来趋势。从2005年至2013年工业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为31170.36吨标准煤,而工业消耗达到25104.31吨标准煤,根据公式2可以估算出,工业CO2所占比例为80.54%。从年增长速度可以发现,2005-2007年,河北省工业生产造成的CO2排放年增长速度上升,分别为1.84%上升到8.84%,2008年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开始上升,并在2011年增长速度达到最高,比上年增长了16.21%,2012年由于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工业生产CO2排放增长速度下降,下降幅度约为12.72个百分点,但是碳排放总量仍高于北京。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与全国产业结构相比,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比较2005年与2013年河北省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涨,2005年至2013年产业结构并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难以彻底地从全局上进行技术改造。因此,调整结构,逐渐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减少工业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三、河北省节能减排的对策

(一)减少煤炭使用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由能源消费引起的,而河北省能源结构中,煤炭使用较多,天然气和一次电力等清洁能源使用较少,因此,应努力较少煤炭的使用。从生产方面,首先,应降低能耗相对较大企业所占的比例;2010年,仅河北唐山关闭取缔1168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11年河北省继续实施"双三十"工程。其次,政府应完善环境能源交易制度;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成功举办排污权交易,交易成功案例较少,政府应完善交易机制;第三,鼓励企业淘汰耗能大的陈旧设备,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河北2010年发放9000万元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补助。但是具体的相关政策并不具体,对于成本较高的设备,政府应考察企业的设备是否陈旧落后,并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生活方式实现低碳

照明方面,我国已出台白炽灯淘汰路线,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节能效果的灯具。河北省已经启动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补贴推广500万只节能灯,购买节能灯最高补贴50%;家用电器等方面应更加注重能效标准,提升低碳消费意识。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已结束,河北省应积极出台其他措施来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选择能效高的产品;出行方面,尽量选择自行车或步行等不需消耗能源的出行方式。总之,从各方面出发,减少能源消耗,选择低碳方式。此外,应加大力度推广分时段电力价格,提升人们的节电意识。河北省石家庄市在居民用电中试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人们合理使用电。

(三)优化公共交通体系评价指标,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减少机动车碳源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的评价指标,保证公共交通体系的科学性。运用河北省建制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评价体系对河北省的各地区公共交通体系进行评价,发现不科学,不达标准的地区,进行有目的的改善;其次,构建绿色公交体系,河北省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2014年至2015年,河北省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将推广5715辆新能源汽车,新增充电站83 座、各类充电桩5455 个。此外,河北省农村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对城市交通也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应延伸到农村,实行农村与城市相接轨。

(四)提升产品生产工艺技术

目前,河北省的企业都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升级来改善原有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情况。以河北省的钢铁企业为例,目前,河北钢铁集团共拥有3066项自主知识产权,已参与起草了30 项国家标准。唐钢技术中心中厚板研究所在广泛走访用户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东北某大型钢结构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意向,研发出15CrMo钢种、宣钢一钢轧厂重点投入技术力量积极谋划智利标准螺纹钢新品开发与生产、宣钢公司成功开发Φ10.0mm、Φ11.0mm 规格SWRH77B-Cr钢材,这一系列成果说明,通过工艺升级,河北钢铁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由单一的粗钢生产开始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河北省的碳排放量。因此,提升产品工艺时,以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研发过程中与同类企业的合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研发素质。

此外,在努力从碳源角度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强碳汇能力。目前河北省多个碳汇林的项目都在建设之中,包括国龙碳汇林、河北定州中国第一个大型碳汇造林项目等。在进行碳汇林建设的同时,也应利用其它碳汇资源,比如草地、农作物等。

[1]冯蕊,陈胜男.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分析比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9):44-47.

[2]于维洋,闫晓静.河北省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5(2):35-43.

[3]梁广华.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3):79-84.

[4]舟丹.碳源和碳足迹[J].中外能源(1):17-19.

[5]申欣然,时悦.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及减排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3)::16-18.

猜你喜欢
标准煤增长速度排放量
作者更正
暖通空调(2021年12期)2021-12-30 01:48:01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 07:21:40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手洗一次衣服
低碳生活专栏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