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屯
(大连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大连116605)
中央把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民族工作进入新常态大背景下,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民族团结教育“三化”的重要意义,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推进其高效展开,必须处理好相互作用、相互衔接并相互制约的几个基本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民族团结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适应形势,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这段论述既概括了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丰富成果,揭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方式,也同时表达了民族团结教育精准化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新时期中国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中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取得了重要成果,仅1988年第一次全国民族工作表彰大会召开至今27年来,就涌现出4085位及3892个国家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以及10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133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多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积累了大量相关素材和经验,成为提出民族团结教育“三化”理论重要的实践依据。
首先,民族团结教育秉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是民族团结教育人文化的集中表达。“人文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应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而持久影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所以“人文化”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基础上的,而且“人文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直指“人学取向”。大量成功的实践探索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四川双流“亲情服务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的民族团结教育等活动表明,民族团结教育“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以心换心”,表达了近年来民族团结教育人文化发展趋势。
其次,民族团结教育手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大众化正在实践中探索发展。民族团结教育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和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践中出现的大众化的成功探索值得充分肯定,比如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报两台三网百站”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创建的北庭故城、世纪园、天池“汗王宫”、“民族风情园”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都实现了让民族团结教育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百姓生活,增进少数民族同胞的往来增进感情的目的。也应当看到,在民族工作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成为新的问题[1]。
第三,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环境育人”,彰显民族团结教育实体化的趋势。有效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环境的不断塑造和培育,因此,把环境和营造环境的过程纳入民族团结教育,表达了教育实体化趋势,正如L.W.Lezotte等所认为的,要把塑造高成功期望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建立积极的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等融入到有效教育的环境建设上来[2]。在实践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0)、南宁市(20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等把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向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场所定向倾斜,利用实物和声光电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烘托教育氛围、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等起到了教育实体化的良好效果。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争取人心”的基本策略,准确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采用恰当的心理方式,真正让融入感情的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广大百姓之心。
首先,要持续坚持以态度转变为核心的过程管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指出,态度并非与知识简单相关,态度是一种情绪、一种行为。态度与信念相连,而后者又与价值观发生关系,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反映了人的品德。所以,态度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之后的行为选择,是关乎并表现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载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态度不断转变。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态度经历了从“接受”“响应”到建立“价值感”的基本阶段。他们首先要能接受教育者有关民族团结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响应”施教者,认同其观点,并建立与教育者相一致的“价值感”,这个过程表现了受教育者态度内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因而,民族团结教育应着力于对教育对象相关态度的影响、感化及转变上,而民族团结教育能够争取人心也首先集中体现于此。
其次,要坚持多样化的心理策略。一是榜样引导策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谈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民族团结的榜样来自不同民族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比如母亲、父亲、教师、同学,或受大家欢迎的人,唯有以不断涌现出的立体、生动、可仿、可学的榜样鼓舞和鞭策当代广大群众,民族团结教育方可真正入脑入心。
二是隐含性策略。西方学者率先就教育过程中的隐含性问题给予关注,提出了“隐含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 curriculum)、“无声课程”(silent curriculum)等重要概念,并认为以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和强调环境育人的方式开展教育,可以极大地辅助于从正面,即采用以“灌输”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经验证明,对群众起到实效的教育往往是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进行的,只有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构成民族团结教育的完整体系。
三是实用性策略。民族团结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的情感,做到学以致用,让广大受教育者懂得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理论和观点,而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身边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从而焕发出向榜样学习的内在动力。诸如“体验式”和“情境认知式”的教学把已经或正在学习的民族团结知识与对现实的分析和认识相结合,努力创造更多的环境和场景,让群众身临其境,最大程度的理解既有知识,灵活运用既有所学。
四是团队策略。以学习小组或团队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小组或团队为单元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习氛围更加融洽,而且让学习形式更加灵活,无形中增添了协同、合作的团结氛围。让来自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完成有引导性、组织性、协作性的集体活动,在彼此相互接触中不断增强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思维特征等方面的沟通、理解和认同,最终实现其价值观的认同。
第三,要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的情感主线。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沙夫茨伯里(A.A.Shaftesbury)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的情感,道德教育应当从情感教育出发,通过情感教育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要以真实的情感融入到教育过程,以真实、真情、真心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情感为主线的民族团结教育往往直接体现在受教育者“喜欢”或“不喜欢”。能争取人心的民族团结教育首先是让受教育者感到眼前的教育方式是让他们喜欢的,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群众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让他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真实可信,感受到教学榜样的可亲可爱,感受到教育者的真挚情感,从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再有,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入手点是建立教与学双方的亲情。在面对不同民族的群众时,热情、真情和亲情的教学,不仅贴近了群众,而且从一个方面彰显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品格。而直接传达这种教育方式的人是可亲、可敬和可爱的。所以,争取人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必然包含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关系”,所谓“学生亲其师,方可认其道”。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三化”,要适应形势,注重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要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方式,要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的特点,多做“滴灌”,精耕细作,润物细无声。这一思想鲜明地指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精准化”发展的大趋势。
首先,“三化”深刻表达了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精准化发展的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坚持人民性,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3]。民族团结教育是从根本上铸就人的灵魂、争取人心的教育,突出了教育的以人为本;民族团结教育的实体化,抓住了教育要“接地气”的关键,提倡教育要搭建有效载体,让民族团结教育在实践中要有抓手、有平台、有支撑;而民族团结教育的大众化,集中表达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大规模、群体性的参与度和广泛的接受度,让各民族更广大的受教育者在喜闻乐见中身体力行,在积极参与中带动身边的人。因而,“三化”的核心是让民族团结教育围绕人来进行,从而突出了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精准化的新特征。
其次,“三化”深刻总结了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精准化发展的探索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每当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瞄准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瞄准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和其所处的环境,就一定会产生预期的实际效果;而反之,脱离受教育者生产生活实际,以形式主义的、空洞的和抽象的理论,甚至以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抄照搬西方的做法,民族团结教育则必然走向低效甚至无效。新时期的民族团结教育更要精准地围绕受教育者,充分运用的新技术、新媒体,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瞄准起示范作用的先进社区、乡村、单位、学校、连队和寺庙,以其先进事迹为引导,弘扬民族团结的理念。与此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定向地”纳入到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定向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长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总结,也是“精准教育”的内涵所在。
第三,“三化”深刻揭示了民族团结教育以“吸引力”为核心的切入点,表达了其“精准实施”的深刻含义。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这一论述与J.Piaget的看法相一致,他认为,“接受教育”是大脑加工外来信息与学习者主动建构相结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开端是要能“吸引受教育者”[4]。由此表明,以人为本的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建立好“吸引人”的通道,只有吸引人,才能引导人。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体的实情,注重从教育者的注意力、兴趣点、情感域、思想观念入手,将其吸引到教育者所传播的内容上来,从而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教育通往“三化”的最佳入口和关键路径。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育所遵循的路径和达到的效果的关系,以及教育所使用的手段等民族工作领域不同的子系统,认识和分析这些关系,辩证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关乎民族团结教育的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宣讲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处于一个历史、文化和血脉相依的大家庭,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多元性离不开其一体性。在这样的前提下,进一步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八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与此同时,也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体性包含多元性,讲清楚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组成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明整体。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中的一体和一体中的多元,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大前提下,强调并尊重各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平等关系和多元文化,从而深刻体现民族团结教育所要把握的方向、主线、要素和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的两种力量。民族团结教育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内在关联性,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生态等方方面面密切联系的表现和表达,也同时彰显了民族团结教育所具有的整体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等基本属性。从物质文明建设的层面看,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基本理念,要强调实现民族团结必须充分调动中央、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三个积极性”,强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强调要紧扣民生诉求,抓好就业、教育、生态保护和搞好扶贫开发,强调要同以“三股势力”为代表的反民族团结的倾向和势力作斗争。而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层面看,民族团结教育也要注意加强教育中的精神文明引导,加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精神的涵养、维护、塑造和包容,加强各民族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和培育,加强民族团结文化及民族团结教育环境的营造和维护,真正做到物质构建和专政、精神涵养和团结教育的两手硬。
民族团结教育最根本的是表达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表达和传播“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的思想,表达和传播中华民族“三个离不开”的团结、和谐共进的基本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抽象性。要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广大群众所能理解并接受的知识和思想,就必须极大程度的化解理论的抽象度,采用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应尽量把所学知识放在感官的跟前。民族团结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感官体验为开端,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角度,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感,以“重在平时,重在交心”的基本思路“争取人心”,从而由此开启克服民族团结教育抽象性的大门。应尽可能以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方式,比如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性资料、灵活的教育模式化解理论学习的难度,让生动而感人的民族团结素材直通民族团结理论的实质。因此,形象化的教学资料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是联系民族团结教育抽象理论及其具体实际的不二法门。
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理论是科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她的表现形式是具有完整逻辑为支撑的知识、概念和理论体系,她的精神内涵和实质是民族团结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宣传和讲授民族团结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整个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而其最终目的是要让民族团结的知识和理论化作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让民族团结精神如阳光普照,如净化的空气,如宝贵的水源。所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用各种恰当的手段开启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大门,千方百计地让广大群众对的民族团结的知识和理论有兴趣、有共鸣、有感受、有体会,从而自觉自愿的接受民族团结的思想,并进而内化为其自觉的行动。最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了让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中,在生活的细节上都能够以民族团结的大局引导和约束自己,使民族团结思想成为广大群众的阳光、雨露、空气,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如果仅仅从知识、概念或理论的层面讲授“民族团结”,而没有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相应的方式让广大群众在实践中领会、理解和自觉的运用,则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从Email到短信,从博客到微博,从QQ到微信,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把民族团结教育引入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要及时把握新时代的特征,抓住“喜闻乐见”这个纽带,树立人文化的理念,运用大众化的方式,根据不同群体的信息接受习惯,顺应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趋势,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里木江·买提托库提在利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践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利用微信在好友圈中转发中央民族团结精神和相关模范事迹,获得了很高的点赞率、转发率,就是一个例子。广大群众在习惯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的同时,更加青睐于传播教育理念的新媒体和新方式,他们更喜欢看微博、读微信,更容易接受“虚拟朋友圈”的信息和文化。阿里木江·买提托库提的事迹还说明,要高度重视和提高由各级组织建立起来的“网上课堂”“红色网站”等教育媒介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合理引导、利用各种“QQ圈”“微信圈”,让民族团结教育在虚拟空间更加紧密地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比如政策引领的需要、信息知情的需要、解疑释困的需要、情感寄托的需要等,从而有效引导虚拟世界不断释放出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1]王正伟.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N].北京:中国民族报,2014-11-07(1).
[2]LAWRENCE W LEZOTTE ,KATHLEEN MCKEE SNYDER.What Effective Schools Do[R].Solution Tree,2010D.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08-20(1).
[4]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