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药专业为特色,医、理、文、工、管多学科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该校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历经5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资源,包括古籍孤本、善本、历代名老中医专著手稿、病医、病案等宝贵文献,是建设地方特色资源库的重要文献来源之一。为了发扬我国医学文化的精髓,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该校图书馆陆续建设了一些特色资源数据库,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知识保障,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能力。
内容是数据库的核心,关系到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成败,内容收集的质量、深度、广度决定数据库的生命周期。我馆紧紧围绕中医药特色,收集了教学、科研中积累或总结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建设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资源数据库,打造本馆特有的特色品牌。
特色资源库建设中,我馆根据自身的资源少、经费、技术力量确定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为了突出馆藏特色,通过科学论证和调查研究,确定收录文献类型,避免项目建设的重复和资源浪费[1]。
1.2.1 学术论文
教师科研论文的质量可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师和医院工作者的论文是我们建设特色资源库不可缺少的文献来源之一,我馆收集了2008-2013年学校教师和附属医院的职工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方面的学术论文。
1.2.2 抗病毒中医药专题学科资料库
该资料库主要收集了1992-200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诊疗相关文献,这些具有某一学科领域特色的资源是建立特色资源库时应该重点收录的资源类型。
1.2.3 广西常见中草药资源信息
广西是我国第二大中草药资源区,自古以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说法。据1983-1987年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全区总共拥有中药物种4 623种(不包括海洋药物),全国排名第2位,约占全国中草药资源的1/3[2]。该区主要收集广西最常见的1 000多种中草药,并附彩色图片。按照原植物的正名、别名、拉丁名、来源、生态环境、生长特性、主要产地、真伪品种鉴别、采集加工、性味效用、主治用法,对部分药物形态类似品种或效用近似品种的特征鉴别,以及药物成分、药理试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中毒解救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且介绍了广西中草药资源科目、种类、开发与利用,突显了地方中草药特色资源,以服务科研机构、服务当地医药卫生事业,这也是建设地方特色资源库的目的。
1.2.4 中医药防治常见病资料
按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传染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病、老年病、职业病等九大类进行资料收集,每大类包含不少于10种常见病,主要按照病名查找并收集相关资料。资料来源主要以图书、网络、数据库为主,内容包括病因、诊断、治疗(辩证治疗、单方、验方、食疗等为主)、预防等。从科普角度考虑,选择通俗易懂的资料,目的是普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服务大众健康[3]。这些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资料,是医学工作者在长期工作、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是建设特色资源库时要特别注意收集整理的资料。
1.2.5 名老中医常见病诊治资料
名老中医经验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其诊疗经验、验方、医案、病案则是他们的经验总结,是弥足珍贵而又难得的医学资料[4]。我馆收集整理了以广西本地专家为主的400多位名老中医预防常见病的1 000多条独特经验、名方验方、医案。
1.2.6 中医药防治常见病视频资料
我馆还收集了500多部中医药知识相关的视频资料,涵盖中医药防治各科疾病、常用中医治疗手法、日常卫生保健、名老中医讲座等内容。这些视频资料讲解直观、视听一体、感染力强,易于被医务工作者接受,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1.2.7 中药平性药数据资料
以《中华本草》所收载的中药平性药为数据来源,经过检索共收集平性药2 507味,其中矿物药24味,动物药360味,植物药2 123味。主要收集整理平性药药性、功效、主治、药用部位、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资料,提供中药平性药的检索、利用、共享与传播[5]。依托我校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平性药药性本质及其调节机体平衡科学内涵研究”而建立的中药平性药特色资源库,为中药学、中医药临床提供必要的知识服务。因此,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某一专业学科特色资源也是我们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时应重点建设的资源类型。
1.2.8 广西海洋药物的资料
以《广西海洋药物》专著所收录的252种海洋药物为资料收集对象,按照鱼类、节肢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棘皮动物类、爬行动物类、藻类、其他类,对每一种海洋药物按其中文名称、拼音名称、图片、简单介绍、功效作用、主治病症、用法用量、使用禁忌、注意事项、传统验方、文献记述、现代研究、附药、附注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建立广西海洋药物特色资源库,立足于地方特色资源,有利于普及广西海洋药物知识,为地方百姓健康服务,推动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是我馆特有的资源。
资源组织一般分为文献组织、数据组织、知识组织。文献组织只是对信息资源的简单分类处理,不能反映信息内部间的关联;数据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资源间的关联,并能提供简单的检索;知识组织是以元数据描述为基础,促进数据集的高效利用、维护、管理、共享,是未来构建数据库的最终选择。目前我馆开发完成的数据库基本上是处于数据组织层面,还没有基于深层次开发、揭示数据内部关联并提供强大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检索和知识服务的特色资源库。因此,由简单的文献组织到更高层次的数据组织、知识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库类型分为目录型和全文型,其中全文数据库更受用户欢迎,但其建设容易受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限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这是制约全文资源库建设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其向更高级别的全文特色资源库深度开发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自建特色数据库仅限于本校内部使用,广域网上的用户根本无法访问,大大地限制了数据的传播范围。实现数据的共享模式是地方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借助网络实现资源的互补性,提高特色资源的利用率,使数据传播更加广泛。
自建特色资源库分为教师论文、专题学科、馆藏文献、防治常见病、名方验方5个资源类型,详见表1。
表1 特色资源库类型
教师论文数据库反映了学校在教学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属于有别于其创见学校的特色数据库[6]。中医药专题学科类型的数据库是为某一特定学科领域而专门建设的,属于专题学科特色数据库;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库,是由馆藏特色文献经数字化加工提炼而建成的,属于馆藏特色数据库。防治常见病资源类型包括2个数据库,主要从图书、网络、数据库、光盘收集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文献、视频资料,属于中医药特色数据库;名方验方资源类型的数据库属于名老中医特色诊疗数据库。
由表1可以看出,这些自建特色资源库都具有中医药特色题材,这些资源进的一步整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开发利用中医药特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特色资源库的建库层次,详见表2。
表2 特色资源库建库层次
通过用户的开发和数据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信息检索、导航、浏览、分页显示[7]等功能,具备数据组织特点的特色资源库占比最大。其中中药平性药数据库提供分类、检索、知识聚合等功能,具有知识组织特点的数据库雏形,但所占比例小,功能还有待拓展、完善。
从数据库类型来看,全文型数据库4个(教师论文数据库、抗病毒中医药数据库、广西常见中草药数据库、广西海洋药物数据库)。这些资源库均能提供检索、浏览全文的功能。其他类型数据库4个,包含文献摘要、书刊摘要、网络报道、视频等类型,它们也提供分类、检索、浏览功能,有的提供视频功能。
从传播范围来看,校内传播有8个,校外传播无。所有特色资源库只在校内使用,校外基本上不能访问。
这些特色资源库有的采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进行建设;有的采用商业化的数据库软件集成开发,如SQL2005数据库产品,只能提供导航、分类、检索、下载等基本服务,多数不能提供文献传递、个性化知识、主题推送等功能服务。因此,特色资源库建设应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朝着个性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专题服务(如订阅推送、知识定制、专家咨询等功能),高层次检索服务(如高级检索、跨库检索、跨平台检索、结果检索等功能),文献传递服务(如定时传递、定量传递等功能),以及提供学科服务(如深层次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发现、学科主题推送等服务)。
由于建库时采用了不同的开发平台或数据库产品,没有统一规划,各自为政,基本信息加工、元数据加工、对象数据加工都不够规范,采用的标准和接口达不到CALIS管理中心签证认可的要求,所以建库质量不高。下一步应严格遵循特色库建设的基本信息规范、元数据规范、对象数据加工规范,以及资源组织、数据转换、资源检索、资源获取和展现、互操作接口、平台技术规范、业务管理规范、数据与系统安全规范等11类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与建设[8]。对象数据加工尽量严格遵循CALIS有关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及著录规则,一条元数据允许对应多条数据对象。核心元素集按照专题特色库元数据规范和著录规则,同时根据具体的资源实体来确定相应的元数据标准,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通用性,确保建库的标准化。
虽然建库内容丰富,涵盖面较广,但是具有特色内容的数据库还不多。突出表现在学校重点建设的5个博士学位授予重点学科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很少,特色专业内容建设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深层次开发不够。因此,建设特色资源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好内容关,对所建库的内容要进行严格筛选,以学科为导向,以专业特色为主导,加大特色资源的收集力度,力争对内容的系统性、完备性、丰富性有明确的要求,为学科建设提供足够的知识保障。二是不求“全”、不求“大”,但应求“特”、求“精”,应从本校特色、本学科特色、本专业特色的内容出发,挖掘一些认同感强、口碑感好、知名度高的精品内容,才能提高资源的影响力和利用率。三是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数字化队伍,以各类人才为先导,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建设深层次的具有云服务功能的特色资源库,运用分类、聚类、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信息内容,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运用并行分布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对信息内容分析、归类,提供学科知识发现,推动创新知识。
我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上建库内容尚浅,建设层次还有待深化、提升,需要加强内容关联度、相关度的更新,丰富特色资源库的信息量。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的传播范围,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宣传推广特色资源库,让更多的教学者和科研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