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玉,谢 晖
(1.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滁州 239001;
2.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血液感染[1]。血流感染的病死率高(由严重细菌感染所致的死亡率仍在35%~70%)[2],住院时间长,危害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感染病原体早识别、及时合理用药,可显著减少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血流感染的病死率。血培养作为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血培养存在检测费时、影响阳性检出率因素较多、容易受到皮肤表面定植菌的污染等缺点,常用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等敏感度或特异性欠佳,未能更好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严重细菌和败血症感染的发生及其过程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PCT作为一种指示严重细菌感染的标志物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分析住院危重血流感染患者G-和G+菌感染中血清PCT浓度的变化,探讨PCT对G-和G+菌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帮助。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具有血流感染症状的110例住院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 例,女性5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3.8±12.4)岁;细菌性肺炎32例、上呼吸道感染38例、下呼吸道感染32例、鼻炎6例、咽炎12例;血培养阳性者均为双份血标本培养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同时在留取标本之前或之后12 h内及住院第3天留取血液标本作PCT测定。所有检测对象均清晨空腹干燥管取前臂静脉血5 mL,3 000 rpm,离心5 min,取上层血清2 mL,放检测板于-20℃冰箱保存待测。细菌培养鉴定、PCT测定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和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仪器与试剂 细菌鉴定仪采用美国德灵公司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所有试剂均采用原厂家配套试剂。PCT的灵敏度为0.05μg·L-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PCT在区分G-菌、G+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2.1 患者的基本资料 110例患者中 G-菌46例,占41.8%,G+菌 64例,占58.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感染来源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 64例G+菌患者的PCT 水平中位数为1.67 μg·L-1、46例G-菌患者的PCT水平中位数为18.81μg·L-1、两组菌种患者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μg·L-1
2.3 血清PCT浓度分布及血流感染菌种鉴别的效果 当PCT介于2~10 μg·L-1和≥10 μg·L-1时,G-菌血流感染的例数显著高于G+菌感染的例数(P<0.05),血清PCT水平区分G-菌、G+菌感染患者的接受者操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95%CI:0.821 ~0.952。当(ROC界值为 7.67 μg·L-1,血清 PCT 水平区分 G-菌、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1.7%,特异性为94.4%,见表3。
表3 G-菌、G+菌感染者血清PCT浓度分布的资料
细菌感染是住院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及时采用合适的抗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迅速区分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感染对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当患者因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感染时其外周血WBC、体温以及CRP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有效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PCT是一种多肽,长度为116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3 kD,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4]。PCT在健康个体中的浓度非常低(<0.1μg·L-1),甚至不能被检测到,不易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在活体内外都是非常稳定的蛋白,在细菌感染后4 h即可检测到,6 h急剧上升,并在6~24 h维持该水平,半衰期大约20~24 h[5]。有研究表明,PCT是由细菌内毒素、TNF-α、IL-6等因素作用于肝、脾、肾、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或特殊细胞而产生[6]。大量研究表明,PCT是一个特异性强、敏感性好的生物学指标,可用于鉴别细菌及非细菌感染、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同时在区分G+菌与G-菌感染及感染的严重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7]。
秦福丽等[8]通过研究发现G-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为 (38.45 ± 60.30)μg·L-1,显著高于 G+菌感染组的(4.64 ±7.81)μ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血清 PCT界值设定为 5.61 μg·L-1时,其灵敏度为73.70%,特异性为81.80%,血清PCT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所致的血流感染;张丽等[9]的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血清PCT水平在G+菌与G-菌感染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血清PCT水平检测在区分G+菌与G-菌血流感染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0.877~0.997,当 PCT 界值设定为7.71 μg·L-1时,对 G-菌感染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91.5% ,阴性预测值为77.9%,PCT可作为区分G+菌与G-导致的血流感染的生物学标志;刘文超等[10]通过研究结果显示,G-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8.5±5.8)μg·L-1,显著高于 G+菌感染者的(3.9 ± 2.1)μg·L-1,PC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 PCT水平区分G+菌与G-菌感染的AUC为0.992,95%CI:0.981~1.004;当 PCT 界值设定为 0.91 μg·L-1时,其区分 G+菌与G-菌的灵敏度为92.5%,特异性为95.0%,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G+菌与G-菌感染的指标。本研究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具有血流感染症状的110例住院危症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0例患者中G-菌46例,G+菌64例;G+菌患者的PCT水平中位数为1.67μg·L-1、G-菌患者的PCT水平中位数为18.81 μg·L-1,两组菌种患者 PCT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UC 为0.932,95%CI:0.881 ~1.003,当界值(Cut-off)设为7.67,血清PCT水平区分G-菌、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1.7%,特异性为94.4%。但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其他研究相比有差异,或高或低,这一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标本送检时尚未达到PCT分泌的峰值、不同地区人口的遗传背景差异、不同人种机体对病原菌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有关。
综上所述,PCT检测方便,时间短,稳定性强,适合自动化检测,对早期明确危重病人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菌种鉴别诊断,有助于医生早期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耐药及二重感染,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
[1] 郭旭山,周 珊,陈 琼,等.降钙素原在监测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3,34(6):721 -723.
[2] 胡韶山,于启霞.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39 -140.
[3] 苑文雯,朱剑功,洪 伟,等.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22):3339 -3341.
[4] 温妙云,方 明,邓医宇,等.降钙素原在鉴别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患者菌种中的作用[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783-786.
[5] 马小琴,沈晓华.ICU感染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954 -1956.
[6] 饶鸣皋.儿童不同病因肺炎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J].安徽医药,2013,17(10):1746 -1747.
[7] Kaur K,Mahajan R,Tanwar A.A novel marker procalcitonin may help stem the antibiotic overuse in emergency setting[J].Int JAppl Basic Med Res,2013,3(2):77 -83.
[8] 秦福丽,郭志强,邓 梅,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血液病患者感染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1):59.
[9] 张 丽,侯毅翰,张民伟,等.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6):603 -605.
[10]刘文超,杨桂强.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定量结果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