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该文介绍了如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各专业要素、理清要素间关联关系,从而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保障教育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设定和建设,首要考虑的是目标性问题;其次要考虑目标达成保证体系问题,其认证要求为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即专业内各要素如何切实有效地支撑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要素 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a)-0150-0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其认证要求为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在专业设定和建设时,首要考虑的是目标性问题: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其次要考虑目标达成保证体系问题,即专业内各要素如何切实有效地支撑目标的达成。ABET作为美国权威专业认证机构和华盛顿协议发起组织之一,有着完整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该文着重介绍如何依托认证要求来构建专业内涵要素及各要素间的支撑关联,从而提升专业内涵,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1.1 目标层次
在ABET认证中,目标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依次为:学校使命、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成效(或毕业要求)、课程学习目标。这些不同层面的目标逐级支撑,构建出金字塔形的目标层次。
1.2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对某一工程专业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宏观性描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培养目标描述的是学生毕业3~5年后应能达到的成就目标,而不是毕业时就能达到的目标。第二,专业培养目标应符合所在大学使命定位并且与专业各构成要素相匹配。
例如: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的使命描述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灵活的专业教育,培养各行业领导者。”该校某专业的培养目标描述是:(1)能够识别、分析现实可行条件,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创建可持续解决方案。(2)能够成为协同工作团队中的领导者和有贡献的成员。(3)具有遵循职业道德和负责任的态度,能获取专业执照,能够终生学习并通过实践提高职业能力。(4)能利用工程观点和解决方案与客户、政府机构、其他设计专业人员、公众等进行有效沟通。其中,该专业培养目标第(2)条支撑了大学使命中“培养各行业领导者”这一描述。
通过描述学生毕业3~5年后所能达成职业和专业成就,有助于专业理清思路确定方向。因而确定合适的专业培养目标,既是对学校使命的支撑,又为后续各专业要素的建立和关联奠定了基础。
2 确定学生学习成效
2.1 学生学习成效a-k
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学习成效指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ABET给出了a-k 11条学生学习成效,所关注的是学生自身表现而不是所受的教育内容。例如(a)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b)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学习成效a-k仅仅表述出ABET的最低要求,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特定学生学习成效。
2.2 如何制定学生学习成效
清晰地描述出学生毕业时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但对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非常重要,而且为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制定学生学习成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这个成效应明显属于该专业。(2)成效必须是可衡量的。(3)必须是由学生去完成的内容。
在学生学习成效的描述上应避免抽象的描述,比如:知道、了解、理解、熟悉等。而应使用表达具体、行为明确的词汇,如创建、分析、解决、分类、识别、使用、应用、证明、分类、使用、解释、比较、制定、设计等等。例如,电气工程专业某项学生学习成效是这样描述的:“具备规划、设计、模拟、制造、搭建和测试电路硬件的能力。”而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某项学习成效可以这样描述:“具备规划、设计、试验、调试软硬件系统的能力。”
3 建立专业各要素对目标的支撑关联链
3.1 支撑关联链
专业包含诸多要素,比如前面提到的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成效都是专业要素,此外还有课程体系、课程、学生功课(作业/测试/项目)等等。所有这些要素内部必然存在支撑目标实现的关联链。因此,明确专业各要素的支撑关联链,是开展专业内涵建设的必要工作。
如前所述,专业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3~5年后获得的目标,而此目标的达成所依赖的正是学生毕业时所获得知识和能力延展而成。因而学生学习成效对专业培养目标必要构成支撑关联。此外还有课程体系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支撑关联,课程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支撑关联,学生功课(作业/测试/项目)对课程学习目标的支撑关联等,这些支撑关联共同构成了对专业各层目标的支撑关联链。
3.2 关联矩阵
建立与表达各要素间的支撑关联有多种方法,其中关联矩阵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表1给出了某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关联矩阵示例,标记*表示该课程对此项学习成效有支撑。此外还可进一步可以采用强度等级表明关联强弱级别。例如表2给出了某课程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关联矩阵示例。这门课总共有十几项学习目标,每一项学习目标都必须对应于学生学习成效中的一项或几项。数字0表示无支撑关系,1表示弱支撑关系,2表示中等支撑关系,3表示强支撑关系。
4 定期评价持续改进
在构建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成效、课程体系等要素及各要素间支撑关联后,所建体系的预期成效的达成度到底怎样,则需要依靠一定的评价手段完成。定期评价结果用作专业开展后续的调整改进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培养全过程积累各种作为评价依据的支撑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支撑材料可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支撑材料指学生作业、作品、试卷等直接体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性材料。有时还需对直接支撑材料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试卷中某几道题用来考查学生对某项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目标又对应某一学习成效)。通过统计答对题目的学生比例,考查该课程对某一学习成效的支撑是否满足预期目标。间接支撑材料是主观性材料,可以是学生调查问卷、校内外专家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评语、毕业生谈话记录、校友调查等。除此之外,其他可获的有用信息都可以用来评价并辅助专业进行持续改进。
5 结语
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看,专业的内涵发展依托于专业各要素的健全和对目标的有效支撑。专业各要素间的支撑脉络表达清晰,能收集和分析一系列材料以便对学生实际达成情况进行评判,并将评判结果作为依据,推动专业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23-34.
[2] 迈克尔.密里根,乔伟峰,等.服务公众保障质量激励创新—ABET工程教育认证概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21-27.
[3] 蒋莉莉,杨颉,孙莱祥. 上海高校专业内涵建设自主评估的构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