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霞
(河南省睢县妇幼保健院 47690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英文简称为AAD,是指患者使用抗生素后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一种医源性腹泻。近年来,随着医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AAD发生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对于儿童群体,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在住院时长期使用抗生素更容易造成菌群失调,患儿一旦发生AAD,会给他们的营养物质吸收带来影响[1]。本研究对一组AA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AAD的有效防治措施,具体作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本院儿科住院而发生AAD的患儿76例,其中男患儿46例,女患儿30例,他们的年龄为2d-12岁,平均年龄为(4.2±1.8)岁,他们的基础疾病类型有急性支气管炎、脑膜炎、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时都是常规剂量使用,给药途径有口服、肌注和静注等。通过归纳,容易引发AAD的抗生素主要有广谱青霉素类、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和克林霉素类等,一般在使用抗生素2-15天左右出现症状。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每天大便多次,大便形状发生多样化改变,还有比较严重的患儿甚至出现了脓血便,同时伴有食欲差、腹痛、恶心、发热、电解质紊乱以及脱水等。
1.2 AAD的诊断标准[2]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正在或者最近使用过抗生素而出现腹泻情况,每天的急性腹泻在三次或者三次以上,可伴有大便性状改变,也有的同时合并发热、腹部压痛或者腹痛、反跳痛、周围血白细胞上升等。若和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符合就可诊断(1)通过大便涂片发现菌群出现失调情况;(2)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肠壁有水肿、出血或者充血情况;(3)也可通过测定细菌毒素得到证实。但是,要将胃肠道感染、非感染性腹泻或者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情况排除。
1.3 治疗方法 在拟诊后立即停止使用原来的抗生素,对于尚未控制原发感染的患儿改成使用窄谱抗生素,并针对患儿病情对血容量进行补充,纠正患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加上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儿病情比较严重,要给予免疫球蛋白静滴。
76例患儿通过系统的治疗后7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如腹泻、发热等在14-68h后消失,其余6例脓血便发热患儿在10d后才停止腹泻。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AAD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大量的细菌如需氧菌、厌氧菌和中间菌等存在于人体肠道中,而细菌和细菌之间或者细菌和宿主之间只有保持平衡,才能保持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使用抗生素以后,抑制了肠道的生理菌群,让需氧菌及中间菌繁殖过量,也就出现了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其他有害菌更容易侵入和繁殖。根据相关的资料报道,一般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会引发AAD,在本组患儿中,诱发AAD的主要抗生素有克林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而且,患儿年龄较小、免疫功能低下也均是发生AAD的有关影响因素。住院患儿由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而且经常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此时条件致病菌易成为优势生长引发AAD;患儿禁食特别是在同时伴有严重感染、休克等情况时,肠道蠕动较为缓慢,消化液分泌较少,由于营养摄取出现障碍,肠黏膜萎缩,在黏膜屏障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更容易发生失调;或者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给患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带来损伤,带来更大的免疫负担。临床实践还证实,发生AAD和给药方式、药物剂量均没有太大关系,抗生素进入人体后,都会给肠道正常菌群带来破坏,给肠黏膜屏障造成损伤,引起腹泻。
为了降低住院患儿AAD的发生率,临床医师要按照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患儿的病理特征和生理状况、药敏实验等科学选用抗生素。对于AAD高危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时更应注意,尽量选择发生AAD概率较低的药物;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尽量不要频繁更换药物,减少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率;早期应给予肠内营养或者经口进食;在治疗过程中,要减少侵入性操作;还可以对患儿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对肠道菌群具有稳定作用,起到预防AAD发生的效果[3]。在治疗AAD时,最重要的是要尽早诊断,及时停止使用原抗生素,立即服用对肠道菌群具有调整作用的药品,要注意不要使用抗蠕动药物,此类药物对AAD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引发中毒性结肠扩张。可使用思密达,因思密达可吸附细菌和毒素,让菌丛保持平衡,还可保护肠黏膜屏障,让肠细胞的分泌功能得以恢复,预防水及电解质流失,从而起到消除原病灶和止泻的作用。另外,在治疗时还要加强支持,对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行纠正。
综上所述,对于住院患儿AAD的防治,首先应积极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让患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合理使用,尽量减少AAD的发生。
[1]王芸,孙雪宁,王芸,等.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齐鲁药事,2011,28(6):370 -373.
[2]唐向国,叶礼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J].人民军医,2012,51(9):573 -575.
[3]刘保良,陈玮.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预防治疗[J].临床合理药,2011,1(1):5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