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变化及当代启示

2015-03-21 16:08
东岳论丛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治理念生态

杨 燕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变化及当代启示

杨 燕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注重“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注重“发展”的执政理念;十八大以来注重“法治”的生态执政理念。通过对执政理念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现时期,执政理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固守为民服务的品质;落实执政理念必须实现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使生态和法治理念成为执政理念的新常态。

共产党;执政思维;演变轨迹;现实检视

纵观中国共产党66年的执政史,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其执政理念进行了相应的转化,展现出自身的发展轨迹。通过考察不同背景下不同侧重的执政理念,审视不同执政理念下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做到及时调整和转化,实现与时俱进,以最大化推动现实社会的最优化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注重“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惯性思维,在当时的领导层形成了一种“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片面夸大领袖人物、阶级斗争的作用以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的权力型执政模式,在具体的权力运行中依靠以往经验以及独断进行相关决策。具体来说:

1. 三大改造时期“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的广泛沿用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毛泽东强调,只要“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在充分肯定人力资源和人心支持的前提下,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跟,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有着极大的渴望和要求,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的内在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被颁布和实施。截止到1952年底,广大农民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实现彻底扭转,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要求改善生产资料,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并进行农业生产上的交流和合作。在广大城镇,人们要求改变混乱、落后的经济发展之势,实现对经济发展成果的享有权。在充分掌握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发挥个人能动性为基础的改造过程。可以说,党中央通过对以往执政思维的秉持和运用,在充分地肯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把几亿中国人民组织和动员起来,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三大改造确实有助于社会主义的稳固和发展,但是在片面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导致思想和现实的脱节,造成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过急、过粗、过快的缺点,使得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接踵而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常规发展。

2. 整风运动中“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的渐趋加强

1956年以后,国际上出现批评和否定斯大林的热潮,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之势加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冒进倾向,人民内部矛盾凸显。为了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掌握主动权,必须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国内的整风运动被启动。

党内整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走上执政舞台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些党员有些不适,有些高傲,不能很好的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对此,毛泽东强调,“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页,第486页。。毛泽东认为,只要相关主体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和监督,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整风运动就会取得良好的结果。然而,伴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些秉承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具有了可乘之机,毛泽东警备的指出,“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指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97页。。于是,动员和发动群众,进行党内整风,着手实施三反、五反和四清运动。可以说,在“人治”运动思维的影响下,原初的整风运动在群众监督及政党自我督导下纯洁了党组织,端正了党风,但在延伸的反右运动中,却导致扩大化的错误。

农村整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不切农民实际的急躁冒进导致一些农村出现退社和闹事事件,毛泽东赞成“迅即由中央发一个指示,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批判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批判某些干部的本位主义思想,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打击地富的反革命行为”③。于是,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整风运动随即在农村普遍开展。目的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富裕农民的批判和打击,对于农民的一些合理要求的忽视,导致在广大农民中形成了不敢露富,不敢冒尖的心态,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可以说,以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全民整风,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党员干部的修养和觉悟,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但是,扩大化了的群众运动,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国家的政治生活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3.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治”的运动型执政理念的极端发展

随着“左”倾思想的扩大化,毛泽东为了稳定社会局势,发动了大民主式的,以自下而上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大革命”,但发展之势没如毛泽东所愿。

践踏法律、法规。 “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的红卫兵组织,在毛泽东首肯下,大行其道,打着“造反有理”的旗帜,无视党委的存在,对公、检、法进行公开的践踏,随便搞批斗。如毛泽东在1962年自己所言,“现在是无法无天。”尤其,1967年,由群众组织推选出“革命委员会”后,阶级斗争成为常规化和职能化,搞运动成为一种常态,试图通过政治运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使法制失去其应有的权威和效力。另外,“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到极致,所发动的各种群众运动必须遵循两个凡是的指示,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严重影响了执政党的正常思维。虽说,文革期间对群众运动作用的夸大和肯定,毛泽东的主观意愿是好的,但是在没有法律规约的和平年代,容易上纲上线和乱扣帽子,以至于政治民主、社会的公平正义难以实现,导致人民对党的执政理念产生疑虑。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执政任务,要求新的执政理念。然而,以往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却被延续,群众运动中主观努力和意愿的作用在新的时期依然被认可和运用,片面的扩大执政党的职能和使命,强调“人治”,忽视“法治”;强调“运动”,忽视“平衡”,使党的执政理念偏离了科学化的轨道,不利于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和执政理念的现代化转型。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注重“发展”的执政理念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濒临崩溃的临界点,很多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需要解决,人们希望生活在各种秩序和运转都正常的世界里。对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结合国内外呈现出的新情况,执政党对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应时的调整和转化。

1.邓小平:确立了“发展”的执政理念

首先,确立了“一个中心”的发展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工作重心和政治路线进行了新的定位,党中央的关注点聚焦于生产力的发展上,“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新的形势下,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由此,在执政理念上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被首肯和确认。其次,“改革开放”巩固了发展理念。“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第154页。。封闭以及半封闭型的经济缺乏发展的持久动力,为了使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邓小平强调国内与国际的恰当衔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共享,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说,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念清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障碍,变高度集中的传统体制为合理分化的现代体制,重塑了社会利益格局,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两手并重”确保了发展理念。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优态性,执政党必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伸出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②,用法制来确保社会的稳健发展。可以说,邓小平“两手并重”的发展理念防止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失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协调平稳的外在机制保障。

总之,与毛泽东注重在“运动”中发挥人的力量的执政理念相比,邓小平以“发展”为主的执政理念,完成了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从谋求社会平等到实现人民富裕的转变,着实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江泽民:丰富了“发展”的执政理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格局下,如何沉着应对,站稳脚跟,需要我们党对以往的执政理念进行新的深化和发展。首先,“发展创新”推进了党的执政理念。江泽民从执政党的职责和使命上对发展进行了新的认定,“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第537页。。在此基础上,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创新动力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④。可以说,江泽民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形成了发展创新的执政理念,做到思想上的与时俱,为新时期的理念创新奠定了基础。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善了党的发展理念。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发展的视角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为民执政”的理念,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植于人民,以牢固自己的执政之基。

总之,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更多的关注了为谁发展的问题,强调执政党在深刻把握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推进执政思维的科学化、理性化和高效化,实现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效和长远领导。

3.胡锦涛:拓展了“发展”的执政理念

在秉承以往传统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理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使其发展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工程。首先,明确地将“以人为本”思想注入了发展理念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7日。胡锦涛的民本思维从新的历史高度对党的执政工作进行了民本的界定,为执政理念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价值取向。其次,“科学发展观”调整了既往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思维在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过分的关注可眼观的物质绩效,以至于对长远规划的疏离,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忽视,为人们的生活世界笼罩了灰蒙的景色。如此,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基本谋略和要求。这一理念的贯彻和践行,有助于不同的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同的区域(东西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范畴(人与自然)的全面推进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真正的惠及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执好政、掌好权、执长权提供了牢固的合法性基础和可靠保障。

总之,胡锦涛科学以及和谐发展的理念是对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我们党根据变化的实际,不断培养和创新着执政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满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十八大以来注重“法治”的生态执政理念

当下,社会发展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下,需要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密切关注社会形势,应时完善和发展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如此,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理念上进行了新的拓展。

1.“法治理念”推动了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执政党对自身的执政理念进行转型,彻底清除人治理念的思想遗留,培养和构筑法治思维的能力,使其成为执政理念中的一种新常态,以使中国共产党把握治理现代化要求下的主动权,有效化解种种危机。由此,在整个的改革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习近平: 《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习近平强调,只有在立法、执法、司法上做到科学、严格和公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正能量,才能为人民提供依法治权的氛围。可见,执政党必须提高自己依法执政的能力,积极的回应时代和人民的期待,有效化解各种危机,巩固好改革开放的成果。

2.“生态理念”实现了执政理念的新拓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雾霾”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词汇,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页。。对此,习近平强调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指明了“生态红线”的不可触犯性,确立破坏环境必受惩罚的生态法治观,贯彻生态环境考评标准的绩效观等,生态思维被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时代要求生态执政理念成为一种新常态。尤其是,为了切实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持久发展,习近平把生态理念纳入党的执政领域,使得生态问题成为党的执政重点,生态效益成为党的执政价值确认的新标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局。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在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生态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构建可感、可知的美丽中国。

总之,习近平对于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深入性的发展和创新,突破常规,“敢”字当前,以超常的魄力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端正党对权力的认知,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振奋人心的新常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桥梁。尤其是执政的生态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执政理念上自觉和自省,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现实检视:执政理念变迁之启示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执政党来说,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走向。通过对中国共产党60多年执政之路的纵向考察,其中执政理念的变迁为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经验指导。

1.执政理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发展史证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须迎面时代课题,集中民众的智慧,确立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执政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新形势、新要求呼唤新的执政理念,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泛政治化单元运动式理念到职权分化多元整合式理念的转化,从人治型的官主型理念到法治型的民主型理念的转化,从教条式的片面型理念到创新型生态理念的转化。执政理念的转变即是应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执政党在展开自身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所做的高度自觉、自信的理论回应。具体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执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源泉和根基,完成了由领导革命到指导建设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方向和思路上对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突破性发展。新时期,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突破常情,严以立法,在法治理念下,倡导生态理念,以形成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深入式发展。

总之,我们国家之所以能经受住种种考验而依然飘扬着社会主义的旗帜,依然屹立在世界的舞台,究其原因,离不开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式转变。从最初对意识形态的强调转向对发展绩效的关注,再到对法治规范、生态绩效的重视,有效地完成时代、社会以及政党所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引领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的航道上不断前行。

2.执政理念必须固守为民服务的品质

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决定了来自于人民并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定自己的执政宗旨——为民服务。如列宁所言,“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转引自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年版,第28页。为了获得执政的合法性,我们党“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3页。,有效地协调人民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避免积聚变化以及悬殊差距的产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清廉务实为民作为执政理念的标准和取向,“服务无空挡”,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实现自我净化、革新、完善,真正的在权、责、情上实现党群关系的密切化,才能突破各种挑战而立于不败之地。

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是我们党秉承的一条主线。“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的前途取决于民心向背”*周本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页。。可见,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的领悟到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圣道,才是执好政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对这一执政理念的秉持,才能不断提高对形势的判断力、对经济建设的引领力,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力,才能掌控全局,落实自身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做到应时更新和完善,清醒的定位自己的身份,真正的掌好权,用好权,恰当的统摄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以获得群众持久性的支撑。

3.执政理念的落实必须实现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时代,之所以能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着“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究其原因在于执政能力的现代化。能力强,社会发展则有切实的引导力;能力弱,社会则紊乱无力。具体来说,党的能力的现代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理论解析能力的现代化。理论具有产生的时代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了时间上的定格性,必须被正确的解析、运用和发展才能保持永恒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做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现代化转化,澄清理论的时效性以及局域性,结合中国实际对其进行中国式的解读,形成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实际可行性的理念指导。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解读,保持了党执政理念上的敏锐性、实效性、针对性、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党在理念上实现自信和自觉。

问题解决能力的现代化。执政理念的有效性根源于能够实现同现实问题的完善对接。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现一些官德、商德以及公德滑坡的现象,导致对自然的无限索取和破坏,这就要求党的执政理念必须与现实进行对接,解决道德失范、环境破坏等现象,重塑党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成。因而,共产党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认知,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不断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才能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疑虑,使世人深知、深信执政党的为民性,坚信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的一致性。

4.生态和法治理念成为执政理念的新常态

在当今多变的环境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呼唤新的执政理念,以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类社会走向、国际局势变化、时代主题变更等,需要运用“新常态”的生态理念和法治理念去抓机遇,担重任,经考验,创新局,完梦想。

为了人类的持久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遵循代价小、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理念,就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策略,把生态理念运用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谋求经济、社会、生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着眼于人们“求生态”的强烈愿望,习近平提出了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环境的生态性、变革生产关系与构建生态文明的同质性、公平与民生与美好生态的互溶性等理论,强调在资源利用上转变以往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和开发保护制度以及利用使用制度和污染防治制度,构建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强化损害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等,让生态系统在修养生息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的生产力优势。可见,十八大以后,生态理念成为党执政理念的一种新常态。

为了保持政治领域的纯态性,法治理念应成为执政理念的一种新常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党的十八界四中全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党在执政理念上必须知法、守法、用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让法纪成为不能跨越的标线,让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没有滋长的空间,增强干部对法制的敬畏,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维,在监督下用权,严以律己,形成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严明公私的权力界限,达到永不沾、永不腐的政治本色,以保障政治上的新常态。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03)”和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历史省察(课题号:B1417)”、济南大学国家预言科研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党群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YY07)”的阶段性成果。

杨燕(1980-),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D25

A

1003-8353(2015)06-0154-05

猜你喜欢
法治理念生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生态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