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现实路径探赜

2015-03-21 16:08崔丽娜
东岳论丛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大众化大众

崔丽娜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现实路径探赜

崔丽娜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关涉哲学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从方法论角度应答与破解人民大众最直接、最关切的现实问题。考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须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态度上亲和人民大众;在理论宣传形式上适合人民大众;在理论内容上源自人民大众;理论本质上服务人民大众。惟其如此,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蕴的理论质素真正的大众化,这既是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通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现代性;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第275页。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念研究和思想宣传的问题,更是一个反映现实矛盾和破解现实关切的方法论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合理转化,务必既要经过大众化的理念研究和思想宣传,又要从方法论角度反映现实矛盾和破解现实关切。这亦更意味着哲学理念和方法论的再发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哲学创新统一于促进社会良序之建立的过程,从而实现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协调发展。不难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意旨在于应用,并为广大社会民众所掌握。就应用本身而言,其实质亦是一种理论创新,既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通透把握,又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基本理论的指引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分析,真正架设起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最终达致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大众化之目的。在当代中国的历史际遇中,真正实现在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价值的内在接榫、契合与交融,即理论本身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一定意义而言,要获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首当其冲的是要在理念上增强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不断自觉,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态度上与大众亲和、宣传上与大众接受能力一致、内容上与大众结缘、理论本质上服务于大众。换言之,“理论可以通过给行为指明方向(handlungsorientierend)来影响历史活动的联系……理论一方面研究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作为社会的综合,使认识有了可能);另一方面,又研究政治实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第173页。。在理论与实践的互证和检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由少数人的哲学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第173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具的“科学性”在理论中得到展现与彰明,并通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掌握历史所赋予的物质力量——正不断被现代化和启蒙的广大人民群众。

一、态度:亲和大众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客观事实,也是科学的理论研究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与范畴。过去一切理论(如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由于其植根的经济基础之狭隘性,始终只体现了市民社会中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和立场,也就变现为特殊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正如阿尔都塞所认为的,来源于理论本身与“意识形态总问题”的彻底决裂,从而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并“接触到历史实在”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第275页。。著名哲学家陈先达先生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用”中才表明它是“有用”的。割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的联系,把它从实际活动和科研活动中排挤出去,就是把它变为无用之物,最多是一种“偶像”⑤阿多诺:《否定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人民大众的最坚定的精神信仰和最崇拜的思想图腾,这种信仰建基于人民大众对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建设国家和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人民大众在这一历史时期里享有的福祉中形成的。一定意义上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旨趣及其理论基质上是亲民的,就是面对群众,宣传群众,走进群众;并着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心理和情感——这恰恰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学说的主旨相契合,更是共产主义原则的公共性对于理论本身的内在终极诉求。在这一点上,正如毛泽东曾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就是要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5—926页。。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内蕴的理论在感情上拉近与社会大众的心理距离,彰显其亲和亲民的理论态度。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换言之,理论蕴涵的实际内容是生动的、鲜活的,但形式上却给人以抽象和冰冷的感觉而呈现出来。而理论本身是为实践的“生命之树常青”服务的,而真正要实现理论为之服务,就需要一个理论被实践主体所掌握的过程,即“理论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大众服务,从抽象、冰冷的理论形态转化为能让“生命之树常青”的此在的、鲜活的、有感情的现实力量。这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以往理论的狭隘主体性和对现实公共性的关切与复归,不依靠“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⑦,需要对现实理论状况进行大胆而理性的批判,又要对未来理论形态进行谨慎而富有民众情怀的积极探索。须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⑧才能够成为改造现实的力量,从理论内容和概念形态上被大众所接受,既不是由于通过“说教”和“推销”而挑动起了人民的情感,也不是由于通过遮蔽现实矛盾从而成为人民减轻现实痛苦的“鸦片”,而是因为始终以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为皈依的实践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理论大众化过程中,改变以往理论宣传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摆低身段、放下架子、亲和民众——如此的话,形成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风上的平易近人、在理论宣传上的通俗易懂、普罗大众的良好局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媒介中,要力求使理论浸润群众心田,入驻大脑。在理论沁人心脾的内化与理论外化指导实践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⑨之意旨。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⑩。邓小平也曾强调:“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以科学性、人民性的亲和态度对待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必然路径。

不可否认,理论灌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普及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把“灌输”简单化为强制,要取得更好的大众化效果,务必在理论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上下功夫。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社会大众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接受信息越来越广,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大众的过程中,着力提高理论对待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和亲民性,着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理论自觉度。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大众化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讲求耐心细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入脑随心的方式方法,真正切实做到在理论态度上亲和人民大众。

二、形式:适合大众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的主要根源。没有人民群众鲜活、杂多、此在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极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则决定了它必须面对实际,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故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就应该面向大众、面向实际,从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中来,再回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中去。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的,“人们创造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理论层面的历史创造和历史实践,是一种来自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共时态(或历时态)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给予批判和发展的对象,也是现阶段中国化和大众化过程中必须予以借鉴和运用的质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赋予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以社会主义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紧紧植根于人民大众的实践,首先是要实现生活化、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在理论的传播、普及和大众化中,理论的被接受度、理论的广播度、认可度与理论自身的通俗性、易懂性、明晰性相关涉。故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身通俗化和普遍化的同时,需要通过植根于大众话语表达和信息传递的实践形式,比如:电视、网络、新兴媒体等大众传媒通过《世纪大讲堂》、《百家讲坛》、《宣讲家》等形式,讲授、宣传人文社科、儒学(国学)经典和古代历史等内容,以此来有效宣讲、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理论。讲授者用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深奥晦涩、枯燥乏味和远离现实的理论著述以深入浅出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开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经典普及效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从《毛泽东选集》、《刘少奇选集》、《邓小平文选》的发行量和在广大民众中的受众面与影响力中可见一斑。立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可采取的通俗化路径主要有:第一,通俗不乏简约。在传播学意义上,信息越简练,传播速度越快;措辞越简洁,覆盖面越广。比如生活中的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广传多年而不衰,历经数代而弥新,根源就在于其简单明了、言简而义丰、朗朗上口,便于在民众中广为传颂。为此,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主旨、精髓、内核予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提升、凝练、展示出来,用类似“段子”式、顺口溜式、谚语俗语式的语言风格,演化成类似古诗词般简约、明快的句式。最终,编写成像当年《大众哲学》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读物,使普通社会大众既能买得起、又能看得进去。如此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方能正真入民众之眼、进民众之耳、驻民众之心——使深奥、玄妙、学术性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性致思的学术讲坛进入百姓生活的田间地头、乡村小镇、居民小区、工矿企业、休闲广场……。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能否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场域,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贴近群众生活,切合群众接受水平和领悟能力。邓小平同志曾在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问题上,强调指出过,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的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之过程,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群众中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教育大众、影响大众、广播开来之过程。第二,通俗务求朴实。一定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也内蕴着朴实的因子——毕竟,社会民众是淳朴的,敦厚淳朴的社会民众更情愿亲近简洁淳朴的真理。一般说来,任何理论,都有其高深的一面,亦有其通俗的一面。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通俗化,其现实旨趣是力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内核”、“真经”、“大道理”通俗并简约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易于接受和乐于使用的“常识”、“阅历”、“小故事”。毕竟,“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形如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的一些著名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论断。虽短小精悍,但直白明了,易懂易记,寓意深刻,蕴味悠长,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人民群众的口口传颂中日渐流行开来,成为社会民众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通俗化。当然,通俗绝不意味着媚俗和低俗,更不是庸俗,简约并不简单。

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哲学理论普及,要摒除其他理论普及中的不分对象、不顾场合、照本宣科式的旧有模式,寻求适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具体化路径。故此,我们务求做到:首先,具体化着力凸显针对性。在社会学意义上,整体性的社会“大众”是由众多分子式的、游离状态的社会“分众”所构成。在现代性的棱镜下,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求异质性的生活状态日渐成为社会主流。故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能指望用一种单一的理论宣传形式赢得所有大众,必须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受众中的差异性、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形式要适合大众,要植根于群众生活,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意因人、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具体性、差异性的理论特质。其次,具体化务求生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深奥的、抽象的,要将抽象、形而上的理论具体化,必须使理论本身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现实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务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时代紧密结合,在社会民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同时,使其成为应答不同社会群体关注点、疑难点、兴趣点、民生点的有力“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中,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普及的载体融入社会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习语习俗、乡土文学、地域规划和区域信息发布等之中。真正做到在一个浸润着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的社会氛围内,尽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贴民众之身,进民众之耳,入民众之脑,钻民众之心。真正通过日常社会生活中广大社会民众学习、认知、领受、使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过程,全方位培养和化育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大众化所植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土壤。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对象,不是抽象的社会个体,而是有着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基础和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个人”。社会个体所属的民族心理及其历史传统,就是文化——作为生活样式总和,所提供给个体的基本历史内容。忽视了理论的民族性,一味地追求脱离具体实际的、抽象的“普世”,不仅无法被大众所接受,更有可能由抽象性走向虚假性,抑或虚无性——这一历史的反面。故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历史进路中,首先,民族化要接榫中国传统文化。须知,任何一种理论的存在、流行和传播都与该理论共处相生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理论,既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植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中。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应该有效对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子,力求二者的高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典籍中的历史典故、文学故事、寓言、语录、成语、俗语、谚语等大都蕴含着较为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中,我们应该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将传统文化中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俗语、谚语、成语、格言等加以总结、转化、升华,在理论层面提升为表达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及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重要原理或论断。其次,民族化要彰显地方特色。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民族生成、延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习俗、心理、行为习惯、信仰等。即使同一个民族,也会因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而呈现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差异。故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些差异,并对这些民族和地区差异做出积极有效的理论应对——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浓郁的民族风情或地方特色。

三、内容:源自大众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理论的生成、发展与运用总是和群众实践息息相关,既来源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任何理论,如果其内容与大众无关,就基本上丧失了大众化的前提。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论根源来自于人民大众。邓小平曾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尤尔根·哈贝马斯亦曾言,“理论随着对自身形成过程中联系(Entstehungszusammenhang)的反思和对它所预期的运用过程中联系的反思(Verwendungszusammenhang)把自己理解成它所分析的那种社会生活的联系的一种必要的催化要素”。不难看出,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佐证和检视中,淬炼理论的纯度及其与实践的自洽度、契合度,同时又在循环往复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着理论自身。这其中,就内嵌着一个理论是否适合大众口味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承载大众福祉、符合大众期望、适合大众口味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书斋,走向鲜活的、五彩缤纷的、纷繁芜杂的由亿万普通社会民众参与其中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伟大的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理论符合大众要求、切合大众口味,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收的过程中实现理论本身受众的普遍化、大众化,更使得“具有感性的、单个的、直接存在的人”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时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身的层级跃迁。因此,在某一理论生发、衍化、成熟的过程,也是理论自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一方面意味着理论必须要和群众的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求理论自身必须以理性的、科学的方式予以再加工,使得群众特殊的、朴素的经验与智慧经过积淀、萃取、转化而成为普遍的、客观的真理,并能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接触、认知、领悟、运用和再创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在理论来源上符合大众口味,顺应大众的时代之需。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诸理论在指引、观照社会现实时,须臾不能离开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创造中积累智慧的借鉴与汲取。在谈及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理论发展时,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而是在映现、表征并确证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诸多创造性实践经验及智慧的思考、概括、总结与提升中出场的。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多地映现、表征并确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诸多的实践智慧。比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可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不断地从广大民众的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汇集前进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际遇中,反复检证了科学的理论总是源于大众需要并在大众的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赓续和延展的道理。在浩瀚无垠的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种脱离社会大众实际需要的理论都将或早或晚的被社会大众遗忘、抛弃直至消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宏阔历史境遇下,我们党勇立时代潮头,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及时将人民群众在实践工作中创造的好做法、新经验,在国家意志层面上,形成较为切合实际的各种方针、政策,着力使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规制下“接地气”、“有生气”、“显灵气”,在理论自身历经不断地提炼、概括和升华后,形成了新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而言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理论,在亿万民众鲜活的社会实践创造中,结合新的时代元素,在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定能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四、本质:服务大众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主义和科学理性的结合,将理论中潜在的力量,通过政治、经济和社会实践展现为广大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改造,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表达。理论服务于大众,是理论大众化最关键、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论旨趣是成为引领人民、使人民掌握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理论要服务于群众实践的原则,以达致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圭臬和标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实现群众意愿服务,在服务人民大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其大众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为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他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大政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其理论指向是用权为民、系情于民、谋利为民,并使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意旨更加贴近社会大众,惠泽大众。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理想,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大众化的过程,二者辩证统一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的科学原则。实现当下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亦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质和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理论就会失去其现实性和唯物主义性,从而变成唯心主义的教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规制下建立的制度就会失去其物质基础,从而变成压迫人民的阶级工具。一般意义而论,理论的传播度、接受度和辐射度都与理论与受众的关联度、利益度、亲进度有诸多关联。不难看出,理论要赢取群众、赢得民心,被大众所掌握,最简单、最直接的指示路径就是,该理论要代表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旨趣之现实性而论,就是要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地与人民心相连、情相依,实现、巩固并扩大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长的历史时段内,党和政府都要努力使改革的红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亿万人民群众。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发展处于关键期,社会处于深度转型期,社会矛盾位于高发期,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必须要立于学理高度,只要始终致力于实现正确面对、全面审视和有效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致力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理论特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然得到不断推进和实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关涉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诸多现实问题。邓小平曾指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故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其实现路径就必然离不开对群众的理论武装和对群众利益的现实观照。这就要求我们:新时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中,在改造党员、干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中,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只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当下鲜活的社会实践,经由国家意志层面,有效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进而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福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加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宣传普及、教育实践、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党从2013年6月开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高度重视、踊跃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响应、热情支持,整个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即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又一有力明证。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后现代性、风险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外在环境时,各种意识形态也正以复杂难辨的形式介入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在这种后冷战时期的风云际会、思想激荡的历史语境下,仍然肩负着为人民辨别和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正如齐泽克所认为的,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构中,“意识形态理论一直支撑着认识论和政治的重负”。可以预见的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进程,就是不断地在实然意义上对人民大众与自身利益攸关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之关切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求解与应答之过程。换言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使其成为积极回应和关切群众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武器,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走进大众、走近大众而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总之,只有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态度上亲和人民大众;在理论宣传形式上适合人民大众;在理论内容上源自人民大众;在理论本质上服务人民大众。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得更“彻底”,更能“说服人”,更好地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Louis Althusser,For Marx,London:NLB,1977.PP.192-193.

⑥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第836页。

[责任编辑:杨晓伟]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批准号:11XZX001)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项目:转型期中国公共生活的道德缺失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S14008)

崔丽娜(1977-),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B27

A

1003-8353(2015)06-0041-06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大众化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设计为人民服务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