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溢满关怀之情
——课堂中教师的人文关怀浅谈

2015-03-21 02:36:48赵娟
文教资料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关心关怀人文

赵娟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让课堂溢满关怀之情
——课堂中教师的人文关怀浅谈

赵娟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本文从解析人文关怀的内涵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课堂中教师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进行透析反思,并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改善现状:加强师范教育阶段中的情感教育,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情感型教师;推行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手段,注重对教师人文关怀的评价维度;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课堂 人文关怀 教师

一、真实的课堂情境中缺少了什么

某日下午去朋友任教的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英语课,课堂的前五分钟通过老师提问的方式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予以奖品奖励。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有个男同学犹豫了一阵还是勇敢地举起了手,可能这个同学平常不是特别积极发言,所以老师并没有喊他回答问题,而是喊了另外一个担任班干的同学回答问题。提问第三个问题的时候,那位同学又举起了手,老师叫他起来回答了问题,也许是紧张或者知识不大牢固的缘故,结结巴巴地竟然没有回答出来,老师没有对该同学进行提示并启发他得出答案,却挥手示意其坐下,让别的同学回答。随后,该男同学失望地坐下来,脸红红的,有点紧张还有点不好意思,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左顾右盼,注意力很明显地被分散了。虽然,在随后的新课授予过程中,老师也有提问,但该同学的积极性明显受到了挫伤,有时候想举手,但还是犹犹豫豫地红着脸又将手放了下来。在这个案例中,很明显,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关怀这位学生,使得该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许还会削弱他对之后的英语课的积极性。虽说新课改进行了多年,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在贯彻中,但其理念所诠释的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追求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1],在当下的课堂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践行。

二、课堂中教师人文关怀之内涵浅析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多的是师生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共同演绎一段生命经历。课堂中,教师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善自身,更要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人看待,给予其充分的人文关怀。

“关怀”一词常被解释为“关心”,而对“关心”的解释则多是“留意”或“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这两个词混用。其实“关怀”比“关心”有着更深的涵义,一般认为,关怀是一个价值性的术语,它与爱、责任相关联,意味着对某人某事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它是人的生命本体意义上的概念[3]。诺丁斯强调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认为,关怀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关系[4]。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都有付出和收获的平等互惠的关系。

这种关怀关系在学校中演绎为师生之间的关怀,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被尊重和被承认。教师在这段师生关系中不仅仅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还需要扮演好关怀者的角色。人文关怀,更加深化了关怀的内涵,其核心在于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等。学生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有着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的完整的“人”,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更应该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不仅仅在学业上给予重视,更应该在其情感诉求、情绪变化及心理健康发展等多方面都予以深度关注。

三、课堂中教师的人文关怀之意义初探

在课堂中,教师的人文关怀可以让师生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发展动力,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教师的人文关怀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诉求,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及早发现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并予以关心和引导,对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大有裨益。另外,教师的人文关怀对于建立和谐的课堂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课堂的和谐往往在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回顾我们的学生时代也有同样感受。喜欢这个老师,他上的课便会格外积极认真,相应的,和教师的交流也会更多,这门学科便慢慢地成为自己的强势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人文关怀对于和谐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再者,教师的人文关怀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而专业情意方面,则需要教师付诸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宽容及其理解之情来日积月累地养成习惯,教师的人文关怀正是将教师的专业情意最直接的表现。最后,教师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的养成及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仍然侧重于知识教育,对学生情感、心理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关注不够。教师的人文关怀及其言行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养成、心灵的洗涤,使之发展成完整的人。

四、课堂中教师“关怀冷漠”之现象透析

以上所谈的案例,或者是其他我们在课堂中看到的教师人文关怀冷漠甚至缺失的现象,不少人将其归咎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忽视了生活或是教师缺少智慧等原因。然而,仔细推敲思考便可发现,为什么在师生构建的课堂中需要关怀的个体被视而不见,需要照顾的情感被活生生地掐断,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课堂中缺少对人的关注,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

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应该体现在充分理解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体现出“人”的价值。而在文中的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启发诱导,帮助他得出正确答案以便获得心理满足,而是叫其他同学回答,只为寻求到正确的答案。该教师忘记了提问的初衷,也忘记了教育的应然使命,即对成长中个体的关怀[5]。在此过程中,教师未能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考虑,与其进行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的价值需要。

2.关怀的重点不当。

放眼当今课堂,很多教师非常关心学生,但一些“关心”却往往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很多教师关怀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上,而非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所以说这种关心只是片面的,关怀过度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如案例中教师只是关注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并未关注到对其自尊心的保护。自尊是对自我的评价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价值感[6],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不是说课堂中教师不应该关注其知识的学习,而是应该以内在的“精神和情感关心”为支撑点,对知识和情感及精神共同关心,给学生缔造完整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3.关注广泛度不够,甚至存在关注歧视现象。

教师需要关注的对象是全班同学,而非个别学生。案例中的教师很明显地没有关注到一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其关注度局限于那些发言活跃、表现积极的学生身上。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归属感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种关怀冷漠则使学生产生了自己被忽视的消极想法,极其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对某些成绩好的、乖巧听话的学生予以高度关注,经常提问和谈话,多多少少对其他同学存在着歧视现象,而学生的情感世界又是极为敏感脆弱的,这样会给他们的情感带来很大的伤害。

五、让课堂溢满关怀之情之些许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7]。这就要求教师不单只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如何在课堂中形成教师的人文关怀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师范教育阶段中的情感教育,培养情感型教师。

我国的师范教育注重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在情感体验方面关注不够。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情感素质方面的培养,传授沟通技巧,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使得师范生能够在未来的课堂中善于与学生交流。而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往,使得课堂变成了知识灌输的场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小学生的情感已经很丰富了,教师如果未能关怀到他们的情感诉求,则很可能导致学生情感需求的缺失,从而造成学生的冷漠及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加强师范教育阶段对师范生宽容之心、爱心、沟通能力等情感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2.推行教师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手段,注重对教师人文关怀的评价维度。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应该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对于教师人文关怀这一维度的评价应该受到重视,可以通过学生感受、教师自评和学校领导评价等多渠道展开。而这一维度的评价则可从师生情感是否牢固、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当部分人文关怀冷漠或者缺失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有利于教师通过反思,使之成长为更富有人文精神关怀每个学生的优秀教师。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并真正的理解学生。

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与交往,只有师生共同真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并进行深度的交流,才能保证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交流的内容不仅仅在于学习内容,更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而理解,则是情感交流的基石,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经验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更要理解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师生之间的理解扩大了关怀的内涵,对于教师人文关怀精神的形成大有裨益。

4.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因为教师的人文关怀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在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与其交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身心特点而因材施教,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8]。让学生具备人文素养,具备关怀他人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除了这种关怀教育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学生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这样,学生以后再面对关怀缺失或是其他挫折时就能很好地应对。

[1]史巍莎.构建“关怀型课堂”—从诺丁斯的《学会关心说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

[2]候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小鸥.关怀型课堂: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07(2).

[4]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声音[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

[5]吴小鸥.论关怀型课堂[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6]方福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8]于天龙.学会关心:与内尔·诺丁斯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

猜你喜欢
关心关怀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开心与关心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4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8
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1年6期)2011-07-25 10: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