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锋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 小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0)
优化情境,激活儿童的音乐灵性
花叶锋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 小学部,江苏 南京 210000)
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令儿童感受到约束和压抑,导致儿童的音乐灵性被窒息了。本文认为,应淡化理性分析,在情境中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淡化识谱教学,在情境中启迪学生的音乐,领悟力,淡化技能模仿,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教育 情境优化 音乐灵性
“音乐”一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神话:宙斯给了缪斯们在歌舞之中从事音乐艺术的能力。缪斯们为了让这个缺乏声音的世界发出壮观和谐的声音而来到世上。她们是生活的一种显示。新生儿来到世上发出第一声啼哭,其实与缪斯的所作所为一样,也是生活的显示。由此看来,所有歌唱的儿童都是缪斯合法的传人。在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中都时时刻刻回荡着缪斯的美妙歌声。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把蕴藏在儿童天性中的音乐潜能唤醒,使之成为现实,儿童伴随着游戏成长起来,在游戏中随时随地地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缪斯女神的召唤。可是,他们像鸟儿一样用歌唱,像小鹿一样用有节奏的肢体运动,宣泄情绪,表达对美的无限爱恋。音乐可以说是内在于儿童的游戏,进而可以说是内在于儿童的天性的。
但是,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令儿童感受到约束和压抑。在形式的训练中,在望而生畏的识谱中,在乐理知识的灌输中,儿童的音乐灵性就这样被窒息了。一位音乐教育家悲伤地说:“儿童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1]为了让孩子们避免这种可怕的厄运,我们必须改革音乐教育,为儿童创造自由、宽广而富于美感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音乐灵性。
音乐情境教学与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原因就在于它能创设合乎音乐本性和儿童音乐天性的充满美感的情境,将情感性感受、体验贯穿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最具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用黑格尔的话说,它是“最情感的艺术”[2]。它极易激起人,尤其是儿童情感世界的共鸣。大音乐家李斯特说过:音乐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3]。感情在音乐光芒四射中得到升华。它借着音乐中的腾空直上的音浪把我们带到超凌尘世之外的高处;借着万古长青的艺术之翼把我们带进奥妙无比、清新自由、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世界。尽管音乐具有严密的形式结构,但这种形式绝不是处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的教育、培育,使儿童拥有“音乐的耳朵”,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音乐教育中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干巴巴的“分析”式的教育。繁难深奥的乐理分析,缺乏基础的知识规律,充塞音乐课堂。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对儿童来说,音乐似乎只是一种“知识”,一种“乐理”,一种“技术”,而不再是一种“声音”(情感的声音)。因此,儿童不再需要用“耳朵”,用“心灵”去倾听、感受、体验音乐,只要学一些知识、技能,他就具备了音乐“素养”。而且学得越多,“素养”越高。孩子学了六年、九年、十二年的音乐,但听了多少令他激动不已、心荡神摇、终生难忘的音乐呢?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我记得德国美学家席勒早就意味深长地说:“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急迫的需要。”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奥尔夫曾告诫过音乐教师们:学生中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很少,许多孩子长大后只是会听音乐的人。音乐教育首先而且始终应当是一种“听音乐”的教育。“听”是一种感觉,但音乐中的“听”与一般意义上的“听”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一种将情感与感觉,与联想高度融合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所改善的不仅仅是感知力,它还可以帮助儿童在“悦耳动听”的感觉中建立对生活、对自然、对美妙的世界的充满诗意的观照态度和乐感意识。因此,音乐教育应当唤起儿童听音乐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感受更细腻,更敏锐,更易激起自由的联想和情绪的体验。音乐情境教学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注重审美感受的积累和丰富,将感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感受为基础,以感受为重点,以感受为目的。通过连续的动态的情境创设(童话情境、图画情境、生活情境、律动情境、歌舞情境等)引导儿童强化音乐形式的审美感受,表现音乐技能的审美感受,使儿童在看、念、唱、动,尤其是在听中获得一双灵敏的“音乐的耳朵”。
当然情感的感受并不排斥形式的分析、形式的训练、形式的表达,但这种分析、训练、表达仍然是紧密结合感受与体验的强化进行的。例如,在教学贝多芬《欢乐颂》这课时,教师前后安排了多次听觉感受。第一次听,初步感受旋律及其反映的情绪力度。接着通过听和比较第九交响乐的四个乐章的主旋律,在感知的层次上强化包括欢乐颂在内的这一乐章的主旋律,在朗读了欢乐颂的歌词后,学生再次听教师范唱歌曲,伴随着对歌词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乐曲旋律和情感内涵的感受,从而为理解乐曲的主题奠定丰富的感性基础。
长期以来,识谱被看做是儿童进入音乐殿堂的一张门票,但遗憾的是,孩子却因为无法得到这张门票而被拒之于音乐的殿堂之外。如果我们淡化识谱,甚至取消识谱,孩子就会成为音盲吗?他们就不再领悟音乐中生命节奏的律动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同意布约克沃尔德的见解:“如果你让孩子们做些枯燥的练习,硬塞给他们一些乐谱,那你就是在冒一个很大的风险,同时也扼杀了音乐和儿童的艺术心灵。”其实,乐谱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一个音乐的要素,对于儿童来讲,乐谱只是他的音乐语境中的“书面语言”,在掌握这个复杂“书面语言”之前,儿童的音乐灵性就已经生动地展现在自由吟唱及凭借耳听心记便能掌握音乐的表演技巧这样一些“口语”化的音乐世界中了。儿童音乐的本质或奥妙在他的“口语”之中,正如有的音乐理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口语”化的音乐是感性的,体验的,发自内心的,而乐谱这种印刷音符则是理性的,外在的,趋向专业化的。因此,让儿童过早地专注于乐谱,就会泯灭他的“口语”天性,这正是我们主张淡化识谱,强化感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淡化识谱,强化感受绝不意味着音乐教学会削弱儿童的音乐理解力。我们把这种理解力称为领悟力。因为,在我们看来,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化的、抽象化的理解,而是蕴涵、凝聚在丰富具体的审美感受之中的一种理解,以及领悟或感悟。音乐情境教学极为重视儿童的音乐领悟力或感悟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儿童的音乐天性中是拥有极为丰富的潜在悟性的。我们通过创设李吉林老师称为“理寓其中”、“意蕴广远”的情境,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品味歌曲或乐曲的内涵,并借助“感受—领悟—更深的感受”这一模式促进学生的审美感受和理性活动的相互作用,不断升华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领悟力。仍以《欢乐颂》为例。教师在多次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歌词对每个乐句乐音由平稳、承前启后、下行、上行等变化细细品味、比较,使他们一步步深入领悟了贝多芬在《欢乐颂》中所表达的向往和赞颂和平、自由、与不幸的命运、阴暗的现实相抗争这一神圣的主题,并为贝多芬“世界没有给贝多芬带来欢乐,而他却把欢乐带给了人类”的伟大胸怀深深感动。这样的分析虽然远远超出了大纲的要求,但在丰富的感受的作用下,学生不但丝毫没有产生理解的困难,相反,还提高了这种理解的品质。然而,教师对音乐领悟力的培养并没有就此告结。毛泽东指出:“理解了的东西就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更深刻地感觉”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直觉化的领悟力。在音乐教学中,应当着眼于这种领悟力的培养。因此,在分析理解了乐曲主题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反复欣赏由著名指挥家指挥的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和著名音乐家演唱的 《欢乐颂》、国际知名童声合唱团和流行音乐大师演唱的不同风格的《欢乐颂》,以及贝多芬同类风格的交响曲,如《命运》、《英雄》等主旋律,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将审美理解积淀为感性的审美直觉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存在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即认为儿童的音乐素养就像他们的语言素养一样,是通过技能的模仿慢慢积累的,因此,“跟唱”就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加上过多的理性分析与枯燥的识谱记谱,严重地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天性。音乐情境教学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自由的活动空间,运用多种艺术化的方式让学生“身心俱在”地投入到音符和运动的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音乐的情感,创造性地进行想象,创造性地用动作、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达情感。
首先,在音乐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在音乐情境中,生动形象的场景,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借助音乐、画面等手段形成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激起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儿童充分感受歌(乐)曲的意境时,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他们敲打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在主动探索中,儿童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兴趣盎然地获得知识。例在《小雨沙沙》这节课中,启发学生用沙球模仿小雨沙沙的声音,在亲身实践中,学生觉得世界万物是那么充满生机,那么美妙动人,于是唱起这首歌来就特别投入。
其次,在音乐情境中让学生即兴发挥。在音乐情境的作用下,学生会身临其境而进入“物我皆意”或“物我同一”的境地,这是审美活动常见的一种移情现象。借助移情现象,学生在心理活动中产生了角色的转换、更新与创造,在这种情境中,儿童的创造潜能最容易得到激发和显现,他们可以进入某些客观事物的运动中并即兴发挥,他们可以像鸟一样用手臂“展翅飞翔”;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像一匹马那样疾驰……他们的整个身体都会活跃起来。总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在感受音乐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再次,在音乐情境中尽情地表达。音乐的表现力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在音乐情境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儿童用耳朵听声音,用眼睛看演示或画面,而且要用音乐内涵的情感去拨动儿童的心弦,启发他们用“心眼”去感受、去表现,这样会使他们的感受、领会比一般语言表达更深刻,更富于创造性。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达音乐点的广阔天地,鼓励他们在情境中用声响、动作表现所感受的音乐,或者把所唱(听)歌(乐)曲创作成音乐小品剧表现出来。在音乐情境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用色彩或图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研究创造力的著名学者托兰斯曾说:“儿童是以创造的方式来学习的。”创设音乐情境,便是给了孩子这样一个机会,只要我们确立正确的儿童学习观,并在教学中积极提供充足的条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1][挪威]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2][德]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1.7.
[3][匈]李斯特.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