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畅
[摘 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语篇教学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词汇;语法;语篇
传统英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看成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认为只要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就能自然而然在交际中加以应用。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交际能力,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学生能准确、得体地应用语言。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交际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定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1]。跨文化意识是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2]。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语言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相当大,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等信息往往通过它们特有的词汇表现出来。比如“dragon”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差异就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大吉大利的神灵,汉语中许多跟“龙”有关的词语都含有喜庆吉祥的积极意味,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象征着势不可当的恶势力。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作“dragon”,则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是个悍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洞察英语词汇中的文化信息,比较相同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意义(特别是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培养跨文化意识。例如,《牛津英语》模块九第三单元的project是一篇关于颜色与文化差异的文章: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but which of the two really suits you?在文章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如下活动:选取其中一种颜色,利用比较法对该颜色及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特征进行探究,并列举相关词语,最后小组代表进行口头陈述。
以下是其中一个小组的陈述内容:My group has done some research on color white, and found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that reflects cultural differences. Firstly, white symbolizes purity and eleganc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for example, “a white soul”, “a white wedding dress”. Secondly, it means integrity and honesty, such as phrases like “a white spirit”, “white men”. Besides, it is the symbol of luck. When we say today is 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our life, it means were very lucky today. Lastly, it also means that something is legal, for example “white market” and “white list”. Unlike the Western meanings of purity, honesty and luck,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death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Moreover, white sometimes means “without”, for example, “白干”“白忙”“白费力”, and sometimes means to be evil, for example “唱白脸”. However, today many Chinese people have accepted white as the symbol of purity and Chinese brides also wear white wedding dresses. The language is changing, so is the culture. 通过分小组比较和例举颜色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语,而且对词语所关联的文化信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词汇中的习语(包括谚语、格言、警句、俗语等)是经长期使用固定下来并传播开来的,蕴含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特色。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并使用英语习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牛津教材中也不乏一些生动的习语,如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have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很惊慌),rain cats and dogs(下大雨),as cool as a cucumber(很镇静、放松),as easy as pie(很容易、小菜一碟),as plain as day(显而易见),on paper(理论上),not your cup of tea(不喜欢),face the music(承担后果),cost an arm and a leg(付出巨大的代价),等等。
二、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不同语言在句子结构及表达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麻烦。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语的句子通常比较长,而汉语的句子相对来说就比较短。英语句子里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独立成分等各种结构,以及各种从句交叉使用,还常常从句里套从句,这就使得英语句子常常长达几行。而汉语的句子相对较短,即使是长句,也总是数个意义有关联的句子成分排列而成,其间用逗号等标点符号分开。中国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英语句式结构方面的特点,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于是便出现了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即Chinglish的现象。
例如,《牛津英语》模块一的语法重点是定语从句,这是很多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较为头疼的英语句式。因为汉语句子里没有定语从句这一语言现象,表达习惯是定语不宜过长,且大多置于名词中心词之前。而英语句子中定语从句的使用频率很高,且绝大部分后置,在语言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长短不一,繁简不一,限制的强弱不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英语句式特点的介绍和分析,不宜将英语定语从句直译成过长的汉语定语或将汉语句子直译成没有关联的英语短句。此外,还要通过适当训练,强化学生将英语句型和汉语句型相互转化的能力。
再如,英语句子中常用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这也跟英语语言的特点有关。英语句式应尽量避免头重脚轻,主语、宾语不宜过长,因此较少出现多词词组、从句等作主语、宾语的情况,而是用it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将原来的主语或宾语放在句末。在该句型讲解过程中,教师不宜只简单地介绍说明该句型的结构及构成部分,而应从英语句型的特点入手,分析英汉句型的差异,再引出该句型的结构特点,并配以一定的巩固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地掌握该句型,而且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不易犯Cihnglish的错误。
此外,在日常交际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句型差异也颇为明显。比如,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问:“我想你不是一个学生,对吗?” 回答:“是的,我不是。”而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对应上面的中文举例翻译则为问:“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回答:“No,I am not.”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能更地道、更纯正地运用所学句式。
三、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的逻辑思维是直线式的,对于思想的表达大都是开门见山,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直截了当地说明这一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主题句进行分类陈述,并为中心思想在以后句子中的发展做好准备。而汉语的思维逻辑常常是螺旋形的,主题点出之前,先从外围谈起,逐步引入,点出主题以后步步深入。仔细分析学生的英文作文,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注意英汉语篇的差异,这些学生即使对英语词汇、语法已掌握得很熟练,但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他们的作文往往会过多地绕圈子,主要呈螺旋型。
因此,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都应当将语篇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关注英语的篇章是如何由独立的句子组成、篇章的主题及篇章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避免在英语使用过程中受汉语的逻辑思维影响。以《牛津英语》模块七Unit3的议论文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为例探讨如何将语篇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
Step 1: 读前预测
从学生已掌握的英语议论文基本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对文章的大致框架进行初步预测。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the positive effectsthe negative effects]
Step 2:大脑风暴
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拓展思路,对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做尽可能多的列举。
The positive effects: source of information, keeping in touch with others more easily, 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 more easily, on-line shopping, on-line friendship, on-line school, on-line business,…
The negative effects: on-line cheating, be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health problem, poorer eyesight, affect our normal life,…
Step 3:阅读策略——议论文的篇章结构
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议论文的篇章结构特点。
Thesis statement (what the argument is about)
↓
A list of main points (what the argument is going to argue for/against)
↓
Supporting facts (provid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 each main point)
↓
A conclusion (wher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rgument is restated)
Step 4: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将文章的篇章结构以图表(见下表)的形式体现出来,并进一步验证我们step3中对议论文的篇章结构的探索。
Step 5:推测文章内容
在文章第一部分的篇章结构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第二部分的篇章结构及内容进行合理推测。随后,速读文章第二部分,对推测进行纠错和验证,并完成文章第二部分的篇章结构图。
Step 6:复述课文
课文学习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成员根据文章的篇章结构图对课文内容分部分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体会议论文的文章层次结构。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对议论文篇章结构做一次回顾。
如今,英语已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由于历史、政治、经济、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英语语言不可能脱离其文化而单独存在,因此,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夸张地讲,学习英语就必须学习其文化,教英语也必须教其文化。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保障。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跨文化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必须实现学生心理深层的调整[3]。英语文化教学要在传播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看待不同文化的正确价值观。即对英语文化,我们不应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应具备一定的鉴别和评判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文化。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石雪芬.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3).
[3]张伊娜.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及其内涵[J].国外外语教学,2000(3).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