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武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伊始,山东省出台政策,试点取消中小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推进校长职级制,并建立配套的管理体制、薪酬制度等。至此,山东省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进。其实早在十年前,潍坊在全国就率先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一举摘掉中小学校长的“官帽”。这无疑需要有一种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因为推进校长职级制在当前存在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权力部门还存在利益牵挂,不愿放权;另一方面,校长们并非都愿意过、并能过好专业生活,或还习惯于行政方式的领导。
“摘官帽”可以促进校长的观念转变,推进校长走专业化道路,但校长能否走好专业化道路,并非完全由校长决定,而更取决于行政权力是否干预。“摘官帽”未必就去了行政化,因为去行政化的核心是要去除权力对专业的过度干预和侵蚀,使权力与专业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校长可以相对独立地专业化办学。
显然,摘掉官帽仅仅是第一步,推进校长职级制还有很多的机制和制度等待建立和完善。首先是校长产生方式问题。推进校长职级制一个重要目的无非是保持校长专业领导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校长的产生方式至关重要。是采用任命制还是选举制或公推制,决定了校长办学向谁负责,进而决定了校长专业领导的独立性问题。校长脱离组织部门的任命归到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和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的被行政化隐患,因为教育行政部门仍然可能只按行政不按专业规律办事,对教育教学进行过度的干预。其次是管办分离等现代学校制度是否完善的问题。不理清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教育行政部门不转变管理方式,不转变自身的角色,更多地履行好政策制定、标准确立及督导评估等职能,从根本上,不深入推进教育法治化,管办不分,教育去行政化仍然漫长。第三是校长专业标准问题。实行校长职级制必然存在一个独立的专业标准。这个标准首先包括道德标准,还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和领导方面的标准,以及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必须具备的相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集体凝聚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现有的校长是否已经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标准,现在还是存在疑问的。因此,现有的校长职级制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还必须纠正一个通常的误解,即摘掉官帽等于脱离行政或政治。校长职级制并不意味着校长就是脱离行政。职级制的实行确实可以避免一些行政干预,或许可以使校长从较多的行政会议或繁琐事务中抽身而出,但教育事业并非是真空,必然还要与各种行政打交道,必须学会与行政和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更好地获取学校发展的资源。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