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蚕桑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路径探析

2015-03-20 18:28屈波王玉晨杨运森何欣
西部金融 2015年2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支持

屈波+王玉晨+杨运森+何欣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本源的蚕桑产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着眼于安康蚕桑产业居于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地位,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结合“订单+金融”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金融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本文对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订单+金融”试点支持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蚕桑产业;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2)-0065-05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蚕桑产业带来新机遇

古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连接欧亚,横贯东西,绵延7000多公里,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代表东西方特色商品在这条道路上商贸往来,带来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思,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方向再次转向西部,为陕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提出要把陕西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和桥头堡。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思的提出,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区和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本源的蚕桑产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主要体现在: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将贯通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通道,不断加强与沿途国家在教育、文化、旅游、物流、交通、信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随着丝绸之路从线形的“商贸路”向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转变,为蚕桑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二是在未来3-5年,随着九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和富强机场的建成,安康将成为承接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地位,为蚕桑产品内销和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三是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安康市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蚕桑产业属于典型的生态产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蚕桑产业正好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蚕桑产业生态效应极佳,可作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的重要项目,符合安康市立足地域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值得政府大力推广。四是蚕桑产业链条长,跨越一、二、三产业,不仅可以作为原料生产,还能够加工增值,通过对丝绸进行深加工,或是开发蚕丝被、桑枝食用菌、蚕沙枕、桑果饮品等销路好的周边产品,可以进一步提高附加价值。安康蚕桑产业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建设为契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提升自身实力与影响力。

二、安康蚕桑产业基本情况和金融支持模式

(一)安康蚕桑产业基本情况

安康市北靠秦岭,南倚巴山,东有汉江,这种“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使其相对湿度既不像南方那样潮湿,也不象北方那样干燥。春、夏、秋季的养蚕环境均优于南、北方蚕区,所产蚕茧茧形大、茧丝长、解舒率高,早在1972年安康市所产生丝就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产品”。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蚕桑生产,使安康市成为我国最佳蚕桑生产适宜区之一。安康市有近百万人从事兴桑养蚕和蚕茧收烘、缫丝、贸易。蚕桑已经是安康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产业。蚕桑生产作为安康传统经营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茧蚕丝绸占全省产量的80%以上,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都占有绝对优势,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中国重要的优质蚕桑基地之一。

1、全市整体蚕桑产业现状。全市现有农业人口245万人,从事蚕桑生产19.13万人,养蚕户56995个,蚕室13.93万间,省力化蚕具2.72万套,方格簇548万片,专业技术人员227人,科研单位1个,教学单位1个,技术推广单位10个,蚕种生产场家2个,合作社85个;烘茧站406个,缫丝企业10家,固定资产6.5亿元;年发种量15.54万张,产茧量6133.3吨,蚕茧产值2.32亿元,副产品产值3.38亿元,丝绸工业产值16亿元,蚕业总产值21.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10.33亿元的19.6%。

桑园面积39.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05万亩的9.71%,其中:密植桑园11.39万亩,普通桑园28.26万亩,分别占桑园总面积28.2%、71.8%;优良品种桑园19万亩,普通品种桑园20.39万亩,分别占桑园总面积48.3%、51.7%。

2、重点乡镇蚕桑生产情况。全市现有8个蚕桑基地县(区),重点乡镇37个,其中:年养500-1000张18个,年养1000-2000张8个,年养2000-3000张5个,年养3000-4000张1个,年养4000-5000张2个,年养5000张以上3个。重点乡镇年发种量7.2万张,产茧量2602.2,吨,蚕茧产值1.13亿元,副产品产值0.9亿元,蚕桑总产值2.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0.95亿元的9.8%,占全市蚕业总产值21.68亿元的9.5%。

3、蚕桑专业村生产情况。全市现有蚕桑专业村121个,其中:年养蚕100-300张75个,年养蚕300-500张21个,年养蚕500-700张8个,年养蚕700-1000张10个,年养蚕1000张以上7个。年发种量4.71万张,产茧量1912.9吨,蚕茧产值0.71亿元,复合经营收入0.65亿元,蚕桑总产值1.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7亿元的11.7%,占全市蚕业总产值的6.3%。

蚕桑产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受过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仍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蚕桑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在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虽然2008年后,受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产业发展呈现下滑趋势,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思的提出,蚕桑产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安康金融支持蚕桑产业模式

近年来,人行安康中支一直积极探索立足蚕桑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不断推进“订单+金融”试点工作。通过期货市场引导订单科学合理定价、建立“蚕桑产业发展风险金”、引入司法鉴证、担保融资和信贷扶持等措施,引导金融支持蚕桑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新路径。

1、完善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定价机制,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第一种定价机制是通过由县政府组织蚕农、龙头企业和物价、蚕桑局等部门组成“蚕茧议价委员会”,科学合理议定鲜茧收购价格。并建立了价格公示监督制度,接受蚕农监督;在鲜茧订单收购合同引入司法鉴证,由司法局各乡镇司法所签章鉴证,增强了订单法律效力。第二种定价机制是引入市场因素,通过远期期货交易指导订单价格作为有效补充。订单龙头加工企业将库存原材料和产成品通过“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进行网上交易,锁定了成本和利润,确定了远期合约交易价格。随后,加工企业根据远期合约交易价格,确定和订单农业企业——县蚕茧公司签订的干茧收购订单合同价格;县蚕茧公司再根据干茧收购价格确定与养蚕户的鲜茧收购价格。以2014年春茧收购为例,宝业公司根据远期交易价格,与县蚕茧公司签订的干茧收购订单合同价格为55元/市斤;县蚕茧公司经成本费用核算后,确定与养蚕户的鲜茧收购价格为20-21元/市斤。

2、建立“蚕桑产业发展风险金”,弥补蚕桑订单市场风险。为建立蚕桑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蚕茧收烘企业与养蚕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石泉县政府决定设立蚕桑产业发展风险金。风险金实行由县政府、蚕茧收烘企业双方共同筹集的原则。县政府安排启动资金200万元,以后每年追加50万元资金;各蚕茧收烘企业按照收购鲜茧发票价款总额的2%,由国税部门按季代收转入风险金专账,共募集350万元。风险金主要用于蚕茧收烘企业推行订单生产、执行保护价收购蚕茧政策的价差亏空补贴。当蚕茧收烘企业执行县政府保护价收购蚕茧,其价格高于省政府定价出现价差时,其差额部分,本着“有亏则补、如数补亏”的原则,由县经贸局、物价局共同初审提供亏空情况,由税务、财政部门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意见和资金使用方案,经领导小组审议,报县政府审批后拨付给蚕茧收烘企业。当茧丝绸市场行情发生重大波动时,蚕茧收购保护价和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差额及现储风险金不足时,风险金管理领导小组根据资金情况、茧丝市场行情,制定风险金兑付计划,分年足额补齐。这种做法有效弥补订单双方因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利益损失,提高了农户和企业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3、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增强合作社融资担保能力。积极协调农信社与专业合作社对接,探索建立了合作社与农信社的担保合作机制,为蚕农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合作社将吸纳社员入股(1万元/户)建立的担保基金存入农信社,农信社再以1:10倍的担保比例向社员发放贷款。对养蚕专业户在原授信20万的基础上,合作社担保后贷款可达50万。如石泉县有19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与信用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共落实担保基金860万元,共向410户蚕农发放担保贷款5200万元。

4、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助推蚕桑大户规模养殖。在人行安康中支的积极引导下,安康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蚕桑养殖户发展。一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近年来,安康市涉农金融机构扎实推进农户信用评级授信工作,信贷员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按照评定等级设定信用额度。根据劳动力人口和养蚕收入,对于中小养蚕农户,一般给予5-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二是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桑园、蚕桑室、农户住房、土地经营权纳入抵押担保范围,有效解决了蚕桑大户大额资金需求,实现了规模养殖。

5、建立订单履约增信激励机制,支持蚕农发展融资需求。指导信用联社完善了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健全了评级内容,在农户信用档案中增加了订单合同,把订单数量和履约情况作为评级授信的重要依据,对履约情况良好的订单农户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对低于十张的一般养蚕户,提供农户小额信贷10万元以内;对养蚕在十张以上且配套设施齐全的养蚕专业户,提高授信额度,单户贷款可达20万。订单农户贷款利率比同档次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下浮10%。对1.5万余户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对3000户养蚕十张以上且订单履约情况良好的农户调增了授信额度,发放贷款1.8亿元。

6、推动多种融资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履约收购。近年来,辖内多家蚕桑行业企业加大在织绸、丝绵被、桑枝食用菌和其它高附加值综合开发项目上的投入,加大热风循环烘茧机和多功能烘茧灶改造力度,促进蚕桑产业从原料生产、茧丝初加工向深加工型高附加值产业升级,这些蚕桑龙头企业需要的贷款额度大、时间长,单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其需求。人民银行安康中支及时推动金融机构组织社团贷款支持蚕桑龙头企业的发展。如农信社牵头对石泉天成丝业公司发放社团贷款2500万元,工商银行利用仓库库存产品及原材料抵押贷款,综合授信1000万元,根据生产需要随时予以支持。农发行、农信社、工行分别给予巴山宝业丝绢公司9000万元、2719万元、5000万元的信贷支持,解决收购资金紧缺的困难,保证了订单履约收购全部兑现。

通过小额信贷和担保贷款方式,满足了蚕农的资金需求,有效支持了蚕农以蚕桑为主多种经营,增加了蚕农综合经济收益。通过社团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提升了蚕桑产业化水平,增加了龙头企业效益。在金融支持下,蚕茧订单和市场收购价格保持平稳,订单履约率持续提升,稳固了蚕桑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整体大幅下滑的环境下,安康市蚕桑产业虽抵御住了不利冲击,但规模较2007年有所下滑,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蚕桑产业效益下降、劳动力紧缺、技术滞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也有主观上的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力减弱、金融支持不完善的原因。

三、制约金融支持桑蚕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蚕桑产业自身发展存在问题

蚕桑产业跨越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同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当地经济、就业影响较大,但由于需求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故其发展随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安康蚕桑产业虽然历史悠久,基础稳固,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利益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

1、投入少效益低,市场竞争无序。安康市蚕桑产业的投入缺少专项资金的扶持,每年仅有省上茧丝绸专项资金500万。资金扶持不到位导致基础设施更新速度慢,生产技术工艺长期得不到更新,蚕桑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进程缓慢,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开放的蚕茧市场与竞争机制,蚕茧流通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导致蚕农收益偏低,严重影响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动力与信心。

2、技术队伍滞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蚕桑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农校毕业的中专学生,本科毕业生人数少,且学历较高的从业人员多集中在教学和蚕种生产企业。县、乡技术推广部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大部分蚕农技术上主要依靠当地老蚕农的指导,没有机会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推广难。此外,由于科研、推广、管理人才的缺乏,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滞后,生产方式落后。

3、综合开发有限,整体效益不高。蚕桑产业可利用的再生资源极其丰富,如桑枝、蚕沙、蚕蛹、桑椹等,但由于经费不足和相关人才缺乏,导致蚕桑资源的开发速度慢、品种少。多年来主要以出售蚕茧和白厂丝原料等初级产品为主,企业很少进行后续产业的深加工和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蚕丝被、蚕公酒、桑枝食用菌、蚕沙枕和桑果饮品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但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大规模生产,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的蚕丝终端产品。

(二)金融支持蚕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蚕桑产业虽是安康市优势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着比较效益不高、技术队伍滞后、综合开发有限等自身发展缺陷,极大制约了金融支持。此外,金融支持蚕桑产业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制约养蚕规模发展。突出表现为农业保险缺失抑制了有效信贷需求。养蚕容易发生病害,一旦发生往往全部损失,风险较大。安康市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目前开办了水稻、油菜、能繁母猪等政策性保险业务,但针对森林、产业园(桑园)、农房、农机具等农民主要资产的保险品种缺乏,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谨慎介入使得扩大担保物范围缺乏风险分散渠道,基层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市场风险较大,农户发展规模生产慎而又慎,影响了蚕桑基地稳定和产业持续发展。

2、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足,制约茧丝绸产业融资。对于茧丝绸企业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收购的蚕茧、生产的白厂丝、丝绸等产成品,目前安康市没有金融仓储公司,金融机构也没有开办产成品抵押贷款业务,茧丝绸企业主要通过厂房、土地等不动产抵押担保或者依靠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获得贷款;旬阳县开展的以蚕茧为标的物的订单农业取得了一些进展,“订单+金融”已经实现了订单成为有效抵押物,但是订单农产品的抵押估值以及变现仍是金融机构担忧的重要问题。

3、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融合不够,制约了金融支持效率。蚕桑产业上下游链条长,涉及林业、农业、科技、供销、商务等多个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对整个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和协调管理的认识不尽一致,客观上存在着“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的问题,资源配置不合理,在资金投向、项目安排上力量分散、效果不佳,导致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使用未能有效协调配合。如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来源于商务局、林业局等部门,基本上都是直接投向企业和农户,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间沟通联系工作不到位,基本还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政策建议

(一)理顺蚕桑产业发展机制,实现行业科学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针对安康市蚕桑产业现状,学习借鉴省内外的成功经验,创新推广3种生产经营方式,让龙头企业介入饲养环节,让蚕农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的收入,不断提高养蚕组织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即推广“行业协会+企业+农户”模式、“公司+专业大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提质增效。针对当前安康市蚕桑技术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强蚕桑技术人才引进和当地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力争建立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蚕桑技术干部队伍,为全市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搞好综合开发延伸产业链条。要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纵深加工,加快对桑枝食用菌、桑叶有机物提取、桑葚饮料的生产,加快以蚕粪、蚕蛹、蚕蛾为原料的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的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引导农民通过桑—菜、桑—菌、桑—粮、桑—薯、桑—禽等立体种养模式,提高桑园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稳步推动安康市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渠道

应尽快研究制定发展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是在农村乡和村一级,通过引导和支持,逐步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自发地发展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保险组织,经营农业经济中的小的、零星分散的风险;二是政府要对农业保险提供政策支持,要研究制定农业保险补贴办法和补贴标准,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村互助保险组织的经营费用给予补贴;三是成立政策性的再保险公司,分担涉农保险的风险。设立政策性保险基金,资金来源可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筹集。

(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茧丝绸产业融资满足率

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给予基层分支机构经营自主权,实行浮动授权管理,提高小额农户贷款的授信限额,减少信贷审批环节。金融机构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和风险控制能力之内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金融产品,适应产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产成品质押、仓单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农产品专业评估机构,探索对订单农产品的价值评估。

(四)加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投放的协调配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陕南蚕桑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逐步减少,建议整合剩余专项扶持资金,成立“安康蚕桑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一是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财政资金,按照“统筹安排、渠道不乱、各建其账、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使用;二是将一部分直接投入的财政扶持资金变为贷款利息补贴,放大支持作用;三是依托行业协会或合作组织建立蚕桑产业发展担保基金,资金来源以财政扶持资金为主,吸收成员企业提供资金,为蚕桑企业、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四是相关政府部门、银行、企业要加强沟通联系,定期通报情况,相互了解掌握产业政策、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形成合力,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余,贺才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安康蚕桑产业大有作为[N].安康日报,2014-05-05。

[2]高小琼.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金融,2008,(17):71-72。

[3]胡必利,陈正余,王富炳.陕南蚕桑产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10,(3):60-65。

[4]胡明,张欣. 关于金融支持安康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C].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2009。

[5]毛金芬.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3。

[6]孙自余,陈正余,石晓琳.对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蚕业,2011,(4):45-48。

The Analysis on Western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port Path

QU Bo  WANG Yuchen  YANG Yunsen  HE Xin

(Anka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trateg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regions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As the origin of the Silk Road,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has also enjoyed the opportunity of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Ankang sericulture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even the northwestern China, combining “order + finance” pilot project, Ankang Municipal Sub-branch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ctively explores an effective way for finan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and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Ankang and “order + finance” pilot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support.

Keywords: sericulture industry; financial support;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责任编辑、校对:张宏亮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支持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