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露
摘要:肖邦是波兰也是人类音乐史上著名的钢琴家,其钢琴音乐的魅力令人回味难以割舍,他的人生是短暂而又孤寂得,他的音乐内涵丰富,作品中总是浸入了丝丝缕缕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肖邦 钢琴音乐 家国情怀
一、钢琴中的诗人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著名的钢琴家,出生于波兰华沙,由于沙俄的侵略,祖国沦陷,1831年肖邦离开波兰来到巴黎。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喜欢诗歌,在波兰定居后教法文,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能够弹钢琴也经常教孩子们唱很多波兰当地的民歌,肖邦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也经常去乡间感受波兰的民间音乐,正是这种法国罗曼蒂克的艺术色彩和优厚的家庭教育,他6岁就开始写诗,7岁学习钢琴。他是个性格腼腆、聪明伶俐的孩子,音乐的才能在早期便显露无遗,7岁时便创作了《g小调波罗涅兹舞曲》,肖邦的音乐作品几乎全是钢琴作品,这包括2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24首练习曲、4首谐虐曲、4首叙事曲、24首前奏曲、3首即兴曲、19首夜曲、14首圆舞曲、55首玛祖卡、10首波洛涅兹、1首船歌、1首摇篮曲、1首幻想曲,他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一般的幻想。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软纤细的旋律、色泽优美的和声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肖邦的作品虽然具有如此魅力,却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意思,全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他是从诗的角度来吟唱每支曲子的,因此,波兰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称他为“钢琴诗人”。
二、花丛中的大炮
纵观肖邦整个艺术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沙时期(1810-1830共20年),第二阶段是巴黎时期(1830-1849共19年),初到巴黎的肖邦并不引人注意,19世纪中期欧洲音乐的中心由维也纳转移到了巴黎,这里云集了很多当时文学和艺术界的大师们,像李斯特、考克布雷纳、梅耶贝尔、柏辽兹、凯鲁比尼、罗西尼等大师在巴黎非常活跃,巴黎沙龙式的艺术氛围使得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趋之若鹜,艺术生活绚丽多姿,肖邦在考克布雷纳等友人的支持下,于1832年2月26日在名闻遐迩的卡密尔·普莱埃尔的沙龙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此次音乐会肖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以细腻精湛的演奏技术、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征服了巴黎的观众,同时也震惊了许多音乐界的大师们,苛刻的乐评家费第斯写下了对肖邦的评论:“肖邦先生启示了某种创新的形式,这种形式日后可能会对音乐艺术产生相当的影响”, 李斯特在他所写的肖邦传记中说:“我记得他第一次出现在普莱埃尔的大厅时,那响彻屋顶的掌声似乎不足以说明他了不起的天赋……”。 肖邦的友人安东·欧洛夫斯基说:“我们亲爱的弗里德里克风靡巴黎,整个城市为他如痴如醉”。从肖邦留存于世的很多肖像画以及友人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肖邦其实是一个面容清瘦、体质纤细、柔弱多病、有时甚至是过于憔悴的艺术家,但是他有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高贵的艺术气质,初看此人,很难想象来自波兰强悍的斯拉夫民族后裔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以至于肖邦很容易获得女性的垂怜,但是只要他坐到钢琴前面,他仿佛是音乐的圣灵一样,从天堂降临人间,那行云流水的旋律,精致的和声、细腻的触键、强大的音乐张力将人们时而带到天国、时而又送返人间,人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他起伏多变的乐思击的粉碎,德国音乐家舒曼说:“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三、丝丝缕缕的家国情怀
音乐会在巴黎的成功,使得肖邦迅速挤身于世界顶尖级的音乐大师的行列中,他成为了巴黎一些著名沙龙的宠儿,也是上流社会竞相邀请的新贵,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寓居巴黎期间,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现在有种流行的观点说爱情、爱国主义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两大主题,笔者不大苟同,笔者认为这样阐述肖邦的音乐创作特征似乎过于笼统,缺乏人情味,要研究肖邦的音乐必须先要了解其人,尽管肖邦离我们已经有160余年了,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肖邦传纪以及肖邦身边人的记载来了解他,李斯特曾是肖邦的挚友,号称钢琴皇帝,他就写下了重要的了《肖邦传纪》,再就是法国的贝尔纳.加沃蒂也写了一本《肖邦传》,被现在的学者认为是研究肖邦的权威之作,和肖邦生活了近9年的女友乔治.桑写了《我的一生》一书,其间就真实的记录了大量有关肖邦创作、生活、心理等点点滴滴的事情,在这些传记中,肖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长期患病的身体、细腻柔弱得感情、冷淡矜持得自我、辛苦而又唯美得创作, 通过研究这些资料,笔者认为,肖邦是一个稀世卓越的音乐家,是我们整个人类音乐的骄傲,但并不是一个伟人,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只是一个恋家、渴望真爱、多情却又孤独的艺术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孤寂的人生,使得肖邦所有的感情只能通过钢琴来宣泄
肖邦20岁时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巴黎,至此他长期漂泊域外他乡,他为了尽快适应巴黎,立足于巴黎,他终日的生活就是准备音乐会,拜访名人,应付社交,由于肖邦的内心封闭或者说性格内敛,人们大多见识的只是他的才华,并不能进入他的生活,他也没有多少真正的朋友,所以说他的一生总是孤寂而又神秘的。肖邦与朋友相处总是很被动,他缺少舒曼式的炽热感情,也缺少李斯特式的征服欲望,他总是很冷静,人们都说他是浪漫派的代表,殊不知他骨子里执拗的坚持着古典主义的传统,他从不去演奏时下很流行的曲调,他与每个人都刻意保持着距离,不被人左右。肖邦的作品很少冠以明确的标题,他也反对别人将他的作品臆想,肖邦很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绵绵不尽,这种思想感情总是贯穿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尽管自己的祖国遭到沦陷,令人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投入到实际反抗行动中去,哪怕是公开的口头表达,他只是用音乐来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肖邦的练习曲op10之3,E大调,后人命名为《离别》,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 这其实是一首发自肖邦内心深处的哀歌,但是肖邦本人却很少去谈论这首作品。
(二)长期患病的身体,使得肖邦及其音乐充满了情绪化的色彩
肖邦20多岁时得了严重的肺结核,此后一直脸色苍白,柔弱多病,他不能在公众场合呆的太久,几次露面便使得自己染上了可怕的欧洲流感,身体每况愈下,从此肖邦离群索居,艺术创作也受到了限制,思想显得压抑,多愁善感,脾气孤僻,作品中总是浸入了自己愁苦的思想,“如果说肖邦的情绪有时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肖邦在马霍卡岛的努力主要都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不论在音乐的色彩或是情感上,几乎全是忧郁,内省而痛苦的,悲伤的C小调波兰舞曲(Op.40, No.2)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挫折的爱情,使得作曲家变得敏感脆弱,憔悴不堪、最后走向死亡
爱情是肖邦音乐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可悲的是他的爱情之路非常的坎坷与挫折,在波兰期间,他曾爱上一个波兰的女高音歌唱家康丝坦雅,无法自拔,但这却是一场单恋式的爱情,康丝坦雅完全没有感觉到。当肖邦去世多年后康丝坦雅获知这段奇异的爱情传闻时,她非常惊奇得说:“他十分的神经质,充满了想象力,却无可依靠。”肖邦离开波兰后,最初在维也纳停留,此后肖邦再也不没能见到康丝坦雅了,而维也纳也似乎并不欣赏肖邦,肖邦本人也说这里的人只是喜欢华尔兹。在旅途期间,肖邦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后人称为革命练习曲,相传是肖邦闻听华沙沦陷的事件后悲愤而作,这无从可考,作品以铿锵有力、狂飙突进的左手急速音流、伴以右手果敢坚定的旋律、以及宛若作曲家本人在安慰和诉说的中部抒情段落,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肖邦极度困惑的情感与最隐秘的思绪。在巴黎期间,他又恋上了一个贵族小姐玛利亚,可是由于肖邦的健康原因以及贵族阶层的门第观念,玛利亚的父母直接拒绝了肖邦的求婚,肖邦伤心不已,他觉得是这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这种忧郁沉沦的情绪好长时间都弥漫在他许多的作品中,例如他的第二首谐谑曲OP.31,还有著名的《葬礼进行曲》都反映了此刻肖邦极度的沮丧和失望。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是肖邦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夫人的爱情,乔治·桑夫人比肖邦大6岁,并且是3个孩子的母亲,他们的爱情如今看来都非常之奇怪,令人不可思议,首先女比男大,二人的专业领域不同、性格反差大,肖邦维护传统、乔治·桑却反传统,肖邦温婉典雅,而乔治·桑随意不修边幅,较为强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却互相吸引,肖邦越来越倚靠乔治·桑了,在她身上肖邦找到了久违的母爱和安全感,而乔治·桑也乐于充任肖邦的保护神。乔治·桑在给其友人写信的时候称呼肖邦为其孩子,他们保持了将近9年的关系,正是由于乔治·桑对肖邦的呵护,肖邦的艺术创作达到顶峰,产生很多重要的作品,如《降A大调波罗涅兹》等,作品中浸入了肖邦对家国的思念情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痛苦的分手,这对肖邦简直是个摧毁性的打击,没有了爱人的关怀,肖邦的病情加重,他的创作走向低谷,1849年10月终于在孤寂中死去,遵照他的遗嘱,友人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陪伴他的是一杯来自故乡的泥土,他所有的朋友都来参加了他的葬礼,但是乔治·桑并没有出席。
肖邦是波兰的也是属于世界的音乐家,他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艺术,他走了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经典作品,尽管他的躯体早已消逝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你若聆听或者弹奏他的作品,其思想情境便不断从作品中涓涓流出,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他的音容笑貌,这恐怕就是钢琴诗人肖邦永恒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