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鉴互联网票据模式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思考

2015-03-20 05:59汪办兴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票据融资银行

汪办兴

(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上海200080)

200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正式上线应用,我国进入电子票据发展新时代。受传统票据业务经营模式影响,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着发展相对缓慢、系统功能不完善等制约影响因素。2013年至今,互联网票据业务发展及其运作模式对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带来诸多市场影响,也为银行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对互联网票据发展概况、运作模式和市场影响以及银行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借鉴作一探讨。

一、商业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票据是借助于信息化、网络化实现纸质票据的线上融资,是票据电子化发展的新业态。从票据电子化发展进程上看,我国银行票据网络化和电子化发展要早于互联网票据的诞生。2003年6月3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承建的“中国票据网”正式启用,票据业务电子化进程开始加速发展。此后,多家银行针对纸质票据交易效率低和操作风险隐患较多,尤其是存在伪造、变造票据的风险控制难题,适应集团企业客户票据管理的需求,开始研发与网上银行相结合的电子票据系统。但是,商业银行的电子票据系统都是依托各自的网上银行系统,电子票据只能在各自银行内部客户间流转,无法进行跨行转让,制约了电子票据业务的规模化发展。200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为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建立了规范统一的系统平台,我国正式迈入电子票据市场发展新时代。人民银行先后两次组织ECDS推广应用,并支持商业银行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截止2013年12月底,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有359家,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ECDS系统运行稳定,业务开展正常,主要类型电子票据业务办理金额呈波浪式增长态势。长远看,电子票据以其安全性和交易效率高,尤其是大幅减少了票据伪造和变造的风险隐患,必将成为我国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的未来趋势。但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电子票据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自ECDS2009年10月正式上线应用至2013年12月31日,接入机构通过ECDS系统累计办理电子票据承兑3.42万亿元,贴现13064.77亿元和转贴现2.92万亿元,而2013年,全国金融机构累计承兑量20.3万亿元,累计贴现量45.7万亿元,电子票据年累计承兑量和贴现量均不及5%,在整体票据业务中的占比明显偏小。

2.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未能适应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本质要求

与互联网金融运用信息平台推送产品和提升客户体验以及应用大数据和社会公众平台挖潜海量客户相比,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模式与纸质票据业务发展并无差异,只是在具体操作上应用了ECDS等电子化系统,银行仍较为注重大型企业客户的承兑和贴现业务以及大额票据的转贴现和回购业务,中小企业电子票据业务办理的客户体验不佳成为制约银行电子票据业务普及的重要原因。

3.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不均衡

与传统纸票业务侧重于转贴现和回购业务相比,主要商业银行对电子票据的出票、承兑业务重视程度明显高于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尤其是电子票据回购业务明显占比偏低。从一个侧面看,在电子票据业务推广应用初期,银行更加注重电子票据企业客户的培育和维护,但在客户营销上仍停留在纸质票据业务模式阶段。

4.银行自身电子票据业务系统不尽完善

银行在接入ECDS系统后,还需与自身企业网银系统、票据业务系统实施对接才能有效运作。由于各家银行信息系统的差异性,使得电子票据转贴现交易存在因系统识别问题带来交易困难,这也是电子票据转贴现和回购业务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

二、互联网票据业务已成为票据业务新业态

(一)互联网票据发展的市场概况

互联网票据,是指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为融资企业和公众提供信息平台,以理财产品销售的方式募集社会公众投资资金为融资企业提供商业汇票融资服务的票据业务形式。2013年11月,上海金银猫“银企众盈(票据贷)”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运作互联网票据的企业平台,开创了将融资企业的票据收益权转让给广泛的理财投资人的P2B新模式。2014年,在流动性宽松的金融环境下,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持续下跌,收益率更高和相对稳定的互联网票据受到市场热捧。当年4月,阿里新建“招财宝”理财平台并推出一系列票据产品,作为一种有别于余额宝的新型理财产品,以其较高的收益率被公众知晓和购买并引发市场关注。招财宝的示范效应引来众多效仿者,更多的电商平台纷纷把具有更稳定收益回报和风险可控的商业汇票作为理财标的资产,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纷纷涌现。8月11日,苏宁推出票据理财产品,据苏宁理财官网信息披露,其票据理财类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已上线的产品期限在58—118天之间,期间其上线的近40余款产品均在1天内销售一空。次日,京东商城的“小银票”开卖,预期年化收益率5.8—7%之间,期限为1—6个月,起投金额为100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以票据产品作为主要标的资产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已达30余家,累计发布票据产品3156款,累计金额逾550亿元。京东商城、苏宁云商和阿里金融在内的主要电商平台均已上线票据产品,部分中小银行也开始介入互联网票据业务发展(见表1)。

表1 主要互联网票据产品一览表

微财富金银猫票据 新浪微财富 2014.04宝票盈家 投储在线 2014.07京东小银票 京东金融 2014.08.12苏宁金银猫票据 苏宁云商 2014.08.14

(二)互联网票据的业务模式与参与方角色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票据属于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基本流程是,融资企业把持有的票据质押给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指定的银行或第三方,由其托管,投资人通过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把资金借给融资企业;企业按期还款后解押票据,如企业违约,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有权通过票据托管机构,持所质押票据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所得资金归还投资人。互联网票据理财主要针对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并不是提供纯粹的信用无抵押借款,风险会比针对个人的P2P借贷模式要低,而收益率则普遍高于货币基金。在票据质押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为了获得更高的理财收益,平台与融资企业约定,平台有处置票据的权利,平台再通过其线下的贸易结算资源,用所质押票据开展贸易代付业务或进出口信用证项下票据贴现资金还款业务,并赚取代付手续费,即可通过委托贸易付款或信用证项下票据资金还款操作为项目赚取中间差价收入,也是票据交易活动中额外赚取收益最常见的方式。

互联网票据的营销模式可划分为直营型和居间型两类。直营型主要是传统票据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把原本在线下的票据交易迁移至线上,充分利用线上信息发布优势吸引更多融资企业开展票据融资,并以集合投资者资金的方式扩大票据资产运作规模,并以此赚取差价。居间型主要以阿里金融招财宝互联网票据平台为代表,为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票据中介机构、融资企业提供发布产品信息的平台,票据贷的融资企业与购买产品的理财人以各自与平台签署协议的方式完成票据投融资,平台主要是赚取手续费等服务型收入。在此两种模式基础上,还延伸出融合直营性和居间型的综合型互联网票据平台,主要为大型电商平台。

从互联网票据运作模式看,其涉及到的相关参与方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票据中介机构、银行、融资企业和公众投资人,各自在互联网票据发展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见表2)。

表2 互联网票据经营的参与方角色和行为

第三方支付中介 第三方支付机构 按照协议要求完成票据理财资金的划转和支付票据中介机构 居间交易撮合者 接受互联网金融企业委托寻找融资需求企业,提供票据理财票源选择方案,完成质押票据的初步审验接受互联网金融企业委托,作为票据专业机构,对质押票据及其贸易背景进行专业审验和代理查询查复;接受委托,完成质押票据的代保管和代理托收及资金收缴投资者 理财投资收益人 票据理财产品申购,票据权利委托和收回投资本息国内外贸易企业 票据结算需求者 以互联网票据为结算工具完成国内贸易付款或国际信用证项下结算回款商业银行 票据专业机构

三、互联网票据对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市场影响和业务借鉴

当前,互联网票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票据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票据融资脱媒,也对银行传统票据业务产生了替代竞争者和风险防控难度加大等市场冲击。同时,互联网票据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模式为银行传统票据业务经营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票据金融服务理念,在提升银行票据融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票据融资交易的市场化定价策略、电子票据业务经营模式以及银行跨界创新票据金融服务等不同层面为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互联网票据对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市场影响

1.互联网票据新业态将加剧企业票据金融脱媒

互联网票据的发展,使得原本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票据融资单一渠道的市场格局被打破,票据金融脱媒显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加速趋势。在融资方面,在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票据融资的主渠道受到了互联网票据业态的较大冲击。互联网票据的发展为票据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依托电子交易平台,票据融资企业和投资者可以高度自由、自主地实现资金的交付与获取。随着这种交易规模的持续放大,互联网票据融资模式会在某种程度上对银行形成替代。虽然在短期内,这种融资模式所形成的规模与银行业务规模相比相差甚远,但从国际经验看,这种融资模式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巨大的市场。以成立于英国的全球第一家P2P平台Zopa为例,截至2012年底,该平台已经促成2.9亿英镑的贷款。美国最主要的两家P2P网贷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也在融资供给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截至2013年4月,两个平台分别促成了4.47亿和15.21亿美元的贷款。可见,从长期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以全新的融资模式给银行带来冲击和挑战。

2.互联网票据收益率的比价效应使得银行票据交易定价机制更加复杂

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我国银行票据利率还不能充分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和真实资金价格。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中,互联网票据利率成为银行票据利率定价的市场参考。互联网票据运营模式、交易信息的高度对称性以及交易的自主性,可以更充分地反映供需关系,与现有银行票据利率定价模式不尽一致,并通过市场向银行票据利率定价体系传导,增加了银行票据利率定价须考虑的市场竞争性替代者定价因素。虽然从目前来看,在没有被纳入监管的情况下,互联网票据存在着以偏离市场的高收益率来吸引客户资金,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规范监管的深入,互联网收益率会回归理性。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其较为市场化的定价方式有可能为商业银行的资金价格向市场化过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互联网票据的风险传递会降低电子票据的社会接受度并损害市场的稳定发展

银行作为电子票据的经营主体和互联网票据的参与主体,其在互联网票据中主要提供代理互联网票据审验、托管等中介票据服务,当互联网票据因票据本身真实性或虚假票据等问题出现违约或操作不当带来风险后,企业客户对互联网票据多个参与主体风险责任认识并不清楚或本身法律关系混乱,使得企业客户对银行整体票据业务经营的安全性产生置疑,从而对银行电子票据接受度下降;同时银行在参与互联网票据中的风险连带责任可能会传递到银行自身业务,且由于互联网信息化运作方式,会使得市场对风险性质过度解读,从而对电子票据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二)互联网票据对银行电子票据业务经营的借鉴作用

互联网票据以其互联网、移动网络等社会公众信息平台为企业客户群体拓展和个人投资群体建立了良好的商业汇票投融资信息交流平台,并以普惠金融服务和客户体验优化提高了市场响应能力,把小微企业票据金融服务需求变成业务发展的蓝海,为银行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第一,互联网票据为银行发展中小企业票据金融服务提供了模式选择。在票据市场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金额相对较小,通常是面额不足1000万元,甚至是500万元以下的“小票”。银行办理单个小微客户票据贴现业务的收益较少,覆盖不了银行经营成本,在相同业务办理成本下,银行更愿意办理大额票据贴现,使得小微企业只能更多依赖票据中介机构办理票据业务,造成银行客户资源流失。持有小额承兑汇票的企业,往往只能将汇票质押给民间中介,并付出高昂的融资成本,有时候甚至达到20%。互联网票据为票据投融资双方构建了直接融资平台,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票据经营成本,并且可以借助信息覆盖面广的优势渗透至金额较小但总量可观的小微群体,银行可以在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信息平台的辅助下,能够很好地满足以票据作为结算方式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有效降低小额票据的经营成本,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使P2B小额票据质押融资在商业上成为可行。

第二,银行遵循互联网票据注重客户体验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票据金融服务,拓展潜在客户市场。利用网络信息渠道,银行可以在传统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需求的特点,开发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互联网票据金融服务方案,并利用网络信息发布的优势获得项目投资者,使得融资企业和票据投资客双方的投融资需求对接,从而满足众多个性化票据金融服务需求,原本收益成本不相匹配的长尾市场客户也能为银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规模。

第三,银行可发挥互联网票据企业客户集聚效应,加强集约化经营,提高票据综合金融服务收益。互联网票据具有广覆盖的特点,利用互联网的延伸特性,银行可以把票据金融服务及时准确地推送到各类不同类型的融资企业和投资群体面前,并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效应获得更多市场追随者。通过互联网票据融资企业客户集聚效应的发挥,银行可进一步提升小额票据规模化运作效能,有效提升票据集约化经营程度。同时,企业客户一旦选择了银行提供的互联网票据金融服务,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银行针对企业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票据综合金融服务,从而深度挖掘企业价值,实现票据收益最大化。

第四,银行借助互联网票据直接融资模式的特点,可以提升跨市场票据业务创新的空间。互联网票据把企业票据融资需求和个人投资需求有效对接,使票据金融活动领域和范围均得到了大幅拓展。首先,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互联网票据投融资等金融交易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推动着传统的票据融资与理财投资以线上业务运作模式紧密结合,票据作为理财投资工具的作用被有效拓展,票据从传统的融资工具发展到集投融资为一体的综合金融工具,成为银行跨市场票据业务创新的有效方式。

四、互联网票据业务的市场前景

1.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需求仍将是互联网票据发展的客观基础

互联网票据的融资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票据贴现难提供了有效途径。从主要的互联网票据平台发布的信息看,通常互联网票据更倾向于做收益率相对更高的小票。据业界人士估测,2013年小票的贴现总量约有10万亿元,在全部贴现量中的占比超过20%,互联网票据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

2.互联网票据的业务类型有望多样化发展

目前,互联网票据平台销售的基本上都属于银行承兑汇票。此外,新浪微财富也在尝试另外两种票据类型,即商业汇票加银行保函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金银猫旗下在“银企众赢”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商票贷,把商业承兑汇票作为票据理财的投资对象,投资收益率较同期“银企众赢”高1-1.2%左右。

3.互联网票据收益率将在下跌中趋向合理收益率水平

2014年,随着资金面的宽松,以余额宝、微信理财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走低,从上年末7—8%普遍下滑至3月份的5—6%左右,并持续震荡下跌至6月份的4%左右。互联网票据收益率也将在票据市场利率下跌过程中以及运作更加成熟后回归合理的收益率区间。但鉴于票据本身具有相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更高收益率,仍将具有市场价格的竞争优势。

4.商业银行有望替代电商成为互联网票据发展的主导力量

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态发生质变,银行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架构银行业务流程,于是一种革命性的、纯线上的直销银行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跑马圈地”的新战场。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商业银行开始关注票据资产运作,并积极布局成立电商金融服务机构,如工商银行的“融e购”、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民生银行的“民生电商”等,均是通过搭建平台为网上商家提供金融服务,其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传统商业银行也相继加入线上票据理财的阵营。如依托民生银行票据业务的民生电商推出的 “民生易贷-e票通”,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投融资业务”均是线上票据理财业务。民生银行下属的民生电商日前上线P2P网贷平台,票据理财产品成为主打产品。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银行票据理财产品或将成为银行未来一段时间主打的产品,相关领域将成为银行业务蓝海。民生银行下属的民生电商正式推出了其首款票据理财产品,“e 票通-2014-0043”,预期年化利率为 5.7%,项目总额为 19.8 万元,投资期限为65天。银行发行票据理财有其自身优势。虽然民生电商新推的这款票据理财产品收益仅有5.7%,远低于其它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的收益,但相比余额宝等“宝宝军团”以及银行理财产品,这个收益仍要高出许多。同时,银行电商背靠银行,在票据审核和托管以及发行上具有优势。由于投资门槛低,收益也较高,银行所推出的票据理财产品有望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常态。招商银行近期在全国推出了专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承兑汇票一站式产品“网上票据保管箱”。借助该产品,小企业能够实现将纸质票据、ECD电子票据聚集于招行网上企业银行U-Bank进行网上托管,并可实现票据管理、票据自动托收等服务,让票据管理轻松做到安全托管、高效管理、融资顺畅、自动托收。保管箱中托管的票据,累计达到一定金额后,无论票面金额大小都可通过网上企业银行U-Bank批量、快速的办理贴现业务。从当前市场情况看,中小股份制银行正加大力度推送互联网票据,未来将会有更多银行跟进,从而带来新一轮互联网票据业务的新业态竞争。

5.互联网票据有望重构银行票据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

未来互联网票据将与银行大资管相互融合发展,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满足小微企业票据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简化操作,提供便捷式服务。

五、银行借助互联网票据模式发展电子票据业务的思考

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金融将对现代银行业务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电子票据作为未来发展方向,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将面临着同业以及为数众多的票据中介跨界互联网机构的激烈竞争。

1.融合互联网金融思维,重塑银行电子票据金融服务理念

当前,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在企业客户选择、业务办理流程以及客户营销方式等方面仍旧停留在传统纸质票据业务发展阶段,电子票据业务仅是以数据电文替代了纸质票据载体,其业务经营实质并未有明显改变,使得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存在贴现企业客户数量明显不足,对票据转贴现、回购等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未能关注市场客户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的服务体验和未能有效运用信息平台传播和影响客户需求。由此,银行应以互联网金融理念更新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理念。一是把客户需求导向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相结合,从客户体验角度优化业务系统和流程。二是转变传统纸质票据市场营销对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同质化影响,在电子票据系统建设上提升客户营销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平台推送电子票据金融服务信息,并不断根据客户体验改进信息平台。

2.融合互联网服务渠道,拓展小微企业票据融资客户

互联网平台服务覆盖的地理范围和潜在客户群体远远超过当前物理网点的承载量,在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各个银行建设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未来重要的非物理渠道应该被提到战略位置。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基础上也都开展了电商平台业务。但目前已经存在大量较为成熟的购物平台,银行只有进一步以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化方式来单独经营和大力运作这类平台,才能提升银行自有互联网平台的品牌和影响,拓展之前未纳入自家银行服务范围的客户,才能真正靠这些互联网平台来积累扩大客户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银行客户逐渐会脱离银行物理网点办理标准化业务,未来银行大量的物理网点也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面临转型和调整。银行当前高成本的大型物理网点的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向轻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发展。更加贴近和真正嵌入银行客户的生活中,提供除传统的金融服务外更加生活化、便民化的服务,把网点服务融入到客户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物理网点保留住客户,把握住客户。

3.以增进客户体验为导向,推进电子票据系统建设和业务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应跟踪互联网的发展,及时更新操作系统中的服务终端,实现渠道细分和整合。其次,推进同业连接和跨业对接,创新商业服务模式。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应实现同业连接,即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组合,更应该实现跨业对接,突出金融与非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也就是说银行的服务外延应从金融领域向非金融领域拓展,为客户提供全能型的服务。第三,重视客户体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的迁移成本不断降低,客户体验不佳也就意味着客户的流失,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方式,按照客户需求来调整经营模式。最后,创新商业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必须摆脱线上产品经营高度依赖物理渠道产品迁移的发展模式,要强化适应网络经济以及线下线上一体化经营的产品创新,并通过智能终端自助服务与远程人工服务的结合,建立全新的远程银行模式,并构建物理渠道人工服务、自主电子银行服务之外的第三种渠道和服务方式,同时建立基于动态交易数据的风险管理体系。

4.构建线上票据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驱动票据金融转型发展

推动商业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推进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为基础,以本行网络银行系统建设为依托,以增强自身票据金融服务为目标,科学制定互联网票据金融服务发展计划,帮助商业银行从互联网票据发展的追随者转变为互联网票据主导力量。

5.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提升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票据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产生和积累大量的客户金融行为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是未来银行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银行应提早构建客户相关票据行为的数据库,并且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来挖掘客户的交易和需求信息,掌握客户的票据交易行为习惯。通过对不同类别客户的交易情况分析,真正掌握客户的需求,为票据金融服务的创新营销和风控等方面提供更加系统化的业务支持,持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6.建立票据公众信息平台和市场信息发布机制

建议迅速建立票据信息公众平台,面向普通大众及同业客户,发布最新票据市场信息,最新票据研究成果,不断扩大其影响力,最终成为票据行业的信息汇聚平台,将对银行的发展具有不可限量的推动力。当前,已有诸多银行及分支机构已经开始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作为营销及信息发布的平台。在此,建议银行在微信、微博上申请公众账号,并每日发布最新票据市场资讯、票据研究以及最新票据产品等。在互联网开设公众票据信息中介平台,在中介平台发布票据源信息、票据价格信息及产品信息,并设置讨论平台及咨询平台。

7.投建电子化票据托管平台,创新发展互联网电子票据中介服务业务

尝试依托统一的票据资产托管平台为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提供票据真伪审验、实物保管、到期托收等服务,依托具有公信力的统一票据资产交易平台为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提供标的票据资产收益权的转受让、理财资金的划转清算服务,无疑是目前发展阻力最小的途径。经监管机构批准,银行可以经认证的电子化交易平台作为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的合法发售渠道。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在交易平台开立票据托管户和资金账户,其持有的票据通过交易平台真伪审验后存入平台作为票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由交易平台发布发售信息,并为票据投资者设立集合票据托管户和资金账户,投资者和企业通过交易平台完成资金的划付和票据资产权属变更,交易平台负责实物票据的保管和到期托收。依托统一的交易平台开展互联网票据理财业务,能够有效降低业务风险,提高业务整体透明度,并提供监管便利,从而加快业务创新发展。

[1]肖小和,邹江等.互联网票据业务创新的着力点何在[N].上海证券报,2014-08-23.

[2]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票据融资银行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