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妮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试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爱之恶”
——以《短歌》和《莎乐美》为中心
黄艳妮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受波德莱尔的影响。本文以《短歌》和《莎乐美》为例,简要分析了王尔德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爱之恶”。
王尔德 爱之恶 《短歌》 《莎乐美》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短歌》(Chanson)收录在1881年出版的《诗集》中。而早在1878年,王尔德的诗作《拉韦纳》发表,获得牛津大学纽迪吉特诗歌奖。此后,王尔德的艺术生涯正式拉开帷幕。从《短歌》开始,王尔德对“爱之恶”追求与描写从未止步,这主要体现在小说、戏剧及诗歌创作中强烈情感的流露和刺激的感官描写。纵观王尔德的作品,对“爱之恶”的追求始终贯穿在他的写作之中。初读之下,《短歌》令读者看到少年对少女的倾慕,而细细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诗人对“爱之恶”的把握可见一斑。戏剧《莎乐美》中莎乐美对先知约翰的迷恋狂热到她疯狂地渴望约翰的身体:“乔卡南,我渴望得到你的肉体!你的肉体像田野里的百合花一样洁白……我爱恋的是你的头发,乔卡南。你的头发像葡萄串儿,像以东人土地上以东葡萄藤上悬挂的黑葡萄……我爱的是你的嘴,乔卡南。你的嘴像象牙塔上一条红箍。”[1]
王尔德对“爱之恶”的追求可以从唯美主义先锋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身上找到例证,在《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波德莱尔说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让节奏和韵脚符合人对单调、匀称、惊奇等永恒的需要;让风格适应主题,灵感的虚荣和危险,等等。”[2]波德莱尔鼓吹“为艺术而艺术”,并且提倡在诗歌创作中将真、善、美分割开来,一反传统诗歌对道德的追求。唯美主义运动主张艺术的目的在于丰富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具有美的特质的事物就是道德的。王尔德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实际上诗歌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诗歌只有写得好和不好的,仅此而已。艺术表现任何道德因素,或是隐隐提到善恶标准,常常是某种程度的想象力不完美的特征,标志着艺术创作中和谐之错乱。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追求纯粹的艺术效果。”[3]王尔德对唯美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在创作时更加倾向于发掘“恶中之美”,加之王尔德对于当时英国社会充斥着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艺术的“美”是用以对抗现实的“丑”的最有力的唯一的武器。因此,通过描写并加工现实中的“丑”,王尔德也期望能从生活的丑中发现美。
《短歌》是王尔德的一首短诗,现将全诗摘录如下:
短歌
一只金戒和一只白鸽
是给你的重礼,
一根绳索缚住了你的爱
高高挂在树枝。
象牙小屋给了你
(白玫瑰在花荫盛开)!
狭窄小床留与我
(白呀白如铁杉花)!
给你茉莉和桃金娘
(哦,红玫瑰看去真漂亮)!
给我丝柏和芸香,
(最漂亮堪称迷迭香)!
拱手相送你三情郎
(一男子长眠绿草坪)!
沙滩上留下我三步印
(种一颗百合在我头顶)!
——《王尔德诗选》,袁宪军译
“《短歌》以牧歌的形式写成,抒情者是一位类似于牧羊少年的青年。”[4]这位青年深爱着一位少女,因此他将“金戒”和“白鸽”献给她,也希望少女拥有“白玫瑰”铺就成的“象牙小屋”,并且用“茉莉”和“桃金娘”来装饰她的屋子。一切物质得到满足之后,少年还送了“三个情郎”给少女,他自己则选择“长眠”于“绿草坪”。抛去诗歌中的道德取向,王尔德在这首诗中塑造的两个青年男女形象一个具有形象的美,一个具有意象的美。少女的美使青年不惜一切将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献给她,而少年的美则在于他为爱情所做出的牺牲。再次剖析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意象,青年的牺牲不仅是为了成全少女,而且成了束缚少女获得真正爱情的绳索。诗中每个诗节的后两行都是青年留给自己的象物,从“绳索”到“丝柏”、“芸香”再到“百合”,青年在奉献一切还是没有得到爱情的情况下选择了“长眠”,让那一根高高挂在枝头的“绳索”缚住少女的爱情。青年选择送给少女“三个情郎”的做法更是让人费解,青年不希望少女得到真正的爱情,而想看到少女在情人之间徘徊,和他一样陷入绝望。爱伦·坡对原始邪恶有着独特的看法:“在人身上,有一种现代哲学不愿意考虑的神秘力量,然而,倘若没有这种无名的力量,没有这种原始的倾向,人类的许多行动就得不到解释,就不能解释。这些行动之所以有吸引力,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丑恶的、危险的,它们拥有引向深渊的力量。这种原始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是自然的邪恶,它使人经常而且同时是杀人的和自戕的,即凶手和屠夫。因为,他带着一种非常邪恶的巧妙补充说,对于某些丑恶危险的行动不可能找到充分合理的动机,这可能导致我们将其看作魔鬼的暗示的结果,如果不是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上帝也常常借此来建立秩序和惩罚恶人的话。”[5]在青年身上,这种原始的力量使他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与此同时,这种力量也扼杀了少女的爱。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诗中并没有描写少女对青年的爱的回应,但青年的选择却已然将少女的爱同他一起埋葬了。这“爱之恶”由王尔德通过《短歌》描写得淋漓尽致,在王尔德的诗歌观中,道德已不是评价诗歌好坏的标准,他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只要可以写出来便是美的,就算是“恶”也有美。从“爱之恶”到“恶之美”,王尔德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创作天分,也为唯美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了方向。
对于“爱之恶”这一主题,王尔德在《莎乐美》中继续发扬光大。正如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借亨利勋爵之口所说:“通过感官治疗灵魂的创痛,通过灵魂解除感官的饥渴,那是人生的一大秘密。”[6]《莎乐美》是王尔德在1893年用法语创作的独幕剧,取材于圣经。据《马可福音》第六章和《马太福音》第十四章记载,希律王娶了兄弟的妻子希罗庇,先知约翰对此表示不满,便被投到狱中。希律王敬畏他的名声,不敢加害于他。希律王生日时宴请群臣,希罗庇的女儿莎乐美献舞。希律王大为喜爱,对莎乐美说愿意满足她的所有愿望。希罗庇对约翰怀恨在心,于是唆使莎乐美索要约翰的首级。希律王无法食言,只得杀了约翰,把头放在银盘上送给莎乐美。在王尔德的剧本里,莎乐美向希律王提出斩杀约翰的要求是因为自己对约翰的爱而不得。她着迷于银盘上约翰的黑眼睛和红嘴唇,当她激动地亲吻约翰的头颅时,希律王意识到莎乐美的恐怖行为于是下令杀死她。王尔德将人的欲望凝结在《莎乐美》中,除了莎乐美对约翰迷恋到极致的欲望外,希律王对他的继女莎乐美颇有乱伦意味的喜爱也成了集中于莎乐美身上的欲望之一。这种欲望皆由爱而生,却都带来了罪恶的结果。“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7]王尔德在波德莱尔等唯美主义先锋的启发下对圣经故事作了大胆改动,将莎乐美对约翰的“爱之恶”上升到了“恶之美”的审美视角。诚如尼采所说:“一切有深度的事物都是恶的,生活本身就是深深的恶;生活并非道德想象出来的;生活对‘真实性’一无所知,而是以现象和艺术谎言为基石的;生活嘲弄德行,因为生活本质是丧尽天良和盘剥榨取。”[8]王尔德生活在19世纪最后二十年的英国,正值欧洲社会处于大转折大变革的前夜,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激烈,知识阶层的分化趋势日益加剧,人们心态浮躁,从自我信赖自我肯定走向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否定。唯美主义所倡导的自相矛盾的、崇奇尚怪的风格在欧洲大陆风行,王尔德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入手,思考了如何才能抛去道德的枷锁得到纯粹的艺术。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王尔德得到启示,“艺术家能在丑中发现美,美就隐藏在可怕之中,隐藏在学校的平庸琐事中、画室的沉渣之中”[9]。
1891年,王尔德发表了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讲的是英俊少年格雷面对好友霍尔华德为他画好的肖像,说:“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画像去变老,我愿拿我的灵魂换青春!”在亨利勋爵的诱导下,格雷的愿望实现了,但他的个性由单纯变为世故,灵魂由纯洁变得污秽。追求享乐的结果,导致格雷在自我放纵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最后走向毁灭。这一对自己的爱也给格雷带来了毁灭性的恶果,波德莱尔告诉我们:“描写社会中丑恶事物的作品不仅可以是激动人心的,而且在艺术上可以是美的,也就是说恶中之美是值得发掘的。”[10]王尔德不仅在诗歌创作中秉持了从恶中寻美的唯美主义精神,而且在其他领域如小说、戏剧等中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曾说:“上帝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赐予了我,我的天才、名声、地位、才气,并富于挑战性。我让艺术成为一种哲学,让哲学成为一种艺术。我改变了人们的心灵和事物的色彩,我的一言一行无不让人费尽思量。”王尔德对于“爱之恶”这一主题的创作与追求既承袭了唯美主义先锋思想的精髓,又通过自己的诠释使读者在“爱之恶”中发现了美。
通过对比王尔德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作品,我们发掘了王尔德研究领域还不甚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爱之恶”这一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王尔德对唯美主义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1][英]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353.
[2][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
[3][5]吕周聚.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恶之美.广东社会科学,2014(1).
[4]袁宪军.语言的魔力:试论王尔德诗歌的“唯美”特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2).
[6][英]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25.
[7][法]波德莱尔.再论埃德加·爱伦·坡.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85.
[8][德]托马斯·曼.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327.
[9][英]Hesketh Pearson,ed.,Essays of Oscar Wilde,Londen Methuen,1950:260.
[10][法]波德莱尔.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