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鹏飞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我国加强教育文化对外交流的需要,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各类来华留学人员选择的专业中,临床医学最为热门。自2004年以来,全国有20 多所高校开设临床医学留学生课程,苏州大学自2006年开始已连续9年开设医学留学生班,招收的学生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其中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生源为最多。目前,在苏州大学的外国医学留学生的数量已达1000 余人,就规模而言,位列江苏省各大医学院校之首。由于这些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前并未接受汉语训练和水平考试,除去少数马来和印尼华裔,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听说汉语,同大多数国内医学院校一样,苏州大学医学部对留学生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应该承认,这种采用非母语教学的模式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确实是一种挑战,不过这也同时为广大医学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展示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机会。在对留学生教材和带教方式的探索过程中,不仅能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英文医学教师队伍,更能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留学生在我国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将直接反映我国医疗教育的水平,做好留学生的医学教育工作对于中国医学教育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医学教育重在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我们在对留学生血管外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苏州大学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其中巴基斯坦的生源所占比重甚至达到80%。在这两个国家中,医生是收入和社会地位均较高的阶层,是许多学生和其家庭的理想职业选择。在巴基斯坦,医生这一职业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排在军人和工程师之前,位列职业选择第一位。而且,巴基斯坦政府还对公立高等医学教育进行财政补贴,学生每年的学费仅需1 000~2 000 US$,不过巴全国只有80 多所医学院校且每年录取数量相当少,而私立的高等医学院校学费大都为4 000~5 000 us$ /年,甚至更高。巴基斯坦公立医学院校每年招生规模太小而私立学校学费又太高等现实状况决定了巴国内许多向往接送医学教育的学生无法在其国内就学。近10年来,我国各大医学院校逐渐开展了医学留学生教育。由于我国医学教育质量有保证,病例和病种资源均较丰富而且学费相对西方国家极为低廉,导致很多巴基斯坦学生选择来我国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当然,我国治安良好、经济繁荣,又是巴基斯坦的传统友好国家也是留学中介机构考虑的主要因素。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经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英语是这些国家的第二官方语言。其留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几乎相当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由于应试教育盛行多年,我国的英语教学多侧重于读和写能力的培养,对于听说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大量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能游刃有余的进行英文翻译和阅读,却无法应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口语能力较差。与此同时,印巴留学生虽然口语能力较强,但其发音并不标准,有些同学甚至还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导致我们这些平时听惯了标准美语和牛津英语的老师与留学生交流时更加不知所云,甚至出现“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老师也听不懂学生提问”的尴尬情景,一度影响了老师和留学生之间交流的热情,对医学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解决上述不利于教学的语言问题,我科参与留学生教学的老师全部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并在苏州大学的统一安排下轮流参加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交流培训,每次时间1 个月,迄今我科已有2 人次参与了上述培训项目,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授课教师的英语交流能力,更通过观察比较国内外教学模式的不同,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手段。为缓解由于语言环境不同导致的留学生和教师间的紧张气氛,我们还主动创造一些师生课外接触交流的机会,组织留学生和国内医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或邀请留学生参加郊游活动甚至邀请留学生参与科室组织的学术会议或科室集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师生熟悉适应各自的口语发音,还能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血管外科学》是隶属于普通外科学的二级学科,内容涵盖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两大部分,病种涉及主动脉瘤、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血管畸形等。关于血管结构解剖的内容较多,名词拗口复杂,描述血管疾病进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更加枯燥难懂,血管疾病相应的临床表现各异,但有些病种间的鉴别诊断还是容易混淆。同时,血管外科在治疗方式上与传统的普通外科具有较大不同,不仅应用传统外科的开放手术治疗疾病,更多的是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微创手段治疗血管疾病,留学生从前期普通外科学课程中积累的少量基础对他们接受和理解血管外科部分的内容帮助有限。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易懂;如何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使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好,今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血管外科的临床诊疗操作。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MCAI)是根据教学需要和要求把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信息综合于一体,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实现一系列交互性的操作形成多媒体智能化的教学手段[3]。通过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将血管外科教学中许多复杂、抽象的信息通过图片、视频或动画等方式形象化、具体化,运用多感官刺激的方式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由于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尽可能采用英文原版视频,对于采集于我们自己临床中的素材注意英文标注的规范化,并在课件制作时通过变换字体颜色或标题出现时的动画设计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强化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是促进学习效果的最好刺激,多媒体教学通过提供形象生动的丰富材料,如特殊病种的CT 或MRI 影像图片以及小段展示手术细节的视频都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换的图片和清晰的视频又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好奇和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教师也免除了难以将晦涩的医学问题讲清楚的烦恼。我们体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讲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目的等多种要素进一步优化组合,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留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因为无法与患者沟通,难以单独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大多情况下也无法同护士沟通,不能参与医嘱的录入和修改。而血管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二级学科,本身实习安排的时间就较短,一般只有1~2 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稍微放松对留学生的带教就将导致血管外科学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我们的做法是,指派口语能力较好的老师与留学生1 对1 带教。首先将实习期间需掌握基本诊疗的病种目录告知留学生并提供英文版《卢瑟福血管外科学》作为工具书,查房时对现有的每一病种做讲解并示范查体要点。血管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需使用的介入器材较多,包括各种类型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每一种器材又有不同的尺寸型号,学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理解诊疗操作是怎么进行的。不过,这些介入器材大多是一次性使用的,为了临床教学的需要,我们向医院相关部门申请,将常见器械按不同型号进行回收、消毒,并分门别类进行标注,这样在临床带教时,我们就可以配合自制的塑料血管模型进行诊疗操作演示,同时也可以让留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操作过程,体会穿刺血管,置入导丝、导管,如何进行球囊扩张等。同时,我们尽量多给留学生上台参与手术的机会,实体讲解经典手术经过,术中多让学生看,比如动脉硬化斑块,当我们做动脉内膜剥离术时,把剥脱的斑块交给参与手术的学生,让其触摸感觉斑块石头般的硬度,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的体验是新奇而印象深刻的。
巴基斯坦独立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我们接触的留学生普遍是伊斯兰教徒。《古兰经》规定每个信徒必须履行“念、礼、斋、课、朝”五项基本功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礼”即“礼拜”是穆斯林面朝麦加天房方向祈祷的一种宗教仪式[4]。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敬畏真主,希望通过礼拜与真主保持密切联系,穆斯林正常的礼拜时间,一天分为五次,早晨与夜间的礼拜最为贵重,午后和下午的礼拜时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不会与课时发生冲突。同时,穆斯林的饮食习俗也需要得到尊重,他们非但不吃猪肉,血制品,甚至连接触过猪肉的餐具都不能使用,所以我院接受留学生后,食堂也相应开设了清真食品窗口。留学生斋戒期间白天不允许摄食,体力有限,应尽量减少他们的临床工作量,对于实习期间患病的留学生还应提供尽可能的治疗便利以体现学校和带教老师的人文关怀。
[1]张天华,姜维良,张莫男,等.浅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72-73.
[2]林柏松,李 哲.留学生外科学全英教学实践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54-155.
[3]何朝晖,孙晓川,刘 浏.多媒体辅助技术在神经外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14):1442-1443.
[4]李景山.浅谈对穆斯林留学生的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