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杨雪梅/长春教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61)。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广教师发展学校工程的经验”。“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此“工程”旨在使全体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它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策略思想,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是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实施此工程的目的就是把教师所在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使所在学校成为教师从事校本科研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场所和基地,以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逐步提升。
1.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首先,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育目标、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再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仅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探索和反思,不断发展和提高。
2.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每个学校和每一位教师。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往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统一的要求,而忽视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差异。其实要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分层次地制定具体的个体目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就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实现这样的双重目标,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是教师之间建立学习同盟。由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根据所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即以解决学校所存在的真实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和抓手,促使其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比如聘请专家讲座、举办读书经验交流报告会、校际间合作、教师间结对子、互助交流等多种途径都能有效地助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与提升,但所有的方法皆需要教师结合其本职工作,密切关注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才能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来实现。
为保证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一开始,基层学校就纷纷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成立 “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在组织上协调、思想上引领。各校根据自身实际纷纷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制定了教师发展的五年整体规划、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和三年计划中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然后,引导全体教师根据个人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三年计划,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在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要求基层学校指导教师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独具风格的个人成长档案袋。档案袋记录了教师们成长的轨迹,教师们不断整理、修改、充实、完善。教师们在档案袋中创建了许多栏目,比如,教师风采、生活与教育、教师忌语、名师导航、书香为伴、成长故事、温馨提示、行走在课堂、典型学案、典型教案、我的班级、未来与设想等等,档案袋还记录了每位教师的学历、进修、培训情况,年度总结以及获得的各项成绩、荣誉、教科研业绩。档案袋定期展示,使教师们能够取长补短,进一步明确自身成长的方向,在规划、计划、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
1.认真布置,广泛宣传。一是通过各种会议,对中小学领导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意义的讲解和工作布置。二是直接为基层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做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专题辅导,讲清 “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概念和内涵,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的意义、作用以及有效途径等等。只有领导和骨干教师的认识到位,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三是组织编印内部学习辅导材料,免费发给教师并利用周三下午集中组织学习,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本质和要求,号召和吸引广大教师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来。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通过调研一方面可了解中小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的反映以及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还能掌握工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推进工程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工程的顺利推进。
3.树立典型,交流研讨。为了使“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实施提到更高的层次,学校可有意识地树立几个“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实施有创新、有特色、效果较显著的学校,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推进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推广他们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校,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4.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虽然“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不以和大学、院校的合作为本质特征,但并不反对而且支持中小学校与大学合作,现有许多中小学校同大学形成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指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做好校本研修首要的工作就是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埋头于自身提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育专家的引领。各学校领导都积极创造条件把全国教育名家请到学校,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肖川、魏书生等著名教育家就曾经多次到长春讲学。专家的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获得长足的提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学校牢牢把握住教师成长的关键,积极为教师搭建外出学习的平台,让教师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了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理念。出去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都要做专题讲座或汇报课,把学习到的经验和体会与教师们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举办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授课教师除少数外聘专家外,所有学科课程都是由高研班学员讲授,骨干教师回本单位后都成了校本学习的组织者和主讲教师,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开发骨干教师中蕴藏着的巨大培训资源,在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优势学科,成立由3-5人组成的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开发3-5门学科培训课程和课例,以补充学科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跃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制定统一的考评标准,进一步研究探索学校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性评价。为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统一的考评标准,并严格按照考评标准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组织了教师专业水平测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教师评职、晋级、评优争先的重要依据。这一制度的好处有三:一是以考促学,可以调动每位教师参加工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测评中发现问题,作为今后工作决策的依据。三是通过考试能检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现共性的问题,调整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教师的平均成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还可以反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