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明毛远林
(1.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电大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肖志明1毛远林2
(1.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23;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电大开放教育区别与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电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教学,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每个电大教师必备的素质。文章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如何提高电大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行了思考。
教育信息化;教学;电大教师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作为专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须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体,是国家推广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践行者,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我国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信息化以及创新应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第七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指出,信息技术“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提高电大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电大向开放大学的成功转型。
1.1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1.2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表面上看概念相似,但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是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中心词是信息化。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动实施者,更多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关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上好课。而社会及官员更多地关心教学信息化,关心教学是否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信息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电化教学”的另一种说法。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广西电大)作为广西区内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信息化教学应该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笔者通过向广西区内所有市级电大(分校)、大部分县级工作站发放上百份的调查问卷表,对全区电大教师的基本情况、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个人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11份。笔者在统计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
2.1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有33%的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有35%的教师在30至45岁之间,有32%的教师在45岁以上。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比例都约为三分之一,年龄结构相对合理。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既有年轻人干事业的冲劲与朝气蓬勃,有中年骨干教师的年富力强,也有利于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专业技术职称比例不合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级职称的比例太少。在受调查的111位教师没有正高职称,副高职称的教师仅有13人,占1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成为广西电大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不但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申报,也影响电大的品牌和形象;中级职称教师有57人,约占50%。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偏多,一方面说明广西电大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方面积极性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电大作为一所成人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办学职能,加上一些政策因素,导致晋升高级职称存在不小的困难。中级职称教师过多,占用的岗位也多,导致新入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很难晋升中级职称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电大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广西电大系统教学一线没有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仅有14人,仅占13%。这与其他省电大或本省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2.2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
(1)信息化应用水平一般。调查显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工作中,认为自己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一般”的占到67%,约有70%的教师认为学校在教学信息化应用方面“水平一般”。这两项数据说明广西电大系统信息化教学与应用方面整体偏低。
(2)教师个人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态度较好。约有77%的教师“平时乐于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主动想提高水平”,在参与调查的111位教师中,仅有1位教师“思想上较抵触信息技术”。超过50%的教师所掌握的信息化技术基本是靠自学完成的。这说明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积极主动的,但所得到正规培训不多,在学习方面以自学为主。
2.3电大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1)对常用办公软件掌握较好,但对多媒体处理和制作软件掌握程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教师对如Word、WPS、Exce1、Power-Point等工具都能够熟练应用或掌握程度能满足教学需要,但面对诸如F1ash、Dreamweaver、Photoshop、Premiere、绘声绘影等音视频、动画处理软件时,超过60%的教师表示只会一点或根本不会。可见广西电大的教师运用计算机及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偏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应用还停留在简单使用办公软件和工具的层次上,对诸如多媒体素材加工、后期制作和编辑、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了解得不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大多只能从网上下载后直接使用,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和加工。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我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远程教育质量。
(2)具有基本的网络应用能力,但对于新兴的远程教育教学理念、网络教学平台和工具了解得不多。绝大部分的教师对使用QQ,微信、电子邮件、IE及其他浏览器等网络工具较了解,对从网络下载和安装软件、使用网络论坛进行交流、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等方面较为熟练。但对于在线课程的设计、微课的制作、慕课(MOOC)的录制、Mood1e教学平台的使用、个人网站或个人博客的建立、应用维基(WIKI) 等掌握得不多。这说明广西电大教师在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没能完全跟上国内外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教师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2.4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
(1)全区电大系统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薄弱,有待加强。调查显示,最近3年接受过2次及以上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仅占三分之一,近3年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占50%。在培训的形式方面,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希望通过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培训的时间方面,大部分教师希望培训安排在寒暑假。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们更希望得到快速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和慕课的设计与创作等方面的培训。
(2)在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0%的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专业发展。但对于将来是否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慕课、微课等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是否愿意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或者教学管理,是否愿意参加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方面的课题研究等方面,绝大部分教师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愿意通过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实现个人专业的发展。
远程教育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无人不可学、无处不能学,无时不可学”的教学服务,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关系着电大能否顺利向开放大学转型。电大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三方合力来助推,一是需要学校考核制度牵引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二是需要我们的成人学生倒逼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力,三是需要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通过自我努力,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另外,还须关注在微课、慕课大流行的环境下,教师如何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3.1建章立制,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出台和信息技术考核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一定的监管和奖惩,促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国家开放大学层面,虽然制定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2009年出台《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方案》,但这些标准和培训方案下发后很难调动基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无法在本校管理层面上促进基层电大的信息化教学,也无法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需要。究其原因,还在于基层电大缺乏配套的、强而有力的考核机制。因此,制定“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师考核细则”以及“教学资源规范”迫在眉睫。首先,要以“科学合理、公开公正、易于操作、奖惩分明”的原则制定完整的考核细则,帮助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职责和任务;其次,要建立包含信息技术能力考核在内的整套激励机制,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的职称晋升、岗位晋级、提拔任免、奖惩挂钩,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再次,出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规范,让教师在按一定的标准、流程和规范去制作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质量的同时,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最后要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3.2建立信息化提升机制
远程教育的学生都是成人学生,成人学习的特点是时间碎片化,网络应用水平较高。可以考虑以成人学生网上学习需求为导向,从调动学生参加网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渴望入手,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使教师们更加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构建多终端的数字化教学平台,特别建立当下非常流行的智能手机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移动学习;精心安排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在共享知识和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吸引学生参与网上教学活动;通过微信、微博、QQ、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建立温馨提示机制,督促学生登陆网络学习;改革考核机制,将学生参与的网上问卷调查、论坛讨论、Wiki、形成性作业等学习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中。
3.3转变教育观念,依靠自身努力,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电大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开放教育教学有三大特点:师生时空分离、信息传输多种多样、学习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大教师比普通高校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在于学校的网络带宽有多大,不在于教师教学用机是多高的配置,也不在于学校制作课件的设备有多齐备,主要还是在于教师个体的意识和信息化教学素养。我们的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时刻注意保持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观念、最新的教育技术接轨,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教师还要把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提升和自己的教学、科研、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加强自我培训意识,依靠自身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学校要为教师的信息化自我培训搭建平台,有必要搭建一个“终身教育研修社区”,充分引进、利用和分享全国电大系统甚至国内外开放教育领域的优秀教育资源,通过课程资源库、课件展示和制作平台、教师交流中心等功能为教师的信息技术自我提升提供平台。
3.4微课、慕课带来的启示——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信息技术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时间在5-8分钟,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短小精悍、易扩充、易共享、交互性强、交流便捷等优势,通过智能终端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随需学习。所谓“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凡是想学习的,不分国籍地域年龄,都能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1ine(在线),在网上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即课程。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
微课和慕课的流行带来的变化是:电大教师尤其是基层电大的教师角色,必然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即从主导地位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管理者。角色的变化也意味着教师所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理念和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必须改变。随着网络课程资源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需要我们的教师对资源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甄别、整合和筛选,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另外,教师要不仅要学会营造方便快捷、跟得上时代步伐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还要根据课程特点,学会设计网上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活动,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质的提升和转变。教师只有紧跟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课件制作、资源分类存储、资源筛选整合等技术熟练地运用于管理及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完成角色的转变。
[1]赵兴康.提升基层电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
[2]姜玉莲,刘莉.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第七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 [J].中国远程教育, 2013(12).
[3]钟玲.信息技术新格局下开放大学教师教学新思维的特征与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责任编辑时锦雯]
G728
A
1008-7656(2015)04-0022-04
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YB2014583)
2015-06-05
肖志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教育技术;毛远林,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