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推动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2015-03-20 19:06:23吴荣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土建远程广西

吴荣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

校企合作推动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吴荣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远程开放教育的土建专业一直以来遇到专业师资缺乏、实践基地教学条件不足,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技能培训不够等问题。若沿袭传统模式去组织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很难满足岗位的需要,而校企合作则相得益彰,它弥补了学校办学的短板,有力地推动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校企合作;土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1 存在问题

广播电视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各种专业人才。就土木工程专业而言,随着人才需求的增大,报读广西电大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很多,这是个传统专业,生源源源不断。单就2012年、2013年的统计报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分别为3,341人和2,947人,广西电大和普通高校一样肩负着为北部湾经济发展培养土木工程人才的重任。然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实践环节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难点。对土木工程这个应用型的专业来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更高,然而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落实到实践环节的教学上来。但目前现状是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实践教学基地较少,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落实难度较大,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不够强。具体表现在:

1.1课程体系没有直接与企业岗位对接

土建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去考上岗证。在原有的课程设计中土木工程建专业的岗位培训内容涉及很少,学生毕业后仍需通过培训去考执业证。另外从当前土建专业培养规则等制度性的教学文件来看,课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容易形成孤立的课程单元,即使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也仅仅是有限的几门课程的训练,是建立在较为简单的模拟的基础上作简单综合,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实践知识的体系,以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现断链。因此,科学设计远程教育开放土建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把企业的岗位需求纳入课程内容非常必要。

1.2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严重不足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实行的是系统办学、分地域层次的办学模式。大部分基层分校实践教学环境不容乐观。广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由总校以及18所市级电大、2所行业工作站、81个县级电大工作站组成,因为地域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不均衡,形成了各基层单位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的格局。有些基层工作站实践教学环节经费紧张,实验室硬件建设跟不上,无法对试验设备、仪器进行及时添置和更新,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实习内容和效果常常打折扣,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按预定计划和目标的实施。

1.3缺乏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教师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这是远程开放教育较为普遍的问题,具有实践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更是匮乏。这无疑是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保证的主要因素。电大系统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数量难以应对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加上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这就使得实践教学成为更大的难题。以2012年广西电大为例,全省电大开放教育在校学生数为50,951人,专、兼职教师为823人。教师总量不足,师生比平均为1:61.9,远大于教育部规定的1:20—1:40的标准,一些重要基础实验课的教师缺口更大。

1.4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落实难度较大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是教育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尤其在学生与教师在时空分离的状态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因此,固定的实体性的实践基地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实践环节的教学制度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文件,其指导性的一个基本做法,是以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分散在各工地现场进行实习实训,它要求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实习,指导教师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由于现在各工地对安全生产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接待与该工程无关的事务和人员,因此而造成实习基地无法落实,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形同虚设。目前基层电大不论校内的或校外的实习基地,模拟实验室都处于匮乏状态,难以提供很好的实践支持服务。

2 校企合作的意义

企业和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个子系统,双方都期望着通过系统间的交流,实现利益、效益的最大化。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人才和智力上的支持,而高校则意在通过企业的资源,实现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生产基地无疑是一个作为实践教学最佳的基地。

广西电大在十多年的探索中,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着成功的经验:2000年秋,经水利部和中央电大批准,在广西水利厅成立了水利工作站,开始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2004年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为广西培养了大量高级应用性的水利人才。它的成功之处就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完美结合,资源共享:学校送教上门,行业企业提供实战型的实践基地和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学生满意,行业企业满意,学校满意。

2010年6月我校“服务广西新发展”项目暨钦州市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在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这是我校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精神,由广西电大、钦州市非公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共同主办。旨在利用广西电大系统办学和现代化远程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引入和整合各类优秀教育资源,对钦州市民营企业家进行集中的专题培训,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日常化教学,架构一个点面结合、长短结合、专题常规结合的立体培训体系。项目的实施,满足了钦州市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的整体需要,促进钦州市民营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履行了我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为服务广西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职责。

2012年2月由广西共青团和广西电大联合在南宁、北海、梧州、来宾等7市的工业园区实施的“圆梦大学行动”项目,至今已有六届共798位学员就读本专科,首届已有129学生按时毕业。这又是一起校企合作的成功例子。

3 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土木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的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借助企业的资源和生产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双赢的选择。

3.1改革课程内容,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已开设的土木工程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将课程结构从过去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程又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结构,改为素质教育课和职业课的新二元结构。其中,素质教育课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课和职业基础素质课两类,职业课包括职业主干课、职业选修课和职业实践环节三类。将文化基础知识又分为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三类课程,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则依据其职业方向分类,分别为结构工程师职业方向、建造师职业方向(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造价工程师职业方向以及房地产估价师职业方向。以“自建”课程学习核心资源为主,汇聚相关学习资源为辅,充分利用已有课程学习资源,通过新建、改建、修订、增补、引进等多种方式,集聚一大批适应土建行业从业人员在职学习、有利于土建行业从业人员提升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课程,结合岗位需要,对某些职业课的内容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多学分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化、技能化分解,形成内容完整、适合学习者在职业余学习的小学分课程,当小学分课程累计修满一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该职业课的学分。例如,可将7学分的职业课“建筑施工技术”拆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3学分)”、“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2学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2学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2学分)”等实用的小学分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岗位需要选修这些小学分课程,累计修满7学分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学习者负担,并方便学习者有选择性地学习。

3.2广泛的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践基地

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培养应用型的高级创新工程人才。学校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产学合作、做学融合、研学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依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把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进行扩展,从单纯的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转变到为企业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最基本的问题还在于如何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企业和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同时,对于选择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进行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学生而言,实践教学基地还必须关注社会发展、自身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3.3组建一支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

企业宝贵的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借助校企合作的机遇,拓展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聘请兼职教师时,不但考虑其他高校的有名教师,更看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从业人员,致力打造一支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中心,兼有其他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优质教学团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我们专业课程的设计,通过专题讲座、专业见习、专业实训等方式把企业需要的实践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结合企业实际应用体现于教学之中,最终达到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教研室的专职教师也得以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实际操作和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让专业建设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形成专业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3.4以项目为契机,打造优势专业

结合区域资金项目集聚的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开发人力资源,以项目为引导,形成政、校、企三方合力促进园区人才培养,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通过项目运作,学校针对企业土木工程岗位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围绕职业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实训实习和考核管理方面进行改革,融合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岗位职责、实操技能的多种元素,渗透国家行业技能认定元素,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与学历学分互认等共享机制,满足职业群体对高等教育职业的要求,创新远程教育土木工专业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另外通过企业帮助,建设一批驻园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在不断地强化专业的软硬件条件中,形成优势专业。

4 结语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各种局限性的因素中,以实践基地的因素最为根本,与专业教学也最为关切。对学校乃至社会各种有益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减少成本,激活潜在资源,优化配置,以获得强化基地的实训功能的效益。走校企合作的路子,既是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搭建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之间互通互动的桥梁。

[1]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2]贾贤龙、王碧清.建设一流实践基地培养创新特色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

[3]韩瑞功.高职院校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J].实验教学,2010(9).

[4]任岫林.关于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5]夏建中等.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6]刘学清等.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

[责任编辑吾言]

G728

A

1008-7656(2015)04-0014-04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4JGA263)

2015-09-23

吴荣,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土建远程广西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8:38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18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远程诈骗
学生天地(2018年19期)2018-09-07 07:06:30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