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差异

2015-03-20 18:02李贵垓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西方人中西

李贵垓

从中西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差异

李贵垓

人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言,不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不同特征的语言,文化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必须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出发来了解语言。中西语言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形式和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西语言存在的差异。

文化;语言差异;习俗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受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语言是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代代相传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它还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能完成基本交流,理解字面上的含义,还应该能够理解语言所隐含的意义,能理解他们的谚语,理解他们的生活等等。[1]也就是说,要掌握语言,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汉语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语种,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不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文化背景、历史也迥然不同。因此,要了解中西语言的差异,必须要先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在改变各国经济结构的同时还带来了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生活方式本质上的迥异差距,使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注意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西方社会则崇尚个人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人自我追求幸福的权利,比较开放;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内向特征,探索的是人们心灵世界的平衡,注重性格和道德的修养,而西方生活方式中的价值取向则是明显的外向特征,倾向于探索自然界规律,注重实用性。[2]

西方人的生活,勇于冒险,乐于冒险,在冒险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文化具有一种冒险的品格;而千年传承积累下来的中国文化更倾向于珍视生命、重视后代,生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物质上的实现以及家庭和谐等方面。

在语言差异上,首先语言结构具有差异,如在表述时间时,中国人习惯先描述整体,然后再描述部分,而英语中则习惯先描述部分,再描述整体。生活方式中价值取向不同,语言表述方式所体现出来的语境也是不同的。中国语言表达更注重温和、委婉的表述,对语言的修辞处理上,十分注意所用词汇的对称性,是否对偶,尤其是在公开场合的说辞,需要注意所用的语句具有抑扬起伏的声调。也就是说,汉语是一种含蓄,优美动听而简练的语言,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擅长比喻,隐喻等修辞。由于西方生活更注重探索自然规律,看重逻辑上的严谨性,因此,西方语言更多的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性、针对对象的认识性和描述性的词汇。

二、习惯风俗上的差异

习惯风俗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文化的固有特色,也是最难以融入理解的部分[3]。了解习惯风俗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问候的习俗。建立社会关系最基本的方式是相互间的问候,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历史沉淀,必然产生不同的问候习俗。例如,在中国,人们经常使用的问候语为“你吃了吗?”这种问候语常使外国人感到困惑,因为如果将这句问候语置于他们的文化背景下,则相当于向谈话的对方发出约会的邀请。西方人的问候语更多的是谈论天气,如他们说“Fine day,isn't it?”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在问候对方,并不是真正的要讨论天气情况到底如何。由此可见,文化差异会导致完全不同的问候习俗。

2.拜访的习俗。身处社会,人们之间不可避免的需要互相拜访,进行事务上和生活上的交流。在西方,如果人们要拜访,首先应该打电话到主人家,与主人预约时间,充分给予主人私人空间。而在中国,人们通常是直接上门拜访,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这种预约方式显得人情世故比较冷淡,不够真诚。而西方人则认为中国人这种直接串门方式无法有效利用时间。

拜访时,中国人通常会说“我来看你啊”,我们会认为这样的表述是很正常的,而在拜访西方人时,如果直接说“I am coming to see you.”则会给西方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这种说法是在下命令,它向主人表述的是一种You must stay at home的命令。由于西方人提倡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会充分利用时间,按计划做事,因此,如果要拜访他们,一定要说清楚来访时间,方便他们做好安排。因此,学习语言的时候,要仔细了解这些习俗,了解这些文化差异,避免犯“文化错误”。

3.称赞的习俗。不管文化的背景有多么大的差异,人们都是喜欢被称赞的。因此,称赞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不同的文化底蕴孕育的称赞习俗也是不同的。在中国,提倡待人处事应该谦虚谨慎,凡是有人说出恭维夸奖的话,当事人应该马上推辞,表现出自己的谦虚美德,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而在西方,他们讲究的是实事求是,他们从来都不会做出过分谦虚的举动。因此,对于一般性恭维的话语,他们会表示出自己的谢意,言语中透露的往往是一种自信的态度。例如,在中国,有人夸奖说“你真漂亮!”,一般合理的回答应该是“哪里哪里”。而在西方,他们会直接大方接受,并很干脆直接的回答“Thank you”。可见,称赞习俗的差异对语言表述具有很大的影响,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更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在称赞习俗上的差异。

4.考虑问题的主体。在中国,谈话的主体更倾向于对方,充分考虑对方的情感,认为以对方为中心才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比如,在购物时,服务员会说“您想买什么?”而在西方,他们更注重自身的个人作用,更倾向于从自身出发进行交谈,因此,购物时,服务员一般会说“Can I help you?”。这种差异在平时交际中会经常遇到。

三、词汇文化的差异

语言承载着文化,能够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折射出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词汇的差异上。由于世界观、宗教信仰等文化的差异,即使词汇表面上表述的是同一个概念,但实际表达的意义也会迥然不同。

首先,从动物类词汇上来看,有些表述,虽然字面上指的是同一种动物,但是,其代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中文中“龙”是权威的象征,是一种赞美。而在英语中,dragon虽然也是指龙,但是它代表的是一种危害社会,残忍的生物。[4]这种寓意上的差异直接会影响语言的学习。很多时候,只有对动物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明白许多的谚语,如英文中,“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就是称赞一个人很勤劳。

其次,从植物类词汇上来看,有一些词汇,如“玫瑰”,在中英文中,都代表着美好,象征着浪漫的爱情。但是,也有一些词汇,由于其文化背景的差异,代表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例如,“荷花”在中文中,从古到今,就一直是圣洁和清廉的象征,而英文中,“lotus(荷花)”的文化意义来源于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它代表的是忘忧果,完全不同于中文的寓意。

最后,颜色、数字等词汇的文化意蕴也具有迥异的差别。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喜庆,是一个十分吉利的形容词,它描述的对象通常都是热烈而奔放的。而在西方,“红色(red)”则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词,它代表着流血。因此,常被他们认为是危险和恐怖的象征色。再比如,在中国,数字“四”和“死”有谐音,因此,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生活中很多人避讳这个数字。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避讳的是“十三”,这个忌讳来自于《圣经》。

从上述分析可知,要理解不同语言词汇上的差异,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熟悉词汇,从而提高交流能力[5]。

总之,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离开了文化谈语言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离开了语言,文化也是难以支撑的。对中西语言差异的研究,应该从文化差异角度考虑来研究语言差异,充分掌握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在充分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注重汲取其中的营养,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J].2002(6).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J].(第22卷).2001(4).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J].2003(1).

[4]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3(6).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责任编辑:苏航

H0-05

A

1671-6531(2015)15-0052-02

李贵垓/信阳农林学院外语系在读硕士(河南信阳464000)。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西方人中西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