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竹
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
柳 竹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传播规律。本文主要就当前国内“融媒体”研究做一个整理和分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有关“融媒体”的文献作为综述对象,在学理层面上,归纳和总结学界关于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介转型与发展、大学新闻教育突围与创新、新闻从业人员角色重塑与素养提升的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融媒体;研究综述;传统媒体;新兴媒体
[作 者]柳竹,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和从业人员基于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而提出的。但目前学界关于“融媒体”的定义尚不明确,绝大多数学术论文引用了百度百科的定义,即“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把那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检索:检索项“篇名”,检索词“融媒体”,时间“2010—2014年”,匹配“精确”,笔者共获得了170篇论文。其中,有26篇论文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本文重点梳理其余144篇与“融媒体”有关的研究成果。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融媒体”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是将“融媒体”概念置换成“媒介融合”或是“全媒体”“自媒体”等相关概念,学科理论框架建构尝试较少。但学界对于“融媒体”的研究热度,表明学界对于“融媒体”发展前景的重视。
细读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融媒体”研究集中在三大领域,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在“融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大学新闻教育的突围与创新、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重塑与素养提升。
第一,宏观层面的策略研究。以宏观维度审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为新旧媒体深度融合指明方向。栾轶玫的《国家广播的融媒体转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的多媒体化(广播图文化、广播可视化、广播数据库化、广播用户化),由单媒体走向融媒体之路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流程,以及融媒体转型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为传统广播的融媒体转型提供借鉴。栾轶玫的另一篇学术论文《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强调传统媒体,唯有创新与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剖析了理念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为传统媒体实现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尹章池、赵旖的《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将“融媒体”概念置换为“媒介融合”,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融媒体时代新旧媒体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法律、技术、内容制作等角度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第二,微观层面的新闻实务研究。“融媒体”时代的不期而至,必然引起传统新闻报道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的专业化运作与长期实践形成的公信力和稳定收视群是其核心竞争力,如何将这一核心竞争力运用到“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集、选择、编辑、播(刊)出,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丁敬梓的《发挥融媒体优势 引导网络热点舆论》一文认为,“对网络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急切需要,是主流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声音,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重塑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方面的权威性”。扈长举和王长涛的《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从受众为本、多重工具、故事驱动和专业主义四个方面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方法。这是对记者的传统价值和报道技巧的重新挖掘和再次补充。袁昌强的《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互动》则视角更为独特,文章着眼于“融媒体”大背景,设想利用智能手机App实现人机互动,以开辟广播信息传播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最终实现广播的最大传播价值。祝筱筠的《融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之道》一文,将研究视角拉近,从新闻信息采集、传受关系、发行渠道三个方面呈现“融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角色与责任转变。
“融媒体”出现不仅为现代信息传播带来巨大变革,也促使新闻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出
相应的调整。王继发在其学位论文《融媒体背景下 我国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剖析了我国目前在新闻学教育中的问题,如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与实践脱节,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王玉珠的《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模式》则紧紧围绕“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育应当紧密联系业界动态这一中心论点,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提出在新闻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三个方面的改进策略。张吕、宋莉和赵玉桥的《融媒体时代媒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与上面两篇学术论文,上升到了更为宏观、全面的层次。文章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论述,初步建构了大学新闻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一方面,应强化专业综合素质的教育,构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大类平台课程,创新边学边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引进媒介专业人才授课;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其实践能力的训练,组建‘实务型’和‘学术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一体化媒体实践平台,加强与业界联动,改革媒体实务教学体系,并争取与企业联姻联合培养目标人才。”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势必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都需要对自身进行重新考量,更新知识与本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融媒体”的需要。学界就记者和编辑的转型与提升进行了初步探讨。侯梅姝、张永贵在《“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全能记者》一文指出,记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素养以外,为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还需要加强自身从网络海量信息中甄别真伪的能力和编辑整合能力。为适应媒介集团化管理趋势,记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媒介新闻文本的写作与制作方式,同时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而培养自己的专长。田甜的《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角色重塑》一文,以广播新闻编辑为研究主体,分析“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从幕后逐渐走向幕前,强调编辑应求新思辨,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融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纳为己用。这与前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朱正的《融媒体形势下新闻工作者的素养提升》一文,主要从自身发展的必要性、所属组织以及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媒体人素养提高的必要性,并创造性地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简略分析了新闻工作者提升素养的路径。聂颖的《融媒体语境下编辑需“三力”齐发提升自身素质》着重强调编辑的“三力”,分别是理性的信息批判力、多种媒体的驾驭能力、开放树状的知识架构力,只有三力齐发,才能帮助编辑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
笔者认为,“融媒体”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学界对于“融媒体”的研究虽然在专著和学术论文方面都有涉及,但也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很少。众所周知,明确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石。国内对于“融媒体”的研究看似如火如荼,但对于究竟什么是“融媒体”,还未形成权威性解释。研究者们或选择将“融媒体”置换为“媒介融合”,或将百度百科的解释直接拿来引用。再者,缺少对“融媒体”理论的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顺应“融媒体”趋势的实践层面,缺少学科理论建构的尝试。
第二,观点过于碎片化,过于微观,缺乏宏观考量。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发展研究方面,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讨论媒体应怎样进行自我调整。但笔者认为,单从媒体自身角度探讨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也要树立法治思维,新旧媒体的融合需要依照法律轨道有序进行。这就需要国家尽快研究、出台传播立法,对新旧媒体的融合做出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
第三,学界对于新旧媒体的融合过于乐观,对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笔者认为,“融媒体”是新旧媒体两种主体的融合,并非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改进新闻报道方式、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素养等手段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同时关照新旧媒体两个主体。传统媒体多是国有事业单位,而新媒体是新兴的市场主体,吸收社会多元的资本。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因此,要真正实现新旧媒体的真正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缺乏对国外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借鉴。国内学者对“融媒体”的研究角度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很少有创新出彩的地方。
第五,研究层次不高。绝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一线的媒体人,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对“融媒体”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其学术文章往往缺乏新闻学的理论支撑,表达不够严谨。
【参考文献】
[1]栾轶玫.国家广播的融媒体转型[J].视听界,2010(6).
[2]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J].视听界,2009(4).
[3]尹章池,赵旖.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J].今传媒,2013(4).
[4]丁敬梓.发挥融媒体优势 引导网络热点舆论[J].新闻实践,2014(4).
[5]扈长举,王长涛.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J].青年记者,2013(9)(下).
[6]袁昌强.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互动[J].西部广播电视,
2014(13).
[7]祝筱筠.融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之道[J].江南论坛,2012(5).
[8]王继发.融媒体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性分析[J].新闻传播,2013(5).
[9]王玉珠.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模式[J].新闻前哨,2012(2).
[10]张吕,宋莉,赵玉桥.融媒体时代媒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3(1).
[11]侯梅姝,张永贵.“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全能记者[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12]田甜.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角色重塑[J].新闻传播,2011(5).
[13]朱正.融媒体形势下新闻工作者的素养[J].科技信息,2012(36).
[14]聂颖.融媒体语境下编辑需“三力”齐发提升自身素质[J].中国报业,2013(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