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语境中《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

2015-03-20 17:2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孙少安平凡的世界原著

孙 萍 萍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语言文化与文学研究】

时代语境中《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

孙 萍 萍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文学经典是影视剧创作的重要资源。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两次改编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对经典作品的艺术再现。第一次改编几乎完全按照原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拍摄,只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影视语言;第二次改编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刷新了原著,在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上的调整,既忠实于原著,又凸显和强化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有力地回应了当下时代迫切的精神诉求。

路遥;《平凡的世界》;原著;电视剧改编

1986年12月,《平凡的世界》首部出版,1988年5月全书完稿;1988年同名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90年3月,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央一套、二套播出;1991年3月该书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作家路遥病逝;20世纪末,中科院组织了针对北京市民的“1978—1998大众读书生活变迁调查”,在“到现在为止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书”中《平凡的世界》排第6位,是唯一入选的由“新时期”以来作家创作的当代经典;2015年2月,由毛卫宁执导的56集新版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和上海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平凡的世界》掀起一个又一个阅读高潮、收听高潮和收视高潮。

早在1990年,由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知名导演潘欣欣执导的《平凡的世界》就在央视播出,并获当年长篇电视剧“飞天荣誉奖”。2006年,上海源存影业购买了该书的改编版权,历时七年进行剧本创作和改编。2014年3月至7月在榆林拍摄完成,总投资1.2亿元。两版电视剧在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及影视语言的运用上有差异,这种差异缘于创作团队立足当下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核的延展与再阐释。

一、 从文学经典到影视精品

《平凡的世界》三部110万字的篇幅分别被改编为14集和56集电视剧播出,其中的主要故事情节详略自不必说。14集的剧集仅限于交代主要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命运,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相对简单些。相比而言,2014版56集的剧情细腻了很多,从主要人物的塑造及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更符合当下电视观众审美娱乐的需要,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也体验了视觉的美感。

影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事情节是紧紧围绕人物展开的,而且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人物又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元。两版电视剧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对关键人物的调整和改编。

《平凡的世界》是以双水村孙玉厚家为中心,沿着孙少平、孙少安两条人物线索展开。90版剧基本忠实于原著。14版剧将原来的两条主线扩充为三条,还特别增加了对田福军形象浓墨重彩的刻画。14版剧加强了三条线索人物之间的交集,田福军作为主管农业生产的领导干部对孙少安这个生产队长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作为长辈,对孙少安孙少平兄弟、润叶等晚辈的关心。原著对于田福军在仕途上的曲折只是简单地交代,14版剧则扩充了细节,为了突出这一人物形象,将原著中乔伯年带领干部挤公交车现场办公情节的主人公改为田福军;增加了其妻徐爱云无意中收受贿赂,田福军大义灭亲的情节等等。

14版剧突出强化了孙少安这一角色,扩充和改动了一些情节。原著中对孙少安母亲着墨不多,人物几乎处于“失语”状态,“扮演和事佬的角色”[1]71,14版剧则略去了这个角色,改为孙少安母亲早逝。作为家里的长子和顶梁柱,孙少安自然要承担部分家庭妇女的活计,例如剧中有孙少安纳鞋底这一细节。原著中由田福堂主张的“炸山拦坝造田”“天旱谈判放水”等事,孙少安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增加了孙少安作为双水村的代表前往罐子村和石圪节村谈判放水的细节。14版剧中还增加了一些在紧急关头孙少安的智勇表现:双水村生产二队推行承包责任制时出现村民争抢公共财产的混乱局面,孙少安出面出谋划策;因田玉娥和孙玉亭偷情引发的王氏家族和金家户族的群殴,孙少安出面阻止;天旱偷水,双水村水坝危急,孙少安在堤坝上勇堵洪水被冲走。这些情节强化了孙少安生产队长的身份,丰富了人物性格,使孙少安的形象在原著憨厚老实的基础上,多了些担当、仗义和英勇。

关于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的研究,“忠实”和“创新”是研究的焦点。忠实于原著是忠实原著的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创新是改编者遵循影视艺术规律,融入自己创作个性的一种艺术表达。因此,被改编的影视作品已脱离原著母体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相比较而言,14版剧创新更多一些,导演强调作品中现实主义的精神诉求,孙少安的实干、担当精神,孙少平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田福军的求真务实、坚定的革命精神,田润叶为追求真爱主动抗争的精神等等,都在14版剧中有充分的体现。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诉求正是当下青年人所稀缺的精神营养。正如有评论家所指出的:“昨天的现实主义变成今天的理想主义。”[2]在这点上,14版剧的改编是值得肯定的。

二、两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对比分析

文学名著总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它全景式地表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及普通民众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选择与奋斗。影视剧的改编实际上是在原著基础上的二次创作,编剧和导演在改编时既要考虑原著的时代性、民族性,同时还要考虑其风格。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实质上是改编者用当代的眼光对‘历史文本’的一次新的阐述”[3]83,90版电视剧与原著表现的生活几乎是同年代,几乎完全按照原著的情节及人物设置拍摄的,尽管粗糙简单、却朴实纯真,带着明显的1980年代的时代烙印,“洋溢着浓浓的西北风,与当时的‘河殇’精神相呼应”,“当代城市青年、黄土风貌、时代气息和现实主义是该剧的基本要素”,“‘文化与劳动’被定为主题”[4]21,其中也融入了创作者对改革之后农村社会巨大变迁的忧虑及对传统乡村社会价值观遭遇商品经济浪潮冲击的反思与困惑,这不仅是影视创作者的困惑,也是那个阶段整个社会认识上的迷思。

14版电视剧拍摄的时间与原著描写的年代间隔了近40年,三四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4版剧创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当下意识去观照原著的呢?导演毛卫宁称其是弘扬“中国梦”“正能量”的作品,显然,作为底层奋斗者的孙氏兄弟分别代表了千千万万走在勤劳致富道路上的农民及涌入城市追寻理想实现抱负的农村知识青年,他们勤劳、奉献的精神及以田福军为代表的干部身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都在有力地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文艺评论家梁鸿鹰所言:“这部电视剧所描绘的城市与乡村,人与家庭,现实与农村,是国家民族的大历史,也是个人的心灵史、精神成长史,将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永远提供充沛的正能量。”[5]“改革有力、奋斗有梦、伦理有情,从这个角度看,14版电视剧在致富动力下对改革和家庭的征用极其贴合今天的主流意识形态。”[4]22同时,为了增强影视剧的观赏性,吸引与原著生活有代沟的90后观众,14版剧增加了孙少平和晓霞爱情的戏份及孙少安、润叶和向前的三角恋的反复曲折,还有孙少亭、王满银等人物身上的喜剧成分。特别是14版剧汇聚了王雷、佟丽娅、吕一、袁弘等当红人气明星,还有刘威、尤勇的加入,使该剧被称为“史上颜值最高的乡村偶像剧”。

两版电视剧采用了同原著相统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人物的造型、环境的布置、道具的选择等等,都务求真实,符合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场景。比较而言,90版剧更忠实于原著,特别是主要人物的精神性格,孙少平坚韧、勤奋、向上;孙少安憨厚、踏实、担当;润叶善良、隐忍,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的朴实。14版剧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刷新了原著,例如,叙事重心作了调整,对孙少安性格进行丰富,孙少平则被放入暗场,田福军性格特征更加鲜明。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加强了人物的言语表达,符合性格逻辑和生活逻辑,成功地实现了从小说到荧屏的形象转化,将文学经典打造成影视精品。

三、14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精神诉求

成功的影视改编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是与原著有关联又有别于原著的新作品,既能让人看出其母体的艺术力量及精神渊源,又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当下的影视剧市场被物质、功利、时尚、小资情调、奢侈、白领情结等词汇和意象所主导,“找泪点容易,找思想点难;找高颜值容易,找高价值难”[6]。《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表现普通人为理想、为生活而脚踏实地去奋斗和坚持的质朴之作,为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带来新的气象。影片所传达的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对公众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7]207

1.理想情怀与实干精神

14版剧中孙少平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他高中毕业回家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教书育人,始终沉醉于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阅读,为他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他想要过一种能够证明自身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他不想在父兄的庇护下生活,因此,在家里急缺劳力的情况下,他还是再三恳求父亲和哥哥允许他外出打工,在家人不理解的目光中走出了双水村。孙少平的形象是农村知识青年的代表,他们有理想、有激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想证明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哪怕碰到头破血流,哪怕从最底层做起,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的生活。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面临着住房、医疗、子女受教育、就业歧视及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现实的残酷性让观众很难理解和认可沉迷于自我世界的孙少平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逻辑。在14版剧的结尾,孙少平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但这种在苦难中追求自我价值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孙少安是一个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作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一代农民的代表,同时,作为双水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和家里的长子,他面临的最大难题首要是“填饱肚子”,继而“黑馍变白馍”,最后“手里有余钱”。父亲年迈,弟弟妹妹尚小,他不得不挑起家里的重担,还要关照二爸家、姐姐家的光景。14版剧中的孙少安“不仅是一个有德性的生产队长,双水村大小公事的核心角色,解决各类纠纷难题的能人,更是农村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是乡村致富的带头人。这个灵魂人物承载着黄土高原式的勇猛、传统中国的道德担当、活泛的现代经济头脑和锐意革新的非凡气魄”[4]21。带领大家“致富”的孙少安的形象也恰好符合当下老百姓追求富裕奔小康的核心价值观。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提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情结,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14版剧《平凡的世界》里,彰显了年轻人无所畏惧的激情及勇于尝试、勇于承担的社会理性,这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的梦想,也是当下中国人的梦想。浪漫的孙少平不甘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想要去闯、去见识;现实的孙少安想要过好光景填饱肚子。孙少安是现实主义者,孙少平是浪漫主义者,“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温饱和庄严,然后再谈理想和爱情。兄弟互为表里,他们构成了富有张力的灵魂的对话”[8]。

2.自我观照与自我成长

路遥在小说中通过旁白交代人物的内心活动,两版电视剧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旁白。90版剧由于故事情节简略,旁白承担了交代背景、介绍人物、情节之间的承转及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功能。14版剧中的旁白主要集中表现为人物的内心活动。虽有观众对14版剧中大量的旁白表示不解,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主要角色内心的情感态度及人物的自我观照,特别是对于有代沟的80、90后的观众。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群像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给观众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引导。特别是剧中人物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观众感到温暖的地方。作为主要角色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他们在自我观照中不断提升自己,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特别是围绕田福军这一主要人物的升迁变动,有排挤他的、有为难他的、有不听指挥的、有冷眼旁观的等等,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能看到在这些人物身上向善向真的变化,例如在原西县一直和田福军唱对台戏的冯世宽,后来通过读书学习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思想及工作方法的局限性,调任黄原常务副专员,他极力配合田福军工作。还有黄原地委书记苗凯,在得知他一直排挤不喜欢的田福军担任黄原地区专员后,称病住院,故意要看看没有经验的田福军怎样出洋相。没想到,田福军将黄原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深得其他副手的支持和肯定。苗凯反思以前对田福军的偏见和打压,佩服田福军的工作魄力,肯定他的工作思路。还有“逛鬼”“二流子”王满银,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在人到中年,也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脚踏实地地过起了日子。

这种“人”的自我观照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在当下的电视剧文化生态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年轻人,抱怨批评的多而理性反思的少,广泛吸收的多而深入思考的少,遭遇挫折和不幸习惯归因外界和他人,不善于进行积极的自我批评。当下的一些青春剧一出场主人公就是年轻的富二代总裁,坐豪车住豪宅,满眼的帅哥美女、满眼的浮靡奢华,给观众特别是年幼观众营造了虚幻的假象。一些宫廷剧为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将后宫争宠演绎得淋漓尽致,人物之间“斗心机”“玩权术”“以恶制恶”。电视剧应该承担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功能,能引导观众在别人的故事中反观自己、调整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弘扬积极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唤醒和激发观众正能量的优秀剧作。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文学经典,潘欣欣、毛卫宁导演的同名剧是电视剧精品,是站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精神的再阐释、再传播和再创造。14版剧尤其传达了当代人的精神诉求,虽然剧中的生活已离我们远去,但主人公身上为改变现状百折不挠、无怨无悔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气概和脚踏实地、勤奋向上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是可以不断弘扬和传承的。正如导演毛卫宁所说:“我认为名著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翻拍,这是重现这个年代对当年的经典的一种理解。我们更强调的是这部书的精神作用的艺术再现。”[9]

[1] 孙萍萍.路遥小说中的母亲叙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1):71-74.

[2] 尹鸿.昨天的现实主义[N].光明日报,2015-04-03(7).

[3]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 李晨.生活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J].艺术评论,2015,(5):18-23.

[5] 梁鸿鹰.见证时代风云 讴歌人的力量[N].光明日报,2015-04-03(7).

[6] 周由强.精品经得起真诚的批评[N].光明日报,2015-04-03(7).

[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8] 聂伟.平凡世界里的乡愁和愿景[N].光明日报,2015-04-03(7).

[9] 毛卫宁.用敬畏之心传达名著灵魂[N].成都日报,2015-03-02(9).

【责任编辑 王 萍】

Research on the Adaptation of “The Ordinary Worl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SUN Ping-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Literature classics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cre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The two adaptations of Lu Yao’s “The Ordinary World” is the art reproduction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at that time. The old drama is almost entir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just the conversion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into the television language; the new drama refreshes the original, the adjustment of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the story, not only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but also to highlight and strengthen the spirit of the original, a strong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era of urgent spiritual demands.

Lu Yao; “ordinary world”; the original; TV adaptation

2015-09-17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陕西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14JK1236)

孙萍萍(1977—),女,陕西澄城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性别文学研究及影视批评。

I206

A

1009-5128(2015)21-0051-04

猜你喜欢
孙少安平凡的世界原著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拔牙
孙少安的承袭与超越
《平凡的世界》与崇高美
《平凡的世界》与崇高美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