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构建安保工作新机制的思考

2015-03-20 15:3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保卫工作安保队伍

穆 峰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高等教育研究】

对地方高校构建安保工作新机制的思考

穆 峰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安保工作科学发展新机制已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关键点。以政府为主导综合协调,不断完善安保工作机制,加强安保队伍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安保部门的整体效能,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地方高校;安保工作;新机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方高校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积极履行维护校园内部安全职责任务,为服务社会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实际工作效果看,无论是在体制建设、职能职责建设,还是理念、方法、措施、手段的应用上,校园安保工作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安保工作认识观念陈旧落后、安全隐患较多、基础工作薄弱,管理工作急需进一步加强。

一、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安保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安保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仍然对校园安保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具有人员众多、物质丰富、技术众多、影响面广的特点,历来都是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重要目标。西方敌对势力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际的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渗透变得直接、快捷。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西化”思想,极端自由主义、极度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产生诸多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难以评估的,也是不易控制的。[1]同时,地方高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正逐渐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校园治安环境由封闭型转变为社会型,校内活动人群由单纯化转变为复杂化,治安管理方式由内部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办学主体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这些都给校园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受地理位置、生源质量、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做好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方高校安保工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及校园安保部门处置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校园不良事件的突发性、扩散性、不确定性致使校园安保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校园安全保卫人员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并没有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2]

(一)对安全保卫工作缺乏认识

校园安全保卫部门承担着校园应急管理职能,具有调动指挥校园安保力量、统筹调配安保资源、防范不良事件等职权,是维护地方高校内部安全稳定的实体性机构,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地方师范学院在思想上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校园安全保卫部门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校园安保工作者受到的待遇和尊重远远低于从事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地方高校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教务及科研上,使得复杂艰巨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常常被理解为巡逻看门,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着弱化和萎缩的趋势。特别是地方高校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的影响,安全保卫部门在人员配备、装备配置、基层建设等方面保障乏力.高校保卫学研究专家、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心正曾指出:中国保卫工作规模庞大,面临复杂的局面,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方针政策、措施对策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体制朝三暮四、变动频繁,甚至无人管理;建设没有标准、培训没有要求;保卫人员既无专业地位和法律地位,也无职业地位。[3]23-24对安保工作简单陈旧的认识观念极大地削弱了校园安全保卫部门的整体效能。

(二)重视不够,防范措施不到位

地方高校为提高办学层次,谋求学校发展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这毋庸置疑,但同时校园的稳定安全亦不容忽视。只重视教学,而忽视安全是很片面的,是一种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学校的长期发展要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要靠良好的校园治安秩序给予保护,使其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一些单位领导总是认为发生安全事故是运气的事,是其他单位的事,与自己和本单位无关,缺乏忧患意识,存在侥幸心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说明了隐含的危害、防范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以及三者间息息相关的关系。实际工作中学校对于安全保卫工作要求得不少,真正落到实处不多,吆喝得很响,却舍不得投入,保卫部门迫于权限,只能服从,防范环节薄弱,稳定安全成了一句空话。

(三)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敏感部位较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涵盖综治、政保、治安、消防、交通、户政、网络、校卫队等一系列繁杂的事务,这项工作除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外,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保卫人员除具有政治可靠、勇于奉献、身体健康并掌握一定防卫技术外,更要求其具有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保卫工作的需要。社会不断发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校园治安形势。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地方高校人事部门很少针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招聘专业人才,安全保卫队伍中科班出身人员只占极少数,大多数从事安全保卫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在业务、法律知识及新技术应用上相对欠缺,难以胜任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高科技在保卫领域的应用。保卫队伍文化知识和学历偏低,制约了技防技术、预防高科技犯罪和办公自动化等项目的实施。许多地方高校安全保卫部门面临人手不足,而且人员老龄化严重、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等实际问题,工作中大多数保卫人员工作作风硬朗,弹性不足,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方式单一,不能适应当前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形势和实际需要。

三、对地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除了学校领导重视、保障经费投入外,还需要完善安全保卫机制,加强安全保卫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保卫队伍素质,优化安全服务质量,促进安全保卫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稳步向前发展,真正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一)政府主导统一管理机制

作为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是国家实施政治统治、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代理机构。一般而言,政府有三大基本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4]地方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受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国家安全局、国家教育机构等多部门领导,但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统一协调的机构。实际工作中权责交叉、重复,工作相互掣肘,职能不清,不同部门间横向协调管理的行政程序也规定不足,容易导致多头指挥、无序调动、责任主体模糊等情况的出现,无形中加重了地方高校安保工作的负担。因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化方式来明确各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权限、职能、管理流程和经费保证等,并统一协调领导,建构“统一领导、决策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校园安保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地方高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完善安全保卫工作机制

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达成协作机制

推动地方公共决策从相对封闭的、以领导(个体或集体)偏好为主的决策方式转向一个开放、多元、包容和协商的决策过程,这是建构维权与维稳统一的制度通道的关键。[5]安全保卫部门的主管领导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能总是让安全保卫部门以救火队员的形象出现,应主动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校园安保部门监督、检查、直接处罚的权限,促使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重心由事务处理转移到对被管理对象进行防范指导和监督检查。学校保卫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管理对象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消除自身安全隐患,并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互动政策,同管理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各自职责,达成统一的协作体系。

2.信息化管理机制

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要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手段,不断创新安保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高安保工作水平。主管部门应加大安全保卫相关投入,提高现代科技在校园安全保卫中的应用,为校园安保部门的体制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安保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术防范的发展状况,依托高科技平台,建立通过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形式有效联动的综合型安保力量体系,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实现人防信息平台与高科技信息平台一体化,从而提高校园安保能力。

(三)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1.定期培训演练机制

加强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首先应从领导班子抓起,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和个体形象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只有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才能维护学校的长治久安。要想做好校园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级主管部门、学校作为直接指导、监督部门,应承担校园安保队伍思想教育、业务能力提高的主体责任,做好组织和业务培训工作,加强校园安保力量业务知识和技能教育,建立定期的联合培训演练制度,并根据校园安保队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2.正规化管理机制

各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运用统一、科学、有效的标准,来调整和约束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符合队伍特点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达到指挥畅通、工作高效、保障有力的最佳状态。校园安全保障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培训训练、监督制约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当前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存在的问题与缺乏正规化管理有直接关系。

3.个体素质建设机制

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是保证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安全保卫工作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素质建设上,应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首先应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安保人员政治、思想合格。其次应把专业、技能、体能训练摆上应有位置,做到常抓不懈,使安保人员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强健的体魄,以适应安保工作的需要。最后应重视提高安保人员的纪律作风和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安保人员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保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安全保卫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专业特点、工作岗位任务的轻重、工作时间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提升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做到因人施教、科学施训、从严施训,转变以前“一刀切”的训练方法。

4.凝聚力建设机制

群体的凝聚力是个体心理特征在意志过程中“共同责任利益意识”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士气状态。校园安保工作繁杂琐碎,不是依靠个体或者少数力量就能完成的。校园安全保卫部门作为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队伍的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队伍战斗力的发挥。当一个人在群体中时,他就会尽量与群体融为一体,不再是独立思考的个人,而这时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也就不断受到各种负面的影响。安保队伍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树立行为榜样,培养安保队伍的共同权益意识,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以适应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

[1] 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5-130.

[2] 华进甫,朱永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1): 83-86.

[3] 吴心正.保卫科学研究论[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4.

[4] 孔庆莹,候玲.突发性灾害治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9-126.

[5] 朱德米.建构维权与维稳统一的制度通道[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7-156.

【责任编辑 曹 静】

Thoughts on the Local University Building Security Mechanisms

MU Fe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Steady develop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needs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campus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campu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long-term significance. Build security mechanism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university security work. The government-l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security mechanism,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ecurity team construction give a full play to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security departme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curity; new mechanism

G647

A

1009-5128(2015)20-0036-04

2014-10-10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渭南市区健身点群众科学健身现状调查(14SKYB03)

穆峰(1978—),男,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保卫工作安保队伍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思考
跟踪导练(一)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猴”安保
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亟待加强
永吉农商行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