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翻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2015-03-20 13:29谢丽欣
外语与翻译 2015年3期
关键词:葛浩文英译文学作品

谢丽欣

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

葛浩文翻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谢丽欣

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

近年来,葛浩文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界围绕葛浩文本人和其翻译贡献、翻译思想、翻译策略与方法等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葛浩文翻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太理想,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本文认为未来葛浩文翻译研究应着力构建葛浩文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推进语料库方法在葛浩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拓展并深化葛浩文翻译研究。

葛浩文,英译,问题,前景

1.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世界愈来愈关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作品。而中国政府及文学界都非常渴望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让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然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和传播面临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文学作品很难为西方读者所接受。正如英国翻译家蓝诗玲(Julia Lovell)在2005年6月英国《卫报》(TheGuardian)上发表的题为“Great leap forward”的评论所言,“在过去2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数量虽然在稳定增长,但轰动之作几乎没有。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不利因素,中国文学在西方影响甚微。西方读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学和之前的共和国文学一样是枯燥的政治说教,甚至连出版社的编辑们都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不仅少有人知,也缺少文学价值,可以毫无顾虑地不予重视”。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整个20世纪就是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其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不够稳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文学的原创性不够。其三,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其中,翻译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直接承担翻译工作的译者尤其需要给予充分关注。毕竟,译者的双语水平、译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否准确、以及译者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成败。

一般而言,从事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译者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本土翻译家,如杨宪益等。他们有较强的双语能力,但在英语国家生活的经历相对匮乏。第二类是海外华人,如林语堂等。他们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且长期生活在海外。第三类为海外汉学家,如本文将讨论的葛浩文。他们既深谙英语语言与文化,又精通中国语言与文化。纵观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研究历史,我国翻译研究很长时间内集中于第一类译者和第二类译者。不过,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第三类译者的研究(孙敬鑫 2012;任东升、张静 2012),尤其是关于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方面颇具影响力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翻译行为和译作的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卢东民、孙欣2010;李文静2012;梁晓辉2013;辛红娟、张越、陆宣鸣2014)。总体而言,关于葛浩文翻译的研究涵盖对葛浩文本人和其翻译贡献、翻译思想、翻译策略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

2.对葛浩文本人及其翻译贡献研究

2.1 对葛浩文本人的研究

葛浩文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海外汉学家只有区区数十人。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推享有“首席翻译家”之称的葛浩文。然而,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一方面,他的译作多在海外发行,国内读者无缘拜读。另一方面,文学界和翻译界对中国文学英译的关注多集中于海外接受情况,对译作的研究较少,学术性强的研究文章更少。不过,随着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方面成就卓著的葛浩文逐渐进入学界的视线之中。

葛浩文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翻译家。1984年,他创办了学术性刊物《中国现代文学》,并担任该杂志主编长达15年。1989年,葛浩文翻译的张洁小说《沉重的翅膀》英译本正式出版。这是葛浩文翻译的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从此,他笔译不辍,先后翻译了我国(包括台湾、香港)大约25位现当代著名作家的近50部作品。其中,贾平凹的《浮躁》英译本于1989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英译本获2000年度美国国家翻译奖;2007年,姜戎的《狼图腾》荣获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毕飞宇的《青衣》入选2008年英国《独立报》(TheIndependent)外国小说奖的复评名单。最为瞩目的当属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葛浩文还积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发表了多篇文学评论以及关于翻译的文章,逐步形成了自己学术研究的原则。他认为“任何一位学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不论是对作家,或是对作品,乃至于翻译,绝不是仅凭着个人的好恶,其选定必然经过多方面的考虑”(葛浩文 1984)这种态度一直贯穿于他的研究和翻译活动之中。

2.2 葛浩文翻译贡献研究

卢东民、孙欣(2010)以“历经艰辛始成才”和“译作等身难比肩”两句话高度概括葛浩文充满坎坷又成绩斐然的经历。他着重分析葛浩文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引用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评价来进一步说明葛浩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接生婆”所做出的贡献。王海平(2012)的研究从“缘”和“情”切入,详细介绍了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在中国文学作品翻译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指出“葛浩文的翻译实践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汉学家译者可以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邵璐(2011)从莫言作品的英译角度着重阐述葛浩文译作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及其原因。根据她的观点,葛浩文的译作之所以受到英语世界的高度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1)葛浩文翻译作品的数量很多;(2)葛浩文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3)葛浩文在翻译选材方面相当独到(邵路2011)。

应当说,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葛浩文翻译贡献做了分析,然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具体而言,关于葛浩文翻译贡献的研究仅仅满足于相关事实的罗列,尚未揭示葛浩文所处历史文化语境对葛浩文翻译活动的影响,以及葛浩文翻译成功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和传播的深层次影响。此外,葛浩文在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对于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原则、模式和方法研究的启示意义也有待深入探讨。

3.葛浩文翻译思想研究

翻译思想是指译者对于翻译及翻译作品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认识,是影响包括待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应用在内的译者翻译行为的原则和理念等。系统研究译者的翻译思想,不仅有助于把握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于译者翻译行为背后的不同驱动因素的理解。

文军、王小川、赖甜(2007)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葛浩文的翻译思想。该研究指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译者应忠实于原文和译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既是一种背叛也是一种重写。

余东和张艳(2012)对于葛浩文关于翻译是重写的翻译思想做了进一步阐述,指出葛浩文翻译思想的最大亮点在于以译为写,变通灵活。他们认为读者、归化和变通是葛浩文翻译思想的三大关键词,但最能代表葛浩文翻译思想的是“拿汉语读,用英语写”,这一思想实际上揭示了文学翻译是创作的本质属性。

斳秀莹(2009)也从翻译的忠实与背叛角度阐述了葛浩文翻译是重写的翻译思想。她指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可以概括为:翻译要促进文化交流;译者应精于译事,慎于译事,乐于译事;翻译是忠实与创作的统一。

实际上,翻译是创作这一思想是从目标语读者角度提出的。侯羽、朱虹(2013)以《骆驼祥子》的英译为例,从汉语地理名词和文化词的翻译处理、原文隐含信息或语义逻辑关系的明示以及信息的增补等角度阐述了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他们指出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至少体现为三方面:(1)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2)与作者沟通,纠正原著中出现的错误;(3)重视翻译作品的可读性。正如葛浩文所指出的,“我认为一个做翻译的,责任可大了,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文本,对得起读者”(季进 2009)。胡安江(2010)则从文本选择、文本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等视角切入,进一步分析葛浩文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认为葛浩文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他还分析了葛浩文文学翻译的另一重要思想——快乐原则。所谓快乐原则即作品给译者带来翻译的冲动,让译者领略翻译的快乐,正如葛浩文所言:“我译故我在。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忠实地为两个地区的读者服务时,那种满足感能让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保持快乐的心情。因此,我乐于将各类中文书(好的、坏的、一般的)译成可读性强的易于接近的甚至是畅销的英文书籍”。根据胡安江的观点,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葛浩文的中国经历、中文天赋、中学底蕴以及中国情谊的密切相关。

根据上述分析,葛浩文翻译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仅仅依据少数翻译语料的分析或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打了折扣。

4.葛浩文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

目前学界经常用翻译策略与方法来统称译者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刘云虹、许钧(2014)将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归纳为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在他们看来,葛浩文对于汉语原作的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是有选择性的。对于作品中仅仅是语言要求的表达,葛浩文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选用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译文来表达。但是,对于作者含有特殊表现目的的部分,葛浩文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保留原作的语言特征。邵璐(2012)应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对《生死疲劳》的葛浩文英译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她基于一些典型案列分析,指出该译本出现两种视角越界,即显性越界和隐形越界。在这两种视角越界中,呈现了省叙和伪叙。此外,她还强调英译文本的翻译叙事学特征表现为调适、置换和改编。应当指出,邵璐(2012,2013)的研究从经典叙事学角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研究。吕敏宏(2009)以语言物像与意义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析小说语言的不同显象形态,发现葛浩文的翻译文本无论是从横向显像还是从纵向显像都成功地再现原作小说语言形象。他强调小说语言的形象显现是作品呈现小说世界的重要因素,译作的形象再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文读者对译作的接受。表面上的遣词造句,增词减词往往反映出译者的文学创作功底。因此,小说译者的创作过程并不亚于小说家的创作过程。胡安江(2010)的研究表明葛浩文的文学翻译策略,主要为归化策略。他强调就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言,归化式译法应当成为主要的翻译方法。只有如此,中国文学译本才能走近西方读者,走入西方主流文化,从而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然而,史国强(2013)持不同观点。他在分析专有名词、四字成语、习语、俗语和歇后语等中国文化限定词的英译基础之上,提出归化式译法并不是葛浩文译作的重要特点,更不是其唯一特点。相反,葛浩文的译作具有比较明显的异化特征。他强调译者之所以采用异化策略旨在向英语读者传递原著的文化信息和写作风格。

有必要指出,英汉语言文化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化体系,因而将汉语文学作品译成英语文学作品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转换,更与文化信息,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的妥当处理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然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但是,遗憾的是,上述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策略方法仅仅是葛浩文文学翻译方法的一小部分。有鉴于此,葛浩文文学翻译策略方法研究有待拓展与深化。

5.葛浩文翻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总体而言,葛浩文翻译研究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葛浩文翻译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5.1 研究领域相对狭窄,有待进一步拓展

翻译家研究一般涉及翻译家的文化身份、翻译家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和方法应用方面所呈现的特征以及翻译家的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接受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其中翻译家的文化身份包括翻译家在源语文化中的地位、翻译家所处社会的历史语境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根据上述文献的分析,不难看出现有葛浩文翻译研究仅仅局限于对葛浩文本人和其贡献及其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等少数领域,而对于翻译家的文化身份、翻译家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家与他所处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未做深入研究。应当指出,葛浩文的身份主要表现为汉学家与译者的结合以及中国文学的研究者与中国文学译者的结合。正是这一特殊的文化身份,才使得葛浩文在众多中国文学译者中脱颖而出,并且直接催生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然而,葛浩文的这一文化身份影响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的路径是什么?这应当引起学界的关注。

众所周知,翻译家对文本的选择并非任意的,而是受到所处时代的历史语境及其文化思想和审美观的影响。同其他翻译家一样,葛浩文有其独特的文化思想、审美意识和人格修养。这些因素会对葛浩文的翻译文本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学界尚未深入研究葛浩文选择翻译文本的原因。

还应指出,翻译家的翻译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或意识形态影响,并且会对目的语文化或文学体系产生影响。作为享有盛誉的翻译家,葛浩文翻译活动的制约因素及其译作所产生的影响显然是葛浩文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穆雷和诗怡(2003)认为,正如我们对一位作家的研究不能仅介绍其本人和创作情况,也不能仅止于对其作品的赏析,还应探讨其文学观念、美学思想以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意义。对翻译家的研究也应如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究翻译家的成长过程、考察翻译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研究翻译家的译品对文学、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赵军峰(2006)则指出翻译家研究中除了发现和整理翻译家译作成果外,研究者重点应该探索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因、心路历程、外部环境、社会需求和素质准备,了解他们的翻译观,研究翻译家的选题和翻译过程、翻译策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翻译家研究的目的在于彰显翻译家的文化贡献,确立翻译家作为文化创造者的身份和地位

此外,葛浩文的翻译风格的研究也有待拓展。译者风格是指某位译者作品区别于其他译者作品,而且表现于同一译者不同译作的翻译方式或语言模式。译者风格研究有助于我们较为深入地把握译者的主体性及其翻译活动的制约因素,从而揭示翻译的创造性。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尚未系统研究葛浩文的翻译风格。事实上,要系统、深入地研究葛浩文翻译风格研究,就需要建立葛浩文翻译作品语料库。利用该语料库,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对葛浩文翻译风格进行描述,以取得较为可观、全面的研究结论。

5.2 研究成果较为浅显,理论框架有待构建

从上述研究状况来看,在现有葛浩文翻译研究的成果中,除少数旨在通过译本研究从总体上挖掘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以外,大多数为葛浩文生平记叙、翻译活动介绍或其译作赏析,缺乏对其翻译观、文学观、语言观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即使有所涉及,这些成果也只是粗略论及葛浩文翻译思想,缺乏对其形成背景及流变的分析。关于译者的生平和翻译活动的辑录及整理,对其译作的评析,这些无疑都很重要,但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翻译家研究的全部内容。现有的翻译家研究缺乏理论框架,学界尚未找到理想的研究模式。然而,只有在一定理论框架下开展研究,翻译家研究才能避免盲目和肤浅,研究成果才具有深度和厚度。但遗憾的是,现有葛浩文翻译研究大多没有选取适当的理论,并在理论框架下阐述葛浩文的翻译思想或翻译观。为了避免片面、浅显的翻译家研究,赵军峰(2007)进一步提出应该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翻译家研究应该从文本出发,以翻译家内因为中心,在一个纵观的、多维的、复合的、互动的和辩证的模型上展开。内部研究为主,外部研究为辅来进行。事实上,关于翻译家葛浩文的研究,完全可以依据主体性与主体间性、阐释学、接受美学及其他相关文化理论,结合葛浩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构筑较为可行的理论框架。在该理论框架中,以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文化身份为研究的核心,翻译作品的分析为研究的基础,翻译活动的不同制约因素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5.3 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差强人意

应当指出,现有的葛浩文翻译研究基本上是定性研究,大多首先提出假设,然后选取数量有限的典型案例来加以佐证,研究结论往往不够客观、全面。为此,未来葛浩文翻译研究应适当运用语料库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开展基于语料的葛浩文翻译风格、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翻译策略和方法等领域的研究,以确保葛浩文翻译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葛浩文翻译思想研究虽然应以定性研究为主,但该领域的研究同样可以辅之以语料库方法。通常,翻译家思想的研究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而语料库方法的应用在文本分析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凭借语料库技术,可以将翻译事实或翻译现象的描写建立在数量庞大甚至是海量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分析的基础上,从而避免由于观察语料数量有限而导致研究结论主观、片面”(胡开宝2011:192)。笔者有必要指出,目前关于翻译家的研究大多将他们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事实,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不够关注。然而,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可以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从而克服目前翻译家研究的缺陷。

6.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葛浩文翻译研究尤其是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和葛浩文本人及贡献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葛浩文翻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太理想,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为此,未来葛浩文翻译研究应当拓宽研究范围并深化研究内容,着力构建葛浩文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推进语料库方法在葛浩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开展葛浩文作为翻译家的文化身份、社会语境和意识形态对于葛浩文翻译活动的影响、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翻译风格和葛浩文翻译思想等领域的研究。

侯羽、朱虹,2013,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探究——以《骆驼祥子》英译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3-96。

胡安江,2010,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6):10-16。

葛浩文,1984,《弄斧集》[M]。台北:学英文化事业公司。

胡开宝,2011,《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季进,2009,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6):45-50。

李文静,2012,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1):57-60。

梁晓辉,2013,《丰乳肥臀》中主体意象的翻译——论葛浩文对概念隐喻的翻译[J],《外国语文》(5)。

刘云虹、许钧,2014,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3):6-17。

卢东民、孙欣,2010,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其人其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28-30。

吕敏宏,2009,从小说语言形象显现看葛浩文先生小说翻译的形象再造[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4):130-135。

穆雷、诗怡,2003,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中国翻译》(1):12-18。

斳秀莹,2009,葛浩文译学见解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1):121-123。

任东升、张静,2012,试论沙博理的文化翻译观——以《我的父亲邓小平》英译本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1):105-109。

邵璐,2011,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1)。

邵璐,2012,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叙事性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6):96-101。

邵璐,2013,翻译中的“叙事世界”——析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J],《中国翻译》(2):62-67。

史国强,2013,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J],《东吴学术》(5):103-123。

孙敬鑫,2012,葛浩文:以翻译中国文学为乐的汉学家[J],《对外传播》(4):64。

王海平,2011,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英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6):114-116。

文军、王川、赖甜,2007,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6):78-80。辛红娟、张越、陆宣鸣,2014,从葛浩文英译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为蓝本[J],《当代外语研究》(2):53-57。

余东、张艳, 2012,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86-92。

张耀平,2005,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J],《中国翻译》(2):75-77。

赵军峰,2006,论翻译家研究的理论模式[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4):40-42。

赵军峰,2007,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J],《中国翻译》(2):28-32。

(谢丽欣: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通讯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H059

A

2095-9645(2015)03-0017-05

2015-05-03

猜你喜欢
葛浩文英译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