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平 崔 蕊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00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作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期西医目前多采用激素疗法,费用较高、副作用较大,已成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一个沉重的负担。祖国医学典籍中对本病早有记载,属哮病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防治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亦臻完善,具有鲜明的专科专病特色。本病在中医内治、外治方面都有其肯定的疗效,尤其在哮喘的远期疗效方面有着西医治疗手段所不可企及的优点。其中,药物穴位贴敷疗法在诸多外治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近几年来用药物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探讨如下: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人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彼此协作、彼此为用的,在病理上也是彼此影响的。穴位敷贴疗法即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纲领,将中药敷贴于人体腧穴,以施展其治疗作用[1]。
二是运用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遍及周身,相互贯通,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网络交会,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紧密地连结成一有机整体,从而保障了人体生活活动的有序进行。故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网络系统。因其具有沟通表里上下,感应传导等生理功能,故在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信息的通道[2]。
三是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每个腧穴都具有其特殊性,并有双向调节作用,作为经络与脏腑密切联络的一个枢纽,不仅能反映其生理和病理特点,而且对内脏疾病也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且对药物的理化作用有相当的敏感性,能使药物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而产生整体调节作用[3]。
四是药物吸收作用。中药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同时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功能。而上述作用的发挥,源于每位中药独有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穴位贴敷疗法正是通过药物的此属性,辨证施治,使其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作用,输布于周身,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达到祛病的作用[4]。
药物穴位贴敷法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经络学说,选择有效药物,制成膏、丹、丸等剂型,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或病变部位上,通过药物对机体穴位的刺激作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机能,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穴位贴敷法在我国有历史悠久,从早期使用的泥土、草根等进行急救,到《五十二病方》记载外敷方剂,用于治疗外伤等疾病,均体现了穴位贴敷法的临床疗效。《难经本义》中言:“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运”,说明脏腑之气贯通于各俞穴,如此可达到药物贴敷的治疗效果[3]。根据中医理论中“内脏~体表相关学说”,即人体的各个穴位均为人体经络系统的枢纽点,与身体每一脏腑器官均有对应,穴位治疗作用的关键在于以适当的药物刺激来调整经络之气,从而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的功效。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多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因此取穴多取此三脏所在的膀胱经背俞穴,外加大椎、天突、定喘等效穴,表里同治,由浅及深,进而发挥补肺、健脾、益肾三脏共调,同时益气活血、化痰平喘的作用。穴位贴敷所选药物多以清代《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方为基础,药取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等。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辛散温通而利气,可降气开痞,定喘止咳,既能祛壅于肺络之寒饮,豁痰通络,去其宿根,又有治肺虚咳喘之功。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心经,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元胡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取上述药物贴敷于体表相应穴位,可经过经络传导使药力长驱直入,深入病所。通过中药和穴位刺激作用,可以祛除体内停痰伏饮,使肺气受益,脾气健运,肾气得充,从而得到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减轻发作的良好效果[5]。
医学研究发现穴位敷贴疗法与现代医学经皮理论不谋而合。经皮给药不经消化系统破坏和肝脏分解,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使药物作用时间长而稳定。而穴位敷贴即通过药物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此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升免疫机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恢复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彻底改善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6]。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三伏贴”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方面疗效颇佳。《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夏者,经满气溢,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防治日期选在夏季三伏天进行,一则三伏之时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敷贴,药力更易直达脏腑,起到激发正气的作用。二则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日,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袪痰、通络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目的。对于支气管哮喘这类寒冷季节易反复加重的疾病,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其冬季发作次数,并促进其康复。这主要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
综上所述药物穴位贴敷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祝春燕.浅谈冬病夏治三伏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12,4(23) :36-37.
[2] 石学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
[3] 钱卫斌,张伟,卢绪香,等.浅谈三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 :102-103.
[4] 杨娅,刘广霞,陈赟,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肺系疾病的机理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 :38-41.
[5] 董秀兰,王丽清,杨东新,等.益气活血贴外敷治疗儿童哮喘非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0,(5):11-12.
[6] 石萍,王玉珍,杨敏,等.穴位止咳贴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