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云 赵 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哈尔滨 150040)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是一种由盆腔静脉慢性淤血导致的疾病,以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CP)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卵巢静脉功能不全或卵巢静脉综合征。本病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30~50岁的经产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日常工作生活。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很多患者因此求溯祖国医学,以期减轻身心痛苦。笔者采用肌层埋针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根据《中华妇产科学》[1]中有关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标准拟定。(1)盆腔坠痛及低位腰痛,以夜间为甚,或经期加重;(2)月经多,白带多;(3)性感不快;(4)体位试验阳性,即胸膝卧位时疼痛消失或减轻;(5)外阴、阴道及宫颈充血或呈蓝紫色子宫后位或脱垂,双侧附件区压痛,触诊有柔软的增厚感或包快压之界限不清;(6)腹腔镜或B超检查可见子宫后位、增大淤血,子宫、卵巢静脉充盈、曲张、增粗;(7)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及肿瘤。
本研究对疗效的评价主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量化诊断》[2]采用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法。其中下腹胀痛、刺痛或坠痛,腰骶疼痛,性交痛各为2分;胸胁或乳房胀痛,经行腹痛加重,带下量多,疲乏倦怠各为1分。根据每个症状程度的不同,分别设定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病情程度评分为轻6~13分、中14~22分、重23~30分。
收集我院自2013年02月—2014年08月收治的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例,年龄25~47 岁。治疗组年龄(35.12±4.21)岁;病程(4.29±2.17);对照组年龄(34.37±3.54)岁,病程(3.97±2.32),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治疗组(17.57±4.36),对照组(15.87 士 4.18),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1 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 处方:元胡15g,五灵脂15g,当归15g,川芎15g,赤白芍各15g,蒲黄15g,小茴香20g,香附15g,桃仁15g,土鳖虫10g,荔枝核20g,桔核20g,水蛭5g。水煎两次去渣,浓煎至200ml,药液温度37℃~40℃,每天1剂,保留灌肠。15分钟内灌完,保留时间不少于2小时。
2.1.2 穴位埋针 取穴:中极、子宫穴、次髎、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根据取穴不同采用俯卧、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好2号羊肠线的7号埋线针垂直穴位快速进针,将针刺入所需深度后稍做提插,出现针感后推动针芯,将羊肠线保留于穴位内,继将针管退出。经期停用。14天埋线1次。
两组均为月经前7天开始用药,连续用14天,连续治疗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并统计结果。
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n≥95%;显效:症状明显改善,70%≤n<95%;有效:症状有所改善,30%≤n<7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n<30%。
本研究统计分析将釆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例(%)]
祖国医学并无此病名记载,就其症状而言,可归为“妇人腹中痛”、“产后腹痛”、“腰痛”、“带下”等病范畴。《普济方》有云:“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肝为痛。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原也”,可见本病病因多与“瘀血停滞”相关,瘀血停滞胞宫,阻塞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本征各类疼痛体征,故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大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盆腔静脉淤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盆腔静脉流出不畅或受阻等因素均可致盆腔静脉淤血。与男性相比,女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易于形成盆腔淤血的基础[3]。
治疗时用自拟中药方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结合肌层埋针,取中极、子宫穴、次髎、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通过羊肠线的慢性吸收、柔和刺激,以疏通经络加速气血循环,共奏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通过肠壁半透膜作用,直接浸润、渗透至盆腔子宫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以增强局部血流量,从而改善微循环,加速疾病治愈。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肌层埋针疗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医药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单纯保留灌肠用药作用明显而迅速。吴师机有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 笔者采用肌层埋针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有推广价值。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5.
[2] 徐迪华.中医量化诊断[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8-72.
[3] 陈春林,宋小磊,余艳红,等.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