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心灵接触的纽带

2015-03-20 08:35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中心小学周晓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0期
关键词:尊严感心灵学会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中心小学 周晓红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许多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教师和在家里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已经养成了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而有些青少年学生却没有做到。他们校外做了错事,或在校违反了校规校纪,或没有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了逃避惩罚,他们开始编出种种理由耍滑头,说谎话。如:家庭作业未完成便推说“忘带”,作业忘带了就谎称“丢了”,通知家长开会时,顺口编造“家长不在家”的理由应付老师,现象种种。究其原因,主要是“怕”字当头,顾虑重重。怕承认了错误同学讥笑,老师和家长责备,无脸见人等。这“怕”字的背后,不仅存在着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而且存在着虚荣心、自尊心日益增强而形成的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特性。针对这“怕”字,我曾经与部分学生恳谈过,他们的答案值得我们深思:“我把实话告诉老师又怎么样呢?老师是不会原谅我的,说不定批评得更厉害,倒不如撒个谎,有时还很奏效。”可见,我们教师在学生眼里有着多大的威慑力,学生把老师的批评看成了无情的鞭子,他们害怕这鞭子会冷酷地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他们从某一天起学会了撒谎、掩饰,学会了揣摩老师的心思,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荡然无存,心灵的接触与沟通更无从谈起。面对脆弱而无助的孩子,我们教师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过程,珍视学生的心理特性,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石,以理解和信任为纽带,用充满热情的心灵去接触孩子们那脆弱无助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尊重学生,使其体验尊严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然而,仍有不少儿童体验不到自己的尊严感,所能体验到的是老师与家长的批评和指责,他们生活在令人郁闷的氛围中而不能自拔。老师虽不是刻意地对学生不好,固然你有着千万个理由,也不该忽略那些虚荣心、自尊心日益增强的孩子的感受,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孩子放在与我们平等的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在被尊重中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去接受、去体会吗?

平等和尊重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获得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需要,经常能得到他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尊将获得正常、健康的发展。反之,一个人如果经常遭到羞辱和惩罚,他的自尊将无从建立,一个失去自尊的人怎会对人生抱有良好的态度?于是出现了因教师恨铁不成钢的训斥而导致学生失去尊严而自暴自弃的小群体。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说过:“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做中国人,学会做现代人,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人。”要孩子学会做人,就要净化孩子的心灵,就要耕耘孩子心田的沃土,播洒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开学初,在课间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听说不少所谓的差生有当班干部的志向,就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全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争当小班干部竞选活动”,然后民主选举,产生了一支特殊的干部队伍,它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人物,更令人惊奇的是全班有名的“懒大王”竟一举夺魁成了中队长,面对竞选结果,我满意地笑了。此次活动给每一位学生身上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而后自然是喜人的收获,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改善,他们在日记中向老师诉说自己当干部的感受,告知他们品味到的幸福。班级的育人氛围空前高涨,这时的他们真正体验到了自己的尊严感。可见,尊重能唤醒人的自我完善意识,能增长人的乐观情绪和信心,教师只有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去审视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到达“同呼吸、共命运”的理想境界。

二、赏识学生,唤其领略信任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获得赞赏 ,何况是性格与人格正处于发展中的少年儿童。从心理发展上看,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他们对周围的事情特别敏感,易于冲动,他们更加关注自我,关注他人的评价,关注与己息息相关的身边事。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思想开放,校园的围墙再也关不住他们活跃的思想,他们有着不同的理想,有着大胆的目标,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强烈的自尊与好胜,使他们时刻为自己的优点感到荣耀和自豪,他们不愿别人看“扁” 自己。这是他们的可贵之处,这是充满活力 、充满朝气的青春气息。作为辛勤的园丁,应珍视学生可贵的心理特性,我们应该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真挚的爱心,去赏识、去鼓励每一位学生,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用高倍的放大镜,虽然他们缺点重重。对那微不足道的优点,用真情去赞扬、鼓励,以真诚的态度表明老师对学生充满了高度的信任,鼓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念,这样就会收到可喜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从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他发现学生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就对学说生说“你再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工夫,你一定能做好。” 这种赏识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给他们一种信任感。此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好一个孩子的故事,又浮现在眼前:面对用泥块砸同学的王友,陶先生既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深深的挖苦,更没有棍棒的出现,而是出乎意料的用四块糖果奖励王友,并且每奖一块糖果说明一次奖励的原因,他特殊的教育方法,比严厉的批评、挖苦、棍棒的加入更奏效。

儿童信任我们,因为我们是教师,是人性的榜样。因此,我们应该爱护这份可贵的信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把精力和心血融入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视学生为朋友,消除学生心灵或行为上的一切阴影,用真、善、美的心灵去描绘,用真、善、美的言行去铸造,把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奉为师生心灵接触的纽带,以心灵赢得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体验人生的价值。

猜你喜欢
尊严感心灵学会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学会分享
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唤醒心灵
尊严感: 群众利益的核心构成
学会分享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