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阳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天堂的颜色》是伊朗导演马基·麦吉迪继《小鞋子》 (也译作《天堂的孩子》)后的又一部杰作。 《天堂的颜色》秉承了导演在《小鞋子》中开创的风格路线,通过单纯、质朴的儿童视角及简单平实而又蕴含极大情绪张力的故事,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动,并借此透视出人性的复杂和深度。不过也许像一些评论家所说,《天堂的颜色》并不如《小鞋子》真实流畅,且略显煽情。[1]但是同作为写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天堂的颜色》在声音和色彩的运用上无疑有其独到之处。在《天堂的颜色》中,色彩和声音的运用极富动感和造型,导演通过对颜色和声音的细致敏锐的感知,使影片在影像风格上逐渐偏离现实而拥有一种极致的抒情风格,在看似写实的镜头里透出浓重的象征意味,这一切也使得影片更加忧伤动人。
一
“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在影片的开始,屏幕下方就显示出这样一句话。然后是两分多钟的黑暗,整个屏幕漆黑一片,只有“这是谁的磁带?”、“我的”、“过来拿”的画外音在继续。当画面缓缓开启的时候,我们才逐渐明白,原来这是一群盲人,而主人公穆罕默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天堂的颜色》是讲述盲童的故事的,在开头这个设计精巧的场景中,导演首先向我们展示了盲人世界的无奈:一片漆黑,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但就是这样一部讲述盲童故事的影片,导演在后来的色彩运用上却极尽绚烂、唯美又不断变幻。影片题名《天堂的颜色》,可以说“颜色”本身就构成了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有着深厚的意蕴。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曾经指出:“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2](P182)
在影片中,首先给我们心灵震动的就是那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色。在穆罕默德的家乡,观众看到碧绿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蔚蓝的天空、五彩缤纷的花丛,白羽飘飞的庭院、金色的阳光……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色调始终是这样鲜丽而丰富,而且在表现自然环境时,导演较多地运用了远景、全景,充分展现了一个天堂般的家园。我们不要忘记,穆罕默德是看不见这一切的,但他又确实是可以“看到”这一切。他通过自己柔嫩而又敏锐的双手感知着这个世界,甚至可以“看到”奶奶黑而有茧的双手“又白又软”。也许这个天堂般的家园不过是穆罕默德心中的美好想象,是他对于生命、生活的最单纯的热诚与希望之所在。而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影片中的色彩时,就可以清楚知道影片中的色彩绝不仅仅是自然物的客观属性,它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调,同时也是心灵自由的渴望与表达;清澈见底的溪流、蔚蓝的天空是穆罕默德纯净心灵的外在表现;五颜六色的花丛、金色的阳光则象征着温暖和爱。穆罕默德随着父亲回到家乡,在一片绿色的乡间小路上,他一下子挣脱了父亲的手,在绿野上自由、舒畅地奔跑和呼吸;纯净的天空下,他和奶奶、姐姐、妹妹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嬉戏玩耍;在白羽飘飞的庭院里,他欢快地跳跃着。其实,在他看不见的眼里,他所在之地就是天堂,那些他看不见的绚丽颜色就是天堂的颜色。
如果我们细致观察,可以发现整部影片中主人公穆罕默德换过三套衣服,其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蓝色。而在另一个场景中,奶奶用大自然中的鲜花来熬制、浸染毛线的染料,那三大缸中花的颜色也正好是红色、黄色、蓝色。我们看穆罕默德送给姐姐和妹妹的两张卡片也可以发现,一张是蔚蓝的海,一张是鲜红的花,而他送给奶奶的胸夹也是红色的。红、黄、蓝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三原色,可以组成大自然中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同时它们也是天堂颜色的见证,是奶奶给予穆罕默德的无边温暖和爱的见证,是穆罕默德与奶奶、姐姐、妹妹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见证。
阳光照耀大地,晴朗的日子温暖而明亮。而没有月亮的夜晚是黑暗的,没有爱的世界也是黑暗的。与穆罕默德绚烂明丽的世界不同,影片中他父亲的世界始终是灰暗阴沉的。作为健康人的父亲应该看得见一切,但事实上他却什么也看不见。
影片刚开始,父亲便向校方提出可不可以把穆罕默德留在学校里,他急于想摆脱穆罕默德的原因,是怕自己的再娶会因为瞎眼的穆罕默德而受拖累。后来穆罕默德虽然还是被带回了家,但是在后面的情节里可以看到父亲不止一次想谋害、抛弃穆罕默德。在回来的路上,穆罕默德蹲在溪边洗手,父亲坐在他身后吸烟,突然一个推的镜头直逼穆罕默德,仿佛是身后的父亲要把他推入水中;之后父亲又把穆罕默德带到幽深的森林里,带到咆哮的海边,让穆罕默德始终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直至最后他把穆罕默德送到了盲人木匠家。
而对于这样一个有着阴暗内心,对儿子缺乏父爱的父亲,导演在塑造其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一种冷色调的处理方式,所以围绕父亲的主要是灰色、黑色、白色。
影片中父亲第一次出场时就是一副阴郁的形象:全身灰色的衣服,杂乱的灰白胡须,阴沉幽暗的表情,充满恨意的黑色眼神。而在影片的后面部分,父亲的出现也多半是这样的形象。当父亲把穆罕默德送到盲人木匠家后,他回来时披着灰色的头巾,只露出仇恨的眼神,在阴暗的雨夜中仿佛是从地狱来的使者,让人不寒而栗,在这里他俨然是“邪恶”的象征。
我们再来查看父亲劳作的地方:黑色的浓烟四起,到处堆积着黑色的煤块,这里的人包括父亲都是灰尘满面的,画面总是显得肮脏和杂乱。而这样的画面不时出现,与穆罕默德和奶奶、姐姐、妹妹劳作的绚丽的大自然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造成了一种不安的心理感受,似乎看到在天堂颜色的附近始终隐藏着一种邪恶的颜色,正威胁着主人公的命运。
白色在影片中出现时更多的是一种死亡之色、恐怖之色,它也是父亲危险心境的一种外在展现。如影片中父亲站在白茫茫的咆哮的海涛前盯着穆罕默德看,后面汹涌的白色海浪显然可以理解为父亲内心的罪恶想法,他希望穆罕默德被卷走。而白色在影片中的突出表现无疑就是浓雾的出现。父亲在送走穆罕默德后,影片中的画面就开始弥漫起一层浓浓的白雾,大自然变得白蒙蒙一片,原本幽暗的森林、山野,在此时显得更加阴森恐怖。到这里,影片的主色调也基本转为了这样一种单纯的冷色调,在后面的时间里,影片再也没有出现过鲜丽的色彩。
白色除了营造出这样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暗示着父亲的危险心境外,也一步步地将主人公带向了死亡的境地。影片中首先是奶奶的死亡。临终前奶奶围着白色的头巾躺在床上,幻觉中看到在一片白雾之中逐渐显现的穆罕默德。在这里,白雾的运用使得写实主义的影片,渐渐地带有了一种“超现实”的味道,更彰显出在父亲的冷漠中奶奶的爱的伟大。当然,这里的白色在另一个层面上是展现了奶奶死亡的圣洁。之后便是主人公穆罕默德的死亡。当他再次和父亲经过原先来时的绿野时,我们看到,原本阳光照耀下宽广无际的绿色田野已被一层浓厚的白雾所笼罩,地面上坑坑洼洼,充满浑浊的积水。父亲牵着穆罕默德的手一步一步走向浓雾深处,似乎预示着穆罕默德正一步一步地走向前面未知的死亡。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穆罕默德骑马经过独木桥时,他连人带马都摔进了白色的湍急奔腾的溪流中。
对于影片中色调的变化,还有两个看似神来之笔的场景:一个是当奶奶去世时,她原本暗淡的脸部突然之间逐渐变亮,仿佛一束圣洁的光在照耀着她,直至她显出舒心的笑容;另一个场景便是影片最后,当父亲抱着穆罕默德时,穆罕默德苍白的失去生命色彩的手又慢慢地变得有光泽,慢慢地变成亮丽的颜色,接着他张开手去迎接那一束来自天国的光亮。而这样一种色调变化的运用更是升华了影片的主题,与《小鞋子》中最后金鱼亲吻阿里的脚趾一样,它具有一种救赎的意味。
红与黑的反衬,是人性中善与恶的对照;绿与白的对比,是生命与死亡的对峙。生命是宝贵的,无论它是完美还是残缺,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它的存在。当我们用爱去浇灌它时,它便会染上天堂的颜色而茁壮成长,而当我们用仇恨去对待它时,它便会陷入地狱般的黑暗而迅速夭折。这也正是影片通过色彩所致力探讨的话题。
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是一部表现盲童生活的影片,电影开场处的精巧设计已经表明了这一点:画面漆黑一片,接入的是老师分发录音带时与孩子们的对话声以及各种录音带的声音。对于一个盲童来说,当失去视觉之后,听觉无疑就成了他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正因如此,影片中导演对于声音的运用就被凸显了出来。
故事开始不久,导演首先就安排了一个动人的场景:穆罕默德在等父亲时,一只鸟的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凭借自己敏锐的耳朵,赶走了企图杀害雏鸟的猫,接着在一堆树叶下摸索到了这只小鸟,并靠着感觉爬上树,把小鸟放回了巢中。而紧接着,当穆罕默德随父亲在镇里购买物品时,父亲和店主交谈着,而坐在椅子上的穆罕默德却竖起耳朵聆听着不知来自哪里的鸟叫声。导演似乎对“鸟声”情有独钟,在影片的后面部分他还特别表现了穆罕默德对啄木鸟、海鸥等叫声的高度注意,其中,穆罕默德聚精会神地倾听啄木鸟发出的声音这个镜头多次重复出现。
与“鸟声”相对应的,还有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风声、水声、马的叫声、鸭子的叫声、海涛的声音、打雷的声音……而这一切都被导演以一种扩大的音响效果所展示,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听觉。也许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它们,因为我们已像影片中的父亲等一些人一样对周围的一切变得迟钝和麻木。然而,对于穆罕默德来说,这些声音绝不是一般的声音,奶奶说“那是啄木鸟的声音,它们在做窝找食物”,但他却说“这些鸟们在交谈”。在穆罕默德看来,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是上帝向他诉说的秘密,失明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外面这个“天堂”的执着感知。而这样的一种“聆听”,也象征了穆罕默德心灵的自由奔放和纯洁安适。
当然,影片中的音响也绝不仅只是为了简单地去摹拟自然音效,创造一种环境的真实感,而是导演将音响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使自然音效极其巧妙地起到了一种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内心隐秘想法的作用。
影片中,当穆罕默德听到各种美妙的自然声音的同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一再被森林里犹如野兽吼叫的空籁之声所惊吓。如父亲去求婚前在水塘边刮胡子,却突然被来自森林深处的怪异叫声惊吓,一不小心摔碎了镜子并划伤了脸,随后破裂的镜子里映出父亲多重的影像。当我们把这怪异的叫声和分裂的影像联系在一起时,这个场景就明显有了象征意义,它表明了父亲矛盾、分裂的人格形象以及内心潜在的危险欲望。而之后,来自森林深处的怪异叫声便仿佛梦魇一般缠绕着父亲,也不断地惊扰着我们。在父亲送走穆罕默德后,轰隆的雷声便适时响起。这些声音不仅给影片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森恐怖的氛围,也不断暗示着父亲的心始终被一种邪恶的力量所驱使,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挣扎。
在另一个场景中,父亲把穆罕默德带到海边,这时巨大的海浪声、海鸥的悲歌和穆罕默德模仿海鸥的声音瞬时灌满我们的耳朵。在这里,声音显然已超越了单纯的自然音效,汹涌的海浪声威胁着穆罕默德的生命,海鸥的悲歌仿佛是上帝的怜悯,而穆罕默德那越来越大的喊声似乎显示着他对于命运的顽强抗争。在这个场景中,声音的营造具有巨大的张力,它让我们跨越了画面,使我们的心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他担忧,也为他所感动。
导演对于声音的巧妙运用不仅只是体现在对这些“有声”音响的处理上,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导演还使用了“无声”这样一种表现手段。如当父亲看着穆罕默德跌入涧谷,这时宏大的水流声蓦然消失,我们突然间听不到任何声音,一切变得如此安静,镜头前只有父亲脸上百味杂陈的表情和穆罕默德在水里拼命挣扎的画面。导演这样一种“无声胜有声”的静默表现手法,让观众直接深入到了父亲的内心深处,看到他激烈斗争着的矛盾心态:是救,还是不救?终于,爱还是战胜了邪恶,父亲发狂地喊叫着穆罕默德的名字并奔向涧谷,一瞬间,我们的耳朵中再次充满了狂躁的流水声。而奇怪的是,此时我们一直紧绷着的心弦竟然松弛了下来,虽然穆罕默德生死未卜,但至少父亲去救他了,这时,观众看到了爱,也看到了希望。
克里斯蒂安·梅茨在《电影的意义》中说:“一个视觉的或听觉的主题——不管是否经过安排处理——一旦在构成整部影片的述说中取得了其正确的语义群位置,即会发展出比其本身更多的价值,而且随着其接收更多的其他意义,其价值更为增加”。[3](P97)而从上面对《天堂的颜色》的分析也可以看到,这部影片在色彩和声音的运用上是细腻而又感人的,真实而又富于象征意味。也许色彩和声音正是导演提供给我们的一把进入“天堂”的钥匙,他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心中那一抹最为亮丽的“天堂颜色”,也不要忘记去细细聆听那来自于“上帝”的秘密声音。
[1]童煜华.何处寻觅天堂的颜色——伊朗之马基·麦吉迪 [J].电影新作,2005,(1).
[2]刘宏球.电影学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