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雅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研究*
孙晓雅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支持。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思潮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并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群众从小处践行,树立党员干部榜样作用和做好新媒体工作,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
文化是人最基本的社会身份和属性规定,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其对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一个民族或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对本民族或国家的影响同样巨大,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社会进步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前进的尺度。[1](P253)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体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理论的作用并不是其本身,而是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必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产生现实意义。因此,培养普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坚持,就成为新时期思想工作一个重要的任务。但不可否认,在当下推进这项任务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理解、内化程度并不等量齐观,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全民族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机制。
社会的发展要想稳定有序,有赖于共同思想和信念的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旨在使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充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越来越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就能转变成生产和生活的自觉行动。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的建设,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灵魂和支柱,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引起人们思想混乱、价值观颠倒,甚至有人用“世风日下”这个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道德失范引起的社会负面影响。“缺乏信仰,心灵不受任何约束;不相信未来,只相信现实的享受;不相信周围的人,只相信自己,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切……不相信世界上有美好的东西,一切美好的东西要么是可笑的,要么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2]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性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共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想文化的作用深刻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同时,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侵扰,进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弘扬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重要动力
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党在新时期文化领域提出的重要举措,这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互促进的。从国家层面而言,中华文化历来强调的“民本”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是一脉相承的,都主张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普通百姓的现实需要,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中华文化强调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在古代经典著作中,要求人们待人接物力求包容,以宽厚仁慈胸怀承载万物;强调以信立人,力争做到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关于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要求里得到精彩的展现。另一方面,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亦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集中体现了不怕牺牲、敢于创新、不畏困难、艰苦朴素等优良品格,这些思想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国家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对上述精神和传统的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收、所认同的核心理念和中华民族与党的优良作风是一致的。这些优秀传统和作风的发扬光大必然在社会上引发示范效应,从而为社会思想面貌的整体提升提供给养。
(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P11)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当前各族人民事业的核心动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当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艰难险阻,克服这些艰险要依赖于我们强大的意志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强大意志的根基。因此,应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高扬,从而转化为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与价值取向成为社会的基本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价值阵地,这就需要提出既具有正确性又具有包容力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整合力。这主要体现在:(1)将更为广泛的民众加以包容和整合在社会主义旗帜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整体而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就个体而言,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汇聚成国家复兴之梦的实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有利于个人、阶层以及各个群体的团结统一,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2)有助于团结和整合复杂多样的利益主体。共筑中国梦就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这客观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整合各种利益关系的功能,能够引导和教育、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
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我们既要做到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切实关注群众要求的变化。目前存在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的积极因素分析
“从本质上说,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内容,体现时代的精神和主题,核心价值观才能起到引领时代潮流和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主要因素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反映时代的最强音。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1978年发轫的改革开放在我国取得了重大进展,使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明显提高。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使中国经济连上新台阶,在面临的发展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保持了增长总量和适当增长速度的量的优势,而且在又好又快发展层面具有质的优势,与此同时,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和国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政治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存量不断增加,有序政治参与的权利与途径得到了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根本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健全、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此同时,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党还采取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等改革措施与发展途径。
在民生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为人民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上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一方面为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为社会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足动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与高度概括,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覆盖各个阶层,具有极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广泛性和包容性。从此维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广泛社会认同的本质就在于其既是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对其他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存在也并不是一味的排斥,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
(二)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的因素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我们在推进其大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负面干扰。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中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的路径有更好的认识。
1.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认同的制约。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相互碰撞,即是说,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多元并存,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趋向复杂化。针对当下的各种社会思潮并存,我们在看到其有利于思想观念解放、文化发展繁荣的一面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这种多元思潮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认同造成事实上的干扰。比如,“普世价值”理论,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他们在宣传战中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与马克思主义争夺群众。
2.一些市场负面思维的消极冲击。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现存主要经济模式。从历史来看,市场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党坚持不懈推动市场化改革,才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是也不应忽视,市场经济也造就了社会的原子化,造就了社会中的市场负面思维,也就是全面以金钱和物质享受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和扩散必将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十分严重的冲击。当前我国还处在市场化发展的转型期,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状态,迫切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否则市场思维将严重腐蚀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和态度,造成思想迷失和道德滑坡,容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偏差。
3.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和突出问题的影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诸如某些地方政府不作为与党政干部腐败贪污现象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说服力和认同度。
4.网络的消极影响。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已经改变了人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生存”成为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成为人们生动的生活写照。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网络对社会和网民产生的负面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利用网络攻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利用网络兜售资本主义的虚假的民主、自由等等,这不仅对广大网民造成心理迷惑,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提出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内化为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努力培养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最重要的是培养全社会对这个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只有在心理上能够彻底认识和深刻理解,才可能在行动中践行价值观。正如刘云山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工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6](P21)所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为大多数群众认同,就需要在宣传上下功夫。
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的传播,使人们首先接触到、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能只做抽象的文字宣传,长期进行单一的文字宣传会使人们产生心理疲劳,进而削弱人们的心理认同。因而,要围绕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比如通过音乐、喜剧、影视、图片等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来宣传,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套行动指南。只有将指南落实在行动中,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产生现实影响力。“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7]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首先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要求。要将个人的具体工作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起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由无数个个体的行动构造而成。因此,一个普通工作者看似普通的工作,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的良好行为和工作业绩事实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所以,不需要经常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口头,不需要把背诵和传颂作为唯一的落实形式,而是要看是否在工作中产生更大的成绩和更好的效果。
同样的道理,整个社会由多个层次构成。在生活方面,即使很多人没有做出重大的社会贡献,但如果能做到礼貌有序,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最低限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文明”、“和谐”等既是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亦是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道德高尚的行为来维护,只有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创造蓬勃向上的社会环境,才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三)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8](P526)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其素质的高低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很大影响。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缺乏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不积极主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奉献意识淡薄,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上述情况虽是个别现象,但由于党员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具有榜样作用,所以其不足之处也同样值得充分重视。
(四)做好新媒体建设
网络的负面影响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应对的复杂工程,需要打出“组合拳”。首先,需要完善法律,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网站的统一管理。要强化技术手段,培养网络安全的专业人才,对不良信息加强监控,堵塞有害信息传播渠道,维护信息安全。其次,加强网络运营商的行业自律,倡导文明上网,构建和谐的网络信息空间。行业自律是互联网管理的内在要求,一定的行业规范、网络道德和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是网络行业自律的关键,每一个网民行为的高度自律应当成为网络时代对网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再次,要建立“红色网站”,丰富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红色资源始终是中心载体和宝贵财富,红色网站可以把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史实加以整合,通过信息新技术,比如动漫、小游戏等,使得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能够极大地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引导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进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陈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秋石.重建中国人的精神[J].中国新闻周刊,200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毛晓华.推动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N].光明日报,2013-05-04.
[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
[7]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http://news.xinhuanet.com/culture/2014-06/12/c_126609662.htm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刘祖鑫)
On Mass Recogni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SUN Xiaoya
(SchoolofMarxismEducation,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Chengdu, 611731,SichuanProvinc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m meets the demand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helps us to build China Dream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are some negative factors among social thoughts, and should promo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m by four means, which are strengthening propaganda, inducing people to behave well, make sure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being the good model as well as make new medium keep proper.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m;popularity;roads
2015 - 08 - 25
孙晓雅(1978—),女,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64
A
1671 - 7406(2015)010 - 0070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