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萨 班,陆 颖(编译)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 巴黎 750038,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的牛奶消费调查*
(法)萨 班,陆 颖(编译)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 巴黎 750038,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我们至今还记得,2013年欧洲超市对每位消费者限购两罐婴儿配方奶粉的规定,为了满足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西方奶粉的中国人,其中主要是中国游客,超市消耗了大量库存。这发生在四月的英国,仅在澳洲发生相同现象之后三个月。这个情况被解释为,中国公民自2008年秋季的三聚氰胺危机之后,对国内生产的婴儿奶粉失去了信心。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当时添加在婴儿奶粉中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毒害了大约3000000名婴儿,夺取了至少6个孩子的生命。
这表明中国家庭需要奶粉喂养孩子,印证了近期中国奶品消费市场出现的问题及中国消费市场的趋势。
自1978年末邓小平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三或第四大的乳品生产国,其年均奶品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人均1千克上涨到1987年的4.5千克,2007年后陆续上涨至25千克甚至更多(比其他数据预估都更高)。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距离平均世界消费大约每人100kg的数据相比依然相差甚远。芬兰的消费最高值是每人360kg,算上所有的乳制品在内。在2006年,时任首相温家宝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孩子,每天能够喝0.5kg牛奶。”他的期许还远远未能实现。这还不算上中国从外国引入奶粉的总量。据说,如今只需要走进一个中国城市就能看到新的乳品商店在售卖各式各样的牛奶和奶制品,在酒店也能看到牛奶已经成为一种普通商品,中国的顾客已经习惯饮用牛奶作为早餐。
在传统的中国兴起对奶品消费的兴趣是惊人的,当时中国并不被认为在世界乳制品活动内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奶生产并不重要。根据传统历史学,乳品生产匮乏的原因是,自古以来中国农业系统中都缺失饲养业类似的产业。纵观国家历史,古代农民着重于谷物的种植。饲养业主要致力于猪和家禽养殖,附带饲养一些牛便于农耕。
这一观点时常基于如下对比:纯粹植物性农业经济为代表的东方与协调地融合了耕作和放牧的类似农业结构的欧美国家之间的对比。历史学家,尤其是汉学家,经常得出结论,认为大部分中国人讨厌奶和奶制品。他们以人们的乳糖不耐症来支持这一态度,而乳糖是乳制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当一个人患有乳糖不耐症时,其身体消化系统在分解乳品乳糖时就缺少必需的乳糖酶。孩子们体内有这种酶,但在成年时期无法持久拥有。根据最新的遗传学家研究,大约70%的世界人口是乳糖不耐症者——并非如人们广泛认为的那样只有中国或其他亚洲人口。
当然,这种认识并非完全有误,这正符合中国人想要呈现其自身社会的形象的动机。但是这种呈现让步于对一些稀有证据的误解,这些证据证明了古代中国对牛奶的强烈兴趣。事实上,中国人,或至少一部分中国人,十分了解奶,并懂得如何使用它。当时,奶作为一种可食用的产品,人们对其有消极与积极两种观点。
消极观点认为,在历史上,中国总是被野蛮的牧民包围,他们依赖于动物饲养业并因此成为了食肉者与饮奶者。在当时,中国人认为奶并不是为自己准备的普通食物产品,而是为文明尚未开化的野蛮外来者准备的。
积极观点认为,奶是传统药典的一部分,动物奶(不仅仅指牛奶)和人奶被认为含有医学活性成分。确实,奶对儿童、老年和体弱者而言是一种补药。
这是普遍正统的中国奶历史。事实上,这种观点未能解决古代中国技术专业及制奶处理知识的存在问题,这些知识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忘却。在6世纪,一本十分有名的农书上,人们可以发现在诸多记录中,对发酵乳的生产过程有详细描述,这是一种可饮用的酸奶,直至14世纪都异常受欢迎。这种食物的消费维持在特权阶级内,从各种文本记载中,例如在18世纪,我们就知道一些少数享乐者已习惯于食用奶品制成的美味佳肴。而且,每一个中国皇室都有自己的牛群和马群,奶被烹煮并运往皇宫内。这在由野蛮起源的满族人所建立的清朝时期尤为显著,伴随着1911年中华民国的诞生,清朝土崩瓦解。
1973年,当我作为文革后第一批中国的留学生时,我发现没有任何相关的古代记载,除了老北京的酸奶手工制作。
大约自14世纪起,大部分中国人的主食是谷类食物。他们认为奶是一种药剂成分,人们只在必要时才使用它。对小部分富人而言,奶是一种药物,同时也是一种用以制作美味健康食品的珍贵且稀有的食料。
关于奶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很重要:在当时中国发生着深度转变,其结果是对西方文化的同化,这最初由清朝末年开明的精英分子开始,并继而在共和国时期通过更年轻的知识分子深入展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大城市中建立起外国殖民租借地,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如果改革者最关心的是在他们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当然在现代化道路上牛奶并不重要,但在某些方面,奶是十分重要的——对居住在中国的主要外籍人员而言,正如除了从商以外在其他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环境中生活一样,重要的是维持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持续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都关注着肉类(主要是牛肉)、小麦粉、酒精饮料,当然还有牛奶的供给。其中牛奶被认为是对儿童而言极为重要的。在他们停留期的初始阶段,他们依赖于进口商品,但是在他们获得允许之后,立刻就地取材生产自身所需。因此,为了自身利益,他们迅速开展了奶的生产活动,这发生在1869年之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他们能够进口欧洲品种的奶牛。
在些年间,为了自身的供应品补给,驻扎在上海的部队、修道院,和富有的外国家庭在自己的院子里都养着一头或两头牛。这一直持续到大约1880年,当时牛奶开始被装在啤酒瓶里出售。这一交易标志着在上海以国外利益为主导的真正奶制品工业的诞生。然而,上海奶制品部门最终被当地企业家从一个垄断的外国资本演变为一种进步的资金流入方式。在1931年,鲜奶市场在中国人和外国商人之间均分市场。
1936年中日战争前夕,上海奶牛数量超过3000头,上海市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奶生产地。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企业家们的奶产品生产是与日益增多的奶产品消费密切相关的。1935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占了上海大约四分之一的奶品消费总额。但是奶很昂贵,上海的牛奶饮用者有办法将被认为是奢侈品的饮料纳入日常食物之列。
著名的自由农场的中国所有人是当时在上海最活跃的奶商之一,他并不乐于见到这一情况,并将其解释为人们对奶的健康优势的普遍忽视。但即使是那些最肯定饮奶好处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牛奶已经成为一种贵族化的饮料,平民百姓无法作为日常饮用。
对那些习惯于每天在家门口收到瓶装奶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奶消费的新趋势是以奶的定位变化为前提的,即从一种制药成分或一种奢侈品,转向每天可饮用的普通食品。如果人们有钱有势,那么奶就能成为像大米或卷心菜那样的日常食物,这种地位转变的发生并不是巧合。一方面,这种转变是外国食物渠道激励了那些已习惯并接受外国食物的中国人的结果。
但是这也是官方引入改良或19世纪与20世纪30年代期间先进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推进促成的间接结果。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主要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尤其是在城市。这一时期国家步入现代化并日益强盛。简单地说,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中国人借用了彰显西方国家优越性的科学和技术。所有知识领域都被包含在这场运动中,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对医学和营养学运作的。
在谈医学和营养学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在19世纪末期的普遍认为观点,由于饮食差异,中国人在生理上略逊于西方人。支持这一观点的解释道,谷物食用者比肉类食用者身体更弱,他们认为相较于西方人,普通中国人的饮食无法保持其健康状况,因为缺乏动物类食品,尤其是牛肉和牛奶。
但是也有其他事情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不论强国还是弱国之间的直接关联,及其国民的健康状况。这种争论随后发展为推进中国人民“身体素质”——这一术语随后将会再论及——的必要性支撑。正如林郁沁所总结的,“在这一时期,个人的身体状况被明确地认定为国家的缩影。个体健康被描述为国力的关键。”
所以来自西方国家营养学知识的新元素开始在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变得十分流行。但是直到1929年,随着第一本营养学领域的科学论著《营养概论》的发行,科学的营养学才开始在中国被广为人知,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对喂养与中国饮食相同的老鼠与喂养与西方食物的老鼠之间的对比,吴宪证实了中国饮食缺乏热量(卡路里)和一些重要的营养元素,例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维他命,这些都能在肉类、鸡蛋和蔬菜中得到,而这些食物很少有大部分中国人食用。根据吴宪所言,这种近乎素食的饮食习惯,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的体格比西方人小且显得孱弱。吴宪充分意识到了在中国不同的种族部落中,中国饮食成分的实际多样性。他最早的陈述是,“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80%而城市住户只占了20%”,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国人口都是贫困且缺乏营养的。
但是,吴宪并不愿只做一个关在实验室里的经验丰富的研究者,他试图推广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在中国农村地区实施。除了声称黄豆和豆腐是蛋白质和钙质的极好承载者,以及全麦面粉、糙米都比精米或白面粉更有营养之外,他还补充道,为了确保每天获得奶,饲养一头绵羊或山羊比饲养一头牛更加经济实惠且易于操作。这是一个可行的建议,绵羊或山羊的奶是极好的食物,尤其对儿童来说。据他所说,这些奶和牛奶相比具有相同的营养。当然,甄别中国饮食的弱势和缺陷尚不足以,但他不得不对如何改善做出回应。但是牛奶的产量不是吴宪的分内之事,因为其他人早已介入这一经济活动。
租借地的外国人为中国最早的奶品经营建立作出了贡献,但是正如此前提及,中国的商人也开始渐渐介入这一经济领域。乳牛场自由农场的所有者是一位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他并不是第一个在外国大学里获得学位的人。与他一样,一些最早从国外返回的留学生想要运用他们在国外大学获得的知识来提高中国的农业,并为奶类和肉类的生产创造良好的饲养业生产系统。但是要落实这类活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创建乳牛场的想法并非新近提出。曾有人向清皇室提议建立乳品业并通过学习日本获得发展启示,由日本,可以追随在19世纪中叶及其后美国专家的引导下北海道乳品业的起步经验。这是颇有影响力的学者罗振玉(1866—1940)的首创,他是农业科学协会和1897年上海农业学刊的创办人。然而,作为一位广为人知的文献学者、碑铭研究者以及古文物研究者,罗振玉提出的这一建议完全被清政府忽视了,于是他放弃了对奶制品的推动。随后,他在农业学刊发表了一些以国外经验为主题并进行详细描述的文章,这些文章似乎是最早陈述中国奶品问题的文章,作为农业的一个全新领域,开始迈向新的未来。
这些前景美好的开端,不得不与教育项目中饲养业和乳牛业证实的先进利益联系起来。这一经济领域不得不被描述为一种学术理论与实践纪律,多方面因素促成了这种新的觉醒:通过对外国专业书籍的大量译介,在乳制品行业外国商人的行动,以及在学校里公开讲授农牧业培训课程的基督教传教士,由此人们更易于现场获得新的知识。最著名的首创案例是广州岭南学堂,1922年它建立了农学院。乳制品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目,相关课程不能仅仅是理论化的,还必须结合实践。在这个学院里建了模范奶牛场,学生们不得不学习如何饲养奶牛,并获得牛奶提供给所在社区。
一般来说,广州岭南学堂的美国教员和职工似乎完全意识到了当时中国农业的需求,尤其是中国的奶问题。如果我们相信1911年农学院院长和主任所写的报告,则会看到由于缺乏对动物的驯养,中国农业当时实际是怎样的境况。奶的使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生存境遇,这是报告的结论。如在广州、四川和南京相继成立了实验性的乳制品基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22年由兽医虞振镛(1890—1962)创办的北京模范奶牛场,他是清华大学教授,毕业于伊利诺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并从国外带回一些外国奶牛到中国。
正如后面这个案例表明,在20世纪前三个十年中,中国的专家想要在不断增长的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上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营养学家、生物化学家吴宪,新生代的农学家、兽医、畜牧专家都在当时涌现。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经在外国大学中受过训练,主要是美国大学。我称他们为“中国奶人”。
科学家:其中包括农学家、农业工程师、兽医诸如此类形成了一个研究群体,致力于农业问题。他们在学术刊物和论著上发表实验和研究成果,致力于牧牛业、杂交育种、对抗家畜流行病和牛瘟的新对策,等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被农业部雇佣为政府官员。
在这个大趋势中,最具象征性的案例大概是蔡元培的儿子蔡无忌(1898—1980)。蔡元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蔡无忌以农业工程师的身份从法国毕业,随后成为了兽医。他返回上海后,建立了一个兽医诊所并在市政府中身居高位,主管兽医控制和农产品的质检。
商人与企业家:比如,1920年在上海创建自由农场牛奶的热情老板,他和其他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在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学专业之后,1913年返回中国,1920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作为一个学生,他完全相信美国的生活方式,他完全确信奶是“完美的健康食品”。所以,除了他自己的生产活动之外,他在上海创建了一个面向其顾客的自由周报来传播他的理念和知识,关于“家庭改革,经济合理化,营养改善,公共卫生和健康习惯”,其中包括日常牛奶消费对健康的好处。
专著作者:20世纪30年代,将奶制品生产、科技和知识作为其论著主题的人。这些书籍或多或少使大量读者受益,尤其是它们包含了当时的一些统计数据和对社会现象与中国化生存方式的观察,这些专著异常有趣。
作者对美国乳制品的兴趣可以通过书中大量的资料体现出来。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对营养学尤其是儿童饮食感兴趣的内科医生对宣传相关知识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营养学主题下,他们的一些书中写到了奶。对奶的普及消费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这些文章中,对牛奶消费推销的论证有哪些呢?首先,他们针对牛奶的内在本质和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完美的食物”并被认为是儿童所必需的。第二,由于奶被认为是对缺少动物蛋白的中国餐饮的补充,他被认为可强健体魄并进而强固邦国。这一观点成为19世纪末期十分流行的观念。所以,奶成为了中国及其国民步入现代化的途径之一,正如我们所见,奶不再被认为是对人们健康有益的一种药物成分,而是成为了日常消费的普通饮食。
这些论证明确地指明了一种富足的饮食,包含了肉产品、鸡蛋,尤其是奶。自远古以来,在《圣经》及其阐释的文本中,奶就被提及,这也是论证之一。事实上,这种说辞与几十年前奶在美国发展时的情形十分类似。《圣经》中认为奶是大自然的完美食物这一观点,被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社会改革家所倡导,因为饮奶与新教传统仍占主要地位的禁酒联盟的禁酒条例彼此关联。
不同于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的那样,其实饮用鲜奶数百年来都是人类饮食的一个次要方面:即便对孩子们而言,奶也并不是常用食品,除了在美国或欧洲的农场地区。最重要的事实是,奶是一种天然物质,不得不在急速的退化中得到保护。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饮奶依然十分罕见,除了在一些传统育种区域的挤奶点。但食用乳制品却在许多国家是一个普遍活动,尤其是已被证实了具有各种奶酪传统的欧洲,以及将凝乳、酸奶、黄油作为日常饮食内容的北非、中东、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世界其他地区。
在19世纪末期及20世纪,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每天饮用牛奶。开启这一全球性模式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早已阐明过,新教联盟和慈善家通过召唤圣经迦南这一流溢着奶与蜜的土地,来支持和拥护奶的饮用。但是,也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场运动,例如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随着实验营养科学的诞生,关于牛奶本质的医学论述发生了根本性逆转。英国医师、化学家威廉·普鲁特、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和法国军事医生米歇尔·利维,还包括其他一些人,都力图推广奶应有的好处,将其作为一种有营养的食物,这与他们前辈的论证正相反。
正如人们所知,19世纪的开端表示着一个新的世纪,这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期。在为人类带来一系列物质优势的同时,这场变革使得奶作为一种日常食物变得日益流行。冰箱赐予了其保存的可能并延缓了生物降解,允许牛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饮用,这一扩散又因日益发达的运输系统得以促进。
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可以解释奶消费的宣传过程,例如一些创新者与发明者的好奇心,正是他们在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多样的工业步骤生产奶粉和炼乳。不到十年的时间,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就提出了专为幼儿的配方乳,亨利·内斯托尔发明了以奶为基础的知名婴儿食品,这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研磨成粉的奶是“浓缩”或“减缩”的,这使其能长距离运输而不至损毁。
这些工业生产过程的经济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自1867年,雀巢的乳制食品已经售往世界各地,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美国、英国、瑞士的乳制品公司之间的世界奶市场已形成激烈竞争,它们出售浓缩奶、奶粉或类似雀巢乳制食品的麦乳精。
19世纪80年代,所有这些产品在亚洲,例如印度尼西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世纪交际之时,由于在东亚大城市,例如香港和新加坡建立销售仓库的新方法,产品便可出口中国,仅就雀巢和英格兰·瑞士炼乳有限公司的总销售额就急剧增长。
世界的奶消费模式都与中国有关,当然,每一种奶都包含在内,不管是鲜奶、浓缩奶或者奶粉。在后面的案例中,我们会看到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工厂建立,奶粉消费开始进入中国,而奶的进口其实从未停止过。
婴儿、幼儿和儿童是最先在奶品消费潮流中被卷入的。这也是为什么亨利·内斯托尔的发明如此成功的原因。正如梅兰妮·杜普伊斯在她2002年发布的书《大自然的完美食物:奶如何成为美国的饮料》中所说:“19世纪中叶,鲜甜的牛奶作为美国食物开始了它真正的生活。首先,作为婴儿乳汁的替代物和为断奶幼儿的饮料……”她补充道,“城市化的兴起和幼儿的人工喂养是齐头并进的。”于是就能理解为什么工人阶层的母亲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在这些例子中,鲜牛奶是用饮用水稀释过的,但是代乳品,如奶粉或浓缩奶,则更多地被使用。
那么在中国的情况是如何呢?正如我们早已指出,居住在中国租借地的外国人最早想要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奶品。他们在20世纪前就购买奶了。根据他们将奶提供给病人、年长者以及无法哺乳的母亲这一传统习俗作大致推测,他们至今仍在使用奶。从1910年起,由于受一些新闻报刊中大量广告影响,奶在当时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提供儿童的普通食物,孩子的母亲正是广告的目标。
事实上浓缩奶和奶粉是最成功的。这些西方产品进入中国的进口量以决定性的速度急剧增加。在1904至1918年间,销往上海的进口罐装奶销售量翻了三倍,在消费需求下,每年都有明显增长。此后,根据193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海奶粉和浓缩奶的进口量几乎与鲜奶的生产相持平。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为什么人们对外国产品有越来越多的兴趣呢?
当人们完全缺少人奶或无法提供足够分量的人奶时,这些代乳品奶作为人奶的替代品提供补给。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叶期间,母乳喂养在许多国家内持续减少,正是在这样,著名的牙买加营养学家、医师西塞利·威廉声称,“母乳喂养在很大一部分人眼里并非时髦之举。”
从19世纪晚期起,母乳喂养在美国开始减少。将代乳品引入市场帮助形成了一种新的哺乳模式。当然,人工喂养早已为人所知,因为人奶并不是随时充足的,在没有母乳情况下,不同的谷物粥或牛奶就被经常使用。这也并不容易实现,因为牛奶在一些地区十分稀有,恰当地使用奶也十分有难度。
代乳品更为便捷,因为人们只需将沸水冲入奶粉或浓缩奶液中,即可得到完美的婴儿奶,能够在母亲不能或无法哺乳时喂养婴孩。即使十分不幸地,其中一些在生产商基于脱脂奶生产出来过程中缺乏了某些营养元素,但人们很容易就能想像到这些产品的巨大成功。
正如前文概述过的,我们现在已知20世纪20、30年代,生机勃勃的乳业登入中国。但是这一情况随着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的走向恶化,由于国内鲜奶生产完全无组织化、卫生生产条件逐步恶化,反使进口加工奶和奶制品的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中国分析家所言,这是本土乳品业发展艰难的基本原因,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及联合国的大量奶粉捐赠,本土乳品业彻底萎陷。战后,乳业依然奄奄一息地存在着,但是仅局限于中国西北部交界带的传统产奶地区,并且只有十分微弱的经济影响。一项估计数值表明,1949年,乳品人均和年均消费仅有370克。在20世纪50年代,乳品只能通过粮票定量分配,且只分配给有限的人群,如婴儿和老者。也就是说,乳品失去了它作为日常食品的地位而再度成为稀有且珍贵的食物,正如它过去长时间来那样:是一种药材。
自1986年起,由于重要贷款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类似国际组织及丹麦、新西兰、瑞士、法国等乳品产业发达国家的帮助和贡献,新乳业在中国兴起,情况有所好转。在很长几年时间里,乳品在城市里依然是被配给的,且其消费仅限于孩子、哺乳期妇女、病人和年老者,并且必须提前一周进行预订。但是中国各地对乳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第一个乳品消费热潮可以被框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对乳品的记忆,或更准确地说是对其营养品质的记忆,并没有被人们忘却。中国人要喝奶,已然意识到这一群众愿望的中国政府则力图遏止。负责农业政治的当局预估认为,中国的食品补给已无法仅倚靠谷物耕种来维持,必须做出调整。一项根基于谷物与家畜的全新农业经济模式必须实现。
在最后几年,如果中国人能够享受总体较高的生活水平,则乳品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购买,包括因为价格昂贵导致相对较低的奶摄入,大部分人都将会认为奶是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必不可少之物。这个愿望由中国农学院的一位专家极好地表述在2009年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刊物上,他写道“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改善居民营养,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标志。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之一,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
在这段话之后,是关于日本的思考,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提倡乳品消费,这对其国民健康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专家补充道,这是因为“奶类消费对一个民族的健康与长寿,个人身体素质,耐力、智力、体力等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身体素质”这个过去被一些思想家青睐的术语又回来了。现在,对那些侵略过中国的西方国家的模仿或抵制都已经过去,但是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舞台上,这是使中国占有一席之地(或者占据第一的位置)的最好方式。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出发,奶消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信号,但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彻底解决。
(责任编辑 陈 兰)
A Survey on China’s Milk Consumption
[France] SABBAN, tr. and ed. by LU Ying
(EcoledeshautesEtudesenSciencessocials,Paris, 750038,France;SchoolofHumanitie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ZhejiangProvince)
As the general living standards of China rise, so will the demand for milk in the market. To regulate the market of diary products, strict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should be adopted. As shown by the survey on milk consumption in the Chinese market, the Chinese people need to get healthier by taking in more nutrients from the milk. Moreover, the level of milk consumption is also an index indicating that China is entering a well-off society. Milk is one of Mother Nature’s gifts to keep man health and strong, a food that is the closest to perfection and, consequently, quality of the diary products in the Chinese market should be strictly regulated.
milk consumption, survey, quality regulation
2015 - 08 - 15
Fvancoise SABBAN(1947—),女,法国人,法国高等社会研究院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食物史学家,著有《用餐时间:权力,时间和社会节奏》、《食品和饮食图》、《历史视角下健康身体内的健康食品》等,研究方向:食物史学。陆颖(1989—),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
F768.2
A
1671 - 7406(2015)010 - 0011 -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