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珊
译制片是通过影视这一大众媒介实现传播的,是影视领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所以其本质是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兼具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影视译制是一个特殊的创作活动,配音使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得以实现,实质上这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从语言存在形式上讲,译制片分为字幕译制片和配音译制片;从语言转换方向角度来讲,又可分为汉语译制片、方言译制片和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本文探讨汉语配音译制片。
译制片中的艺术语言——画面、声效及人物对话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在各个欣赏因素当中,“人物对话”被很自然地凸显出来,因为译制片中的人物语言不同于一般电影,它在形式上是外国人说着流利的普通话,但从深层次上讲,这种语言实际上是融合了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中间”语言,将“陌生化”与“本土化”完美融合,产生了极具特色的译制片语言风格,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风格是成熟稳定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译制片配音的独特风格是让观众感受到了“洋味儿”,产生一种陌生的美感。它并不是简单的用外国人的嘴说中国话,也不是原片的附属品,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其实很多优秀的译制片早已脱离原片而独立存在,译制片电影录音剪辑,也是纯粹靠声音来听电影,通过声音想像人物,这从另一角度也充分说明了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译制片语言自身所携带的“洋味儿”与配音演员的音色、个性“和谐共处”,从而在风格上重构了审美意象。这种重构是同时扮演一个角色的两个演员独特的创作合作和艺术上的平等,不过两个演员当中,一个是把自己表演的可见外貌给予了银幕上的形象,另一个是把具有自己音色和音调,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声音,给予了银幕上的形象,从而达到言语形象和视觉形象的完美融合。
1.译制片配音创作的“双重制约”性。文化是译制片配音无形的指挥棒。在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中,语言是人类文化成长的关键,其他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以语言为基础。语言和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结晶,文化又靠语言得以传播。所以在语言活动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对于译制片而言,由于它并未改变原片的画面和声效,所以它必然将原片所承载的异国文化传达给观众。译制片配音创作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先要与原片吻合,尽量忠实于原片,再在原片允许的范围内创造富于新鲜感的语言。
如果说,文化是配音艺术的“无形束缚”,那么,原片的整体风格、节奏特点、人物的情感就成了它的“有形束缚”,这就造成了它的被动性。影视译制人员不可能改变原版电影的画面,而只能让翻译过来的语言去适应画面。其配音要求配音演员要绝对“忠实于原片”,广义上是忠实于原片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狭义上是忠实于原片中的规定情境、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2.译制片配音创作的不完美性。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种缺憾的艺术。跨文化交流中“不存在完美的、理想的或者正确的翻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词在两种语言里是完全对等的。因此有人把这种理想称为翻译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译制片在文字翻译和配音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原片有一定程度的信息流失,要想完全再现原片是不可能的,缺憾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跨文化交流的初始动因,就存在于文化差之中。中国与原片生产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差异,原文中有些成语、俗语、俚语和一些比喻、典故,无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完全对等和准确无误的翻译,而且,配音依据的脚本是译本,电影译制的核心工作就是把译本从书面文字转化为口头声音并录制到胶片上,而由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过程中,又形成了二次误差。译制片语言是一种全新的陌生化语言,它的表达方式、语言节奏、语法结构、语音语调等因素都与原文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译制片与原片之间的误差是在所难免的,“原汁原味”只能是一种理想和没有终点的追求。
1.在原作所指向的空间里进行再创造。虽然译制片配音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和原片具体情境的制约,但它无疑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原作所指向的艺术空间里,是有限度的。虽然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它依然可以为观众跳出绚丽的“舞蹈”。译制片配音艺术中运用了“陌生化”艺术手法,把汉语普通话变成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不自然的“标准语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手法不同的是,译制人员的最大任务是尽量忠实于原片,与原片贴得越近越好,否则将失去译制的意义。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创造一种特殊的语言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的,而是本着忠实于原片这个宗旨,在具体译制过程中无意创造了一种新鲜的语言,从而实现了语言的“陌生化”。
一般说来,原片的音响、音效、画面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的时代背景、情节发展都不会因为译制过程而发生任何的改变,唯一可改变和需要改变的只有配音演员的声音。所以配音演员需要充分揣摩原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后,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和用声技巧,赋予原片人物新的语言形象,使人物形神兼备,音魂相随,难度极高。“电影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这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厂训,也是老厂长陈叙一留下的珍贵遗产。“神”就是角色的精神韵致和内心活动,“闻其声如见其人”,让语言展现出个性的色彩。配音的至高境界就是观众根本没有感觉到配音的存在,觉得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说着流利的普通话很自然。
2.适度调整原声音型,弥补原片不足。不是每一部要译制的片子都是完美无缺的,还原原片、忠实于原片,并不代表要还原原片演员的语言上的缺点。原片中演员的演技和台词水平参差不齐,音色、台词的感情可能不到位,虽然无法改变原片中的画面,但却可以在台词上进行新的创作,有时能弥补原片的不足。
如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了名著改编的电影《复活》,由于欧美以女孩宽厚、低沉的声音为美,原片中扮演女主人公卡秋莎的演员声音从头到尾都十分低沉,音色变化不大。但是从整部影片的内容来看,人物命运几经波折,在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外在神情上均有很大的变化,而原片中演员并没有把人物的不同状态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出来。加之她面容俊秀,说话声音却很低沉,这与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不符,显得不太协调。配音演员在深入分析了卡秋莎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发展的基础上,对原声音型进行了调整和创新,赋予了人物更加丰富的音色和更加丰满的性格。在音色、音域方面的多变弥补了原片演员音色单一的不足,使原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原片人物的形象。可见,精心译制出来的影片可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它为原版影片创造出新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加强和提升了原片人物的形象,使影片能更好的被观众所接受。
译制片配音表面上是实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创作过程实际就是跨文化对话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依靠语言得以传播。译制片配音的艺术创作虽然受到原片很多方面的制约,但这也是塑造译制片独特声音的重要构成因素,可以说,没有制约就没有译制片配音艺术。
[1]刘迟,朱微明.翻译片的艺术[J].电影艺术译丛,1953(Z1).
[2]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