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王春龙:自媒体越来越没意思了,也越来越没有价值了。这是圈里很多人的看法,大家仿佛意见出奇的一致。如果一家厂商肯轻易的支配自媒体去攻击对手,那么自媒体已经沦为了口水战中的扩音器,内容已经毫无价值。不论是支持的“粉丝”,还是处在攻击的敌我双方,也只是将其看作是一种短时间内有效的武器,当战争结束后,武器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只能扔在墙角由它生锈吧。“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为了眼前利益的自媒体,等待其的只有“死得很惨”这一条路了。
@郭静:自媒体行业的展现形态越来越丰富,自媒体人的范围也不再仅局限于科技媒体圈子,国内自媒体的发展仅仅是刚起步。这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你别看有些人天天在那里踩、踢、骂自媒体,而背后看到自媒体人的文章、视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说一句“写得挺好的”。内容的价值是无限大的,自媒体不会死去,只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漂亮。
@李海刚:不能持续输出精品内容的会死。自媒体要想持续发展,“粉丝”的关注至关重要。只有聚焦足够多的固定读者,自媒体才能吸引广告商的赞助。但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续输出精品内容,“粉丝”会很快失去对你的热情。当前,是一个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读者不愁注意力找不到着陆点。一旦你的读者转身,再想拉回来,成本会比新增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优质自媒体的影响力会不断提升,其门槛也会水涨船高。当自媒体“大号”的数量级标准由万级,升到十万,或百万级时,如果你没能跟上集体步伐,你也就从优质自媒体名单中被除名了!
@eNet硅谷动力:未来,自媒体很可能会死在当前自己正在鼓吹的大数据发展上。大数据运用对于自媒体来说会成为发展中的藩篱。毕竟个人在资本、技术、生产环境等方面难以具备大数据运用的充分条件,而这正是机构媒体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解放并发展自身生产力的巨大优势。大数据运用扩大了媒体依靠内容生产的生存内涵,让编辑和记者的文字创造、平台承受用户的访问能力、用户享受服务的时间、方式都成为传统媒体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运作的先发优势规律——市场领先企业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自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较量中正在逐渐败下阵来。在这种趋势下,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放弃了自己公众账号的运营,很多已经一年多没有发过内容了。
@魏武挥:文字自媒体的缺点在于辨识度低,即使你阅读了一个作者的所有文章,也不能真正认识作者。而如果采用视频记录,在镜头前将文章读出来,这种形式下,作者本人的识别度便会提高。具有辨识度的自媒体人才有可能得到广告、赞助,甚至代言等一系列商业上的收益。视频媒体和文字类专栏不一样的是,它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并依靠团队力量进行经营、运作、推广。从形式上来看,一个视频自媒体团队,更像是一个小规模的制片公司,不单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运营。这也决定了视频类自媒体的数量不会出现微博、博客、微信公众账号那样几百万上千万的巨大体量,在受到冲击时也不会迅速死亡。但不可否认,在市场选择和商业浪潮中,依然会有大量视频类自媒体倒掉和死亡。
@伯通:从信息生产的角度来说,自媒体绝对是一种倒退,是对传媒工业社会分工的抹杀,所谓的“内容为王”“个性化生存”,最后往往沦为软文横行、营养缺失的快餐。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下,门户网站连个采访权都没有,微博上闹出天大的事来,还是要依靠传统媒体去接盘。如果传统媒体迅速倒下,门户的发稿组估计要丢饭碗。至于“自媒体”或“公民记者”,恐怕其中很多人这辈子都分不清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真正含意与区别。让这些人操持舆论场,只能是媒体形态的倒退。
@华省省:自媒体在媒体行业中扮演的是一个崭新的角色,这个角色随着微博的出现走向大众,一直延续到微信的出现,自媒体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多数的自媒体都是以文字为主,毫无疑问写作能力是让自媒体走得更远的第一点。运营自媒体的目的在于盈利,想要盈利就要利用各种营销推广能力,有了好的内容然后在把这些内容推广出去,利用营销推广能力聚拢大量的“粉丝”,“粉丝”多了自媒体的道路自然越走越顺畅!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拓展人脉,人脉堪比黄金,成功的自媒体人,都会有丰富的人脉关系。
@杰罗姆:中国的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把几乎所有的媒体进入门槛都推倒之后,出现的一场集体狂欢。不过,目前的情形是,中国的自媒体“热”,而美国的自媒体“冷”。在今天美国的主流媒体上,甚至你要找到“We Media”这个词都颇费周折,如果恰好找到了,源头往往指向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自媒体在中国发展得相当惊人,就如同当年的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惊人一样。路径与美国完全不同,甚至,自媒体概念这股东风还有可能向西吹拂。中国的自媒体概念在重塑中国的媒体空间方面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这样的影响是有边界的。可以有一些自媒体叱咤风云,但不可能有自媒体在互联网上主导媒体生态。互联网,理论上是每一个人的,实际上,主要是互联网巨人的。
@沙水寒:自媒体的火热重新点燃了四大门户巨头关于自媒体平台之争的欲火。新浪已经式微,腾讯微信与搜狐新闻客户端目前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优势明显。腾讯虽然不愿将微信打造成自媒体平台,任其自由发展,但是其把战略布局的重任交给了新闻客户端,并选择了一条与搜狐新闻客户端截然相反的差异化道路,以期实现突围。而网易则有备而来,已经悄然打通了新闻客户端和易信公众平台,决心在自媒体平台的方向充当挑战者的角色,向老大哥们发起猛攻。接下来就看搜狐、腾讯、网易如何亮剑厮杀,看腾讯、网易是否能在新闻客户端领域挑翻搜狐的自媒体平台王者地位。这一定是场重磅的好戏,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吧。
@崔俊超:自媒体平台交易模式的活法。在数以百万计的自媒体阵营中,KOL(意见领袖)和“粉丝”大号终究只是个别,更多的账号处于长尾的位置。根据80/20法则,这些账号的个体价值似乎并不大,但合在一起却有可能成为蚂蚁雄兵。由此,在相对“高端”的联盟之外,又涌现出一些自媒体广告营销平台,帮助长尾自媒体推销,帮助中小广告主采购,比如传播易、一道网。联盟好比精品店,产品(自媒体)数量相对有限,价格较高,趋向与高端客户(大品牌)合作;平台好比大卖场或淘宝,海量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中小客户(广告主)云集。如果能给到好的展位或推荐机会,自媒体在平台上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接单机会。问题是,平台入驻账号太多,又缺乏自媒体价值和信用的评估体系,容易造成广告主的选择障碍。据悉,一道网在交易的撮合机制上已开始往精准匹配方向努力,以提高成交几率和投放效果。如果有一定的“粉丝”量,而自己的接单能力有限,广告营销平台亦可作为客户拓展的重要渠道。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