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方 刘 绽
(1.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凤阳233100;2.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英语系,湖南 长沙410116)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使得我们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也在加快。合同是有关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中,合同被定义为:agreements establishing,modifying and term inating the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subjects of equal footing,that is,between natural persons,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而牛津字典中的定义为: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usually in w riting).由此可以看出合同是一种法律文本,用以确保自然人、法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是一种格式严谨的正式文体。鉴于这种特殊的应用型文体,它呈现出以下特征:1.法律合同是一种正式、庄重、严禁的文体。不能有任何个人感情的加入。语言要求朴质、自然。2.法律英语有其固定用语和套用格式。如thereupon(等于as aresultof),hereafter(等于follow ing this),这些词大多来自古拉定语和古英语文体。像这样的句子:If an agreement ismade orally,acceptance shall be reached w ithin a reasonal time.译文:要约口头作出的,承诺应在合理时间作出。这时候就不需要翻译成“如果……”这样的口语式的句子了,这不符合法律英语简明扼要的特点。如例文中给出的“……的……”,简明扼要的就把“如果这个假设意思表达出来了”,充分体现了法律文体的特征。诸如if,in case,in theeventof这样开头的句子在法律英语中比比皆是。
对于从事翻译的人来说,并不是只把英语学好了就可以的,翻译这项活动对译者的要求颇高。德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曾在其名著《译者的任务》中指出译者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然后自己再次创造把囚禁在原作中的语言解放出来。好的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原语和译语功底,同时还要掌握如何运用这两种语言。那种认为学了几年英语就可以从事翻译工作的想法过于简单。翻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译者对两种语言的掌握是从事翻译工作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知道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以及翻译文本的具体语境,即专业知识。中国和英语国家处在不同的法律框架内,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就更是对译者的水平提出了要求。
签于以上对合同和翻译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合同翻译并非易事,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是前提,丰富的翻译经验也是必备,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专业法律英语的掌握。下面我们看一些英汉合同翻译中的例子:
1.The party shall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as contracted,and may notarbitrarilymodify or term inate the contract.
误译:派对方可以完成他们的义务,而且可能不可以随意变更或者终结合同。
这句话的汉语翻译可谓是漏洞百出。可以这么说,这是译者对专业法律术语的一无所知才导致了这种低级错误。首先party和fuifill在法律英语中有自己独特的意思。前者是指签约合同的一方,而后者是指履行。另外shall和may在法律英语中也并非只是情态动词那么简单。本句中,shall和may均指的是应当、必须之意。所以本句的合理翻译应该是: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合同法,2004)。
2.THEREFORE,in consideration of the foregoing and the mutual prom ises continued herein,the Partie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这句话的难点在于套用术语,如therefore,in consideration of,herein等。这句话很容易看懂,但是翻译时要注意的是简明扼要,不要用口语中那种啰嗦冗长的句子。参考一下一个合理的翻译:故鉴于上述情况和此处的相互承诺,各方特此同意如下条款:可以看出法律英语的简洁性。这也正是法律的严肃和质朴的特点体现。
3.You are advised to regularly review the Privacy Policy for possible changes.
这句话的翻译重点就是“the Privacy Policy”这个短语,很多译者一看到第一反应就是私有政策,试问,即使在中国法律体系内我们也未曾听说过私有政策这个短语吧,很明显的这是由于译者的第一反应产生的“culture shock”。这个短语的正确释义为“私人保险”。另外一个亮点是“you are advised……”这是一个被动态,切记不要翻译成您被建议……这句话的合理翻译为:建议您定期检查私人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翻译英汉合同并非易事,由此提出英汉合同翻译的两点原则。
1.科学严谨的处理原文风格,法律文体格式工整,遣词造句严谨,翻译时一定要忠于原文,不能想当然的加入译者自己的个人感情和创作。这里我们就要提到等效翻译。奈达先生在1964年提出了轰动翻译界的“动态对等”理论,他指出“译文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应待遇原文读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一样”。(EugeneA.Nida,1964)他还通过信息论来说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接受渠道不同,如果译者非要按照原文的理解方式和思维习惯翻译,肯定会出现符合原文语言规律但不符合译文语言规律的情况,如果这样,信息传递的任务就很难完成,这样的译文也很难让人满意。正如严复所言“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金隄先生曾说过:不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一切内容都是通过语言形式表达的……通过翻译,语言的形式完全变了,从语音、语项、语句结构以致修辞手段都变得面目全非,然而翻译的目标即要表达相同的效果,这个目标是否空想?(金隄,1997)金隄这里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对奈达的理论的延伸,在翻译中的“变与不变”的话题讨论上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这里我们不多做讨论。但翻译合同时我们要尽量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来体现原文的语意。注意体现法律语言的制度对等功能。当然,在翻译时最好采用半文半白(half literary and half vernacular)的文体(邵小红,2005),这样既易于让读者读懂译文,也可以是译文看起来简明扼要、字字珠玑。
2.成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融入具体语境。这就要求熟练掌握法律专业术语和英汉文化常识。很多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一看到这个单词就会想到某个特定的汉语意思,而且这个汉语意思肯定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单词时候记下的。第一印象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们须知英语中多数单词都是多义词。比如sentence和try,很多人第一眼就认出它们是句子和尝试的意思,但是在法律英语中它们指的是判刑和审判。
同时,熟练的业务也是必备的,比如一些倒装句和条件句的翻译。比如:If the fixd time limitexpires,the contract shallbeexterminated atuomatically.如果要翻译为:如果期限届满时,合同自动终结。虽然没有错误,但是不够简洁,不太符合法律用语习惯,试读下面译文:期限届满,合同自动终结。这个译文没有关联词,但是读者照样可以读懂其上下文关系,这才更加符合汉语中法律应用问题的特征。
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外合作和贸易往来是重中之重。翻译是沟通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手段。英汉合同翻译并非易事,在对汉英两种语言的高度把握上,还要有熟练的翻译技巧。更重要的是懂得法律专业知识和英汉文化常识。语言只是人们交流的手段,重要的是在具体领域通过运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英汉合同的翻译亦是如此。
[1]Eugene A.Nida.Toward a 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
[2]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3]邵小红.英语合同翻译中的错误、成因及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4]司福成.法律英语语言特征及其语用翻译[J].华侨大学学报,2007,(1).
[5]张晓茵.合同翻译原则,特征和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