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标记论》评介

2015-03-19 22:41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孙文统
外文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类中心语句法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孙文统

《(再)标记论》评介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孙文统

《(再)标记论》深入研究了句法运算过程中的语类转换现象,是生成语法领域标记转换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提出的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Probing Algorithm)能够从全新的理论视角重新解释关系从句、循序式层级移位限制、结构岛等语言现象,亦能够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方法论视角。

标记转换;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关系从句;循序式层级移位限制;宽式极近限制

1.引言

在句法运算的过程中,词汇(words)除了构成运算推导所必需的词库(lexicon)之外,其独特的句法地位还在于为句法实体(SO)提供语类标记(category labels)。如我们所熟知的经由合并(merge)生成的中心语-补足语(head-complement)结构:

(1)a.{saw, {a man}}

该结构经外部合并(external merge)生成,动词中心语为其提供语类标记,整个结构作为动词词组(VP)进入句法运算。此外,词汇还能够以内部合并(internal merge),即移位(movement)的方式重新标记(relabel)句法实体的语类,造成句法运算过程中的语类转换。比如:

(2)I read what you readtwhat.

结构what you read本是一个CP成分,what作为D(Determiner), 经移位合并将结构what you read重新标记为DP,并由动词read选择,继续进行句法运算。这一过程涉及到同一结构的标记转换,即what you read由CP转换为DP。

句法运算中的标记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为其他句法现象的解释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对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于2015年3月出版了由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Carlo Cecchotto教授和法国巴黎第七大学Caterina Donati教授合著的《(再)标记论》(Relabeling)一书。该书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探索系列专著(LinguisticInquiryMonographSeries)中的第70部。在该书中,两位句法学教授在充分描写句法推导中的标记转换现象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标记形成及其转换的规律,并依据新的理论模型对关系从句(relativization)、结构岛条件(island)、循序式层级性(successive cyclicity)、极近限制(minimality effect)等句法现象做出了新的理论阐释。

该书适合具有句法理论背景、熟知生成语法发展最新动向的学者阅读。全书共有六章。本文先对该书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对该书的评价与展望。

2.内容简介

第1章 关于词汇的辩论(A Plea for Words)。本章从宏观上为全书关于标记(labeling)的论述做出理论上的准备。在驳斥完全句法推导模式(syntax-all-the-way-down approach)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词法与句法之间各有分工,在句法运算体系中存在一个独立自治的词法模块(morphology module)。词汇作为其输出产物进入句法运算。在本章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基本理论假设:

(i)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分属两个相互分离的模块(separate modules),词汇作为词法表征的产物进入句法表征。

(ii)作为词法产物进入句法运算的单词本身携带其语类特征(categorical features)。

这两个假设为以后章节的具体论述提供了理论前提:即单词的类别(word category)在进入句法运算之前已经被决定,在与其他句法实体合并的过程中,单词具有标记句法结构的功能。

第2章 从X-阶标理论到短语结构理论的句法标记(Labels from X-Bar Theory to Phrase Structure Theory)。本章首先回顾了短语结构理论(从X-阶标图式到光杆短语理论)的历史与缺陷,指出“合并”的最简定义中所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对称性问题(symmetry problem)与线性化问题(linearization problem)。之后指出语类标记在句法运算中的重要性。(Cecchetto & Donati 2015: 29)在本章,作者将语类标记视为句法运算的一部分,摈弃了将其视为界面上的解释成分的做法,明确了其参与句法运算的内在定义(Cecchetto & Donati 2015: 30):

语类标记(Label):

a.引起进一步的句法运算

接着,作者探讨了现存的两种标记运算模式(labeling algorithm), 即中心语运算模式(Head Algorithm)与移位运算模式(Movement Algorithm)(Chomsky 2001),指出了它们的内在缺陷(Cecchetto & Donati 2015: 32-38),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标记运算模式: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Probing Algorithm)。这种运算模式赋予了词汇特殊的句法地位:

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Probing Algorithm):

第3章 关系从句的再标记生成视角(Relativization as a Case of Relabeling)。在本章中,作者用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对自然语言中(主要是英语)的关系结构的生成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所涉及的关系结构有自由关系从句(Free Relatives)、外部中心语型关系从句(Externally Headed Relatives)、降级关系从句(Reduced Relatives)、内部中心语型关系从句(Internally Headed Relatives)等。这些关系结构在句法推导过程中均经历了语类标记的变化(Label Shift)。比如自由关系从句的生成:

(3)[CPwhat you readtwhat]

(4)I read [DPwhat you readtwhat].

自由关系从句what you read本是CP结构,功能性中心与C为整个结构提供语类标记。但当其作为嵌入小句时,主句动词不具有[+wh]特征,故根据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由作为内部合并成分的what(本身语类标记为D)标记整个嵌入结构。

此外,本章还讨论了关系从句中的难题(Hydras)(Cecchetto & Donati 2015: 74-76):具有分裂式先行词(discontinuous antecedent)的定语从句:

(5)A man entered the room and a woman went out who were quite similar.

其中,定语从句的先行语a man和a woman被并列结构隔开,且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were找不到与其对应一致关系的先行语,为分析其推导方式带来很大困难。作者受到Belletti、Boeckx等学者的启发,将其先行语处理为较大的结构,即Big DP结构:

[Big DP[a man and a woman] Dpl]

之后,以who为中心语的Big DP结构先移位至关系从句的左边缘位置(left periphery),在此位置上Big DP结构为整个关系结构标记语类:

[Big DP[a man and a woman] who]tBig DPwere quite similar.

第4章 循序式层级移位及其限制:层级性与结构岛(Successive-Cyclic movement and Its Constraints: Cyclicity and island)。作者在本章中依据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对Wh-短语的长距离循序式移位和结构岛条件(主要是复杂NP岛,Ross 1967)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在本章开头提出,未经探针匹配的移位合并操作(unprobed movement)是不允许的,因为由此形成的句法结构缺乏语类标记。主句的生成则不受该原则的约束,因为主句一经生成,则不再进行任何句法推导。之所以采取循序式移位操作,是因为Wh-短语在进行移位时会产生缺乏语类标记的中间结构。比如:

(6)Which student do you think that John meet?

(7)是(6)的中间结构,该结构之所以无语类标记,是因为其中的C不含有[+wh]特征,而which student作为Wh-短语,也不具有标记整个结构的功能。因此,该移位合并未经探针匹配,整个结构无语类标记,暂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句法推导。作者的解决方案是,根据本章所提出的“简化了的语段不可渗透条件 (Simplified PIC)”将语段重新定义为“当一语段生成后,只有其语类标记对于外界才是可见的”。(Cecchetto & Donati 2015: 95)Wh-短语和语段标记C暂时储存在工作空间中(Work Place),接受主句动词think的选择而再次进入句法推导。

在本章后半部分,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解释了复杂NP岛的情况,指出根据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从NP的补语小句中抽取(extract)成分是合乎运算法则的,其轻微的不合法性是受到花园小径效应(Garden Path Effects)的影响。

第5章 宽式极近限制(Gross Minimality)。在本章,作者以“未经探针—目标匹配式移位(unprobed movement)”为动因重新探讨了极近限制效应(Minimality Effects)。Rizzi(1990)的极近限制效应探讨了基于探针—目标 (Probe-Goal)匹配式移位中的干扰效应(Intervention Effects),探针匹配式移位(Probed Movement)是造成该限制的原因。而本章提出的“宽式极近限制”效应中的移位都是未经探针—目标匹配式移位,干扰效应产生的理据在于作为干扰效应的词项与非匹配式移位的词项所共有的特征。作者以意大利语主句疑问句中的主语干扰(Subject Intervention)现象说明这一干扰效应(Cecchetto & Donati 2015: 133-144):

(8)*Cosa Gianni ha fatto?

what Gianni has done

(9)Cosa ha fatto Gianni?

what has done Gianni

“What has Gianni done ?”

经过对比(8)和(9)可以发现,(8)之所以不合语法是因为Cosa(what)在未匹配式移位中跨越了主语Gianni,而二者共同享有[+D]特征。

作者在本章末尾指出,宽式极近限制条件的干扰效应存在等级差异(Gradient Effects),产生干扰效应的词项与非匹配式移位词项共有的形式特征(人称、数、性、格)越多,干扰效应越强,句子也就越发不合语法。(Cecchetto & Donati 2015: 100-102)

第6章 结论。本章简要回顾了本书所倡导的理论模式的意义及贡献,缺陷与不足,并对该理论模式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能够解释更多的句法现象。比如经典C原则的违反(Principle C violation)可被视为语类误标的结果(Cecchetto & Donati 2015: 158):

b.Heiis Johni.

(10a)不合语法是因为He与John同标,因此He作为探针可标记整个结构为DP,但整个结构是一CP。而(10b)在推导过程中有一小句生成阶段,He作为探针在这一阶段标记该小句而不影响整个结构的句法标记。

3.简评与展望

总体来看,本书结构科学,选题新颖,语料翔实,推导严谨,论证严密,并颇具自身特色。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的鲜明特色是:

1)强调凸显词汇在句法推导中的核心地位。在本书中,作者着力强调了词汇在句法运算中的特殊功能:即标记或重新标记句法结构的语类。本书书名《(再)标记论》由此而来。采取的理论假设与运算模式均基于词汇的内在特性。其内在特性包括携带语类特征和标记其他句法结构的能力等。除此之外,作者还将词汇视为内在的探针,随时具有标记句法结构的能力,并可能因此而造成语类标记的变化。譬如上文列举的自由关系从句中由单个词汇DP移位而引发的语类变化CP-DP。在本书中,强调单个词汇的句法地位还引发了对复杂性不同的同一结构的统一解释,增强了理论的适用性与解释性,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理论假设,比如下面两个外部中心语型关系从句:

(11)a.the man which John saw

[DPthe [NPman [CP[DPwhich man] John saw which man]]]

b.the destruction of the city which you witnessed

*[DPthe [CP[NPdestruction of the city] [CP[DPwhich [destruction of the city] you witnessed [which destruction of the city]]]]]

(11a)的推导模式是合法的,因为在其推导过程中NP标记由光杆名词短语man赋予,其本身为一光杆词汇,属于内在探针,也就具有标记句法结构的能力,整个关系结构则由the标记为DP。(11b)本身是一合法的结构,但其推导过程不合法,原因是在推导过程中NP短语destruction of the city不是光杆词汇,因此不具有标记句法结构的能力,使得推导终止。作者的解决方案是假设PP (of the city)为名词中心语的附加语,并假设在推导过程中,光杆名词destruction先经移位合并标记关系从句后,附加语延迟合并(Late Merged)。相关证据是删略现象(Omissibility)、Ne附着(Ne-cliticization)、结构岛(Islandhood)等。

2)理论模式的修正与语言现象的重新解释。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原有理论模式的继承与修正,学术的创新须以新的理论重新审视以往研究对象。作者以研究句法运算过程中语类转换为契机,在吸收合并运算、语段限制等运算模式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摈弃了中心语运算、移位运算等标记运算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并简化了语段不可渗透条件(PIC),将语类标记视为句法运算的一部分,有力地挑战了Chomsky所倡导的包容性条件(Inclusiveness Principle)。此外,作者书中修正了极近限制条件的要求,以移位对象与被跨越对象所共有的特征为依据,提出了宽式极近限制条件。作者根据这些新的理论模型,对关系从句、循序式层级性以及极近限制条件等句法现象给予了全新的理论解释。譬如,对于循序式移位,以往的研究将其视为移位对象与功能性中心语C所携带[+EPP]特征之间匹配的结果,移位对象在[spec, CP]位置的停留目的是逐一满足嵌入从句中C所携带的[+EPP]特征。而新的理论模式将这特别设定的特征从句法运算中剔除,循序式移位的成因是wh-短语在嵌入从句[spec, CP]位置暂时无法标记这一中间结构(Intermediate Construction),其原因是不具光杆词汇地位的wh-短语与嵌入从句中C所引发的非探针式移位生成无标记结构(Label-less Construction):

这一中间步骤见证了wh-短语与C暂时滞留在工作空间内,C作为一强性语段,其标记对外可视(被下一语段的动词中心语选择),wh-短语则须等待与主句C合并以消除其携带的[+wh]特征。

此外,作者还提出关系结构的生成也是在探针式标记运算模式下语类重新标记的结果,能够有力地解释关系从句的名词性分布现象。而最新提出的非探针匹配式移位又引发了宽式极近限制概念的提出,能够很好地解释语言中的干扰效应。

3)理论探索、实证分析、跨语言对比有机结合。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研究语料充分,以实证研究强化其理论假设。譬如在研究缺乏内在限定词的关系结构中,作者援引了英语、意大利语、希伯来语等语料作为佐证,从跨语言的角度揭示出该类型的关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循序式层级性过程中则主要采用英语与意大利语比较的方式,而研究宽式极近限制条件下的主语干扰现象则主要以意大利语为语料。这种跨语言的对比与分析有利于检验理论模式的科学性与解释力。作者还以EBA患者的名词产出为实证,证明在句法运算中设立词汇模块的必要性(Cecchetto & Donati 2015:16-17);以意大利手语的语法体系补充分析了英语中关系结构的生成模式(Cecchetto & Donati 2015: 80-82);关于名词性中心语的分句型补语所造成的花园小径现象,作者亦采用实验的方式为其论述找到进一步的佐证。(Cecchetto & Donati 2015: 108-113)

虽然选题新颖,论证严密,本书亦存在不足之处。书中虽用新的理论模型重新诠释了关系结构,但尚未达到完全的描写充分性(Descriptive Adequacy)。如在论述中有意地避开了对非限制性关系从句与数量关系从句的探讨。在对循序式层级性探讨的过程中虽涉及到对于NP结构岛、副词性从句结构岛等的重新解释,但未曾涉及到其他形式的结构岛,如主语结构岛效应(Subject Islandhood Effects)、并列结构中(Coordinated Structure)的抽取现象等。此外,书中对其理论模式的跨语言分析主要以西语为主,缺乏东方语言(尤其是汉语)等语言的相关例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理论的解释力。但瑕不掩瑜,从总体上看,本书仍不失为一部在句法领域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成功力作。当前生成语言学领域中鲜有以句法运算中标记转换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笔者期望通过对《(再)标记论》一书的介绍,让国内语法学界在了解生成语法最新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理论应用于现代汉语语料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汉语语法学的发展。

Cecchetto, C.& C.Donati.2015.(Re)labeling[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Chomsky, N.2001.Derivation by phase [A].M.Kenstowicz (ed.).KenHale:ALifeinLanguage[C].Cambridge: The MIT Press.1-52.

Rizzi, L.1990.RelativizedMinimality[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责任编辑 马应聪)

通讯地址: 451200 河南省郑州市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京剧英译对外传播的可行性研究”(2014CYY015)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动宾式复合词带宾语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2016-QN-060)的阶段性成果。

H043

A

2095-5723(2015)03-0095-05

2015-01-12

猜你喜欢
语类中心语句法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互动构建的时空延展和情感变迁——电子哀悼多模态语类特征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语类教学法:理论基础与改进策略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语类翻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