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衔接研讨会暨2015年奥赛集训总结交流会于2015年7月28日在南开大学召开,会议由天津市物理学会、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与工程》编辑部共同主办,天津市聚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人员有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物理与工程》期刊主编、清华大学王青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王稼军教授,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强教授,天津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王慧田教授,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中学生物理奥赛国家队领队兼主教练、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中国科技大学叶邦角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先修课程教材负责人、清华大学张留碗教授,《物理与工程》编辑部钱飒飒主任和刘洋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分社马天魁编辑,以及南开大学部分奥赛培训老师和全国部分重点中学的优秀物理教师和校领导20余人.南开大学招办主任邵庆辉出席了会议,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
会议主要围绕中学物理课程改革、高考物理改革、先修课程的开设、物理奥赛,以及中学与大学物理的课程衔接展开.宋峰教授主持会议并介绍了特约嘉宾和会议起源,指出面向新课改和当前中学物理现状,组织由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会议正当其时而且很有必要.今年的第16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与第4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取得优异成绩,再度全部获得金牌,并蝉联总分第一.其中亚赛包揽前5名,国际赛则是所有参赛国中5位选手都获得金牌的唯一一个国家.当然比赛也暴露出我国中学生物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研讨.王慧田教授作为主办方和东道主致欢迎词.王青教授从近两年清华大学及其他院校物理系人才培养中的需要为出发点,提出现在的大学物理系迫切需要物理优秀的中学生,大学和中学之间迫切需要交流沟通;如果《物理与工程》期刊针对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这一话题开设栏目则不仅起到交流平台的作用,通过期刊一期一期的记录,也可以有汇总和传承,可以把相关问题作得更深入.王稼军教授介绍了之前教指委一项涉及高中与大学物理衔接的课题,她认为教育公平就是让有能力的学生做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大学与中学的衔接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衔接,需要搭建平台来实现教育的公平,目前的竞赛、MOOC、先修课都是很好的尝试,要因材施教,让天赋不同的学生有充分展现的机会.据悉,王稼军教授主讲的北大慕课《电磁学》就有一些中学生在学习.
马天魁介绍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先修课程教材的出版情况.张留碗教授站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味道”不同的角度,定位物理先修课程,提出先修课程的开设是为中学生提供体验大学物理思维方式的过程,应该由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共同合作,希望先修课的开设能促进高中与大学的良好衔接.除了物理理论课的先修课程,清华大学目前还在建设物理演示实验课的先修课程.
富阳中学陆文辉副校长和人大附中胡继超老师等分别介绍了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的物理高考情况以及高考对物理教学的影响,他们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现阶段各中学教学方式,从学生学习成绩、能力、知识内容及对物理课学习积极性等角度深入探讨了课程改革、中学和大学物理衔接等问题.
南开大学老师介绍了学生参加国家物理奥赛集训队的情况.他们通过列举历年亚赛、国际赛中我国学生有待改进之处,提出竞赛对学生和教练的总体要求,强调今后中学一线教练对参赛学生要更注重细节和规范的培养.叶邦角教授作了竞赛培训补充发言并建议颁发金牌教练员证书.
钱飒飒主任结合《物理与工程》期刊的历史沿革介绍了期刊的办刊理念和目前进展,请大家就《物理与工程》设立中学物理教育栏目讨论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如何开设.
衡水中学、大连24中、湖南师大附中、石家庄二中、长沙一中等10余位中学教师就竞赛、先修课、中学与大学衔接、开设栏目等展开热烈讨论,会议认为期刊增设“中学物理教育”栏目(暂定)有其必要性,可以重点从“中学与大学衔接”入手,充分发挥期刊在大学物理教育教学的现有优势,成为中学和大学物理教学的桥梁和纽带.
最后,陈强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表示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强调要特别重视教育对人才的筛选作用,对优秀学生要特别重视激发和保护其学习兴趣.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极易被忽略却尤为重要,中学与大学物理教师应相互配合,加强沟通,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添砖加瓦.
与会代表对南开大学和天津市聚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会议和会务上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