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乐,郝建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5)
教育部于2004 年就在其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1]中将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分为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其中一般要求是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能借助词典对题材比较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中适当地使用翻译技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的要求。然而自CET4 开考20 多年以来,虽然题型不断变化,但翻译测试却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曾于1996 年推出过句子翻译,但后来不幸夭折。2006 年开始才算是将汉译英固定下来,题型是将句子补充完整,分值仅占5%。值得庆幸的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决定从2013 年12 月起,将对CET4 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再一次作出调整,其中翻译部分由单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长度约为140~160 个汉字,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分值也由原来的5%调整到现在的15%[2]。
在现实语境下,不能忽视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能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能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值得深思。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只有厘清教学现状,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翻译教学策略,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3]。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教学法一直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教师—学生二元对立关系突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具有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只能“洗耳恭听”,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在课堂讲授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讲解词汇、语法等语言点上,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导致教师讲得神情疲惫,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专门讲翻译、做翻译、议翻译的时间几乎没有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现在常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几乎没有设置专门讲授翻译技巧、翻译原则的版块。课后练习的句子翻译也是为夯实课文中新学到的短语和句型而设,大学英语教学本身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现在好多大学都在压缩大学英语的学时,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根本没有时间教授翻译相关内容,更不用说练习了;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翻译训练。有的老师分不清“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的区别,以为在讲解课文时给学生分析并翻译了一些长句难句就是讲了翻译。有些教师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习惯了单向度地传播语法词汇知识,没有意愿在教学中尝试添加相关内容。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的翻译能力薄弱、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此次CET4 翻译考试形式的变化和分值的增加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各个高校教务主管部门和公共外语教学单位应结合这一趋势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要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好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具体要求,把翻译教学真正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突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4]。
例如,原文:在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在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畅,择八月兰开吉日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志,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朝,封大将军之职[5]。
译文:Beside the Peony Pavilion lived a young lady in red who came from Changshan Mountain and looked as beautiful as a goddess.Quite by accident she met a young man who was pushing a carte nearby the Peony Pavilion. At first sight in the shadow of the peony tree,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Pleading the Gold and Silver Flowers to transmit messages for them and begging an old man to act as go-between for them,they arranged everything smoothly and decided to hold their wedding in an auspicious day in August during which the orchid began to blossom.After marriage,they lived in a room with hibiscus curtain like twin lotus flowers on one stalk.Living happily together for a period of time,the lady got pregnant and gave birth to a baby of unusual strength who had lofty aspirations.When growing up,he fought with a big halberd,putting down a rebellion in the forest,wiping out a group of roving bandits,defeating Emperor Liu Jinu and thus rendering ten outstanding services.On returning after victory,he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 Great General.
译文貌似做到了“信、达、雅”,其实不然。非中医出身的人很难端详出原文的巧妙之处。这篇古文据说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作的药戏。诗中的牡丹、常山红娘子、推车郎、芍药、牡丹花、金银花、白头翁、路路通、八月兰、芙蓉帐、并蒂莲、合欢、大腹皮、大力子、远志、大戟、木贼、草寇、刘寄奴、十大功劳、当归、大将军等都是中药名。他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称,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译文将这个故事忠实地翻译了出来,却没有将这二十四味中药连缀而成的诗传译给目标读者,从而让原诗的美出现了残缺。由此可见,中国学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中文有多好、对中国文化有多了解,学好中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大学英语教师在敦促学生加强中文学习之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翻译过程其实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译者需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充足的文化预设。大学英语的课堂设计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和国际视野,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多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
中西方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生活习俗的差异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中国人注重伦理而英美人注重认知; 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性思维,而英美人注重个体、溢于言和分析性思维;中国人注重直觉、形象思维,而英美人注重实证和逻辑思维。
例如,在汉语文化中,“东风”的意思是“春天的风”,古诗云:“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相比之下,东风在英国则是刺骨的寒风。比如Biting east winds;a piercing east wind;How many winter days I have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大学英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原版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电视剧,有意识地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英汉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属印欧语系,因此两种语言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古汉字是表意文字,主要通过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来造字。英语是拼音文字,词的拼写与发音按一定的发音规则形成逻辑关系。汉语重意合,主要通过助词、语句意义或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词语或语句之间的连接,注重隐性连贯,注重功能和意义,可谓以神统形。汉语的古诗便是最好的例证。英语重形合,主要通过连接词或其他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与语句之间的连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完整,可谓以形显义。下面这个例子就十分典型:
英文:Nearly everyone knows the story of“the dog that worried the cat that caught the rat that ate the grain that lay in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中文: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杰克盖了房,房里堆了粮,耗子把粮吃光,猫把耗子抓伤,狗又把猫逼上房。”
翻译是一项复杂语际转换活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通过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来实现。汉英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移法、语态变换法、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等。教师应结合翻译样例引导学生掌握并自主运用这些翻译技巧。在此过程中,可专门设置几个课时讲解名家名译,让学生领悟翻译之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课堂及课下翻译训练也相对较少。教师应当注意课堂与课下翻译训练的比例,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6]。另外,也可让学生动态地收集诸如各种场合的公示语、菜肴等的翻译,然后全班分小组对这些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讨论和评析。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翻译训练能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和信心。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断提高翻译比重的今天,翻译教学不能再让位于词汇及语法教学,应重新审视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并赋予翻译教学以应有的地位。翻译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文化语境的解读、对翻译技巧的讲授、对翻译练习的设置,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体悟。只有这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用)[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刘静.2013 年12 月CET4 新题型解析与备考策略[J].考试周刊,2013(64):2-3.
[3]夏俊萍.CET-4 翻译题型改革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3(9):3-5.
[4]董利晓.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J].外语翻译,2013(10):130-131.
[5]牛喘月,汪腊萍.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中医英语翻译的局限性及其研究刍议[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36-440.
[6]张惠敏,管机灵.从CET-4 翻译题型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