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校 杨继容 肖 旭
有人说过:反思是陶冶原料的熔炉,是炼钢的电火。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经历了反思的过滤,就不会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过滤提炼后的思想、观点,永远像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可以说今天就是一个反思的时代,社会在反思中进步,世界在反思中发展,国家在反思中壮大,人也在反思中成长。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几年教学经历的英语教师,我也时刻在反思我的教学,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教学反思和课堂效率的关系。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感目标的实现。那么一堂课上完后,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去反思呢?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的分目标,最后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认真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班级大部分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然后确定教
学步骤,设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上完一节课后,课前设置的目标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是否和学生的知识体系相符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如果没有达到这些目标,下一节课就应该对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改进。
课堂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李如密教授曾经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几个结合的观点: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高效课堂的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愿意动脑、动口、动手上下足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经常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来贯穿这个课堂活动。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生课前预习时要求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可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搞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高效课堂的推进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高效课堂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堂课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其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生动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整节课都充满活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样是卖粥的两个小商贩,一个问顾客:“先生,要不要在粥里打一个鸡蛋?”结果有一半的人说:“不要”。另一个问顾客:“先生,粥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有要打一个的,有要打两个的,很少说不要的。两个小贩的收入就大不相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提问时,尽可能用简洁的方式和简洁的语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传统问题时代化,理论问题生活化,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问,问题的有效性就会大大的增加。英语教学是一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恰到好处地运用提问的艺术,将会使我们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研究提问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角度,谋求提问的最佳效果。
我对教学反思的基本理解:教学反思一定要是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一定要有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最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具有反思主体和反思内容两个维度,反思主体维度有消极性和积极性两个水平层次,反思内容维度有孤立性与综合性两个水平层次。为了使教学反思达到积极综合性这一最高水平,教师要积极地反思并综合运用反思方式,反思的内容要综合各个方面并调动运用各方面的资源。
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认为:教学实践+教学反思=高效课堂。因此,教学反思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