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研究

2015-03-19 14:11刘雅琪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英译汉语词语

刘雅琪

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研究

刘雅琪

翻译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交融的桥梁。作为与外界沟通的工具,翻译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创造性以及符号转换性。

汉英翻译;翻译特性;汉语文化词语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在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和技术的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积极探索学习中国的文化。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只有准确地将其翻译到位,才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由此,研析汉语文化词语的准确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翻译视角下的五个特性研析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策略,对传播中国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社会性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要让世界了解并学习中国,就要认真并仔细斟酌每一词每一句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看法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要研究社会性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主要分析其狭义。狭义的农民工指有农业户口、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大多从事搬运与建筑工作。这是中国独有的国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翻译时就要考虑社会性的影响。在新闻稿中,如果仅仅将其译为farmer-workers,就会让外媒很难读懂与理解,如果将其译为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便很传神。其中,rural意为乡下的、田园的,而migrant 意为移居的、流浪的。另一种恰当的译法是farmers turned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cities ,意为农民转为城市中的建筑工人,这两种译法都能很好地描述农民工这一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另外,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离开农村老家去城市务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生活在一起,这也是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在翻译时,如果译成stay-at-home children就会让人很费解,如果译成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 就会让外媒一目了然。

二、历史性

每个词汇的产生和含义解读都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社会在发展,而记录历史的词汇毫无疑问也会随之变化。词汇不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千差万别的含义解读,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者和读者,对文本的翻译和理解也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制约。所以翻译的历史性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文本的翻译与解读。

例1中败走麦城。译为to meet one’s waterloo

例2中破釜沉舟。译为to burn one’s boats

在例1中,败走麦城讲述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猛将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捕获处斩的历史典故。将其翻译成兵败滑铁卢,借用的是打了一辈子胜仗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上。这样翻译可以让外国人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例2的破釜沉舟,讲述了项羽在援救赵国时,命令将士敲碎所有行军做饭的锅,将渡船全部砸沉,为的是切断退路,让士兵们一鼓作气,战胜敌军。而英文中恰有与之类似的典故,古罗马军队在渡过Rubicon河后,把船全部烧毁,告知士兵没有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战。这与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很相似,所以这样的翻译再合适不过了。

三、文化性

在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将其准确、恰当地翻译成英文,才能让不同背景、文化的外国人准确理解汉语词汇所承载的深刻意义,是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翻译除了受到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千姿百态的含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世界如此之大,语言种类如此之多,文化如此之繁荣,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同时,会产生文化冲击与摩擦。如果不考虑不同文化中各类词语的含义,就很容易造成误解。这就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必须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不仅要很好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还要对目标语的文化有深刻的领悟。

例3中挥金如土。译为 spend money like water

例4中不知所措。译为 all at sea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和生息,先民们在土地上种植粮食,其文化必然与土地息息相关,所以用挥金如土形容人花钱无节制,铺张浪费。而西方尤其是英国是一个岛国,生活离不开水,所以在翻译时,为了让目标语的人准确恰当地理解文本,就应该考虑文化的根基。

四、 创造性

直译会使译文晦涩难懂,这是因为不同文化对同一词语有不同的解读,很容易造成语义偏离,不能准确恰当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这时就应选择意译。所谓意译,就是为使作品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将原文本置于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再创造。这个特性在汉语谚语、古诗词的英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习大大”这个词是网友的创造,在陕西方言里,“大大”意为叔叔。网友口中常说的“习大大”,中国人都知道是习总书记,其中蕴含着民众对习主席的深厚感情,有百姓和网民对他的敬爱与期待。如今,“习大大”已成为网络热词。有媒体创造性地将其译为Xi Dada 或 Uncle Xi.久而久之,Xi Dada不仅出现在中文新闻里,也出现在外媒中。类似文化词语英译中创造性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给力”是网络用语,意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可将其译为gelivable.

五、 符号转换性

在许多商品广告的宣传语中,为了让外国人与我们有相同的体验与感受,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就要对源语进行符号转换。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的人对特定词汇的解读会大相径庭,汉语中的褒义词如果不经过特定的符号转换,直接翻译成目标语很可能会造成误解,达不到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但如果译者能将这些特定词汇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进行恰当的转换,便可以达到出人意料、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中雨后春笋。译为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

例6中胆小如鼠。译为 as timid as a hare

例7中水中捞月。译为 fishing in the air

在汉语中,形容人不够大胆用“胆小如鼠”,而“兔子”是形容奔跑速度极快。但在英美文化里,人们习惯用“兔子”形容人胆小。此外,我们习惯用“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的发展,而英美文化却习惯用蘑菇。只有在翻译时做好符号的转换,才能让沟通无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的文化势必要进行交流与融合,为了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就需要翻译这一媒介。本文从五个特性入手,逐一分析了如何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的背景下给出准确恰当的翻译。

[1]余光中.翻译论集[M].商务印书馆,1984:742.

[2]杨绛.失败的经验——谈谈翻译[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6:95.

[3]傅雷.致林以亮论翻译书[M].商务印书馆, 1984:548.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7.

[5]张景华.从硬译透视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6).

责任编辑:苑莉

H315.9

:A

:167-6531(2015)24-0051-02

刘雅琪/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辽宁大连116000)。

猜你喜欢
英译汉语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摘要英译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