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影响下的传统媒体

2015-03-19 05:05:39赵西芝
传播与版权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媒体融媒体传统媒体

赵西芝

新媒体影响下的传统媒体

赵西芝

[摘要]新媒体已众所周知,其概念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显而易见,本文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进而简单论述传统媒体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传统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媒体;自媒体

[作者]赵西芝,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助理讲师。

新媒体日益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影响下的传统媒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也自觉地进行了各种革新,这也充分证明了媒体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正面影响

手机、电脑的大众化使得网络媒体大众化。人们更加关注新闻,关注媒体,不像以前除了看电视、听广播之外,消息渠道单一。新媒体的各种盛行,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挑战,使得体制老化的传统媒体开始新的改革。有竞争就有创新,才有发展,传统媒体的各种体制革新促进了媒体本身的发展。

新媒体传播知识的快速性、便捷性促使人们去了解更多的文化,产生新的文化需求。比如人们对国外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热衷,使得中国的各大电视台开始迎合大众,开办像《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这些节目利用明星效应,大大提高了收视率,进而通过各大赞助品牌带来巨额收益。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受新媒体的正面影响在电视栏目上的表现尤为突出。新媒体之前的电视栏目大多枯燥乏味,很难调动观众的积极性。新媒体产生之后吸引了大多观众,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这引起电视栏目策划者的重视。电视媒体在一段时间内拒绝新媒体后,重新反思,进行大胆革新。革新后的电视栏目接纳了新媒体,呈现了新活力。很多电视节目开播之前都在网络媒体上有大量宣传,扩大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每个好节目都较之前加大了广告投入,提高了收视率。电视通过新媒体提高了收视率,增加了收益。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影响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作为传播载体已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应运而生。传统媒体接纳新媒体进行了革新。如各大电台都开设自己的专门网站,与其他专门视频网站合作,提高收视率。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进行了改革。以前人们很少接触网络,看报纸的人很多;现在人们大多有电脑和手机,看报纸的人少了。纸质媒体开始有了危机意识,并进行自身反思。

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对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谷英在《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说:我们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各种数码产品的更新,对于媒体来说也是革命性的,跟互联网相关的各种互动移动媒体层出不穷,让我们走进了一个以个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传播时代。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的是快节奏、简便的媒体。传统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尽管也开展了各种革新,但仍逐渐被受众冷落。新媒体带来了媒体内的大变革,它不仅使媒体资源进行再分配,还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大部分用户。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用户的分流是对传统媒体最大的冲击,这种负面影响严重关系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广播没人听,电视没人看,报纸没人买”是传统媒体目前的最大困境。现在很少有人去买收音机,即使手机上带收音机,收听的人也很少。广播最大的用户是开车一族,他们在开车的同时收听广播。电视的受众也大大降低,很多人都在网上看电影、电视剧。网上看电影和电视剧的自主性更强,但看电视只能被动地等待节目更新。买报纸与看报纸的人也越来越少。

纸质媒体以前靠大量的广告维持生存。新媒体影响下,广告客户看到纸质媒体客户量的下降,把大部分资金投到新媒体。广告客户的减少降低了报纸的利润,很多小报停刊;一些大的报社也举步维艰,像《大河报》《齐鲁晚报》等以海量信息、广告与低价格主打的报纸,在新媒体时代也面临困境。人们用手机看新闻、查信息与找工作等已很方便,都不想再去花钱买报纸看,

报纸的受众被新媒体大大地分流。全国各地的日报靠政府支持,是党政机关的喉舌,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客户是事业单位,但是受新媒体的影响,日报也在革新。日报都办有专门的门户网站,上传视频,积极改革报社的旧体制,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的巨大挑战给传统媒体带来革新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说电视栏目的改革:韩剧对中国大陆电视剧的冲击,造成“韩流”泛滥;娱乐节目的过多模仿与抄袭,形成“娱乐节目泛滥”的文化现象。“娱乐节目泛滥”是新媒体迫使传统媒体“媚俗”的恶果,受众想接受新鲜事物,各大娱乐节目就争相借鉴、模仿外国的娱乐节目,没有创意,导致现在市场的过度泛滥。

传统媒体一时无法应对新媒体的各种挑战,在革新的过程中难免走弯路,忘记自身的一些优点。这也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负面影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自身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主要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正确认识时代特征,坚守传统媒体的自身优点。二是正确认识国外的文化现象,借鉴的同时结合本土特色,开设有创意的电视栏目,而不是一味模仿。三是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传统媒体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今后应当在坚守自身优势的同时,虚心接受新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只有互相借鉴、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二者就像对方的一面镜子,在相互比较中共同进步。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应当虚心接受传统媒体的优点。刘奇葆认为传统媒体应当“要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加强新兴媒体的力量,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状况,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要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应对新媒体的各种挑战。

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取代,像纸质书不会被电子书取代一样。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具备了各种优势的新媒体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三大媒体,而是成为传播媒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称为“第四媒体”“第五媒体”。新旧媒体之间很难完全取代,他们更多的发生了一种互补效应。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只有在相互融合中才能共同发展。目前,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名词频频出现,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中心地位已被消解,所以传统媒体不能还像以前一样占据媒体的统治地位。传统媒体应当脱离政治的完全支配,获取一定的自由空间,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更好地发展。河南大象融媒就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大象融媒体由河南广电局整合旗下4家传统媒体单位和8个媒体公司组建成立,拥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网络电视台、IPTV、手机报、手机电台、手机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客户端、移动电视、户外大屏等14类主流媒体业态和38个媒体传播平台。大象融媒体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了二次融合,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服务于大众,尽力满足受众需求。虽然大象融媒体整合的是大部分的传统媒体,但是总体方向是面向新媒体的。大象融媒体对部分传统媒体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入新媒体因素,取消了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把它们拉到一个平台上,让它们直接面对观众。

新旧媒体融合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多方支持才能顺利完成。首先,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财力、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给双方以支持。要对新媒体加以合理疏导,严厉打击网络虚假新闻;多给传统媒体充分的自主性,使其在激烈的信息化时代与新媒体进行公平竞争。其次,新旧媒体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本着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刘奇葆.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要走在融合发展前列[N].人民日报,2014-08-27.

[2]曹冰涛.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J].科技传播,2009(2).

猜你喜欢
自媒体融媒体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1:21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34:00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4:05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1:50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4:56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17:17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