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毅,李伟霞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补骨脂是一味重要的中药药材,原产于海外,由蕃商传入中国。其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文献记载不详。补骨脂在宋初被正式记入官修医学本草《开宝本草》之中,成为官、私医学方书配制补骨脂丸、补骨脂散、补骨脂汤和补骨脂膏等方剂的重要药物。其味苦、辛,性温,主治五劳七伤、下元虚冷、肾冷精流、阳痿早泄、腰膝酸疼,以及妇人血气、堕胎、小便频数、遗尿,外用治疗风虫牙痛、打扑伤损、疮肿等症,因而受到宋代政府、医学家和文人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学术界对补骨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临床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1]。关于宋代本草学的研究,尚志钧《宋代本草著作的概括及其特点》[2]、曹金一《补骨脂本草文献与质量研究》[3]和韩毅《政府治理与医学发展:宋代医事诏令研究》[4]等,介绍了宋代本草著作的编撰与传播情况。总体上来看,有关宋代对补骨脂传入的记载、药性的认识、临床主治和修治用法等,目前的研究则较少。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宋代对补骨脂传入的记载,官私医学本草对补骨脂药性的认识,以及方书著作中补骨脂的剂型及其临床主治等,揭示外来药物进入中医药学体系的过程及其机制。
最早对补骨脂记载的医学文献是南朝宋雷敩《雷公炮炙论》,书中对补骨脂的修治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但由于该书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定论,因此补骨脂传入中国的年代还需进一步考证[5]。隋唐时期,医学家甄权(541—643年)在《药性论》中记载:“破固脂,一名破故纸,味苦、辛。能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6]可见,补骨脂最晚于南北朝隋代传入中国。宋代,医学文献中出现了大量考证补骨脂传入中国的记载。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南海诃陵国舶主李摩诃将补骨脂及其配方传入岭南道广州(治今广东广州),经岭南节度观察等使、广州刺史郑絪使用有效而流传于长安及全国。苏颂《图经本草》卷七《草部中品之下》引五代南唐筠州刺史王颜《续传信方》的记载,详细地考证了补骨脂传入中国的过程:
补骨脂,生广南诸州及波斯国,今岭外山坂间多有之,不及蕃舶者佳。茎高三、四尺,叶似薄荷,花微紫色,实如麻子,圆扁而黑。九月采。或云胡韭子也。胡人呼若婆固脂,故别名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唐郑相国。自叙云:予为海南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湿,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服乳石补益之药,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舶主李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颡固请,遂服之。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效。(元和)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破故纸十两,净择去皮洗过,捣筛令细,用胡桃瓤二十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即入前末,更以好蜜和,搅令匀如饴糖,盛于瓷器中,旦日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便以饭压。如不饮人以暖熟水调亦可服。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但禁食芸苔、羊血,余无忌。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番人呼为补骨鸱,语讹为破故纸也。《续传信方》载其事,其义颇详,故并录之。[7]
由于《续传信方》早已散佚,苏颂《图经本草》的记载极为珍贵。又经医学家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8]、许叔微《普济本事方》[9]、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0]和李时珍《本草纲目》[11]的转引而保存了下来。这条史料具有极高的医学史价值,包含了以下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是补骨脂传入的时间和地点。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南海诃陵国舶主李摩诃将补骨脂及其配方献给岭南节度使郑絪,传入地点为广州。诃陵国,唐时南海古国名,位于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与中国有通商贸易外来,李摩诃为诃陵国商人。郑相国,即唐德宗朝宰相郑絪(752—829年),字文明,荥阳人,居相位四年,曾任岭南节度观察等使、广州刺史、检校礼部尚书等职,以廉政称。唐宪宗即位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12]。
二是补骨脂的来源。该药材“生广南诸州及波斯国,今岭外山坂间多有之”,然“皆不及番舶者佳”。该方中的另一药物胡桃,原产于欧洲及亚洲西部,“本出羌胡,汉张骞使西域还,始得其种植之秦中,后渐生东土”,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治损伤、石淋”“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7]卷16《果部》,495。
三是李摩诃所传方的组成。此方由破故纸十两和胡桃瓤二十两组成,主治潮湿引起的阳气衰竭之症,郑絪服用后效果显著。元和十年(815年),郑絪返回长安后将此方传之天下,后世称为“郑相国方”。
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广州刺史张寿从番人处再次获得补骨脂丸方。宋代官修医学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治诸虚》最早收入了此方剂,称之为“青娥圆”[13]。明代李恒《袖珍方》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增加了补骨脂丸方传入的内容:
补骨脂丸: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纵欲所致。此药壮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二钱半,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此乃唐宣宗时,张寿太尉知广州,得方于南番人。有诗云:三年时节向边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14-15];[11]878—879
这则史料,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卷九《草部中品之下》也有记载。它反映了以下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是南番人所献补骨脂丸方,经广州刺史张寿的推介再一次获得传播。此处之南番人,应为蕃商,姓名不详。张寿,生卒年不详,任广州刺史等职。
二是张寿所传补骨脂丸,主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纵欲所致。此药壮筋骨,益元气。
三是蕃商传给张寿的补骨脂丸方,在方剂组成上与郑相国方有所不同,除补骨脂和胡桃外,又增加了菟丝子、乳香、没药和沉香四种药材。
《续传信方》记载补骨脂“自外蕃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7]。但据苏颂《图经本草》记载,宋代时“生广南诸州”“岭外山间多有之”“四川合州亦有”,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梧州补骨脂”[8]。可知,补骨脂在中国岭南和海外地区均有种植和分布,但中国补骨脂是否为海外传入的植物物种,文献缺乏直接证据。
宋代已经认识到海外补骨脂和中国产补骨脂在颜色和药性方面略有差异。五代宋初日华子撰《日华子本草》(即《大明本草》)指出:“南番者色赤,广南者色绿,入药微炒用。”[16]苏颂《图经本草》认为中国岭南地区产者,“不及蕃舶者佳”[7]。
补骨脂传入中国后,其名称发生较大变化。补骨脂,也称“破固脂”“破故纸”[6],梵语 Vakuci的译音[17]。又因其形状象麻子,称“胡韭子”[16]。宋初卢多逊《开宝本草》指出:“一名破故纸”[18]。苏颂《图经本草》指出:“或云胡韭子也。胡人呼若婆固脂,故别名破故纸”[7]。唐慎微《大观本草》和《政和本草》记载相同,亦称“破故纸”[8]。
隋唐时期医学家甄权《药性论》指出:“破固脂一名破故纸,味苦、辛。能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6]唐末五代成书的李珣《海药本草》将补骨脂列入“草部”,指出其“恶甘草”[19]。《日华子本草》指出:“兴阳事,治冷劳,明耳目。”[16]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卢多逊、李昉等奉敕撰《开宝本草》,首次以官方形式对其药性给予了解释与规范:“补骨脂,味辛,大温,无毒。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18]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的掌禹锡《嘉祐本草》和元丰五年(1082年)成书的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采纳此说[8]。南宋佚名撰《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也持此说,并成为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关补骨脂配药和修治的依据[20]。
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宋代采用了《雷公炮炙论》的修治方法,指出:“凡使补骨脂,先用铜刀刮去黄赤毛尽,便切细,用蜜拌令匀,柳木甑蒸一日后出,晒干用。或用酒浸一宿,漉出,以东流水浸三日夜蒸之,从巳至申出,日干用。一法,以盐同炒过,曝干用。”[5]主要有净择、去皮、洗、捣、筛、细等,可以制作丸剂、散剂、汤剂和膏剂等。
宋初,官修本草《开宝本草》规定:补骨脂“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18],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之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妇人血气堕胎,以及用于治疗跌打折伤、牙痛、斑秃等。此后修撰的官修本草《嘉祐本草》《图经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等沿用了这种看法。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官修医学方书《太平圣惠方》《简要济众方》《政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将其进一步“方剂化”,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各类疾病。如《太平圣惠方》认为补骨脂“补虚损,强筋力,暖腰膝,逐冷气”“补暖脾肾虚冷,壮腰脚,益颜色”“治男子五劳七伤,久虚积冷,腰胯疼痛,行李无力,脾胃不调,或时自泻,肾气乏弱,梦泄盗汗,终日恍惚,情常不乐,风温外伤,阳道衰绝”[21]等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认为补骨脂“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客搏,或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13]。《政和圣济总录》认为补骨脂“治肾气虚损,骨痿肉瘦,耳鸣心烦,小腹里急,气引膀胱,连腰膝痛”“治下元虚冷气,温中强力暖胃”“补益精髓,温中下气,安五脏,利腰脚,除膀胱疝,脐胁冷气刺痛”[22]等症。
补骨脂传入中国后,宋代时深受医学家和文人的青睐,出现了补骨脂丸、补骨脂散、补骨脂汤、补骨脂煎、补骨脂单方等剂型,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脏门、虚劳门、骨蒸传尸门、三焦门、泄痢门、膀胱门、咽喉门、妇人血风门、小儿门、伤折门和补益门等各科疾病。
(1)补骨脂丸
丸剂是中药的一味重要剂型。宋代官修医书《政和圣济经》规定,丸剂“取其收摄,而其治在下,腹中之病及不可散服者宜用丸也”[23]。其特点是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淳化三年(992年)二月,王怀隐等奉敕撰《太平圣惠方》卷九八《补益方》收录了7道补骨脂圆(丸)方。如治脏腑久冷、腰膝疼痛、脾胃虚弱、荣卫不调、四肢无力、补中强志、助力充肌,服补骨脂丸。其方为:“补骨脂(二两,微炒),阳起石(二两,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巴戟,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剉),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覆盆子,天麻,独活,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柏子仁,山茱萸,安息香(入胡桃仁,捣熟),桂心,朱砂(细研,水飞过),龙骨,木香,枸杞子,槟榔,牛膝,蛇床子(以上各一两),麝香(半两,细研)。右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21]此7道方剂后被医学家和文人经常加以应用,治疗肾虚引起的一切疾病。
皇祐三年(1051年)五月,翰林医官使周应编《简要济众方》收录了1道补骨脂丸方,主治肾藏虚冷,骨萎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艰难,气虚,可思饮食。该方可能来源于《太平圣惠方》,但做了较大的简化,“补骨脂二两(微炒),胡芦巴一两(微炒),胡桃瓤不计多少。右件药三味,先捣罗二味为末,后用胡桃捣和烂,入糯米粥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盐汤亦得,空心食前”[24]。
宣和年间(1120—1125年)宋徽宗敕编《政和圣济总录》收录了11道补骨脂丸方,但大多来源于《太平圣惠方》。如该书卷五一《肾脏门》载治肾虚喑俳,益肾气,服补骨脂丸。其方为:“补骨脂(炒),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菖蒲,远志(去心),钟乳粉(各半两)。右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木通汤下,空心、日午、临卧服。”[22]
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时期官修医学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所载青娥丸(圆),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客搏,或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如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其方为:“胡桃(去皮、膜,二十个),蒜(熬膏,四两),破故纸(酒浸,炒,八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上为细末,蒜膏为圆。每服三十圆,空心,温酒下。妇人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13]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所载青娥圆,治证与前青娥丸同。其方为:“胡桃肉(三十个,去皮、膜,别研如泥),补骨脂(用芝麻同于银器内炒熟),杜仲皮(去粗皮,剉,麸炒黄色,去麸,乘热略杵碎,又用酒洒匀再炒,各六两)。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酒糊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圆,温酒、盐汤下,空心,食前服。”[13]183—184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同,但药物配伍顺序有所不同[11]879。自《和剂局方》中出现青娥丸以后,宋元明清医学家对其大加青睐,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虚之病。
庆历七年(1047年)成书的王衮《博济方》卷二《下焦证》收录了1道补骨脂丸方,治脾肾久冷,积气成块,或发疼痛,补暖。其方为:“大木瓜(一个,去皮、瓤,入硇砂一两,去砂石,蒸令熟,研烂),补骨脂(炒),蘹香子,薯蓣,官桂(去皮),青橘(去白),木香,槟榔(以上各一两),荆三棱(半两,醋浸一宿,炒令黄),肉豆蔻(半两,去壳)。上九味为末,用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盐汤下二十丸,温酒亦得。”[25]
元丰五年(1082年)成书的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九引《经验后方》补骨脂丸方1道,治腰疼神妙。其方为:“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干。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播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8]
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成书的杨倓《杨氏家藏方》卷一四收录了补骨脂丸方1道,治疗伤折,主接骨、止痛、生肌肉、续筋脉。其方为:“补骨脂(炒香),乳香(别研),自然铜(烧红,酒淬七遍),石亭脂(别研),木鳖子(去壳,取肉,别研),续断(酒浸,焙。以上六味各一两),乌雄鸡(一只,去皮、毛、肠、肚、肉、背不用,只取血并骨入药),乌龟(一枚,刳去肠胃。如无,只使龟甲代之)。右件龟或龟甲和鸡血、鸡骨,就砧上烂剁令极细,烈火焙干为末秤,与前药末等分,拌和令匀,酒煮麺糊为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圆,加至一百圆,温酒、盐汤任下,不拘时候。”[26]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所载二神丸,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破故纸(四两,炒香),肉豆蔻(二两,生)。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圆如梧子大。每服三十圆,盐汤下”。同时,许叔微还记载了自己治疗此病的医案,“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黄鲁直(黄庭坚字)尝记服菟丝子,净淘酒浸曝干,日抄数匙以酒下,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亦知此理也”[27]。
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不仅记载了唐郑相国方的内容,而且还记载了2道新的丸剂。第1方为返精丸,主定心、养血、补肾。此方得之异人,“破故纸(二两,隔纸炒令香熟),白茯苓(一两,去皮)。上为细末,用没药半两,捶破,用无灰酒煮浸,高浸药一指许,候如稠饧状,搜成前三味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随食汤下。酒糊丸亦可。食前服”[10]176。第2方为破故纸丸,治肾气虚寒、小便无度。“破故纸(十两,酒浸,蒸,酒炒),茴香(盐炒)。上等分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10]176。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相同记载,并指出:“昔有人服此,至老不衰。盖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11]879
南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载有1方,治赤白痢及水泻久痢,庐州合肥唐主簿锜方最效。“破故纸(一两,炒,香熟),罂粟壳(四两,去穰顶蒂,新瓦上爆燥)。上二味为细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每服一圆,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枚,煎取七分,如小儿分作四服”[28]。
(2)补骨脂散
散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政和圣济经》规定,散剂“取其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久病痼疾,剂多以散者,理如此也”[23]。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补骨脂散”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载有2道方剂,主治虚劳诸疾。第1方,治冷劳羸瘦,四肢无力,不思饮食,或时泄痢,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二两,微炒),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肉苁蓉(二两,汤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鹿茸(一两,去毛,酒洗,涂酥,炙微黄),肉豆蔻(三分,去壳),龙骨(一两),赤石脂(一两),白术(一两),缩砂(二两,去皮),当归(半两)。右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忌生冷油腻。”[21]卷28《治冷劳诸方》,802—803第2方,治虚劳小便数,及水脏虚冷,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一两,微炒),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白芍药(三分),白茯苓(三分),菌桂(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川椒(四十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令汗出),黄耆(一两,剉)。右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忌醋物。”[21]卷29《治虚劳小便数诸方》,826—827
周应《简要济众方》载有1道方剂,治肝藏风冷气攻,手足拘急及转筋,一切筋寒之病,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一两),茼草叶(一两),官桂(一两,去粗皮),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乾姜(一两,炮裂,剉),乾蝎(一分,微炒)。右件药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酒水各半盏,入葱白二寸,盐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前热服。如是急转筋甚者,用热酒调下。”[24]238
宋徽宗敕编《圣济总录》收录有3道方剂。第1方,治膀胱久虚,便溲不禁,腹胁虚满,少腹痛,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炒),蘹香子(炒),葫芦巴(炒,各一两),槟榔(剉,半两),青橘皮(去白,炒,三分),沉香(剉,半两)。右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盐酒或盐汤调下。”[22]卷53《膀胱虚冷》,661第2方,治虚劳心腹疼痛,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炒),牛膝(酒浸,切,焙),没药(研,各半两),干姜(炮),阳起石(研),蘹香子(炒),白茯苓(去黑皮),山芋(各一两)。右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22]卷90《虚劳心腹痛》,1062第3方,治虚劳肾脏衰惫,梦寐失精,服补骨脂散。其方为:“补骨脂(炒,一两),蘹香子(舶上者,炒,三分)。右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或盐汤调下,空心、食前服。兼治肾虚腰疼。”[22]卷91《虚劳失精》,1073
南宋时期,医学家陈晔《经验后方》载有1方,治腰疼神妙,服补骨脂散。其方为:“用破故纸为末,温酒下三钱匕。”[8]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有1方,治脱精泄不禁,精气不固,“用破故纸、青盐搥碎等分,同炒香为末,并每服二钱,米饮调下”[29]。杨倓《杨氏家藏方》收录有1方,治寒湿气滞,腰疼,脚膝肿满,行步艰难,服补骨脂散。其方为:“破故纸(一两,炒),黑牵牛(碾取头末,二两)。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橘皮汤调下,食前,以利为度。”[26]卷4《脚方三十六道》,78嘉熙元年(1237年)成书的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载有1方,治妊娠腰痛,状不可忍,服通气散,此药神妙。其方为:“破故纸不以多少,瓦上炒令香熟,为末;嚼核桃肉半个,空心,温酒调下二钱。”[30]景定五年(1264年)成书的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载有1方,治打坠凝瘀,腰疼通用,服茴香酒。其方为:“破故纸(炒香,研),茴香(炒),辣桂(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食前进。故纸主腰痛,主行血。”[31]
(3)补骨脂汤
汤剂也称汤液。《政和圣济经》指出:“夫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滌除邪气者,于汤液为宜。”[23]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宋徽宗敕编《政和圣济总录》收录有2道补骨脂汤方。第1方,治肝脏风冷,毒气攻注,筋脉抽掣疼痛,及一切筋寒之病。其方为:“补骨脂(炒),芥草,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各一两),干蝎(去土,微炒,一分)。右六味,剉如麻豆。每服二钱匕,水半盏,入酒半盏,葱白二寸,盐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热服。卒转筋者,热酒煎服。”[22]卷41《肝脏门》,532第2方,治骨虚酸疼,倦而无力。其方为:“补骨脂(炒),附子(炮裂,去皮脐),人参,肉苁蓉(酒浸,切,焙),五味子(去梗,各一两)。右五味,呚咀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临熟入酒二分搅匀,去滓,温服食前。”[22]卷53《肾脏门》,659
宋代夏子益《治奇疾方》载有1方,治玉柯硬不痿,精流无歇,时时如针刺,捏之则脆碎,乃为肾满漏疾,“用韮子、破故纸各一两,末,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吃,毎日三次饮之,愈即住服”[32]。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同,称此病为“肾漏”[11]。
(4)补骨脂膏
膏剂分内服膏剂和外用膏剂两大类。《政和圣济经》指出:“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23]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圣济总录》载有2道补骨脂膏方。第1方,治妇人带下并脚弱,服补骨脂煎。其方为:“补骨脂(炒),安息香(研,各一两),胡桃仁(二两)。右三味,捣研极细,炼蜜调如稀饧。每服半匙,空心温酒调下。”[22]卷152《带下》,1717第2方,补虚壮筋骨,益血脉,服补骨脂煎丸。其方为:“补骨脂(微炒,别捣,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葫芦巴(微炒),巴戟天(去心),白槟榔(炮,剉,各一两),桃仁(一两,去皮尖、双仁,以酒一升,别研如酪,于银石器中熬五七沸,次入蜜二两,又煎五七沸,入安息香半两,以酒半盏,研细滤入煎内,次入补骨脂末,熬成膏),沉香(半两)。右七味,捣罗五味为末,以煎膏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盐汤下。”[22]卷186《补益门·补虚壮筋骨》,2100《圣济总录》载有1道外用补骨脂裹方,治打扑伤损,或为他物所击,或高空坠下,致伤手足腰背等处,“当察其内外轻重以治之”。其方为:“补骨脂(微炒,二两)。右一味,捣为末。用醋煮黄米粥,摊在纸上,封裹损处。”[22]卷145《打扑损伤》,1635
南宋吴彦夔《传信适用方》载有1道外用膏剂,治风虫牙痛,上连头脑。其方为:“补骨脂(炒)半两,乳香二钱半。为末擦之,或为丸塞孔内。自用有效。”[33]
宋代是我国医案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医籍附案和医案专著等,但较为零散。宋代名医陈文中《陈氏小儿痘疹方论》记载了数道利用补骨脂治疗小儿疾病的医案。其中一则为治疗小儿泄泻的医案:
一小儿痘疮愈后泄泻,饮食不化,此脾肾气虚,用六君(子汤)加补骨脂、肉豆蔻治之而愈。[34]
宋代官修方书中记载的补骨脂剂型,尤其是《和剂局方》中的“青娥圆”,受到明清医学家的大力推崇,并在其医案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明薛巳《薛氏医案》、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等,记载了大量应用补骨脂治疗肾脏虚损、阳痿泄泻、腰膝冷痛等医案及其处方用药。
首先,宋代官修医学本草《开宝本草》、《图经本草》、《大观本草》等对补骨脂的名称、起源、性质、效能、产地、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规范。在本草学理论的指导下,宋代官修医学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研制出了新型的补骨脂丸、补骨脂散、补骨脂汤和补骨脂膏等剂型,广泛治疗肾虚引起的各类疾病。
其次,补骨脂具有辛、香、燥、温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养血、补益、壮阳之效。在方剂组成和用药方面,官修医学方书中补骨脂各剂型的组成较为繁杂,且香药居多。南宋时期,民间医书中的方剂剂型出现了“简约化”的趋势,每种方剂仅为数种常见药物。
最后,宋代医学本草对补骨脂药性的解释趋于定型,官私方书中出现的主治疾病种类和方剂剂型,不仅被后世医家所遵循,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在阐释了《开宝本草》的观点后,称赞:“所谓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35]明清时期,医学著作中出现了大量注释、总结与反思宋代医学本草、方书中有关补骨脂的药性和应用情况。如清凌奂《本草害利》将补骨脂列为肾部药队中温肾猛将之首位,并分析了其利弊。其利处,“辛温,入肾大肠。兴阳事,止肾泄,固精气,止腰疼。暖则水脏固,壮火益水之要药也”。其害处,“此性燥助火,凡病阴虚火动,阳道妄举,梦遗尿血,小便短涩,及目赤口苦舌干,大便燥结,内热作渴,火升嘈杂,湿热成痿,以致骨乏无力者,皆忌服。能堕胎。孕妇忌”[36]。
宋代官修医学本草对补骨脂药性的解释,官修医学方书对补骨脂丸、散、膏、汤制剂标准的规范,以及治疗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泄泻、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大便久泻方面的显著疗效,是补骨脂在宋代广泛应用与传播的医学基础,对元明清时期的临床用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柴丽娟,张晗,王少峡,等.中药补骨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7):12-14.
[2]尚志钧.宋代本草著作的概括及其特点[J].中华医史杂志,1981(3):158—162.
[3]曹金一.补骨脂本草文献与质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1—22.
[4]韩毅.政府治理与医学发展:宋代医事诏令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51—73.
[5]雷斅.雷公炮炙论[M].卷下,补骨脂.张骥,补辑,施仲安,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6—57.
[6]甄权.药性论[M].卷2,草木类.尚志钧辑校.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30.
[7]苏颂.图经本草(辑复本)[M].卷7,草部中品之下.胡乃长,王致普,辑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19—220.
[8]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卷9,草部中品之下.曹孝忠,校.张存惠,增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31.
[9]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卷7,杂病//刘景超,李具双整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许叔微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8.
[10]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卷8,虚损门.郭瑞华,等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9.
[11]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版)[M].卷14,草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78.
[12]刘昫.旧唐书[M].卷159,郑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180.
[13]太平惠民合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卷5,治诸虚.刘景源,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75.
[14]李恒.袖珍方[M].卷2,诸虚.明弘治壬子(1492年)杨氏清江书堂重刊本:3.
[15]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全唐诗[Z].卷880,占辞.北京:中华书局,1960:9959.
[16]日华子.日华子本草(辑释本)[M].卷8,草部中品之下.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4.
[17]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4.
[18]卢多逊,李昉.开宝本草[M].卷9,草部中品之下.尚志钧,点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7.
[19]李珣.海药本草[M].卷2,草部.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9.
[20]佚名.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图经本草药性总论[M].卷上,草部.橘亲显,等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38.
[2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卷98,补益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3142.
[22]赵佶敕编.圣济总录[M].卷51,肾藏门.郑金生等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3.
[23]宋徽宗.政和圣济经[M].卷10,审剂篇.吴禔,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82.
[24]周应.简要济众方[M]//(朝鲜)金礼蒙辑,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湖州中医院校.医方类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44.
[25]王衮.博济方[M].卷2,下焦证.王振国,宋咏梅,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37.
[26]杨倓.杨氏家藏方[M].卷14,伤折方.于文忠,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8—279.
[27]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卷2,心小肠脾胃病//刘景超,李具双.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许叔微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0.
[28]王璆.是斋百一选方[M].卷6,治赤白痢.刘耀,等,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122.
[29]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卷13,虚损证治//王象礼.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陈无择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61.
[30]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卷12,妊娠门·妊娠腰腹及背痛方论第十四//盛维忠.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陈自明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9.
[3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M].卷18,腰痛证治//林慧光.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杨士瀛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28.
[32]夏德.夏子益治奇疾方[M].藏守虎,校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0.
[33]吴彦夔.传信适用方[M].卷上,口齿咽喉.臧守虎,校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9.
[34]陈文中.陈氏小儿痘疹方论[M].宋咏梅,林绍志,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35]卢之颐撰,本草乘雅半偈[M].第10帙,补骨脂.冷方南,王齐南,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94—595.
[36]凌奂.本草害利·肾部药队·温肾猛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