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花桥中学 陈永刚 陈亚琼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曾经的师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师者,是一个多么高尚而又令人向往的职业。且看如今的教师,鱼龙混杂,负面事件连绵不断,再加上海外反华势力的推波助澜已经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风口浪尖,教育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在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该怎样为人师呢?
中国的主流文化历经“建国后的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后的理想主义”——“融入世贸后的消费主义”,随着 “五讲四美三热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声音逐渐消退,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国人还有信仰吗,如果要说有,那就是习主席总结提炼的“中国梦”。鲁迅、朱自清这样的师者注定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楷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第四中学的汪金权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教师勤练内功,加强自身修养已经迫不及待,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静下心来做一个平静的老师,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
当听说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全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有思想就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也要把自己定位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必须要有自己的育人思想和理念。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意味着教师要多学习,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既读专业书籍,也读杂书,用一种读书人的情怀去感悟教育,用读书得来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一种读书人的睿智去体验和感悟教育;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意味着作为教师要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中的所得所失,反思教育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有效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还意味着要有批判行思维,不盲从,不跟风,不因今天的模式风格而邯郸学步,不因所谓的经验而无所适从,以自己独特的知识分子的视角观察分析当前的教育,守住自己心中宁静的天空,感悟因教育而带来的喜悦,享受那份宁静中带来的孤独的美;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学会冷静与宁静,冷静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宁静对待浮躁和喧嚣,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给学生们营造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在行走中学会欣赏,欣赏学生们的每一个优点,欣赏学生们的每一次进步,以欣赏的眼光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并欣赏着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克服浮躁和虚妄,让自己静下心来,踏实做人,精心做事,以教育者特有的境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清新的环境;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在日新月异的新观念中守住常规,做一个有个性风格的教师。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个职业,更应该是事业,通过自己的教育睿智,利用优秀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还意味着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用教育理想不断引导着自己走向成功,走出教育的怪圈,在一个个理想的实现中成为教育家。
教育是个事业,教育更应该成为教师的理想,用干事业的心用心做教育,以虔诚的心努力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教育真正成为既教书,又育人的事业,让教育实现学生成功与成才的夙愿。
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先生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他讲课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显示出一种大师的气度和智慧。他开的讲座,不仅外语系的学生喜欢,其他系的学生也踊跃前往,场场爆满。在复旦大学评选最杰出教授活动中,陆先生以最高票数雄踞榜首。可以说,陆先生的课堂教学“三笑”论,已不仅是一种幽默的智慧展示,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让那些终日板着面孔、永远不苟言笑的老师下课!”一名小学生在“假若我来当校长”的征文中,这样坦陈心曲。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莘莘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么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也许你缺乏一点幽默的天赋,那就努力培养吧!幽默,就是给学生送去欢笑、送去理解、送去信心。作为一个真正的师者,我们要勤练内功,加强自身修养,陶冶情操,乐观而富有爱心的对待他人就会具备幽默风趣的潜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宣传不正当的言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总之,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只有更好的学法,懂法,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