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15-03-19 04:08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钟宴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2期
关键词:杜鹃阅读教学学生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中学 钟宴文

阅读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感知器官同时接受多种媒体的刺激,其记忆效果大大高于单一媒体的刺激。语文阅读的大容量、大信息、全开放性的特点,必然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多媒体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索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新型模式:有目的地指导阅读,让学生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识知、筛选、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探究性阅读”课可分四步走。

一、设疑——确立阅读目标

以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一般文章,领会段意和全篇的中心意思;文学作品,领会描述的各种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知识性文章,领会各种科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文史知识和语文知识。

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杜鹃枝上杜鹃鸣》的设疑:

一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啼血”“杜鹃啼悲”的含义是什么?二是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文字的意思。三是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文字的作用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通过网络检索“杜鹃”“周瘦鹃”等关键词,在积累了大量古今文人墨客涉及杜鹃的资料基础上,获取了对杜鹃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对资料作出分析。

一是“杜鹃啼血”“杜鹃啼悲”只是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它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但是由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它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写它的悲苦的,连医药学家李时珍也不例外。而外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比较欢快的。如波兰的民歌《小杜鹃》,英国对杜鹃的称谓等等。二是作者引用“杜鹃”主要是借物喻人。中国古人借杜鹃写悲,外国人借杜鹃写乐。一悲一乐都在杜鹃身上,可见杜鹃只是一个媒介而已。三是作者表明自己对杜鹃有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作者对杜鹃的传统寓意显然并不是十分反对,相反还有些赞赏,但是,作者又不是十分赞同,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他希望能从杜鹃的啼声中找到一些特殊的内涵,想寄予杜鹃一种愉悦之情。于是便有了“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的看法。

进而引导学生得出:作者是想借杜鹃表明,对任何事物不能有悲观的想法,而应该更加积极和乐观。任何事物都不能从悲观的角度去感觉它和认识它,相反,人才是世间最有灵性的动物,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因此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二、探索——筛选目标信息

由学生自主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内蒙访古》是访问游记,包括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的记叙、描写和评论,因此,我为学生确立这样的目标:“内蒙对汉朝和匈奴来说都十分重要的地方是阴山以南的沃野”。

学生通过上网,查清了内蒙的地理位置,再从相关的历史文献中,了解了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残余的古迹遗物,通过分析、综合,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沃野是“苑囿”,强调了它的经济意义;沃野是“跳板”,强调了它的军事意义。就经济意义这点讲,特别强调它是“生存的依据”。不管是游牧民族匈奴一方,还是汉族一方,都强调得到沃野和失去沃野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三、切磋——提高阅读效能

分组讨论、争辩,启发思维。让学生在网络里自由阅读,自由探索,自由论辩,自由表达,自由交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原创性,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如《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它勾画了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于是我在网络上为学生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画境,并配以优美的名家朗读,先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神韵美。在检索相关资料、倾听朗诵的基础上,同学们在校园BBS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A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C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启迪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用心灵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交流——反馈阅读质量

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标准答案并识记它,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或者科学知识等,然后用通畅和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的精神,还要质疑问难、善于发现、注重总结的能力。

又如,《内蒙访古》一文中的“这个沃野”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学生在阅读、浏览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很快地,在校园网的聊天室里,有人很快地发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大青山南北自然条件看,北方少草木多风沙,而南方是一个狭长的平原;从游牧民族生活习性来看,需要依赖自然的恩赐,如果失去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

这一下热闹起来啦,一个平常不太说话的男生,也勇敢地发表意见:“赵武灵王在国境线上筑起了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他是英雄,因为他排除了威胁,保住了沃野。”

在学生的踊跃发言、争辩后,老师的综合评价和总结就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杜鹃阅读教学学生
杜鹃红
杜鹃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