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季节词“春”之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015-03-19 02:2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汉隐喻季节

唐 瑛

(邵阳学院 外语系,湖南 邵阳 422000)

隐喻是语言的本质。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人类认识整个世界的必用工具。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推翻了隐喻理论的传统概念,指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这对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的语义理论提出了挑战。[1]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日常会话中充满着隐喻。

近年来在跨文化的研究领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词语的隐喻意义已经做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主要涉及颜色词、动物词、人体词、空间词等。季节词在英汉语中,作为某种隐喻意义的载体被使用的频率很高,且其概念的隐喻投射只有部分对应。而到目前为止,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季节词的隐喻意义所作的对比研究还非常有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季节词“春”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季节词“春”,朱昱在《汉英季节词“春”的对比分析—兼谈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文化涵义》一文中主要把“春”作为一个文化负载词从词语的概

念意义和文化涵义两个方面比较了汉词语“春”和英语spring 的异同,并从农耕文化与生活方式、伤春情绪与审美体验等两方面分析了汉语词“春”中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特征,进而指出词语的文化涵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2]

一 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参照自己所熟识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或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束定芳认为,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一种理解周围世界的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3]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的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的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简言之,概念隐喻就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映射互动。

二 “春”之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春”是一年之中最温和的季节,是冬夏过渡的季节。春天温度逐渐回升,万物复苏。“春”是充满生命和希望的季节。树木长出新叶,花草快速生长。“春”总是能让人联想到新的事物:新的希望、新的愿望、新的机遇。汉语“春”被定义为“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4]。英语spring 指“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天文学指从春分到夏至,在英国包括二、三、四月,美国指三、四、五月”[5]。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季节词“春”都能用来映射认知域的其它方面,并且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也直接导致了“春”的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中既存在着共性也有不同。

(一)“春”之概念隐喻的共性分析

由于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春”都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人们对“春”的感觉经验必定存在着相似之处,其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形成的映射也必有重合。

1.“春”喻“美好、幸福”。“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能让人联想到甜美、幸福、繁荣。以诗歌为例,在英汉语中咏“春”的诗歌数不胜数。

在中诗中,杜甫在《绝句》中绘制了一副春光明媚,江山秀丽,春风送暖,花草飘香的美图。王维在《鸟鸣涧》中展现了一幅幽静恬人的春山月夜的图画。贺知章在《咏柳》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在英诗中也不乏咏颂“春”之美丽和欢快的诗歌。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的Spring,the Sweet Spring 不仅是英语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全人类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纳什的《春》能让人闻到芬芳的气息,感觉到春天的微寒,听到鸟儿的鸣叫、悠扬的笛声,看到满山奔跑的羊羔,触碰到遍野的雏菊。诗中有相亲相爱的青年,也有悠然自得的老妇。这所有的一切建构了一副春回大地的甜美画面。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Spring 把孩子们欢乐的天真场面描写得异常动人,尤其是诗句“merrily,merrily,to welcome in the new year”更是凸显了春天的喜悦之情,令人印象深刻。

2.“春”喻“生机、希望”。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动物从冬眠中醒来,冰雪已经融化,植物开始发芽开花,所有的一切都能让人看到生机和希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能找到很多用“春”来喻指生机和希望的用法。汉语中如大量四字成语“枯木再春”、“万木争春”、“万古长春”、“妙手回春”、“触手生春”等;又如古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而在英语中也能找到像英国诗人雪莱有名的“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这样表达乐观和希望的诗句。

3.“春”喻“青春、活力”。“春”也可以映射人或事物的早期阶段。汉语中的“青春”一词则是这一概念隐喻意义投射的最有力的依据。又如“人生六十才开始,六十岁后是人生的第二春”、“迎接学术的春天”,在诸如此类的表达中“春”都隐射了“青春、活力”之意。英语中也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如“Oh hasty wings thy youth is flown,The sun is set,thy spring is gone”。值得一提的是,英语中存在一个与此相似的隐喻投射。在英语中,“spring”一词可喻指“来源、源头”,如“An ill marriage is a spring of ill fortune”,这一意义和隐喻意义“早期阶段”有部分相关性,但不能完全对等。

(二)“春”之概念隐喻的个性分析

英汉语中“春”的概念隐喻存在一定的对等性,但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在对事物进行概念化时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英汉语中“春”的隐喻投射也不例外,而且汉语中“春”的概念隐喻投射范围远远大于英语“春”的投射范围。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发展,基于古人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的初步认识,古人将“春”定义为耕种季节,而“秋”则为收获季节,因此汉语中“春”与“秋”合用可表示“一年”,如“共和国已走过了五十个春秋”。“春”独立使用也可有此隐喻投射,如在诗句“自期三年规,今已历九春”、“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中“春”都是喻指“一年”,且这一映射多见于文言文、诗词文体及文章标题中。“春”的这一隐喻意义在英语文化中是缺失的,但如前文所提到的,作为四季之首,“春”在英语文化中可映射“来源”、“源头”。

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较为封建保守,不能接受或不习惯直接地谈论“性”或“情欲”,而春天万物复苏、植物萌生、动物发情、人类情欲高涨,因而古人倾向于借“春”来指代“情欲”,从而出现了“春情”、“春心”、“春宫”、“春梦”、“春事”、“春妇”、“春药”、“春风一度”等表达。春天阳光普照,万物生长。“春”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寸草”中还能映射“父母之恩”,用“春晖”即“春天温暖的阳光”来喻指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春天虽然美好,但却转瞬即逝,孟浩然的《春晓》、韩愈的《晚春》、武元衡的《春兴》等作品都表达了诗人对春之易逝的伤感愁绪,因此“春”在汉语中也可用来喻指易逝之物,如“春梦无痕”即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在文言文中“春方”、“春路”、“春溟”还可以映射“东方”。上述“春”的隐喻映射在英语文化中都不存在。

三 结 语

从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一共有8个隐喻投射,其中有3个投射是两种语言所共享的,有5 个投射是汉语所特有的。“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共有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心智域、情感域,而“春”在时间域、空间域的隐喻投射却是汉语所特有的。这种差异是与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民特有的农耕文化体验以及英汉民族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密切相关的。隐喻意义的形成及概念化的过程就是人类以一个比较具体的外在经验来理解另一个具体的外在经验或以一个比较具体的外在经验来理解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在经验的过程。但是,不管是相同或相异的隐喻投射,它们都是以“春”的自然景象、时令特征带给人类的身体及心智体验为基础的。

[1]Lac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朱昱.汉英季节词“春”的对比分析——兼谈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70-7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季节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花的季节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