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中国梦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5-03-19 02:30刘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锐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网络视域下中国梦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刘锐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国梦”既是国家梦、民族梦,又是全体国民梦,将“中国梦”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坚持相应的原则,“中国梦”如何通过互联网融入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必要进行有益的探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之后,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中国梦”。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梦”这一理念做出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引起了国内外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在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全面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这段话深刻体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理想。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根本宗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元素的现代化以及使人民富裕、幸福、精神世界极大充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就没有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力量;而只有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却没有民族振兴只能是一个国家缺乏内驱力和民族意识的表现。

2、“中国梦”的核心目标简要的概括为“两个一百年”,一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梦,更是世界的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和平发展的中国在日益强大,中国人民的生活逐步富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发展的中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全球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不管是中国梦、亚洲梦还是世界梦,中国都在迅速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与他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为推动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共同繁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受益匪浅,因此我们的中国梦,更是全球的世界梦。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中国梦”作为一个时期的理论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首先,“中国梦”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中国梦是一种独立的思想情怀,它深藏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之中,是民族的共性特征,它不是某一个阶级、政党的政治梦想和工具,而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全民族所共同期望的梦想。“中国梦”还兼具彻底的要求民族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思想情感与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为之不断奋斗的最终目标。

其次,“中国梦”是开放的梦。“中国梦”不是某个民族、某类人群或某个阶层的梦,更不单单是你的梦、我的梦或者他的梦,中国梦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梦,互相开放,相互包容,每一领域都有大量的人才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又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是保守自闭,而是与世界共同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中国梦”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重要航标。

(一)“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习总书记在表述“中国梦”的内涵时明确指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句话充分表明“中国梦”的实现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们的过去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渊源,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现在,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一段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我们要学会应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清我们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关注社会动态,将学生的一腔报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深入实践的动力。

其次,促进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当代大学生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形成的阶段,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梦想,能够脚踏实地,具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国社会普遍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交织的现象,这使得富有朝气、青春激扬的大学生们既有机遇,也有困惑,他们有感于自己作为国家栋梁的骄傲和自豪,怀揣梦想投入到祖国建设的急流中去;却又怀疑基于自身价值观念所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在激情与选择面前徘徊不前,甚至陷入理想信念的危机之中,无法清醒的辨别善恶美丑。将“中国梦”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的同时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现实,帮助大学将理想根植于现实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实现自己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最后,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进步。目前社会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上多种思潮并存,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工作的理念、方法和理论的指导方面都急需改进,而当前大学生思想较为敏感,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这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管理、教育的难度不断加大,管理者的一些不当言行和方法也会使得教育工作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反抗。因此,新形势下,想要适应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实现的目的,“中国梦”利用人的因素很好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的创新和发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国家的梦,它强调了个人与国家,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我们应该尊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对他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梦、民族梦想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成长。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第一,关注个体特点,注重主体间性原则。胡锦涛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明确学生个体的特点因材施育,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特点,就是要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变化,让“中国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要结合学生具体实际,鼓励学生努力奋斗,激发学生前进动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育理念上就要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将师生之间“主体-客体”关系转变为“主体-主体”,让学生自觉融入“中国梦”的学习中去,通过师生间平等的探讨和实践,不断解决自身问题和困扰,让他们从“中国梦”的实践和学习中学会成长,不断进步。

第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简单地说,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育手段;而隐性教育就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去教育学生。对当前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形式大力宣传“中国梦”,还要通过校园广播、校报、课堂等教育教学实践和活动中进行积极宣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什么是“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等。然而,显性教育中都是对理论、概念的传播,具体操作性不强,因此,还需要我们引入隐性教育方法,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布置等处处体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时代特征,通过文化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显性教育,共同将“中国梦”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最后,坚持理论灌输与启发式教育相结合。“中国梦”作为一种发展理论,自然需要理论灌输,灌输式教育能够最快、最直接的将想要传达的理论、概念和逻辑关系等传达给受教育者,具有直接性、速度快,受众面广等特点,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工作方法,但是灌输式教育不能仅仅对理论概念,内涵特征或逻辑关系等做说教式的教育,而是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传播“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和作用等。在对理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灌输的同时,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利用自己所听、所看、所想来感受“中国梦”带给自己的变化和影响,设置相关研究课题,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相互交流等形式,对“中国梦”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逐步将“中国梦”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中。

三、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中国梦”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1999年1月,据中国网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74.7万台,上网用户21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有18396个,WWW站点约5300个。而今年1月份新鲜出炉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域名总数为2060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达到1109万。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2014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而学生群体的上网场景多为学校、家庭[3]。

以上统计信息充分表明我国网民在近15年的时间内呈现井喷式增长,从网络域名数量、网站数量、网民数量到网络接入设备种类都有了巨大增长,网络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交、通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块新的阵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网络这一新的技术平台拓展“中国梦”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利用信息化课堂教授“中国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传播党和国家最新理论与大政方针的主要场所,能否利用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播社会主流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不断改版,但是由于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够等导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利用网络技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通过制作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进行“中国梦”的教育,将大量理论体系和逻辑关系通过动画示范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将书本语言转换成日常语言,将大道理层层分化为可以具体实现的小目标,让学生自觉将“中国梦”与自己的身边事联系起来,逐步将“中国梦”的理论精髓和指导意义传播给学生。课后,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网上结合案例对“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与教师在线上实时互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中国梦”的同时能够与自身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中国梦”。网络传播媒介经过近一个时期的发展展现出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民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作为高职院校,更应注重网络媒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发布关于“中国梦”的小知识、小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中国梦”从书本走向网络,从课堂教育走向学生身边。学生抛开书本,不管是在教学楼还是在宿舍,只要点开学校官网、官微或者微信公众号,在醒目位置就可以看到“中国梦”的身影,做到随时随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梦”,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对传播“中国梦”的限制,让“中国梦”所蕴含的理论内涵、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和奋斗目标通过网络深入人心。

(三)利用学生网络活动实践“中国梦”。学生活动是理论实践最佳的组织形式,其组织的灵活性,主题的鲜明性和参与人数多等特点越来越使得学生活动成为实践理论知识的常用方法。网络由于不受地点、环境和时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学生活动中去。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网络征文、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的多少,更能让学生对“中国梦”有自己的思考,在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理论内涵、重要意义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在学习和探索“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在对“中国梦”的思考和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远大目标。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2]高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5-26.

[3]中国网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CNN IC,2015.

[4]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3,(09).

[5]王芳,邢亮.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2).

[6]李凡、李德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G711

A

1671-5993(2015)03-0027-04

2015-07-20

2015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思政课题 “网络视域下中国梦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NJCC-2015-SZYB-01)。

刘锐(1987-),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自动控制系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