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化、故事化、白描化: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三大法宝

2015-03-19 01:50:44韦鸣飞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白描可读性立场

韦鸣飞

客观化、故事化、白描化: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三大法宝

韦鸣飞

新闻是供受众阅读的作品,一则新闻只有被受众阅读了才能实现其传播效果,可读性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没看头”的怨言却不绝于耳,报纸上也充斥着许多材料化的报道和宣传化的信息。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如何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好看?本文从新闻立场、新闻叙事、新闻语言三方面探讨提高新闻可读性的策略,认为新闻立场客观化、新闻叙事故事化、新闻语言白描化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三大法宝。

新闻可读性;客观性;新闻叙事;新闻语言

[作者]韦鸣飞,桂林日报社。

关于“何为新闻”的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陆定一先生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是王中教授的“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抑或是宁树藩教授的“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都突出强调了新闻传播的是信息而非观念,新闻报道的出发点是为了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而非满足传播者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进行的传播。然而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不仅许多政府机关将“新闻宣传”合为一词使用,许多新闻从业者也误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宣传,在报纸上充斥着材料化的报道和宣传化的信息。这类报道不仅晦涩难懂,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还有可能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损害媒体公信力。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如何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好看?怎样才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鉴于此,本文从新闻立场、新闻叙事、新闻语言三方面探讨了提高新闻可读性的策略,认为新闻立场客观化、新闻叙事故事化、新闻语言白描化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三大法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体现。

一、新闻立场中立化

当前受众最不满意的不是新闻问题,而是宣传问题,他们最不满意的是陈旧老套的时政新闻、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和套话连篇的新闻评论[1]。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新闻工作者如何将“新闻”与“宣传”融合,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传播立场出现了“喉舌论”和“工具说”的主观化倾向,最终导致了材料化的报道和宣传化的信息的出现。正确理解“新闻”和“宣传”关键在于,让新闻工作者重回新闻本位,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树立客观的新闻立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只有立场中立、不偏不倚,才能保证其生产的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同时,客观也是避免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的良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新记《大公报》凭借其“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原则,撑起了近现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半边天地,掀起了公共舆论的阵阵狂澜,客观、公正报道也赢得了同行和社会的尊重。

客观的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是最重要的,新闻立场客观化也并非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有自己的态度。事实上,记者对报道对象和报道材料的选择组合过程,就充分展露了其态度和立场。这种倾向性不是通过自己直接跳出来说话,而是隐藏在对报道事实的选择与组合背后,巧妙地借采访对象之口说出其想表达的意思。因此,“新闻”虽然不等同于“宣传”,但二者也绝非完全对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为实现中国梦服务。新闻报道权是一种社会性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努力把新闻做新做活,把宣传做精做深,实现“新闻”与“宣传”的深度融合。新闻工作者只有尽可能多地向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信息,使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做出判断(虽然这种判断也符合传播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增强新闻的公信力与可读性。

二、新闻叙事故事化

新闻叙事故事化是使新闻报道更好看的第二大法宝。《华尔街日报》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多高品质的新闻报道,与其“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手法是分不开的。“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们一直思考的课题。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新闻是由适宜的故事构成的,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搬到新闻报道中。新闻故事的选择过程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故事内容而已,就其内容而言,一则新闻故事应该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而理想的新闻故事,则需同时兼具这两种品质。[3]

英国记者格林曾说过:“要让事实说话,而不是让形容词来拔高这个事实,要抛弃那些形容词。”故事化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也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性。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好的创意,而一个好的创意中必定有人性的展示。新闻故事化手法突出强调趣味性、人情味和矛盾冲突,注重新闻事件细节的展示,而获得这些素材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在采访一线寻找能表现报道主题的新闻故事,通过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故事,把僵硬的概念变成鲜活的新闻。新闻叙事故事化固然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然而新闻不是文学,若为了讲好故事而“合理想象”的成分,不能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即便故事性再强也会损坏新闻的生命——真实性。

三、新闻语言白描化

白描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着重于人和物外部轮廓的描写,墨线勾勒,赋形呈意,不施色彩,不设背景[4],其特点是真实记录,真实再现。著名记者艾丰认为,新闻语言应该是一种白描性的语言,或者说是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5],要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用白描手法把新闻事件的核心形象化[6]。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曾对白描手法作过论述:“这种表现手法有时也借助语言的音响和色彩来加强效果,但主要依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它的特点是豪华落尽见真谛,从平凡中见深刻,在沉静中见热烈;尽量做到自然流畅,不事雕琢。”[7]白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既是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也是新闻生动性、可读性的要求,还是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原则的表现,更是新闻“走转改”中改文风的具体体现。

新闻报道要求新闻事实在真实、新鲜、生动的基础上,还应力求准确、简练、朴实。为了使新闻报道真实而生动、简洁而准确,应尽量使用白描性的语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细节来进行描写,多用动词,多作形象描写,不使用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舍弃晦涩的术语、行话、套话和空洞的概念性词语。正如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所言:“在任何句子里,动词都是让句子的其余所有部分流动起来的关键。”事实也证明,真正的好报道是用真实的力量打动人,不需要煽情,白描性的语言比大段的议论更有说服力。在今年关于“8·12”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报道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采写的通讯《牺牲》,用白描性的语言感动了无数网友,该报道也在社交网络被广泛转发,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从早期美国流行的艮宁公式,到德尔与崔尔公式,再到后来的佛莱锡公式,学界和业界对如何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探讨从未停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接触到的媒介和信息也更趋多元化,当媒介和信息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哪种媒介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自然就会选择该媒介。因此,纸媒的内容传播也需要做相应的变革,由以前的新闻纸逐步向信息纸转变。虽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报纸和杂志已经关张,但“纸将死,报永存”,受众的阅读习惯虽然会发生偏移,但其对内容的需求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更加注重内容的可读性。

中国当下新闻宣传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成就、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

[1]高峰.三思“可读性”[J].中国地市报人,2010(7):35-36.

[2]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3]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M].石琳,李洪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5.

[4]刘民安.白描手法与新闻写作[J].新闻界,1994(2):29-30.

[5]艾丰.新闻语言的总体特色——新闻语言是一种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J].新闻与写作,2011(1):68-69.

[6]费士廷.白描手法与新闻事件形象化[J].军事记者,2008(7):47-48.

[7]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战线,1979(4):10-18.

猜你喜欢
白描可读性立场
立场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42
武术研究的立场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6:54
写给远去的路遥
作品(2017年11期)2017-11-18 03:36:27
《白描荷卷》自跋
艺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3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吴绪经白描
连环画报(2014年1期)2014-03-26 01:06:02
在增强地方时政新闻可读性上用足心思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34
重访“反对解释”之立场与命题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