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民族文化对龙州边贸的促进作用

2015-10-14 06:25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龙州边贸边民

覃 萍

中越跨境民族文化对龙州边贸的促进作用

覃萍

跨境民族的出现,使边民之间出现了不曾间断的交流和来往。他们从简单的探亲访友之间的礼物交换,发展到后来的互市商业活动。这种因共同信仰、习惯、亲缘而保持来往的行为不仅是增进感情的活动,更是一种合作,是开展经济交换的过程。这不仅为龙州的边贸奠定了基础,也大大促进了龙州边贸的发展。

跨境民族;龙州;边贸

[作者]覃萍,硕士,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中文系讲师。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作为中越边境上的一个县城,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有着独特的族缘优势。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的往来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器,多个民族的交流必定形成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并殖生新的文化类型。边界的出现及各种社会、经济的原因,出现了跨境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跨境民族除具有以上民族的四个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这就是‘跨境而居’,同一民族跨境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简而言之,跨境民族就是在国境线两侧相邻而居的同一民族。”[1]跨境民族的出现,使边民之间出现了不曾间断的交流和来往。他们之间共同或相似的信仰、习惯、语言等方面是他们保持来往的根源。这是一种族际互动行为,从简单的探亲访友之间的礼物交换,发展到后来的互市商业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商业活动本身就是族际互动的一种形式,边民互市的传统使龙州越南边境民族之间融洽相处,同时这种因共同信仰、习惯、亲缘而保持来往的行为不仅是增进感情的活动,更是一种合作,是开展经济交换的过程。这为后来形成的边境贸易奠定了基础。

一、龙州边境跨境民族探源

一个民族一旦形成就自然地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他们都仍然会保持具有历史上形成的共同的民族特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1]中越边境居住着众多的跨境民族,而在这漫长的中越边界线上,壮(岱、侬)族是人口最多、分布面最广的跨境民族。

中国的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同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支系。从行政区域来说,古老的越南和广西均为骆越地,秦代属象郡这一部分。汉初南越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属南越国。汉武帝削手南越,立交趾郡,当时广西的宁明、龙州等部分地区属交趾,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广西几经变迁,先后分隶于广州、湘州、岭南道及南汉。越南真正与广西首次分疆的时间为宋太祖开宝年(973),是年宋太祖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始列为外藩。然据有关文献记载,自唐置羁縻州后,元、明、清三朝,广西和越南接壤的边界线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法划定的。[2]

越南的侬族来源于壮族中的侬人支系,岱族则来源于壮族中的“布岱”支系。他们都因战乱、灾荒、缺少耕地、起义失败流迁等原因而迁居越南,但他们迁居越南后都以祖居地的地名作为自称。如越南的昭侬(州侬)即是从广西龙州县迁出去的,还有其中的“万承侬”“崇善侬”“英侬”“雷侬”“归侬”“爽侬”等都是从中国广西左江沿岸各县迁出的,都因其故乡分别在广西崇左、大新、靖西和那坡县境内相应地方而得名。

越南的岱族和侬族的语言均属中国壮族语言的南部方言,在语音、语法、基本词汇等方面都基本一致:

从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其发音是基本一致的。语法顺序也是基本相同的。

表1:壮、岱、侬族基本词汇比较表

除了语言相似之外,他们还保留着相同的传统节日。除了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还有“三月三”“中元节”“牛魂节”、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只是有些过节的方式和内容不完全一致。另外,在服饰及习俗禁忌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如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居住干栏、对歌择偶、婚后女子“不落夫家”、穿蓝布衣等。

中国壮族与越南的岱、侬族正因具有共同的族源、共同的民族特征,所以虽然他们分居国界两侧,却因分布地域、经济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特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相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过耕放牧、节日聚会……不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间断。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他们踩出了无数条的小径通往两国,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交往。

二、边贸来往的发轫器——感情交往

在跨境民族中,同一的民族除了具有相同的语言、习俗、信仰而交往非常密切之外,大部分还因其具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这些关系交往更为密切。在他们当中祖孙两代、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叔伯与侄儿、舅舅与外甥等等分居两国的现象并不罕见。龙州县边境各村与越南有这种关系的人家不少于40%。2014年笔者曾在龙州县边境的板罗村、都钦村、板闭村、板陋村等20个边境村做过调查统计,在这20个村子中,中国壮族女子嫁到越南做岱、侬媳妇的有78人;而越南岱、侬族姑娘嫁到中国做壮族媳妇的有98人;来入赘的男子有6人,共104人。其中板闭村当时共39户,206人,壮、岱、侬族通婚的有14人,占总人数的6.5%。

正是由于这些关系,他们闲暇时互相走访,节日和婚丧喜庆的日子必定前往,并在需要的时候互通有无,困难时相互扶持。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没有了国界的存在。在长期的礼尚往来中,总少不了经济的交往,礼物成了他们之间最早的经济交往。而这些维系感情的经济交往也为后来的边贸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边贸发展的纽带——经济关系

中越边境两侧的壮族、岱族、侬族人民基本上是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在探亲访友的时候总要拿上自家种的农产品给对方尝个鲜,而往往来访者也会满载而归。这就是礼节性的物物交换,一种感情上的经济关系。当这些简单的经济关系不能满足双方的生活需求时,这种礼节性的物物交换的对象就扩大到了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以外的人群。他们开始把自己有优势或剩余的土特产品或农产品拿来换回自己的必需品。这种性质的交往不一定要相互认识,特质关系和特质利益使他们不断地接触、交往、联系在一起,然后逐渐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跨境民族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影响龙州边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跨境民族之间的来往和发展变化,给龙州边境的壮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文化注入了商品经济文化,从而慢慢与市场经济接轨。

四、边贸发展的促进器——边民互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人们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出现了剩余,而跨境民族的频繁交往,礼尚往来的经济关系让人们能够深切体会到互通有无的甜头,于是这种简单的经济关系就慢慢演变成为简易的民间贸易——民间的边境贸易。这种经济现象在龙州边境迅速地发展起来,并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类型,主要体现为许多边民利用越南的亲戚了解越南的需缺,从本地或内地转卖些商品或农产品到越南,从而获取差价。这种商贸行为是间断性的,也是边民现在的主要商业活动之一。

(一)田野或田埂商贸

这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商贸活动,主要表现为边民在收获农产品后或农闲时,双边熟悉的边民在约定俗成的村庄边的田野或田埂进行的一种民间交易,主要的参与人是来自本村或邻村的农民以及越南的边民。边民们在收获成果后把剩余的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食品等拿到指定的田野或田埂边摆卖,与他人进行交换。一般排成一列摆卖,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有的是物物交换,有的卖出自己的产品后,又买回自己需缺的用品。这种民间自然形成的田埂商贸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它不受任何市场管理法规的限制,是边民自发、自愿形成的经济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这种商贸活动往往都是“早市”(也称“草市”),一般在黎明时分就开始,到正午的时候即散场,是一种农村“跳蚤市场”。这种初期的边贸活动基本上都是靠跨境民族之间的共同语言、习俗等关系来维系的。

(二)农民经商

农民个体形成的一种经济行为,包括行商和农村中的小商店经营等。在边民中有许多利用农闲时节,靠着跨境民族语言相通的优势,挑上担子带着些日用品或农副产品之类的必需品走街串村,以找取一些自己需缺的用品或补贴家用的零用钱。这当中也有比较精明而有远见的,在村中开个小商店,经营些日用品、农副产品,方便村民生活需要。但是,这种经商行为仅仅是补足需缺,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经济意识。

(三)圩市

壮族一般把小集市称为“圩”,圩市遍布各地,只要有稍大点的平峒、交通比较方便,必开圩市。一般大圩三日一市,小圩五日一市。圩市日期是约定俗成的,但一县之内都按次序排好,邻近的绝不会重复,因此几乎日日有市。在龙州边境线上,圩市多达二十多处,但一般这些圩市都是日市,基本上没有夜市。每每圩日就会有许多边民把自己的农副产品拿到圩市上摆卖,然后换回自己需缺的物品,也有从外地运些商品来的,一般都有些日用品或农业生产必需品。他们在特定的地方进行交易,一般相对排成两列,中间留一条通道让顾客通过和购买商品。有些地方还比较流行早市,人们在凌晨的时候赶圩,天亮不久就散市。赶圩者男女老少均有,但以妇女为最多,因此,古时候壮族人往往把这种圩市称为“妇市”。[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桂教人〔2014〕49号),2014年度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KY04),2015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2015YB518)]

[1]申旭,刘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2]王甲辉,等.构筑广西千里边疆民族文化长廊[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龙州边贸边民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7月继续停止边贸口岸过货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
春到边山河
小镇边贸
百色和龙州起义的策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