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语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2015-10-14 06:25王威娜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坚螺旋意见

王威娜

试析新媒体语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王威娜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界的著名理论,随着新媒体以及网络传播的发展,其现象发生了变化。许多学者对于“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进行了研究与论述。本文从“沉默的螺旋”理论谈起,同时针对“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进行分析,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下发生的变化,指出“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得出结论。在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现象有所改变但并未完全消失,某些情境下,它与“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同时存在。利用“反沉默的螺旋”积极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的网络氛围。

新媒体;反沉默的螺旋;受众;舆论

[作者]王威娜,重庆工商大学广告学硕士研究生。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传播成为常见的传播形态。网络传播区别于传统的大众传播,无论是在传播渠道还是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方面都出现诸多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曾在19世纪80年代受到广泛欢迎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挑战,网络社区及自媒体上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的现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于1972年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提出,认为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大众媒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的现象是:当人们在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之前,会观察公共意见环境对自己意见的态度。若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受欢迎且大部分人同意的状态,就会积极地参与讨论与扩散;相反,若发现自己持有的观点处于劣势地位,就会保持沉默或者改变态度转向优势意见。意见一方的沉默以及倒戈造成另一方意见的不断壮大,由此循环,使得优势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劣势意见不断沉默直至消失。这样的发展过程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

诺伊曼还提出了关于“沉默的螺旋”的五个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①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140 页。

然而,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与批评。卡罗尔·格林和杰克·麦克劳德提出该理论还存在两点不足:

第一,他们认为害怕孤立并不会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意见的动机。诺伊曼并未从经验上证明她的前提假设,即害怕孤立会促使人们发言。

第二,他们认为诺伊曼并未意识到人们所在的社群和参照群体对其意见的影响,过于强调媒体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在研究1985年联邦德国的媒体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否适用其他媒体值得怀疑。②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沉默的螺旋。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

“反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与“沉默的螺旋”背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很少被迫保持沉默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多数意见的攻击或意见气候的无形压迫,常常打破沉默。受众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劣势”或“少数”意见,此种“劣势”和“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民接受,可能发展成为与“优势”或“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或改变“优势”意见的情况,即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机制。③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尤为明显。

图1

三、为何舆论出现反转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究其原因,首先从“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谈起,其次是网络空间传播的特殊性。

(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传播,个体是否经常恐惧孤独?

“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有一点是个体经常恐惧孤独。而网络传播的受众主体意识较强,敢于表达自我。同时,由于信息的海量性、分散性以及相对自由性,个体总能找到与自己想法相同抑或相似的个体,从而害怕背离社会的孤独感减弱。于是面对议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意见出现,而这些不同的意见也总会有自己的拥趸,以致弱势意见很有可能反超优势意见坐上优势的地位。

(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空间是否为公共领域?

“沉默的螺旋”理论表明当人们在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之前,会观察公共意见环境对自己意见的态度。但是网络空间并不等同于传统媒体所支撑下的公共意见环境。关于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意指一个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在政治权力以外的,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干涉。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强调三个因素:公众,普遍利益上形成的公众舆论,讨论的理性、批判性和平等性。①孙祥飞:《新闻传播学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以微博为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及网络论坛这些由新媒体构建的空间都不属于公共领域。微博上的所有争论并非都是理性的,而且微博上参与讨论的公众地位也没有平等性。微博大V或者意见领袖的地位比一般公众要高,讨论不平等,自然不会协调一致而出现“沉默的螺旋”。有时会出现处于优势地位人的意见与处于劣势地位人的意见对立并两不妥协的状态。同时,微博的发言也有审核机制,如若违反国家法律或相关规定,新浪会删除发言人的言论。

(三)中坚分子的力量催生“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诺伊曼在研究“沉默的螺旋”过程中提出了“中坚分子”的概念。在沉默的螺旋旋转过程中无视孤立的威胁的人,被称为中坚分子。他们是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通常与主流意见有所冲突。诺伊曼表示,当某个意见被多数人赞成,以至于成为常识的时候,中坚分子成为最愿意公开发表意见的人,可能会导致沉默的螺旋的倒转。②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沉默的螺旋。诺伊曼此项推测恰恰在网络传播中被证实。网络传播中,“反沉默螺旋”的出现往往与中坚分子的据理力争有关联,意见领袖是中坚分子的代表,在争议中,不同意见的双方由于中坚分子的坚持与带领,在讨论后通常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社区中的讨论,有意见领袖的带领使劣势意见群体统一变成中坚分子,从而减弱“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可能。

国内关于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研究中,学者们都普遍认同中坚分子的力量,认为中坚分子对“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海龙教授认为,当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时,中坚分子的公开意见表达,往往成为皇帝新衣骗局的揭露者。③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四)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发言动机并不是害怕孤立

正如卡罗尔·格林和杰克·麦克劳德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质疑的,害怕孤立并不会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意见的动机。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发表自己的意见取决于议题是否与自身的利益相关或自己是否感兴趣。当媒体设置的议题关系到受众的利益的时候,受众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因为害怕孤立才发表看法。这一点与“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假设相悖,当与受众利益相关时,个体总会表达与自身利益接近的观点,“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也不足为奇。

四、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现象未完全消失

新媒体的发展使“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变化,舆论出现逆反现象。但“沉默的螺旋”现象仍未曾完全消失。在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的螺旋”交替抑或同时出现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受众的从众心理仍然存在

虽然网络传播中受众发言的自主性较强,但是从众心理仍没有完全消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西曾经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来研究从众现象。通过多次实验,阿西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3个人的多数就足以使人的从众性达到极点;第二,造成实验对象判断失误的原因来自群体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旦消失,实验对象的从众心理便大为减弱;第三,人们宁愿追随群体的意见而不大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便这种判断正确无疑而群体的意见荒谬透顶。④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网络传播中,个体容易遇见与自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个体,从而形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意见群体。各个群体成员之中也有本身意志不坚定因为群体压力才加入的个体的现象,“沉默的螺旋”现象在这各个群体的内部有出现的可能。

(二)网络暴力使受众在发表意见之前小心揣摩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也引发了消极的一面,比如网络暴力。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受众选择的自主性,在面对一些热点事件时,一些网民的言论以及行为不理性,甚至出现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的行为,对当事人的精神及生活带来困扰。在这种环境下,部分受众出于自我保护的初衷,在发表意见之前会深思熟虑,也会出现因害怕被其他网友围攻而顺从群众意见的现象。

(三)若媒体的意见与大部分受众的利益相符,“沉默的螺旋”生效

如果媒体的意见与大部分受众的利益相符合,“沉默的螺旋”现象就会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受众发表的意见与媒体的意见相符,即使有少数不同意见,也很快被众矢之的。残留的不同意见个体,因有前车之鉴,或沉默不语,或顺从群体。优势意见便如滚雪球般壮大,坐上优势地位,“沉默的螺旋”生效。

五、利用“反沉默的螺旋”来引导舆论

(一)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和了解,因此能向他们身边那些广大的公众群体提供这方面的有关信息,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在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引导起较大的影响。

(二)中坚分子的作用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中,中坚分子是无法忽略的群体。正是由于中坚分子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才使讨论向理性的方面发展。当一个议题出现不同的意见时,讨论往往会更加激烈,在讨论的过程中,受众被迫反复思考议题内容,从而使讨论变得更加理性化。与意见领袖相同,中坚分子的媒介素养同样需要提高。理性的中坚分子坚持自己的观点,当这些观点被一部分受众接受时,即使处于弱势地位,受众也不会沉默。劣势意见不沉默,讨论更加激烈有碰撞,有助于正确的观点出现,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1]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M]//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孙祥飞.新闻传播学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4]卡斯·R桑斯坦.谣言[M].张楠迪扬,译.李连江,校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Na Yeon Lee & Yonghwan Kim.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journalists' outspokenness on Twitter[J].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4,24(3):262-278.

[7]Jeongsub Lim.A model of functional rules for social media in the networked news sphere[J].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4,24(3):279-294.

[8]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62-67.

[9]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2):39-41.

[10]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9):43-50.

[11]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12]维基百科.沉默的螺旋[EB/OL].http://zh.wikipedia. org/wiki/沉默的螺旋.

猜你喜欢
中坚螺旋意见
“中坚农民”能否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主力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旋风“螺旋丸”
赵中坚作品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